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更新最新入庫全本精品總排行榜  

145.第145章 借糧刑典(四千三)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作品︰大周守藏史 | 作者︰青色大花


 熱門推薦: 雪鷹領主 完美世界 武極天下 星河大帝 傲世九重天 我的貼身校花

    筆趣閣最新域名︰www.biquge85.com ,請牢記本域名並相互轉告!

    第145章 借糧•刑典(四千三)

    若是尋一將亡之國,或是處于困境之國行此策,是為聖妙之舉,但若不是……損民之未來以養國強也!

    風允再問︰“國策,應對一國大勢,你之策是自己的策,還是為一國而定之策?”

    可管仲充耳不聞。www.biquge85.com

    “余之策,無錯也,諸國即可用,余欲入何國,何國之幸也!”

    “轟!”管仲周身一震,強壓而去。

    風允失望,管仲行商,已經學會了商人核心——利。

    其善惡之心,皆為謀利,注重此世之利,而不顧後世之德。

    他之才華,大于德行也!

    如此,風允也沒有做出碎其道的行為。

    “這是你自己的決定,罷了……”

    管仲已成一流文人!

    其文道之心堅定,全系于此所謂的“民本”……

    “余謝過風君,若非風君在大庭賜教,余也不會領悟這……法治之道,管仲也不會在此時堅定內心,以成文人一流,道途亨通。”

    管仲態度大變,隱隱有高傲之態,就像是要證明自己一般,不願屈服風允的勸導。

    “管仲之道,會向風君證明!”

    說罷,管仲起身,依大禮而深拜。

    對此…

    “衍,我們也該走了。”

    鄒衍怒視管仲。

    “小人也,哼!”

    “你不想尊夫子,就別再叫了,呸!”

    鄒衍跟上風允,準備與之一同離開客舍……

    管仲抬頭,眼中愧然,但又立即堅定。

    “夫……風君,道不同,不可謀,但余的道因您而啟,讓余送您回去吧……”

    風允駐足。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沒有誰的道是天生完美的,其都需要處于世中雕磨……”

    風允認可了管仲的道能成事,但認可並非認同。

    說後,風允微微一嘆。

    “糜運健 癖盡 詞敵蟹ㄖ危 紙 夷恰 髦 陸暈 褚病 難月芻 炙拿瘢 親勻皇切枰 坑彩佷危 嬌扇萌頌鈑諛悖 際渲小!br />
    “你此時缺少的是這個吧。”

    聞言,管仲一拜。

    “風君可有教?”

    風允微微搖頭。

    “我不教你,但可以給你找一位聖人師。”

    “啊?”管仲不解。

    風允輕抿唇,望著桐城的風雪,笑不達眼底。

    “明日來典籍宮。”

    說畢,他帶著鄒衍踏入白雪當中,幽幽離去。

    管仲遠望,再作一拜。

    “管仲有自己的道……”

    而在客舍當中,那些游行之人等風允離去後,這才小聲交談。

    “那是…風君?”

    ……

    與此同時,走在道中的鄒衍哼哼,憤憤不平。

    “允師,您不是不喜那管仲的道嗎?”

    鄒衍疑惑,為何風允還要幫助管仲。

    “吾不喜之事甚多,但拋開不喜而觀之,其本身多有非凡之處,令人感嘆。”

    “就如這冬雪寒冷,行人不喜…但田地當中的農者卻指望著冬雪來凍死害蟲,若是你去除害蟲,可比得上這冬雪?”

    聞之,鄒衍攏了攏大氅。

    “可我還是不喜歡冬雪,這灰蒙蒙的,什麼都看不清,整個國都寂靜極了。”

    “你不喜,可你無法改變他。”

    風允拍了拍鄒衍發髻上的白雪。

    “走吧,你想知曉我為何幫助他,等明日我再告訴你。”

    典籍宮已到。

    就見一甲兵急忙上前。

    “風君,您去哪了?”

    明知故問。

    但風允也不拆穿。

    “風君請。”大門打開,這甲兵迎風允進去。

    等到了大殿前,就見到那老先生踱步來回,在看見風允後,緊忙上前。

    就見這老先生發髻越發凌亂,如果不是身上穿著的錦衣華服,怕是會被當作哪里來的流民。

    “老先生,萬事不可急…”

    老先生將他新寫的刑典綱要遞給風允,眼中希冀。

    “風君快看看吧,老夫不得風君言,心中實在難耐啊。”

    風允接過帛書,來至殿內的案桌前,烤火與看。

    其上之言,讓風允驚訝。

    他不由得抬頭望向老先生。

    “您真是這樣想的?”

