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更新最新入庫全本精品總排行榜  

第172章 玄道風子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作品︰大周守藏史 | 作者︰青色大花


 熱門推薦: 雪鷹領主 完美世界 武極天下 星河大帝 傲世九重天 我的貼身校花

    筆趣閣最新域名︰www.biquge85.com ,請牢記本域名並相互轉告!

    第172章 玄道•風子

    風允經歷多國仕途,心中早已清楚,隨之答曰︰“國曰民重,民方曰國重。www.biquge45.com

    老聃撫掌大笑,極為欣賞風允之言。

    而此時,天空一片紫氣升騰,與另一半的青氣相撞,隱隱浮現出兩位人相。

    “道相!”

    因這氣勢,在驛傳之中的各國之人,慌亂之中,都將目光放在了此處。

    “這是何人的道相啊?”

    道相,往往是那些看見道之模糊一角,開始追尋者,方才能凝聚,其古往今來,也不過寥寥。

    不約而同,不少人奔來風允與老聃論道之地,欲觀為何。

    ……

    回歸原地,亭內之人,紛紛退後。

    風允與老聃之間,論道深入,視外無物,只有周身的道韻延綿,將兩人的道顯現而出,供兩人對照而論道。

    可其余人都難以抵擋這道韻之力,生怕被道所傷,或是影響兩位論道之人。

    屈原目中敬仰,其所知曉的三世之法,也隨之而起,隨著風允與老聃的論道,在自己感悟後,緩緩凝結,竟隱隱有本命之器的雛形。

    此時,老聃與風允已經說了治國之法。

    老聃又深入題後,再起一論︰“與其說國與君以治國而延續國民,不若說其民自己延續一國……”

    風允頷首,卻也詫異。

    老聃目清明,與風允相視而笑。

    遂風允先是道︰“為民者,為生而生,為己道而往,不失本性,陰陽有度,則可延續恆遠。”

    老聃點頭撫須,笑而補充。

    “為生而生…亦是追尋根本啊……”

    “不盲目推崇聖賢的智慧,無用的知識,為民者會生活得舒適;不盲目推崇仁義與道德,假仁又假義,為民者會恢復自己的慈孝;不盲目推崇浮夸的巧利,注重于務實,為民者就不會偷盜搶劫……”

    “少私寡欲…世道自然平,人之延續自然如水流潺潺,不絕也……”

    老聃笑看風允,似在等待。

    風允以其思路總結,似問卻答︰“先生是說,為民者,應回歸本我;少私而寡欲,才不會被過多的私心、欲望蒙蔽,更甚于驅使,不再為己。”

    “而少私寡欲的世道下,人不會爭奪過多的欲念,只完成自己最根本的需求,這樣,一切都休養生息,平和而有度,人人皆安居樂業……”

    老聃欣賞地望向風允。

    他第一次有了傳授所學之念。

    可風允為風君,此時能與他論道此番,證明已有自己的道。

    但他還是不由而語——

    “你對我道,可有想法?”

    風允微微一愣,淡笑道︰“萬道同一,不管怎樣的道,對先生與我來說,都是為人,行天地而立。”

    “吾道與先生之道似是卻非,先生追求道生萬物,人法自然,少私寡欲,而允卻有猶豫……”

    老聃詫然。

    風允繼續道︰“人,生生而生,欲為人之本……吾觀世,其水淺將涸,其固為城牆之古,荒也;水滿將流,其為病胎之子,棄也。”

    “世人皆曉……”

    “古之城牆,何曾亙古?”

    “母之病胎,如何延續?”

    “其寡或豐,皆有其罪。”

    “何談延續呢?”

    風允回歸原題,此時國為何已解,他與老聃都有自己的治國理念,且近似卻非,互補有余。

    但延續之事,不管是風允,還是老聃,都不能給出一個確切的答案。

    而這個不確切的答案,是老聃和風允,道中最大的不同之處。

    “先生說少欲而國,尋人之自然;但余卻更希望成人之欲,而束天地之廣…”

    “當然,先生與我都清楚……”

    “少欲養人,卻不養人族;多欲養人族,卻不養人,此為難解之辯。”

    “……”

    兩人沉默以對。

    卻不知,此時兩人論道之聲,已經飛入天穹之上,化作一人首蛇身之相與一老者騎牛之相,充斥天地之間,被曾國之人所觀……

    道!

    影響人族之傳承,聖人之路的力量,此時在曾國上空,徐徐生輝,散發著龐大而瑰麗的氣勢。

    遮天蔽日,兩位的道相沖擊著世人的心神……

    “這就是道?”有人不禁感嘆。

    而也有人不解︰“什麼是道?”

