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最新域名︰
www.biquge85.com ,請牢記本域名並相互轉告!
第4381章 接它們回家!
大廳里瞬間安靜,余成武的聲音帶著焦慮︰“要不要推遲返回?重新發射一塊防熱瓦需要10天,會錯過最佳返回窗口。m.biquge85.com”
吳浩卻盯著屏幕上的裂紋圖像,手指在觸控屏上勾勒裂紋走向︰“裂紋沒有貫穿防熱瓦,只是表層損傷。讓機械臂攜帶高溫密封膠,對裂紋進行在軌修復——這種密封膠能承受2000c高溫,固化後強度與防熱瓦相當,之前地面測試過,修復效果能滿足返回要求。”
機械臂操作工程師立刻調出密封膠的使用手冊,調整機械臂的姿態——機械臂的末端執行器夾著一支細長的密封膠管,需在毫米級精度下將膠注入裂紋。“機械臂定位完成,距離裂紋0.5厘米,準備注膠!”
屏幕上,透明的密封膠緩慢注入裂紋,隨後機械臂末端的加熱片啟動,將溫度升至80c,加速密封膠固化。20分鐘後,修復完成,機械臂再次用攝像頭確認——裂紋已被完全覆蓋,表面平整,與周圍防熱瓦無縫餃接。“修復成功!防熱瓦完整性恢復100%!”
返回準備的同時,生物監測崗位也在密切關注獼猴對返回艙的適應情況。駐留第75天,返回艙的艙門首次開啟,“星塵”和“雲絮”被引導進入艙內熟悉環境。主屏幕上,“星塵”好奇地圍著返回艙的座椅轉圈,用爪子扒拉著安全帶;“雲絮”則坐在艙壁的軟墊上,盯著頂部的供氧面罩,時不時用鼻子嗅一嗅。
“返回艙內的溫濕度已調整至與生活艙一致,氧氣濃度21%,模擬地球環境。”生物監測工程師匯報,“獼猴心率穩定,沒有出現應激反應,‘星塵’甚至在座椅上打了個盹,說明它們對新環境適應良好。”
吳浩看著屏幕上悠閑的獼猴,走到返回軌道計算崗位,查看返回艙的軌道參數。“返回窗口定在駐留第80天凌晨3點,此時地球與月球的相對位置最佳,返回艙進入大氣層的角度為5.2°,偏差不能超過0.1°,否則會要麼錯過大氣層,要麼墜入大氣層燒毀。”軌道工程師調出模擬動畫——返回艙從環月軌道出發,經過地月轉移軌道,最終以精準的角度切入地球大氣層,在內蒙古著陸場著陸。
“著陸場的準備情況怎麼樣?”吳浩問道。
“內蒙古著陸場已完成場地清理,配備了3架搜救直升機、10輛搜救車,還有醫療團隊隨時待命,能在返回艙著陸後15分鐘內抵達現場。”余成武遞上著陸場的準備報告,“返回艙內還裝有定位信標和應急物資,確保獼猴著陸後能得到及時照料。”
駐留第79天,也就是返回前一天,指揮大廳舉行了最後的任務部署會。吳浩站在主屏幕前,身後是返回流程的時間軸︰“明天0點,獼猴進入返回艙,關閉艙門;1點,返回艙與科考站分離,啟動推進器進入地月轉移軌道;3點,調整返回角度,準備進入大氣層;10點,著陸場搜救團隊待命;12點,預計著陸。每個環節都不能出錯,這不僅關系到兩只獼猴的安全,更關系到未來載人返回任務的成敗。”
會議結束時,已是深夜,指揮大廳里依舊燈火通明。工作人員們各司其職,有的在檢查返回艙的推進系統,有的在核對著陸場的氣象數據,有的在最後一次確認獼猴的生理指標。吳浩走到落地窗前,望著窗外的星空,仿佛能看到38萬公里外的返回艙正靜靜等待著歸途。
主屏幕上,“星塵”和“雲絮”已在返回艙內入睡,呼吸均勻,身體隨著返回艙的輕微震動緩緩起伏。吳浩知道,再過幾個小時,它們將踏上返回地球的旅程,而這場歷時80天的月球動物試驗任務,也將迎來最終的考驗。他深吸一口氣,轉身回到指揮席,指尖在觸控屏上輕輕敲擊,調出返回流程的最後一遍核查清單——每一個參數、每一個步驟,都必須精準無誤。
歸途的鐘聲,即將敲響。
駐留第80天凌晨0點,指揮大廳的主屏幕亮起刺眼的紅色倒計時——“00:00:00,獼猴轉移程序啟動!”。科考站生活艙的綠色引導燈再次亮起,蜿蜒通向返回艙艙門,“星塵”率先起身,順著燈光小步快跑,爪子踩在防滑墊上發出輕微的“噠噠”聲;“雲絮”稍顯猶豫,在生物監測工程師通過艙內揚聲器播放的鳥鳴聲引導下,也緊隨其後鑽進了返回艙。
“獼猴已全部進入返回艙,艙門開始關閉!”機械師的匯報聲打破寂靜。主屏幕上,返回艙的圓形艙門緩緩合攏,艙內攝像頭捕捉到“星塵”正趴在舷窗邊,盯著逐漸遠去的科考站,而“雲絮”則蜷縮在座椅上,爪子緊緊抱著之前的橡膠玩具。“艙門密封完成,壓力檢測正常,氧氣供應切換至返回艙自主系統!”
吳浩俯身盯著觸控屏上的艙壓曲線,從101.3kPa緩慢升至102kPa,確保沒有泄漏︰“確認返回艙與科考站的能源接口斷開,避免分離時產生電弧。”
“能源接口已斷開,推進系統預熱完成,推力校準至100%!”推進崗位回應。
凌晨1點整,廣播聲驟然拔高︰“返回艙與科考站分離!3,2,1,啟動推進器!”主屏幕左側,返回艙底部的4個小型推進器同時噴出淡藍色火焰,如同給艙體裝上了四片輕盈的翅膀,緩緩駛離科考站。右側的科考站畫面中,機械臂仍保持著送別姿態,太陽能翼板在月球陽光下反射著銀光,仿佛在為歸途者送行。
“分離速度0.5m/s,姿態角偏差0.02°,正常!”測控崗位的工程師聲音帶著激動。吳浩卻突然指向屏幕角落的推進器參數︰“2號推進器推力有0.3%的波動,立刻微調燃料閥門開度,將偏差控制在0.1%以內——地月轉移軌道對推力穩定性要求極高,一絲偏差都可能拉大與地球的距離。”
推進工程師手指飛快敲擊鍵盤,屏幕上的推力曲線迅速回穩︰“調整完成!2號推進器推力穩定在99.9%,偏差0.08%!”
返回艙進入地月轉移軌道後,指揮大廳的緊張氛圍稍緩。
<!-- 翻頁上aD開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