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更新 · 最新入库 · 全本精品 · 总排行榜  

第四百九十二章 饭碗能不能端住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加入书签

作品:沧海扬帆 | 作者:齐橙


 热门推荐: 雪鹰领主 完美世界 武极天下 星河大帝 傲世九重天 我的贴身校花

    笔趣阁最新域名:www.biquge85.com ,请牢记本域名并相互转告!

    第493章 饭碗能不能端住

    蒋荣才不懂气候变化,但化肥他还是懂一些的。www.biquge369.com这段时间,省里准备上马大化肥,化肥工业公司那边提交了好几份计划,蒋荣才作为分管这方面的官员,是认真审计过这些计划的。

    在计划中,化肥公司列举了各个方案的成本、收益情况,其中便包括了国外的无烟煤原料和水煤浆原料大化肥装置的情况,所以他知道吴亚威说的国外已经不用煤炭作为原料的说法是偏颇的。

    不过,具体到煤炭原料是否会被淘汰,他就有些不确定了,于是继续问道:

    “刚才斯凯利先生说,我们国家的煤头合成氨技术,未来会因为不符合排放标准而被淘汰,这种说法有没有道理?”

    吴亚威滞了一下,犹豫着说道:“这件事嘛,也不太好说。从联合国公约的要求来说,咱们那些小氮肥厂肯定是达不到标准的。但要说彻底淘汰,可能难度还是比较大的吧。”

    蒋荣才点了点头,示意自己已经明白吴亚威的意思了。

    作为一名省计委的官员,蒋荣才还是有一些政策水平的。

    要不要淘汰一种技术,不仅仅是看这项技术是否先进,还要考虑淘汰这项技术的成本。

    全国的小氮肥厂原来有1000多家,经过整顿之后,现在还有5、600家,职工人数上百万,这是名符其实的“百万槽工衣食所系”。

    说句不达标,就淘汰所有的小氮肥,这上百万人的生计谁来安排?

    蒋荣才有一百个理由相信,国家无论如何也不会选择淘汰小氮肥的。如果因为某种原因必须这样做,这个过程也将是十分漫长的,以便有时间逐步消化这些职工。

    虽然明白这一点,但斯凯利的话对蒋荣才还是有一些启发的。既成的事实无法改变,但尚未开工的项目还是应当考虑一下如何顺应时代要求的。

    现在全国上下都在谈论“复关”的事情。蒋荣才看过一些专家的文章,其中无不认为“复关”就是要与国际全面接轨。简单说就是外国是什么样,中国就必须变成什么样。

    据说,外国有各种各样的标准,什么环保啊、劳工保护啊、性别平等啊,但凡你有一条达不到人家的要求,人家就不承认你是市场经济国家,你就复不了关。

    落实到眼前,人家费尔化工的市场代表提出使用煤炭作为合成氨原料不符合减排的要求,这或许就是发达国家的新标准。虽然国家目前还没有就这个问题提出要求,但茂林省是不是应当走在其他兄弟省区的前面呢?

    蒋荣才把这个念头存下,准备明天和大主任再交流一下。他转回头,向斯凯利说道:

    “斯凯利先生,你的提醒对于我们来说非常重要。但是,我们面临的困难也是现实存在的,对此,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斯凯利点点头,说道:“贵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资金短缺的问题必然是长期存在的。贵国在十几年前开始了改革开放,积极吸引国外资金帮助贵国的现代化建设。

    “据我了解,已经有大量的外国投资者在贵国投资建立了企业,涉及到许多个行业。但让我感到疑惑的是,为什么在这些企业中,并没有一家是化肥生产企业?”

    “这个嘛……”

    蒋荣才一下子就被问住了,他还真不知道该如何来回答这个问题。

    最直接的回答,或许应当是说化肥行业不符合国家关于外商直接投资领域的要求。

    1987年,国家发布了《指导吸收外资投资方向暂行规定》,其中列出的鼓励外商投资的领域包括四个方面:国内不能生产的;能够出口创汇的;国内急需且技术先进的;为能源、交通运输和原材料工业所急需的。

    化肥不满足上述的一、二、四这三个条件,一定要勉强匹配的话,也就是和第三条还能有些关系。

    国家每年用于化肥进口的外汇高达30亿美元,说化肥属于国内急需的产品,是说得过去的。不过,技术先进这一项就不成立了,因为国内引进的大化肥装置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外商想要投资化肥产业,能够带来的技术也不过如此。

    说得直接一点,那就是在化肥这个领域,国外的技术的确比国内先进,但既然我们能够通过引进技术的方法来建设大型化肥厂,又何必要让外商来直接投资呢?

    这个说法存在着一个破绽,那就是对方也可以反问:同样是使用国外的先进技术,让外商来直接投资又有何不可呢?

    这里就涉及到了另外一份文件,即1988年的“关于化肥、农药、农膜实行专营的决定”。在这份决定中,明确规定了农资公司和各级供销社是化肥、农药和农膜的专营单位,其他部门、单位和个人一律不准销售上述商品。

    按照这个文件的要求,如果外商在中国境内建设化肥厂,其产出的化肥同样需要交由农资部门进行统一调配。如果农资部门不接受,则这些化肥就只能出口,不能在国内销售。

    这个规定对于外商来说无疑是一个天坑,人家不远万里来到中国,看中的就是中国的农资市场。如果在中国生产出来的农资还要再出口出去,人家图个啥?

    那么,中国的农资公司会接受外资化肥厂生产的化肥吗?

    这个问题同样不好回答。

    从道理上说,中国缺少化肥,每年要花大量外汇进口。现在人家外国人直接在你这里建厂,你连运费都不用出就能够买到原汁原味的“进口化肥”,农资部门有什么理由不接受呢?

    但蒋荣才知道,农资部门是有可能不接受这些外资企业生产的化肥的,因为国家并不支持对于外资在国内建设化肥厂。这其中,除了照顾小化肥的“百万槽工”之外,更重要的是另外一个更深层次的考量,那就是:

    中国人的饭碗,必须端在自己手上。

    国家可以开放汽车市场、电视机市场、服装市场,但农资却是要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上的,因为这是关系到12亿人的饭碗能不能端住的问题。

    (本章完)

    <!-- 翻页上aD开始 -->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本站强烈推荐给您以下精彩小说:

本站所有内容均来源于网友网络分享与转载,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不认同,请离开本站。

若本站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益或含有非法内容,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做出回应。

Copyright © 2012~2018 www.luanhen.com 飘天文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5008561号

XML:1  2  3  4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