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更新最新入庫全本精品總排行榜  

第625章 0620【尋仙使回來了】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作品︰北宋穿越指南 | 作者︰王梓鈞


 熱門推薦: 雪鷹領主 完美世界 武極天下 星河大帝 傲世九重天 我的貼身校花

    筆趣閣最新域名︰www.biquge85.com ,請牢記本域名並相互轉告!

    第625章 0620尋仙使回來了

    在徐州逗留三日,朱銘沒有選擇北上,而是前往剛劃給淮南省的下邳。www.biquge900.com

    下邳以前是北宋淮陽軍駐地,這里也編練了一支新軍,用來控厄山東的南部地區。同時又具備保護淮北安全,威懾東部海鹽產地的重任。

    在下邳閱兵之後,朱銘又順著鹽運河,坐船前往海州(連雲港)那邊。

    後世的連雲港市區,此時還是一片大海。而連雲港的海港,目前位于一個大島上,這座大島即為東海縣。

    一船船海鹽全部靠邊,等著太子船隊先過去。

    朱銘對白勝說︰“舉旗傳令,別走運河中間,給鹽船讓個道。”

    “是!”

    白勝立即跑去傳令,很快太子船隊就靠邊行駛,對面而來的鹽船也得令啟動。

    富直柔感嘆道︰“殿下心系百姓,勝過昏君萬倍。”

    朱銘笑道︰“你卻是越來越會奉承了。”

    歷史上的富直柔,其實是個諫臣,曾多次直諫趙構。因為得罪了秦檜,被扔去提舉道觀,後來啟用為知府也辭官不干。因為他不願跟秦檜同朝為官,後半輩子悠游山水寫詩為樂。

    富直柔說道︰“蔡京改革鹽法時,曾有一條政令,即便是官府的綱船,遇到民間鹽船也必須讓道。在過榷卡時,鹽船可以優先通行。”

    “蔡京確實做了不少實事。”朱銘點頭認可。

    富直柔說道︰“可花石綱興起之後,不管什麼船,都得給花石綱的綱船讓道。到最後,鹽船甚至要給地方土貢的貢船讓路。蔡京第三次復相時,他定下的鹽法已被破壞殆盡。”

    朱銘點評道︰“蔡京鹽法,急功近利,只可取其一半。”

    “他也不過是為了迎合上意。”富直柔說道。

    北宋的西北地區,主要食用解州鹽和西夏青白鹽。

    宋徽宗繼位沒兩年,解州鹽池就因洪水而毀壞,而朝廷又在貿易制裁西夏鹽。一時間,陝西百姓突然沒鹽吃了,蔡京就是在這種時候改革鹽法的。

    改革大獲成功,不但解決了陝西百姓的吃鹽問題,而且第一年就讓鹽稅翻好幾倍,並且讓全國的食鹽生產、銷售、運輸活躍起來。

    但是,很快引發惡劣後果。

    蔡京通過改革,把屬于地稅的大量鹽稅,一個子兒不留通通改為國稅。

    地方財政收入銳減,但地方官又要用錢,那就只能向老百姓收更多的苛捐雜稅。

    其次,蔡京為了給宋徽宗弄錢,瘋狂的發行新鹽鈔,導致舊鹽鈔劇烈貶值,鹽商遭到朝廷的凶猛盤剝。只向鹽商下手也還罷了,蔡京還不斷提高鹽價,讓老百姓的吃鹽成本逐年上升。

    面對中央和地方的雙重壓榨,老百姓哪里扛得住?

    剛開始,蔡京還打擊權貴套取鹽鈔。可等到解州鹽池修復完畢,陝西不再鬧鹽荒了,蔡黨就帶頭以鹽鈔牟利,把外地鹽商搞得更加苦不堪言。

    蔡京鹽法改革的結果,最終就變成那副鬼樣子,即︰中央財政收入大增,權貴賺得盆滿缽滿,而地方財政、鹽商和百姓全部遭殃。入中制度徹底崩潰,鹽商們無利可圖,不再幫朝廷往西北邊疆運輸物資,轉而從權貴手中直接購買鹽鈔。邊軍連年缺少日常供應,戍邊士卒因此大量逃亡。

    現在,大明新朝吸取教訓,采用了蔡京鹽法的七成內容,把急功近利的部分全部摒棄。

    比如鹽船不交過路費,這一條就取消了,留給地方一些財政收入。

    入中(開中)制已全面恢復,宣和四年後發行的舊宋鹽鈔(鹽引),大明新朝也會予以承認。並且,大明新朝嚴格按照食鹽產量,慎重發行每年的商鹽鈔引,保護合法鹽商的正當利益。

    鹽價也降下來了,恢復到蔡京改革之初的水平,以此降低各地百姓的生活成本。

    中央鹽稅自然銳減,但對長遠發展有利。

    別的群體且不論,反正全國各省鹽商,對大明新朝衷心擁護。誰敢提什麼反明復宋,鹽商群體第一個不樂意!

    這不,听說太子爺前來視察,東北鹽商們紛紛往這邊趕,帶上無數禮物前來感謝恩德。

    嗯,“東北鹽”就是山東河北海鹽,這是宋代的官方稱呼。

    東北鹽商聞風往徐州聚集,接著又追到下邳,總算在海州把太子給追上。

    朱銘簡單接見了東北鹽商,收下他們不太貴重的禮物,那些特別貴重的禮物一律退還。

    接著,朱銘又前往鹽場視察,了解海州官私鹽場的情況。

    產鹽量最高的鹽場,基本都屬于官營。但也允許私營,不像明清兩朝管得那麼死。

    就連鹽戶,也有自由選擇權,覺得待遇太差可以選擇不干。

    “官場的鹽工從哪來的?”朱銘問道。

    東海鹽監吳居積回答︰“一半為招募(雇佣),一半為丁役(服役)。”

    朱銘問道︰“丁役之鹽工,給錢多少?”

