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更新最新入庫全本精品總排行榜  

第767章 甦東坡的畫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作品︰鑒寶狂少 | 作者︰胖爺


 熱門推薦: 雪鷹領主 完美世界 武極天下 星河大帝 傲世九重天 我的貼身校花

    筆趣閣最新域名︰www.biquge85.com ,請牢記本域名並相互轉告!

    看到書聖王羲之的《大道帖》,陸飛興奮的幾近瘋狂。www.biquge900.com

    平復下心情,陸飛再次靠近,一寸一寸的欣賞起來。

    這幅貼為硬黃紙本,長二十八公分,寬八公分出頭。

    整幅貼只有兩行十個行草書,寫的是“大道久不下,與先未然耶。”

    字幅內外有“潞王之寶”、“韓逢禧印”、“張篤行印”、“米萬鐘”、“儀周鑒賞”等印。

    並有元趙孟、明朱之蕃、清張照的題跋,從中可知其流傳的蹤跡。

    其中趙孟跋雲︰“梁武帝評書至右軍,謂‘龍跳天門,虎臥鳳閣’,此帖是已。

    諸家刻中皆未之有,世間神物,豈默有靳惜者,不欲使濫傳耶?

    將好事猶未至也,有能礱片石刻以傳遠,僕願供摹拓之役。

    屬奔走南北,此事殆廢,不知何時果此緣也?至元丁亥九月七日題。孟。”的字樣。

    《大道帖》在右軍草書中,最為突出,後人稱它為“一筆書”。

    明張丑《清河書畫舫》雲︰“老筆紛披,所謂一筆書也。”

    十字中,前五字一筆聯綿,次兩字聯綴,復次兩字又鉤聯,最後一“耶”字以末筆豎畫一貫直下,控制尺幅的空白。

    強作一筆書的人,往往有做作裝逼之嫌。

    而王羲之此書則如天際行雲,宛若游龍,彌足珍貴。

    又欣賞了好一會兒,陸飛這才把目光移開。

    把《大道帖》翻過來看了看裝裱情況。

    總體來說,保存的還算完好。

    既然還可以,就盡量不要折騰。

    萬一失手了,那可是大罪過。

    陸飛找來噴壺,在《大道帖》上均勻的噴了一層保護劑,小心翼翼的請到一邊自然陰干。

    隨後把另一只畫筒拿了過來。

    </di>

    打開蓋子聞了聞味道,絹本獨有的味道,讓陸飛眼楮就是一亮。

    把絹本畫軸倒出來,看看裱褙,典型的北宋裝裱風格。

    解開綁繩,慢慢將畫軸展開。

    當畫面展開一半,陸飛徹底瘋狂了。

    “我滴媽耶!”

    “《瀟湘竹石圖》,大胡子的畫?”

    “我的天啊!”

    “過年了,真是過年了呀!”

    “這個新年禮物,實在太牛逼了呀.”

