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更新最新入庫全本精品總排行榜  

第309章 0304【宣德門前有正氣】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作品︰北宋穿越指南 | 作者︰王梓鈞


 熱門推薦: 雪鷹領主 完美世界 武極天下 星河大帝 傲世九重天 我的貼身校花

    筆趣閣最新域名︰www.biquge85.com ,請牢記本域名並相互轉告!

    第309章 0304宣德門前有正氣

    在皇城的宣德門外,南街西廊有三面大鼓。www.kmwx.net

    這玩意兒叫登聞鼓!

    除了被貶官員,誰都能來敲,包括貶官的家屬。

    並不一定要有冤屈,比如淳化年間,有和尚敲響登聞鼓,竟是找皇帝借雕版印《大藏經》。

    又比如北宋名臣盧之翰,因為沒考上舉人,又覺自己很有才華,于是跑來敲登聞鼓。他一個河北人,就此獲得開封府舉人名額,而且居然真就考上了進士。

    還有劉照,敲登聞鼓哭窮,請求朝廷給個恩蔭官,皇帝讓他做了右善贊大夫。

    最扯淡的記錄是,有個叫牟暉的百姓,家里有點小錢但不多。某日跑來敲登聞鼓,說僕人把豬弄丟了一頭,請求官府幫忙找找。皇帝听了哭笑不得,賜他一千錢補償損失。

    以上案例,都發生在趙光義在位期間。

    那時的東京百姓,日子過得真不錯,雞毛蒜皮的小事,都能敲鼓讓皇帝幫忙。

    越到後面,敲登聞鼓的就越少。

    原因是流程變得更正規且繁瑣,須得縣、州府、路逐級上訪。這些地方衙門都不受理,才能在京城寺監、尚書省本曹、御史台、尚書都省逐級上訪。

    前面那些全都不受理,方可敲響登聞鼓。

    三大登聞機構,皆可把訴狀交給皇帝。登聞鼓院不收訴狀,就上訴至登聞檢院,若還是不收,再上訴到理檢院。

    “咚咚咚咚……”

    二十年沒響過的登聞鼓,今天再次發出聲音。

    數百個太學生,站在宣德門南街,而且學生越聚越多。

    看鼓雜役沒見過這種陣仗,連忙跑進去通報。不多時,手分和書寫人全部出來,見到情況頓覺頭皮發麻。

    監鼓太監踱步而出,質問道︰“爾等擊鼓,所為何事?”

    陳東上前,拱手說︰“吾等皆為太學生,此來有兩事。一為朱諱銘公喊冤,二為取消太學試上疏。”

    這兩件事都挺大,太監不願摻和,轉身對令史說︰“去把鼓院院判找來!”

    鼓院院判全稱為“判登聞鼓院事”,一般由大理寺丞兼任。

    大理寺丞張璞火速趕來,問明緣由,立即說道︰“朱成功《治安疏》一案已經了結,是否取消太學試,朝中也沒有定論。你們的訴狀,登聞鼓院不便收納,諸生還是回學校好生讀書吧。”

    陳東問道︰“《治安疏》一案怎判的?”

    張璞回答︰“回去等朝廷邸報便知。”

    陳東又說︰“不論如何,請君收下訴狀,轉交到官家那里。”

    “沒有必要。”張璞說完轉身就走。

    “再敲,再敲!”

    太學生們大喊,多數不是來給朱銘伸冤的,而是為了反對取消太學試。

    “咚咚咚咚!”

    登聞檢院就在隔壁,而且也設了登聞鼓。

    監鼓太監還是剛才那位,無奈說道︰“把檢院院判叫來!”

    判登聞檢院事,一般由大理寺卿兼任。

    大理寺卿聶宇也匆匆而來,依舊不收太學生的訴狀,理由跟大理寺丞張璞一樣。

    太學生張耘 潰骸澳閆臼裁床皇賬咦矗俊br />
    聶宇說道︰“《治安疏》一案已了,取消太學試更是捕風捉影。爾等所訴無根無據,我憑什麼要收?速速回學校去,莫要在此喧嘩!”

