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最新域名︰
www.biquge85.com ,請牢記本域名並相互轉告!
擺攤的商販們眼力一般。
www.luanhen.com
之前專家斷定石榴花雙鶯碗存世的僅有五只,即便真品就在眼前,他們自己也不會相信。
另外,他們的進貨渠道普遍只有兩種。
第一是從藝術品做舊的商家批發。
還有一種渠道就是下鄉或者自己收購。
估計攤主收來這只碗最對也不會超過五十元。
所以三百元出手,對他們來說已經算是大賺了。
可他卻不知道,自己已經把難以想象的財富拱手推了出去。
這件小碗為白瓷畫琺瑯,描繪石榴枝上綻開成熟石榴,一對鶯立于枝頭,嘻嘻相對,似訴衷腸,與石榴相輔相成,動靜結合,一派祥和場面躍然碗上。
其畫工嫻熟精到,筆法流暢,榴枝有韻,雙鶯有神,十分生動。
碗側有詩雲“羨他開口處,笑落盡珠璣”,畫龍點楮,妙不可言。
詩旁見印,可謂詩書畫印皆備。
碗底款識為“雍正年制”雙框四字宋鏨體印章式青花款,地道本真。
小碗兒直徑十五公分,不大不小,圓矩規整,制作無論哪個方面,皆為精美,名不虛傳,讓人賞心悅目。
石榴在神州傳統吉祥文化中佔有重要地位。
因石榴花火紅艷麗,石榴果飽滿圓潤,石榴籽晶瑩剔透,春華而秋實,十分吻合神州人大紅喜慶、祈求豐產豐收、闔家平安的心理願望。
從而賦予石榴以紅紅火火、興旺發達、繁榮昌盛、和睦和諧、幸福美滿等吉祥的象征意義。
此碗圖紋,正是表達了這一喻意,雌雄雙鶯,歡歌笑語,石榴果實,圓滿多子,吉祥之意顯而易見。
這件雙鶯碗不僅樣式精美,重要的是僅生產一批,價值相當不菲。
經過陸飛解釋,蕭錦兒馬上明悟。
“哥!”
“那這只碗是不是真的?”
</di>
“當然是真的!”
“那能賺多少?”蕭錦兒問道。
“你自己猜一下。”
“往大了猜!”陸飛笑著說道。
“兩萬?”
“再往高處猜。”
“二十萬?”
“呵呵!”
“二十萬的後面,再加上一個“倍”字就差不多了。”
“二十萬倍?”蕭錦兒震驚的說道。
“比這還要多一些。”
“雍正畫琺瑯相當受歡迎,再加上雙鶯碗的名氣和稀缺程度。”
“這件小碗的價值,不會低于七千萬元。”
“噗.”
“這,這麼多?”蕭錦兒的嘴巴都成了o型。
“三百塊換七千萬,感覺怎麼樣?”陸飛笑呵呵的說道。
蕭錦兒愣了五秒鐘,這才眨巴一下眼楮。
“哥!”
“你,你不是誆我的吧!”
“怎麼可能賺這麼多?”
“怎麼不可能!”
“這樣的效率,才算是撿漏啊!”
“哇!”
“這簡直太刺激了。”
“哥,你在這兒等我,我繼續哈!”
蕭錦兒說完,小燕子一般蹦蹦跳跳地離開。
望著她的背影,陸飛露出最幸福的笑容。
經過幾次接觸陸飛發現,蕭錦兒的一些特征跟自己小妹的性格極為相似。
雖然她說她生在澳洲,並且從來沒有去過神
州。
但陸飛對她是自己小妹的懷疑不但沒有減輕,反倒更加篤定了。
具體是不是,還需要更多時間來驗證。
眼下最重要的是安心享受現在的美好時光。
半小時後,蕭錦兒神神秘秘的回來,交給陸飛一面銅鏡。
“哥,這個好重哦!”
“那個老板精明的很,我廢了好大力氣花了八百塊才買回來的。”
“你快看看,這個值多少?”蕭錦兒說道。
“這是雙魚八卦銅鏡,大開門明朝物件兒,富豪或者官家府邸闢邪用的。”
“這面銅鏡磨損嚴重,不過好在這個品種市場稀缺,價值在五萬元左右。”陸飛說道。
“啊?”
“才五萬塊啊!”
“剛才那只小碗花了三百塊賺了那麼多。”
“這個銅鏡花了我八百塊,才賺這麼一點兒,真是郁悶!”蕭錦兒嘟著嘴說道。
陸飛呵呵一笑道。
“你這樣的心態可不好哦!”
“八百塊變五萬,已經賺了六十多倍了。”
“這可是相當高的利潤了。”
“換做是一般人撿到這麼大的漏,一定高興壞了。”
“雙鶯碗屬于超級大漏,這樣的機會實在太難得了,總不可能每次都有這樣變態的運氣。”
“要是那樣,這一行的人們早就變成神經病了。”
蕭錦兒點點頭說道。
“哥你說的對,是我太貪心了。”
“你等我,我繼續哈!”
半小時後,蕭錦兒抱著一塊兒黑不溜秋的石頭走了回來。
這塊兒石頭比拳頭稍微大一些,外表發黑,密布細密的沙眼
</di>
,扁平形狀,平面上有相對規則的紋路。
看上去,就像是一只烏龜殼。
“哥,這塊兒石頭好奇怪哦!”
“這麼大,分量卻相當輕。”
“這到底是什麼寶貝啊?”蕭錦兒問道。
“這個一會兒再告訴你,先說說花了多少錢買來的?”
“四百塊!”
“怎麼樣,能賺多少?”
“這個還說不好,要仔細研究一下才行。”
“總之應該不會虧錢。”
“還有一件竹筒,你去把它買回來,我在這兒等你。”陸飛說道。
“好!”
又過了一會兒,蕭錦兒抱著一只竹筒走了回來,表情多少有些郁悶。
把竹筒遞給陸飛,錦兒嘟著嘴說道。
“哥!”
“這不就是一只竹子筆筒嘛!”
“這也是好東西?”
“人家攤主都不給我錦盒呢!”
拿過竹筒看了看,陸飛呵呵一笑,心說傻丫頭,這可是真正的好東西啊!
這件筆筒高十五公分左右,直徑不到八公分,顏色橙紅,包漿相當厚實。
材質為竹干一段,直壁,以竹節為底,修出三足。
外壁浮雕一馬仰臥翻滾,旁一養馬的圉人,持繩含笑睥睨。
馬張目露齒,掀鼻仰首,鬃鬣及尾毛四散,作腰腿用力滾轉的姿態。
圉人側身跨步,自身側甩繩,充滿動感。
圉人身後行書陰文款︰「槎溪吳魯珍”」。
別看這件筆筒雕刻單調,實則是大道至簡。
其雕刻的技法,一般大師也只能看看。
想要模仿,幾乎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