    第一幅見識到了書聖王羲之真跡,陸飛極度瘋狂。

    拿起這個畫筒的時候,陸飛心情卻平靜了很多。

    因為陸飛覺對,沒有什麼能跟《大道帖》相提並論了。

    即便是看到北宋絹本,陸飛都沒太過激動。

    但是畫面展開,陸飛卻直接傻眼了。

    因為,這他媽竟然是甦大胡子甦東坡的畫,《瀟湘竹石圖》。

    甦東坡可謂是多才多藝,詩詞歌賦,琴棋書畫,樣樣精通。

    但人們記住更多的,確是甦軾在詩詞與書法上的造詣。

    至于忽略了甦大胡子的繪畫水平,不是因為畫的不好,而是畫的太少了。

    這幅《瀟湘竹石圖》為橫軸,長一米出頭,寬三十公分。

    這幅畫采用長卷式構圖,以湖南零陵以西的瀟湘二水合流處為背景。

    畫面上景物不多,只土坡一片、石頭兩塊、疏竹幾叢;“左右煙水雲山,渺無涯際,恰似湘江與瀟水相會,遙接洞庭,景色蒼茫”。

    畫卷之末,題有“軾為莘老作”字樣

    。

    甦軾繪畫喜作枯木竹石,所作之物象,多形象簡練卻寓意豐富。

    作畫用筆頗具書法意味,為後世文人畫“書寫化”用筆提供了寶貴的經驗。

    枯木之外,甦軾十分喜愛竹子,曾有“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之句。

    甦軾畫竹初師文同之法,但甦軾所作之竹“大抵寫意,不求形似”,是典型的文人畫創作風格。

    這幅圖利用近水與雲水、蹲石與遠山、筱竹與煙樹強烈的對比作為畫面的焦點展開描繪。

    畫面自遠至近而又及遠,繁簡、大小、疏密、動靜等布局合理,段落分明,層次豐富,結構嚴謹。

    同時以瀟湘二水的交匯點為中心,從而使畫面出現驚濤拍岸般的高-潮。

    圍繞這個高-潮,畫面演變出此起彼伏的煙水雲山,和寬敞延綿的瀟湘二水使人心境開闊,寧靜深寂的遠野令人心曠神怡。

    煙樹掩映下的對岸讓觀者賞心悅目,山川物態,應有盡有,意境盎然。

    甦軾在創作中始終把握以寫瀟湘二水上下萬物寓“水”之意境的立意。

    畫中竹葉濃淡不一,從竹子長勢分析,有些以淡墨畫出者殊無解釋成葉背的可能。

    特別是所畫之末端翻卷的竹葉,墨色全然如一,並未因翻出背面而有濃淡之別。

    其所以雜用濃墨淡墨,為了使畫面富于變化,且使本來相當密集的竹葉不給人以壅塞之感。

    在這幅畫上,用淡墨所畫之葉為數不少,在用濃墨畫出的葉子中作無規律的穿插,而為了整體的連貫性,遂在葉間增加許多小枝。

    不過與後世習用的“淡踢枝、濃撇葉”的做法不同,小枝的墨色很深,透過葉面仍可看到。

    甦軾畫的竹葉

    </di>

    逼真,長短闊狹渾如天成,葉尖既銳又鮮活,楚楚有生氣。

    所畫卷折的葉子用筆圓轉翻跳,一氣呵成。

    竹竿則以楷書及行書撇、捺、豎、橫等筆法寫就,筆筆到位,“用筆秀嫩,風韻高標,絕無畫家氣味,顯然為文人之筆”。

    這幅畫的價值,不僅是甦東坡少有的畫作。

    更牛逼的是這幅畫傳承有序。

    史料中,對這幅《瀟湘竹石圖》有明確的記載。

    元統二年,湖南書畫收藏家楊元祥將這幅畫收藏。

    明洪武三年,梁台李秉中從杜氏手中購得此卷,如獲至寶。

    明嘉靖三十七年,金陵李家的傳人李甲峰攜此卷來到江陽。

    在這里偶遇明代文學家楊慎,席間楊慎在畫作上留下了一篇賞析的七言跋文,楊慎的墨寶對于《瀟湘竹石圖》無疑增色不少。

    到了近代,《瀟湘竹石圖》的私人收藏者有兩位,第一位是北洋軍閥吳佩孚的秘書長白堅夫。

    北洋軍閥統治時期,白堅夫在天都風雨樓古玩店中買走了甦東坡的兩幅傳世珍品。

    一幅是《枯木怪石圖》,另一幅就是這個《瀟湘竹石圖》。

    抗戰時期,白堅夫把《枯木怪石圖》賣給島國人,《瀟湘竹石圖》成為神州唯一的甦東坡畫作。

    1961年,白堅夫經濟困難,決定把《瀟湘竹石圖》賣掉。

    他曾專程到魔都,拿給他的熟人、當時魔都博物館館長張珩欣賞,希望張珩給找個買家。

    可張珩卻給這幅畫鑒定為贗品,白堅夫一氣之下告辭離開。

    從此,這幅《瀟湘竹石圖》便下落不明。

    沒想到這件重寶竟然落在了喬治家族手中。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本站強烈推薦給您以下精彩小說︰

本站所有內容均來源于網友網絡分享與轉載,本站不承擔任何責任!如不認同,請離開本站。

若本站無意中侵犯到您的權益或含有非法內容,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做出回應。

Copyright © 2012∼2018 www.luanhen.com 飄天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5008561號

XML︰1  2  3  4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