    似乎有人在為其解釋——

    就遠來說,黃帝之道,曾經五帝之首,人之共主,炎黃之名,對人族建立了更為秩序的時代,無數後代以此為尊,其黃帝之實力,是為聖,不知高處之聖。

    其之後的五帝,大禹亦然……

    就近來說,文王創《周易》,為周易之道,是為明確所記的聖人……

    武王伐紂,改天換日,以天子建國,諸侯安家為天下新規,成為聖君……

    而再近一些,眾人皆知曉的道——

    周公旦以《周禮》的禮道,為周王朝的新矩,也是此時的第一顯學,束縛了數百諸侯國,整個華夏主流,可見道之威力。

    禮道顯學外的顯學,還有——文道、武道、煉氣道、氣運道。

    除顯學外,也還有隱學,其多為文武煉氣、氣運的分支,或補充、或其余。

    就如周公旦之文易-《解夢》。

    太公之武統-《兵法》。

    皋陶之治國-《刑典》。

    女媧之巫道。

    等等。

    此時風允與老聃的道,隱隱成型,其上道相就是最好的證明。

    聞道,這是入聖之基。

    是天下異人都夢寐以求,終生難得之機。

    如今,曾國有學之人都不由望來,聆听其道,欲從中找到自己醒悟之言。

    再看亭下——

    “陰陽之變,萬事萬物,皆有兩面…”

    風允的道相之後,一輪陰陽魚栩栩如生,交玄不斷,一展陰陽之變化,萬物之始終。

    老聃詫然,盯著陰陽圖,口輕呼︰“你發現了道的模樣?”

    隨即一愣,突而大笑。

    其笑聲穿透了整個曾國。

    笑畢。

    “小友之道,老夫大贊而無論,同道而相望也。”

    “但老夫有一詢問。”老聃似透過亭頂,望向風允的道相,眼含贊嘆,卻也不猶豫而言︰“敢問,小友是欲讓世人皆行,還是獨自行此道?”

    世人皆行,需將道廣傳世人。

    獨行此道,是為出仕一國,以一國而行世人。

    此二者,一為師,一為君。

    風允不假思索說︰“若是可以,我希望世人皆能自己。”

    “同時也望國能重民而得民之重,與民同樂,樂中取道,使人族繁衍生息,永不絕也……”

    風允目光誠懇,但他卻不知此話讓老聃久久難語。

    老聃眼中,似乎看見了春夏時的野草,自由而長,比之他的少私寡欲,無為而治來說,這是另一種極端,肆意行欲,其欲因人而異,異卻同存。

    因為極端的不同下,囊括了世間所有的思想——人性。

    或者說,這不是極端……

    望著那代表陽極陰生,陰極陽生的陰陽魚眼,老聃沉默許久,才說︰“這樣的情景,老夫只能想到蠻荒無火,無部落之前的原始之時,無拘無束,隨心所欲……可是那樣原始,貼合人性的世界已經不在了……怎麼可能一直存在,延續下去呢?”

    風允淡笑,眼波平靜。

    “先生,所謂玄道也只是給人族多一份選擇,僅此而已。”

    老聃不再言,只是看著風允。

    “哈哈哈……”

    突而笑道︰“吾言順世行,御人心,風君卻言順人心,御世行,大妙……”

    笑過後,老聃起身。

    風允亦然。

    兩人明白,此番論道,已然結束,兩人都大有所獲。

    老聃爽朗大笑,緩緩離去︰“道可道,非恆道……”

    隨即,老聃氣勢越盛……

    後天……

    先天……

    先天之頂,臨于聖人之前……

    隨著這股氣勢出現,曾國之中,不管是本國的異人,還是臨國參與禮樂雅會的賓客,都大驚而呼!

    “臨聖之人?”

    驚呼之聲不絕于耳。

    “嗡!”

    風允與老聃最終對視……

    “玄,眾妙之門……妙哉。”

    天空的道相消散,化作一青牛而下,為老聃之騎。

    計然從兩人論道的道韻中醒來,前往為老聃牽牛。

    老聃留下贊嘆之聲,兩人悄然離去,院口那些聚來的人都無法發現……

    一時間,只剩下風允還站于亭中。

    ……

    “風君,此人,到底是?”屈原醒悟,面紅耳赤,眼中神情激動不已,他緊忙上前詢問風允。

    風允往之遠去的方向,眼含贊嘆道︰“老聃……亦可尊為︰老子。”

    子,此時是對有大智慧,大學問之人的尊稱,其氏後添‘子’,博學有得,後學敬佩也。

    “老聃…老子?”屈原低喃,又望向風允。

    “風君是否也可稱為子?”