    其刑典之上,除卻大小公碑與王外,萬民同一法,再無多分。

    “不錯,老先生啊,如此下來,才符合了皋陶之德心啊。”

    對于大小公碑與王,特殊于法外,風允早就有辦法。

    其大小公有特權,但膽敢胡作非為,這特權也將是他們的催命碑,法上無寫其刑,那是因為此刑在王手中。

    而王若胡作非為,其國將滅也,對此,風允不欲多加干涉。

    因為此時談民主,只是枉然,諸國皆容不下他。

    “後續只要以百越實情,添加常有之罪,就可用之百越,在用之百越其間遇到新罪,再添入法典,如此實踐,方才有完善之刑典啊。”

    這也是要成刑典的難處——大量的案例來完善。

    在桐國,這樣完善的國家使用新刑,無異是大改革,其反對之聲就是國君也難以招架。

    其刑若出了問題,這是會動搖國之根本的,毀國之社稷于一旦。

    “好,好,好!”老先生大喜,隨即拿出新的帛,開始向風允詢問百越之民的情況,國的情況,以求成一刑典。

    風允只有考量,將能說之事說盡,與老先生一同說明這些罪刑。

    隨著兩人的論刑,天色漸晚。

    老先生還精神抖擻,但風允卻止住道。

    “先生也該休息了,刑典之事非一日可成。”

    “此處還有一事告知先生,明日余有一友,要來典籍宮探望余。”

    “他手中有一國策,卻少一刑法制度,余希望借皋陶之刑,至其一觀,以學皋陶之德。”

    “還望先生告知桐君,以傳皋陶之大德公正。”

    聞此,老先生不甚在意。

    “風君隨意就是,刑罰非思想之言,而是威懾之規,這《周禮》之刑都讓天下觀盡,我桐國之祖的刑,怎會小氣,不讓一觀呢。”

    如此,也是實話。

    刑,唯有天下皆知,才能展現刑之威懾,天下不敢作亂也!

    “如此,謝過先生。”

    風允與老先生告別,老先生拿著寫滿了的帛書,匆匆而去。

    待到第二日,清早……

    又是一份刑典呈上。

    “老先生對這刑事,倒是痴迷。”風允打趣一聲,倒也接過。

    而此時,一甲兵護衛上前。

    “風君,宮外有人來尋您。”

    聞聲,風允點頭。

    “且讓進來。”

    不多時,一身著百越服飾的男子,步入殿中。

    一旁的老先生見之,微微詫異。

    就听風允用九黎語對那百越男子詢問道︰“可是百越有何消息?”

    那百越男子不多瞧,只是用九黎語道︰“風君,百越一切安好。”

    “是楚國和揚粵。”

    風允聞言,微微蹙眉,以周人言微微低語。

    “揚粵?”

    不提楚國,只說揚粵,之後又用九黎語道︰“何事?”

    那人答︰“楚國來使,希望見您……不過桐國暗衛一直護在您周圍,我們無法接近。”

    對此,風允點頭,目光微動。

    “無礙,就讓楚國使直接來典籍宮就是。”

    那百越男子點頭。

    風允又問︰“糧食如何,古艾之民如何?”

    風允早先就安排了,以糧食引古艾之民通過安氏部族,偷偷入百越的計策。

    這也是風允出使各國,尋求結盟,借糧的原因。

    那百越男子道︰“稟風君,糧食暫夠。”

    “我們與邗國有盟約,需調兩萬甲兵前往,但又以征兵需時,所以暫為之前的五千駐扎在古艾邊界駐扎,而短短幾日,已經有兩千庶民通過安氏進入百越,改名換姓,成為百越之人。”

    “這兩千古艾之人,加之之前的五千甲兵看守,就有了七千之數,且這個數目還在隨著暗收古艾之民而壯大。”

    “那邗國來使不通九黎語,我們將其中老弱調在後方,他們也分辨不出什麼。”

    聞言,風允點頭。

    以五千之兵為看守,管制從古艾引誘而來的古艾之民,就隨著雪球翻滾,越來越多。

    等到兩萬之上後,再將其中老弱引入百越城周圍新建的幾個農耕要地。

    其青壯,可戰之人留在戰場。

    如此,老弱為挾,青壯也不敢亂來。

    而在邗國看來,百越也完成了約定,其人數一絲不差。

    “瑤地如何了?”風允又問。

    要知道,百越真的甲兵,可都在瑤地,威懾揚粵啊。

    百越男子又答︰“我們已征調兩萬甲兵,由巫婆和大長老帶領,鎮守在瑤。”

    “而在鎮守之時,也在加快建立潯陽城。”

    風允點頭。

    “如此就好……回去吧,讓那楚國使來,看看他欲何事。”

    “諾。”

    百越男子離去。

    一旁的老先生猶豫。

    “風君啊,可是揚粵之事?”

