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更新最新入庫全本精品總排行榜  

第009章 安陽之行(六)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作品︰大明元輔 | 作者︰雲無風


 熱門推薦: 雪鷹領主 完美世界 武極天下 星河大帝 傲世九重天 我的貼身校花

    筆趣閣最新域名︰www.biquge85.com ,請牢記本域名並相互轉告!

    郭樸可能以考校來推辭高務實拜師的舉動,高務實此前就有過心理準備,因此听了這話既不驚訝,也不畏難,只是平靜地一拱手︰“請先生出題。www.biquge500.com

    郭樸微微點頭,道︰“中玄在信中說,你最先讀《大學》,尤愛《大學衍義補》,丘文莊公天下大才,此書之中倒也頗有論財之說,既如此,我便以財出題︰生財有大道,生之者眾,食之者寡,為之者疾,用之者舒,則財恆足矣。”

    高務實問︰“小子在何處做題?”

    郭樸指了指旁邊屋︰“那邊即是書房,筆墨紙硯俱有,你自去吧。”

    高務實也不客氣,微微躬身一禮,便自己去了。

    到了書房,才發現郭樸家里的確簡陋,雖然不至于像他詩中所言“茅屋”,但也著實有些寒酸,地面連青磚都沒有,只是夯土軋成,甚至不怎麼平整。

    幸好安陽也算是北方,倘若是南方的話,到了春夏之時,鬼知道這房子有多潮濕。

    這下子沒有听琴賞月給他鋪紙研墨,他只能自己先研墨,一邊研墨一邊思索這道題的破題之法。

    這道題出自《大學》第十章,原文是︰生財有大道,生之者眾,食之者寡,為之者疾,用之者舒,則財恆足矣。仁者以財發身,不仁者以身發財。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義者也,未有好義其事不終者也,未有府庫財非其財者也。孟獻子曰︰“畜馬乘不察于雞豚,伐冰之家不畜牛羊,百乘之家不畜聚斂之臣。與其有聚斂之臣,寧有盜臣。”此謂國不以利為利,以義為利也。長國家而務財用者,必自小人矣。彼為善之,小人之使為國家,災害並至。雖有善者,亦無如之何矣!此謂國不以利為利,以義為利也。

    這題屬于全章題,即一整句,很符合高拱此前對郭樸的分析︰郭樸這個人,喜歡堂堂正正。

    具體到這道題︰生財有大道,生之者眾,食之者寡,為之者疾,用之者舒,則財恆足矣。

    “生財”就是生產的大道,這個道就是原則,也就是生產財富有大的原則,什麼原則呢?

    “生之者眾”,也就是說生產的多,“眾”就是眾多的意思。

    “食之者寡”,這個“食”就是只享用,就是少的意思。也就是大家都從事生產,那麼生產的人就多了。比如朝廷里面沒有閑職,吃白飯的,沒有這些職位,那麼食者寡矣,享用這些俸祿而不做事的人就少了。

    “為之者疾”,“為之”就是創造財富。“疾”就是迅速的意思,就是創造財富迅速。

    “用之者舒”,指使用財富緩慢,即謹慎使用,不浪費,“則財恆足矣”,那這樣的話,財富就能永遠充足,“恆”就是永遠充足。

    破題者,最簡單的說法就是點破題目之要義。這道題的要義是什麼?其實就是第一句︰生財有大道。

    重點有兩個︰生財,大道。

    高務實估計,郭樸出這一題,可能是為了提醒自己,生財是大道,而非小道,希望自己不要誤入歧途,光想著自己賺錢。

    所以,這道題需要一分為二︰首先,財是可以“生”的;其次,這是大道,要著眼天下,而不是局限一隅。

    高務實笑了笑,有解了。

    說大話嘛,我開過那麼多會,很擅長的。

    紙已鋪開,墨已研成,高務實直接動筆︰

    “王者平天下之財,以道生之而已。”

    既然你喜歡堂堂正正,“王者”和“道”當然是提高破題逼格的最佳字眼,這個叫立論要高,就像後世解讀李白的游玩詩,總要說他是“謳歌祖國的大好河山”一個道理。

    接下來便是承題,也就是申述題意,這也好辦,高務實寫道︰

    “夫財不可聚而可生,而生之自有大道也,可徙曰‘外本內末’乎?”

    高務實這句“外本內末”,也是出自《大學》︰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財,有財此有用。德者本也,財者末也。外本內末,爭民施奪。

    朱熹《章句》里說︰“人君以德為外,以財為內,則是爭斗其民,而施之以劫奪之教也。”大致意思是德第一,財第二,不能本末倒置。

    高務實這里寫出來,意思則是︰郭先生,我知道你的意思,我沒有重財而輕德。

    接下來便到了真正寫文章了,所謂“起講”是也。這一次,高務實略微思索了一下,倒不是意思不好表達,而是需要琢磨一下語句。

    不多時,他提筆寫道︰

    “且平天下者,而權夫多寡有無之數,宜非王事之本務也。不知生民有托命之處,無以給其欲則爭。兩間有不盡之藏,無以乘其機則敝。惟不私一己而以矩之意行其間,所為導利而布之上下者,誠非智取術馭者之所能幾也。”

    眾所周知,八股文要“代聖人立言”,這一段起講,高務實便是根據上面朱熹的意思來表述,寫完之後又看了看,覺得沒問題,尤其是“不知生民有托命之處,無以給其欲則爭”這一句里的“爭”字,完美契合朱熹的觀點。

    “吾為平天下者言生財︰”這叫入題,開始準備講道理了——講大道理。

    下面要開始起二股,這需要工整對仗,越發需要雕琢文字,高務實沒有直接寫,而是先打了一下草稿,對照著又改了兩遍,調整了個別用字,這才寫下︰

    “財本無不生也,財一日而不生,則萬物之氣立耗,而生人即無以自全,知其本無不生,而長養收藏,可以觀陰陽之聚。

    財亦非自生也,財一日而不生,則萬物之精易散,而大君于是乎無權。知其不可不生,而盈虛衰旺,可以調人事之平。”

    高務實上句所說,其實意思很簡單︰財這種東西,必須要有,至于扯到萬物、陰陽之類,乃是拔高,當然也必須拔高,儒家文章一貫如此嘛。

    下句就務實多了,說財也不是自己生的,君王以治理天下財而得權,用財富來平衡天下萬民。

    這其實也算是徹底表明文章觀點︰理財,是為天下計。

    那麼下一句出題也就好寫了,呼應一下︰

    “生財固有大道焉!”

    生財確實是有大道蘊含其中呀!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本站強烈推薦給您以下精彩小說︰

本站所有內容均來源于網友網絡分享與轉載,本站不承擔任何責任!如不認同,請離開本站。

若本站無意中侵犯到您的權益或含有非法內容,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做出回應。

Copyright © 2012∼2018 www.luanhen.com 飄天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5008561號

XML︰1  2  3  4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