    吳居積回答︰“沿襲故宋之法,歲給戶錢四萬,日給夫米二升。”

    也就是,一年給鹽戶全家四十貫,一天給服役鹽工兩升米。

    如果能夠落實,絕對屬于高收入!

    當然,這種工資標準,是最頂級的鹽工,普通鹽工的收入要少很多。

    朱銘點頭表示滿意,開始問這里的制鹽技術。

    一通問答之後,朱銘返回海州城,鹽監吳居積背心都汗濕了。

    在海州城里,朱銘足足住了四天。

    陸續有幾個各色打扮的侍衛,回到海州賓館來報告。

    最早回來的侍衛,向朱銘報告說︰“殿下,俺問了二十幾個鹽丁,都說錢米只給一半。鹽戶之家,鹽丁不得去私場做工,一經發現就會遭到地痞毆打。更有甚者,被誣陷偷鹽抓去大牢。”

    “好大的膽子,直接扣一半錢米。”朱銘冷笑道。

    富直柔說︰“鹽場官吏,歷來如此。”

    朱銘說道︰“給朝廷寫札子,請督察院、刑部和大理寺,一起派人過來調查清楚。查完海州鹽場,其余鹽場挨個查過去!”

    富直柔歡歡喜喜幫忙代筆,很快就把札子給寫好,交給朱銘過目之後簽字用印。

    如果把全國所有鹽場都查一遍,估計至少有數百官吏,要被流放西北開荒種地,甚至會牽連出許多地方主官。

    朱銘又問︰“海船還沒準備好嗎?”

    白勝說道︰“本地官員說海船不易尋,俺覺得他們就是不想辦。”

    富直柔說︰“官員害怕太子遇到意外,他們前兩天就勸諫了,但殿下執意要坐海船,他們就只能一直拖延時間。”

    “算了,走內河。”朱銘也不想為難地方官。

    其實朱銘也沒有意氣用事,他只想坐海船北上,從海州(連雲港)到板橋鎮(膠州)而已。全程海路還不足四百里,而且一直是沿著海岸線前進。

    但地方官害怕遇到風暴,不但不幫著搜集海船,還故意把海船給驅散了。

    無奈之下,朱銘只得沿河北上。

    得知太子離開的消息,鹽場官吏都長舒一口氣,還以為把事情糊弄過去了,他們哪知道朝廷很快就要派人來調查?

    朱銘此次前往膠東,一來視察金場和鐵場,二來視察海貿港口,三來視察海軍戰艦。

    北宋初年,高麗和日本兩國,都是在登州與中國貿易。

    為了防備遼國從海上進攻,就把登州港給廢了。

    地方官員為了增加財政收入,又請求在密州板橋鎮(膠州)開港。

    板橋港時興時廢,到宋徽宗時已徹底廢棄,整個長江以北竟然沒有貿易海港。

    這怎麼行?

    去年秋天,朱國祥就下令在山東開海。

    內閣討論一個多月,認為登州過于危險,還是膠州港更安全些。這個結果,被朱銘一票否決!

    金國確實有水師,但都是內河水軍。

    其海軍艦船,也就那麼二三十艘,全是一些近海小船。而且沒有專業水兵,都是陸軍登船作戰,不打仗時這些船都在跟高麗做生意。

    怕個鳥啊?

    朱銘就算不知道確切情報,也明白大明的海船肯定更牛逼,該是金國害怕大明從海上進攻才對。

    去年李寶收復東南之後,浙江、福建的舊宋水師艦船,還算堅固耐用的全部調往山東。而且連同水兵一起調過去,直接在登州建立第一支大明海軍。

    卻說朱銘還沒離開海州,一支船隊就從東邊駛來。

    船隊只有六艘海船,但全部屬于大型船只。

    剛剛接近登州港,就被大明海軍給盯上,三十多條近海戰艦一窩蜂圍上去。

    “自己人,自己人!”

    頭船甲板上,大量士卒瘋狂吶喊,隨即掛上歪歪扭扭的“明”字旗。

    薛道光一屁股坐在甲板上,望著近在咫尺的中國海岸線,道心碎裂有一種想要痛哭的感覺。

    海外尋仙這種事兒,誰愛去誰去,他是不願再出海了。

    六條大船被“護送”入港,薛道光剛下船就被圍住,一個水師將官問道︰“你們是哪里……”

    忽有軍官喊道︰“這位是薛真人,昏君派他們出海尋仙,我以前在杭州見過,我當時差點也被派去!”

    “竟是暴宋余孽,通通拿下!”

    薛道光苦笑道︰“貧道與陛下、太子有舊。”

    “你怎知改朝換代了?”

    “我們回航時,去高麗那邊補過船,從高麗官員口中得知消息。”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本站強烈推薦給您以下精彩小說︰

本站所有內容均來源于網友網絡分享與轉載,本站不承擔任何責任!如不認同,請離開本站。

若本站無意中侵犯到您的權益或含有非法內容,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做出回應。

Copyright © 2012∼2018 www.luanhen.com 飄天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5008561號

XML︰1  2  3  4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