最近更新最新入庫全本精品總排行榜  

第894章 0889【三人御前論戰】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作品︰北宋穿越指南 | 作者︰王梓鈞


 熱門推薦: 雪鷹領主 完美世界 武極天下 星河大帝 傲世九重天 我的貼身校花

    筆趣閣最新域名︰www.biquge85.com ,請牢記本域名並相互轉告!

    第894章 0889三人御前論戰

    劉延年來到偏廳等候,沒過多久,李純也來了。www.biquge45.com

    緊接著,又來一個中年士人,大約三四十歲的樣子。

    劉延年完全無視李純,卻對這中年人作揖︰“在下清江劉延年,敢問閣下尊姓大名。”

    中年士人回禮道︰“永嘉丁志夫。有禮了。”

    “久仰,久仰。”劉延年說著客套話。

    永嘉學派還未崛起,劉延年根本沒听說過。

    而眼前這個丁志夫,正是永嘉學派二號祖師丁昌期之子。

    南宋時期的永嘉學派,核心思想如下︰

    第一,抗金主戰。不管是做文官,還是習武投軍,大量永嘉學派弟子親自參與戰爭。

    第二,重視史學。主張以歷史為鑒,總結國家興亡的道理。

    第三,重視實學。主張學以致用,強調工商業的作用,提倡工農商業並舉。

    劉延年打听道︰“請問閣下是遵孟,還是遵荀呢?”

    丁志夫反問︰“為何不能孟荀並尊?”

    兩人明顯尿不進一個壺里,劉延年說遵守的遵,而丁志夫說尊敬的尊。

    他們還想辯論,突然來了大量官員。

    趁著三派學者進京,朱銘要召開經筵大會!

    人們陸陸續續來到正殿,朱銘高居主位,其余分列兩排坐下。

    禮拜之後,朱銘問道︰“哪位是劉敞之佷?”

    劉延年出列作揖︰“臣劉延年,拜見陛下!”

    劉延年是有大明官身的,只不過主動辭職了而已,勉強可以在皇帝面前自稱“臣”。

    朱銘又問︰“誰是龍昌期再傳弟子?”

    李純跟著出列︰“小民李純,拜見陛下!”

    朱銘再問︰“誰是丁昌期之子?”

    丁志夫出列︰“臣丁志夫,拜見陛下。”

    丁志夫這個“臣”就有點勉強了,他在前宋有官身,卻並未在大明出仕。

    朱銘說道︰“性善性惡,今天就不要辯了。辨到明天早晨,也根本辨不明白,而且總是胡攪蠻纏。就從禮說起吧,百官不要參與,听他們三個辯論。”

    劉延年在洛陽城里辨禮,此刻卻要辨性︰“禮出于性。若不辨性,無從辨禮。”

    朱銘眼楮半眯,笑容十分燦爛,似乎心情很好。

    但那些閣部大臣,卻曉得皇帝生氣了。

    來自溫州的永嘉學派,跟清江劉氏天然對立。前者工農商並舉,後者卻要重農抑商。

    丁志夫當即反駁︰“禮怎麼可能出于性?禮是用來遏制天性的!”

    “然也!”李純附和道。

    一個是丁昌期的兒子,一個是龍昌期的徒孫,兩人合起來朝著劉延年開懟。

    劉延年亦非等閑之輩,當即反駁道︰“如果說禮出于偽,那麼沒有創造禮,難道世間就沒有孝悌嗎?如果沒有創造禮,難道世間就沒有慈悲嗎?是故,禮始于天,而成于人,此天人合一也。”

    孝敬長輩,愛護晚輩,這些就算沒誰來約定,也是天然存在的禮。

    因此,禮出于天性。

    丁志夫說道︰“人必群,群必爭,爭則亂,亂則離,離則弱,弱不能勝物。以禮而群人也,無禮者,不可存。”

    這段話是說︰人是社會性動物,不可能單獨生存。有了社群,就得有道德規則,否則就會陷入混亂。沒有基本道德的社群,根本就不能存活,早就被自然淘汰了。

    社群觀點,也是朱銘把《荀子》升經的動力之一,也是宋代科舉經常把《荀子》作為策論題的原因。

    劉延年反駁道︰“聖人率性而成禮,賢人知禮而求性。皆內也!”

    這是在說︰聖人以仁義禮智等天性道德,自然而然匯聚而成禮。賢人先學習禮儀道德,才能感悟天性。不管聖人還是賢人,都是出于內在所具天然善質,而不是從外在得出天性、禮儀。

    李純噗嗤一笑︰“聖人率性而成禮,不正是禮偽之論嗎?”

    “胡攪蠻纏。”劉延年都懶得反駁,因為李純在曲解其意。

    劉延年朝皇帝拱手道︰“陛下,《荀子》援法入禮,以法而亂禮,通篇皆申韓之論。若是將其升經,恐有禍亂天下之危!”

    這在攻擊荀子是法家藏在儒家的臥底……

    丁志夫立即反駁︰“法立于君,禮出于師,君師並行致于盡善。”

    李純的攻擊性更強,指著劉延年扣帽子質問︰“你這廝好大膽子,竟然想著有師無君嗎?”