    “敲鼓,敲鼓,再敲!”

    “咚咚咚咚!”

    登聞鼓第三次敲響,周邊百姓全都跑來看熱鬧。

    太學生也越來越多,已經接近一千人。

    監鼓太監的腦子都被敲炸了,呼喊道︰“再去請理檢使!”

    理檢使,由御史中丞兼任。

    理檢院的吏員,火速前往御史台。

    御史中丞陳過庭,在蔡京下台之前,曾寫過一封奏疏,討論方臘造反的責任人︰“致寇者蔡京,養寇者王黼,竄二人,則寇自平。又朱腋缸櫻 拘逃嘈∪耍 喚崛  勻:鰨 鋃裼  甦顏湫蹋 孕惶煜攏 br />
    此時此刻,陳過庭正在寫奏疏彈劾王黼,見到理檢院的吏員進來,頓時不悅道︰“慌慌張張,成何體統?”

    吏員說道︰“上千個太學生,敲了三次登聞鼓,還有無數百姓圍觀,宣德門南街都被堵死了!”

    陳過庭不慌不忙站起,讓親隨把馬兒牽來,翻身上馬趕往理檢院。

    “御史中丞來了!”

    “陳御史來了!”

    太學生紛紛高呼,給陳過庭讓出一條道。

    陳過庭問道︰“誰是領頭之人?”

    “正是在下!”陳東昂首挺胸上前。

    陳過庭攤手說︰“訴狀拿來。”

    陳東大喜,雙手捧上︰“多謝陳御史!”

    陳過庭帶著太學生的訴狀,騎馬直奔東華門而去,很快就被宮人引去見皇帝。

    此人是何執中、侯蒙的門生,何執中已經病死,侯蒙被貶為知州,陳過庭卻坐火箭一般升遷。

    一年時間,從太常少卿升為中書舍人。七天之後,升禮部侍郎。又過半月,升御史中丞兼侍讀。

    <div class="contentadv"><div id="”txtmid”">

    宋徽宗喜歡大臣互相牽制,陳過庭就是專門提拔起來,用以牽制監督王黼的。而且,是先讓陳過庭做御史中丞,再把王黼升為宰相。

    “陳卿所來何事啊?”宋徽宗微笑道。

    登聞訴狀,除了皇帝之外,誰都不準拆閱。

    陳過庭捧上訴狀說︰“上千名太學生,敲登聞鼓三次,臣現將登聞狀帶來。”

    “一千多太學生叩闕?”宋徽宗驚訝道。

    “正是。”陳過庭說。

    叩闕不是在皇宮外哭門,至少宋代不是,敲登聞鼓就等于叩闕。

    一共兩封訴狀宋徽宗看完關于朱銘那封,迅速提筆予以批示。第二封讓他有些犯難,是否取消太學試,宋徽宗自己都沒想清楚。

    國家財政,已經被他玩崩了,必須精簡各種機構。

    這半年來,宋徽宗先是廢除道學,接著又廢除算學和醫學。把遍布全國的這些學校廢除,能夠大大節省財政開支。

    下一步,就是縮減縣學、州學、太學的規模。

    學生太多怎麼辦?不能直接裁撤啊。

    那就取消太學試,讀太學不能立即做官,學生們自然而然就退學了。

    宋徽宗把訴狀遞給陳過庭︰“你怎看的?”

    陳過庭接來閱讀,回答說︰“徐緩圖之。明年的太學試,少錄兩三個,逐年遞減便可。取消外舍、內舍生的伙食,讓他們自己掏錢吃飯。”

    宋徽宗點頭道︰“也是個法子。”

    陳過庭正待告退,宋徽宗突然說︰“別盯著王黼彈劾了,一切穩健行事。”

    陳過庭卻說︰“臣身為御史中丞,當恪盡職守。”

    宋徽宗懶得再扯,揮手道︰“且去。”