    風子…

    “哈哈,吾小道爾,何敢稱子呼?”風允笑道,卻眼中精光。

    不是為什麼稱子,而是為道,他與老子論道,收獲頗大。

    方才老聃的道形成的道韻,與風允的道一般,都對對方袒露無異,此時老聃明白風允的玄道為何,而風允也清楚老聃的德道為何——《德道經》。

    不過此時,老聃中年,還非晚年西出函谷關,為聖之時,其言論還缺少部分沉澱。

    可即使如此,對風允了解無為之意,也有大助——陰陽之變,無極生太極,方為平衡之理,人族延續不可只有一家之理。

    “余欲靜悟幾日,待禮樂雅會之時,再來尋余。”

    “諾。”屈原護送。

    待風允離去,從兩人道中醒悟的昭陽望著風允離去,感嘆道︰“風君與老子……已經在尋聖道了。”

    這是昭陽還從未想過的事情,聖,對他來說,遙遠異常。

    此世之中,先天者雖少,但各國皆有一二。

    而聖人……

    多年不聞有聖。

    此時,那黃歇道︰“上一位出現道相的人沒有成聖,風君與老子能成聖嗎?”

    此話是不合時宜的,但也是事實。

    昭陽冷著臉,沒有回答之意,闊步離去。

    項燕帶著兩位公主,也準備離去。

    “風君當然能成聖……”遙遠听,應是羋月所言。

    余剩黃歇一人,他望向風允的休室,堅定道︰“聖道,我也會找到的!”

    ……

    “風君,曾候派人送來上賓函…”

    屈原大步而進,來到樓閣之中。

    此時沈尹華正虛心向風允請教玄門之言。

    早先因為賓位,他就錯過了一觀道韻的機緣,如今後悔不已。

    此番听到上賓,眼中驚訝,卻也滿是悔意。

    “上賓,說禮之位,我對《周禮》,也不過是粗淺學之,通曉其中最基礎的為人規矩罷了,如何能說禮呢?”

    屈原跪坐而下,將函遞給風允道︰“風君,說禮不過是在我們這些正賓論禮之後,做出評價,不必詳說,您代表長江以南的諸國參會,上賓之位才符合身份。”

    代表長江以南諸國。

    風允接過。

    “允只能代表自己罷了。”

    望向沈尹華,風允道︰“此時也該準備出發,玄門之事,沈尹華先生還是自悟為妙,余也無多能解。”

    沈尹華點頭稱是。

    自從風允展露道相之後,其謙卑無比,讓風允見之都無可奈何。

    他行道,並非高高在上,其根本也是為人,沈尹華如此,讓他不由思考是為何。

    “風君請。”沈尹華起身以請,風允頷首,隨其安排,從驛傳乘坐馬車,前往曾國宮。

    “轟隆轟隆……”

    今日乃是曾國舉行禮樂雅會之時,街道之上,皆是達官權貴的馬車,行之不斷,曾民們都不敢接近,只能仰望而離。

    “嗨,誰家的小子,竟敢沖撞我申國大夫!”

    “在下是養國宗伯,見過申國大夫,因馬車失轅,沖撞了大夫,還望海涵……”

    “哼,養國就讓一小兒為馬夫,是無人可禮御乎?”

    風允的車架停靠,這路似乎被堵住。

    “前方何事?”風允拉開車簾,遠遠望去。

    可車蓬繁多,根本看不見情況。

    “申國?”

    申候……平王東遷,其申後似乎也參與其中。

    風允欲探究。

    遂下車。

    昭陽緊忙來護。

    “申候的嫡女嫁給了周王,如今是周王後,誕育一子,為太子姬宜臼。”昭陽听見風允念叨申國,遂將自己所知的申國情況說出。

    “原是如此。”

    天子親戚,怪不得如此囂張,在曾國也行此事,是為了讓隨國之人前來說和,以添威懾?

    近些,就听——

    “既然道歉,就讓此子為奴,以作賠禮。”

    風允聞聲望去,遠見一少年,高大威武,衣著雖普,但也非尋常人能穿,想來應是士族之人,此時卻被那申國大夫所辱。

    昭陽在風允一旁道︰“申國在隨國之北不遠,其對隨國為禮樂勝地之位,早有取而代之之想,不過近年來,因為申氏之女為王後,行事也越發囂張起來。”

    風允輕喃︰“這申國倒是有囂張的底氣。”

    而此時,在風允低喃之後,身旁一青年響起無拘之聲——

    “老子與風子論道在前,曾國齊聚各國之禮者,申國大夫如此,就不怕被論申氏無謙和之心乎?”

    ()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本站強烈推薦給您以下精彩小說︰

本站所有內容均來源于網友網絡分享與轉載,本站不承擔任何責任!如不認同,請離開本站。

若本站無意中侵犯到您的權益或含有非法內容,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做出回應。

Copyright © 2012∼2018 www.luanhen.com 飄天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5008561號

XML︰1  2  3  4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