    劉延年嚇得一激靈,連忙朝皇帝作揖︰“陛下,臣絕無此意。臣只是覺得,荀子過于偏向法度,而疏忽了禮樂。”

    劉延年非常明白,他今天是辨不贏了。

    丁志夫和李純一唱一和,前者講道理,後者捅刀子,把他搞得顧此失彼。

    李純就是故意的,報師門之仇而已。

    劉敞當初給龍昌期扣帽子,導致龍昌期的學術被禁絕。

    今天,李純就要給劉延年扣帽子。

    以彼之道,還諸彼身!

    “好了,不用再辯了。”

    朱銘終于出面收場︰“制定《大明律》的時候,有個原則是以人為本。我大明立國,也是以人為本。我把《荀子》升經,同樣看重它以人為本。”

    “官員也好,學者也罷。今後研究《荀子》,當從這本書的‘人’著手。”

    “文武百官的忠君,在荀子看來,不是忠于君王本人,而是忠于君之道。君無道,則孔子可以離開魯國,我當初也可以起兵覆宋。”

    “荀子的君道是什麼呢?君道就是群道。人能為萬物之靈,就在于人能結成群體,並以禮法來約束形成合力。怎樣做一個明君呢?就是要解決人民溫飽,讓百姓安居樂業,讓人才各善其用。”

    “荀子的君臣之道,其實就是契約,雙方都必須恪守契約。”

    “現如今,我一直恪守契約,貪官污吏卻不守約,豪強士紳卻不守約!”

    “江西大族,該不該整治?”

    百官連忙呼喊︰“陛下聖明!”

    朱銘看向劉延年︰“江西大族隱匿田畝、脫逃賦稅,他們背離約定,該不該整治?”

    劉延年很想替江西大族說話,但話到嘴邊又變得委婉︰“該整治。但拆族遷徙過于……”

    “好,你也覺得該整治,”朱銘打斷劉延年說話,“劉先生是大儒,定然懂得這些道理。這樣吧,朕征闢劉先生為行人,前往江西領導拆族之事,總督魏良臣協助你拆族。”

    劉延年瞠目結舌,繼而呆立當場,不知該領旨還是拒絕。

    說是讓他去主持江西拆族,卻又讓魏良臣協助。其實就是讓劉延年來背鍋,實際權力還在魏良臣手中。

    而且,給的官職也不大,僅是小小的皇帝行人而已。

    偏偏這個職務又特殊,代表著皇帝外出辦事。

    皇帝還在經筵大會上賜官,一旦劉延年拒絕,等于是打皇帝的臉,他這輩子都別想再當官了!甚至于,劉氏子弟做官也會受影響,多半輾轉各地無法正常升遷。

    可接受這個官職,劉延年拿不到啥好處,反而名聲會在江西徹底敗壞。

    畢竟,魏良臣是“清田總督”,拆族只是順帶的。

    而劉延年卻是“拆族欽差”,拆族遷徙的罵名全得他擔著。

    朱銘微笑道︰“是官職太小,害怕不能震懾江西大族?那就恢復你在前宋的官品,但官職依舊是行人。”

    高品低職。

    劉延年開始衡量得失,這或許是他唯一的機會。

    媽的,干了!

    為了清江劉氏,為了我自己的前途,管他那些江西大族死活!

    劉延年沒有作揖,而是直接跪下︰“臣遵旨。”

    在場官員面露鄙夷之色,此時此刻,在他們眼中,劉延年活脫脫變成一個小丑。

    這貨為了自身前途,把江西大族全都賣了!

    劉敞當年雖然非常霸道,但人品值得尊敬,因為劉敞始終如一。

    劉敞不僅僅炮轟龍昌期,他對權貴同樣無差別攻擊。

    因為覺得某位官員處理太重,劉敞反復辯解求情,得罪宰相被貶官外放也在所不惜。

    宰相率百官要給宋仁宗加尊號,劉敞卻說災年加尊號徒有虛名,連續四次上疏勸諫,把宋仁宗搞得不勝其煩。像這樣得罪皇帝和宰相的事情,劉敞不止干過一次。

    被外放去做地方官,劉敞也是為民請命,打擊豪強、抑制兼並、平反冤案、救濟災民、發展農業……

    這樣的人,表里如一。

    雖然有著學閥的霸道作風,卻也算得上真正的大儒。

    劉延年身為劉敞的親佷子,完全就是在給長輩丟臉!

    面對眾人鄙夷的目光,劉延年也感覺臊得慌,他低頭目視著地板,仿佛想找一條地縫鑽進去。

    朱銘繼續說道︰“丁志夫、李純。”

    “在!”二人上前。

    朱銘說道︰“你們各自回鄉,擔任府學教授。”

    “謝陛下!”二人大喜。

    朱銘把《荀子》升經,無非三個目的。

    第一,宣揚以人為本、實事求是思想。

    第二,為自己起兵反宋尋找更多合理性。

    第三,為發展自然科學,獲得更多儒家合理性。

    以上三點,都能在《荀子》當中找到相關經義。

    至于龍昌期的學問,朱銘打算任其自然發展。

    而溫州的永嘉學派,朝廷卻是會刻意扶持的,畢竟這一派主張學以致用、鼓勵工商。

    ()

    <!-- 翻頁上aD開始 -->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本站強烈推薦給您以下精彩小說︰

本站所有內容均來源于網友網絡分享與轉載,本站不承擔任何責任!如不認同,請離開本站。

若本站無意中侵犯到您的權益或含有非法內容,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做出回應。

Copyright © 2012∼2018 www.luanhen.com 飄天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5008561號

XML︰1  2  3  4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