    揚粵之事,他也耳聞,但與國民相同,都認為揚粵先攻,必不是桐,遂不過多擔憂。

    風允點頭。

    “揚粵在彭蠡澤之西,越發肆無忌憚,我百越與其接壤,如今又與古艾有隙,兩面作戰啊。”

    風允作憂色。

    “如今國內糧食,怕是難以度冬迎春啊。”

    風允並未說假,邗國的五千石根本不夠養活這麼多的甲兵和那些東耕之民。

    一萬石都是精打細算所求的數目。

    何況,風允還欲招攬古艾之民,這筆開支,讓百越國其余之民,都要去冬獵,以備不時之需。

    但……

    “不瞞先生,如今百越新政方立,若問民借糧,這無疑是為新政施行添加阻礙。”

    “民以食為天,可不是假話……”

    “我這施政者若連糧食都無法保證,他們如何會繼續支持我的政策呢?”

    風允搖頭,微嘆。

    而一旁,老先生聞聲後,目中緊張,試探道︰“風君啊,百越需要多少糧食呢?”

    風允低眉。

    “需一萬石啊。”

    “啊,這…”

    一萬石,這對大國都非小數目,何況是桐國這樣的小國。

    不過,又听風允道︰“此先百越以出兵兩萬,駐守古艾與邗國交界為條件,借了兩千石,之後又以結盟邗國,再去結盟桐、英方,最終出使揚粵,以平彭蠡澤周遭戰火為由,又得了三千石。”

    “如今卻是還差五千。”

    “五千……”老先生蹙眉思索。

    桐國人十多萬,其田地不豐,國之軍備,宗室花銷,官員俸祿,宮殿維護,上貢周朝,每逢祭祀又要大辦……

    一年下來,其稅收余糧,也不過萬石之數。

    積年則糧壞,還需應急…

    這一萬石,桐國拿得出,但會傷及根本。

    不過五千之數…

    桐國雖不比邗國大,可也能硬著拿一些。

    可……

    還需考慮。

    “要不,從我私庫中……”老先生低喃。

    而此時,又有甲兵來報。

    “風君,外面有一自稱管仲之人,來尋您。”

    風允點頭。

    “領他進來吧。”

    而另一邊,老先生起身道︰“風君,此番多客,老夫就先歸去,明日再來……這刑典,風君可得細看啊。”

    離去時,老先生又再提了一次,這才躊躇而離。

    遠見老先生離去,風允淡笑。

    一旁鄒衍小聲道︰“允師?”

    風允頷首。

    “你倒是看出來了。”

    這就是風允的直言借糧,不過倒是給了兩人緩和的余地。

    “桐君會借糧食給我們嗎?”

    鄒衍看那桐君,也是個有想法的人,而非只听臣下的君主。

    風允含笑道︰“會的。”

    風允將那份刑典拿起細看。

    而管仲也在這時進來。

    “風君安。”

    管仲低頭,卻環顧四周。

    看見規整滿滿的書籍,又見風允之塌就在殿中,不由艷羨,驚嘆風允名望,引得桐國這般敬重,竟以一國典籍宮這樣的重地做寢。

    這對文人可謂是極大的尊崇了。

    “衍,去拿皋陶之刑給他看。”

    風允不欲親自教導管仲這皋陶之刑,只希望他自己去看,領悟其中皋陶的大德之心。

    雖說風允對皋陶之刑中的德,也有不看好之處——太過仁德,卻忘記人之惡性,多以小施懲戒為主,以至于惡人少罰,滋生惡心,德不再德,善被惡欺,多有冤假錯案,罪行治而不止……

    但恰好那三點極強的思想,正能中和管仲法治——以利為先,中的不足。

    其一,強調德法結合,施以仁法,法之外有人情。

    其二,強調民本思想,即重民、愛民、惠民,關注民生,听取民意。

    其三,司法公正,君民皆同。

    “希望你能有所感悟吧。”

    管仲接過鄒衍遞來的皋陶之刑,目視之後大驚。

    “這是聖人皋陶的刑?”

    風允點頭,他說為管仲尋一位聖人師,自然做到。

    “已得桐君首肯,你盡可觀閱。”

    “汝之法治,與之刑結合,方能剛柔並濟,得其圓滿啊。”

    管仲的法治就是太剛,風允才想到用柔刑來中和。

    雖說如今的周禮之刑也有柔處,但那是對士大夫階級的柔,而士大夫只是管仲歸類的四民之一。

    那其他三民不顧了不成?

    遂,風允才有此心。

    “多謝風君,風君引路之恩德,管仲難以為報。”

    風允搖頭。

    “給你皋陶之刑,並非求報,只望你能繁榮一國,為人族盛況,添一道璀璨歲月。”

    管仲聞之一震。

    “為之人族?”

    他尊敬道︰“風君不局限于一國,而觀人族昌盛,讓管仲拜服。”

    風允聞言。

    搖頭。

    “去看書吧……”

    “諾。”

    ()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本站強烈推薦給您以下精彩小說︰

本站所有內容均來源于網友網絡分享與轉載,本站不承擔任何責任!如不認同,請離開本站。

若本站無意中侵犯到您的權益或含有非法內容,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做出回應。

Copyright © 2012∼2018 www.luanhen.com 飄天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5008561號

XML︰1  2  3  4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