    陳過庭帶著皇帝御批的訴狀,躬身退下,闊步離開。

    對于宋徽宗來說,御史都是工具人,而且屬于消耗品。陳過庭太過剛直恐怕用不了太久就得扔。

    歷史上,陳過庭得罪的權貴太多,明年就會被貶為蘄州知州。走在半路上又被貶為海州團練副使。還未赴任,再被一擼到底,押送黃州編管三年。

    再次來到理檢院,陳過庭把御批訴狀,交給書寫人謄抄,又讓手分存檔。

    他親自對太學生們說︰“《治安疏》已經結案,追毀朱銘出身文字,押送桂州編管。至于太學試,官家已經應允,明年肯定不會取消。”

    得知明年不取消太學試,在場的太學生瞬間散去大半。

    陳東卻質問道︰“朱先生何罪之有,為何要除名編管?”

    陳過庭無言以對,他自己就在彈劾奸黨,當然是站朱銘那邊的。

    “唉,”陳過庭嘆息一聲,“爾等還是散去吧,聚在此處也是無益。”

    陳東問道︰“陳御史可讀了《正氣歌》?”

    陳過庭沒有回答,獨自騎馬離開。

    走出好遠,陳過庭突然仰頭望天,嘀咕道︰“天地有正氣,可這正氣在哪里呢?我胸中有正氣,卻又能拿奸黨怎樣?天下已經千瘡百孔,仁人志士卻不容于朝廷。都說邪不壓正,我已被奸黨壓得喘不過氣……”

    陳東不再敲登聞鼓,而是走到宣德門外,整理衣襟盤腿坐下,朗聲背誦《正氣歌》︰“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下則為河岳,上則為日星……”

    太學生們陸續離開,如今只剩不到一百人。

    這幾十個學生聚在陳東身邊,面朝宣德門齊聲朗誦︰“在齊太史簡,在晉董狐筆。在秦張良椎,在漢甦武節。為嚴將軍頭,為嵇侍中血……”

    “或為出師表,鬼神泣壯烈。或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或為擊賊笏,逆豎頭破裂。是氣所磅礡,凜烈萬古存……”

    聯想到奸臣當道,聯想到百姓困苦,頌著頌著,一些學生已眼含熱淚。

    他們聲聲泣血,皇帝卻听不到。

    就這樣盤腿坐著,面朝宣德門朗誦《正氣歌》。夜幕降臨,也無人離開,晚上依舊不停止。

    到第二天早晨,學生們已經喉嚨嘶啞。

    有百姓實在看不下去,主動送來食物和飲水。

    王黼得知消息,也看不下去了,勒令開封府尹抓人。

    新任開封府尹叫王鼎,乃是王黼的心腹,由發運副使直升開封府。

    他得到命令立即出馬,對那幾十個學生怒喝道︰“面闕唱詩,大不敬也。爾等再不散去,便抓進開封府大牢!”

    學生們置若罔聞,依舊對著宣德門,用嘶啞的聲音朗誦《正氣歌》。

    這已經不是在為朱銘叫屈,而是在為天下人叫屈。

    四千太學生,就剩他們幾十個,錚錚鐵骨滿腔正氣。

    王鼎看得有些發 ,為了討好王黼,又不得不下手,喝令道︰“全部抓去大牢!”

    就連開封府的衙役,都不忍心下手,好言相勸學生離開。實在勸不動,只得抓人,引來圍觀百姓的罵聲。

    數十學生被抓進大牢,依舊在堅持朗誦,甚至有人昏厥過去。

    王黼得知情況,也感到無比害怕,勒令太學將這些人除名,又讓刑部將犯事學生驅離京城。

    輿論嘩然,御史們瘋狂彈劾。

    御史中丞陳過庭,甚至指著王黼的鼻子當面臭罵。

    宋徽宗窩在宮里,假裝啥都不知道。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本站強烈推薦給您以下精彩小說︰

本站所有內容均來源于網友網絡分享與轉載,本站不承擔任何責任!如不認同,請離開本站。

若本站無意中侵犯到您的權益或含有非法內容,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做出回應。

Copyright © 2012∼2018 www.luanhen.com 飄天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5008561號

XML︰1  2  3  4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