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更新最新入庫全本精品總排行榜  

第八十五章 西夏犯邊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作品︰影視從四合院閻解成開始 | 作者︰我是六只魚


 熱門推薦: 雪鷹領主 完美世界 武極天下 星河大帝 傲世九重天 我的貼身校花

    筆趣閣最新域名︰www.biquge85.com ,請牢記本域名並相互轉告!

    “生了沒有?”

    “這都半個時辰了。www.kmwx.net

    “三清,佛祖,孔聖,一定要保佑我家兒媳,順順利利,母子平安。”

    王若弗這個無信者,到了這時候,又是臨時抱佛腳,找儒釋道三家混合求保。

    顧廷燁被貶還沒幾天,汴梁還處于暴風雨之前的寧靜之中。

    到了今日,早上系統簽到了奶粉,確實了今日海朝雲會生產之後,盛長柏還是能在衙門告假,全心的待在家里。

    “你就不要那麼走來走去的,晃的我腦袋都疼,都是要做祖母的人了,也不能學的穩重一點。”

    盛這個閑人,也是到衙門簽個到,就回到了家里,等盛家第四代的出生。

    盛對于這個孩子,表現的也挺重視,一反常態。

    當初盛自己兒子,盛小七將要出生的時候,盛都沒有要留在家里的概念。

    不知是重視海氏肚子里面這個可能的長子長孫,還是儒家抱孫不抱子的傳統,或者是兼而有之,造成了盛現在的態度。

    “說我不穩重,你怎麼不穩重一些,坐下來沒多長時間,你都喝幾盞茶了。”

    王若弗駁斥著盛,無情了揭穿盛同樣緊張的事實。

    一家子這麼緊張,也是這個封建時代,女人生產,對于任何階層的女人來說,都是一道鬼門關。

    尤其是頭胎,更為凶險一點。

    沒有條件做手術的情況下,遇到真正的胎位不正的難產,不管階層對所有人的危險程度都一樣。

    海氏嫁給盛長柏不算是兩個家族完全的聯姻,只有海氏生下了孩子,甚至是兒子,兩家才有割裂不開的關系。

    “我這是口渴…”

    王若弗把盛給尷尬的時候,外面有了婆子進來︰

    “生了,海娘子生了,是個哥兒。”

    “賞,重賞!”遇到喜事的時候,王若弗還是挺大氣的。

    “大娘子怎麼樣了?”盛長柏追問道。

    “大娘子累了睡了,母子平安,生產的很順利。”

    听到大人孩子都沒事之後,剩下的就剩下了添丁進口的歡喜。

    院里有十幾個丫鬟婆子,孩子除了親娘,還有兩個奶媽。

    系統簽到贈送的奶粉都用不上,這孩子出生之後,完全沒有給盛長柏帶來任何的麻煩。

    這種情況的話,對于盛長柏來說,孩子養上一個足球隊都沒什麼壓力。

    孩子本身不用操心,就是一些孩子的洗三,滿月的慶祝,也是由王若弗操持。

    盛長柏把自己關注的重心,又轉回了朝堂之上。

    這段時間,也不算完全的無事,太常禮院又負責起來,仁宗的大祥,老皇帝去世的二周年祭,盛長柏也需要去給監督一下。

    雖然趙宗全已經把仁宗給吃干抹淨,不在乎這個便宜爹,甚至都不想認。

    但是對于朝臣來說,只有失去了之後,才懂得珍惜。

    仁宗最後在位那幾年,怠慢朝政,不想干事。

    一心都撲在了後宮里面造娃,當時的很多人,都跟盛長柏一樣的嫌棄,嫌棄仁宗皇帝,沒有了什麼改革,開拓之心。

    但是換上了折騰的趙宗全,兩年下來,群臣就又思念起來了仁宗的好。

    當初皇帝退居內宮,垂拱而治,把朝堂交給了文臣。

    其實這已經是文臣心目中,皇帝和士大夫共治的最理想狀態。

    那幾年朝堂之上,只是維穩,沒有做出什麼政績。

    也不能怪皇帝不作為,最主要的是當時的百官之首韓章。

    只想著皇帝早點立下儲君,自己以宰相身份帶頭勸諫皇帝立下儲君。

    在繼承者面前得一個擁立之功,不想做太多的事情。

    年輕的時候,也算是一個改革派的韓章。

    在以改革派的身份,討好當初的改革派高官,獲得了贊賞,登上了高位之後。

    已經達成了自己的所有目的,完全沒有想過,真的去實施改革,清除朝堂的弊病,改變大周積弱的想法。

    有的人要登上宰相的位置,是為了做更多事,實現自己的抱負。

    有的人要登臨宰輔之位,完全就只是因為這個位置位極人臣,奔著這份顯赫去的。

    群臣懷念,感恩仁宗的情況下,就算是趙宗全不在意。群臣依然是為仁宗盡心盡力的操持著仁宗的大祥之禮。

    趙宗全這段時間,表面上表現的也算是安分。

    沒有在朝堂之大動什麼干戈,頒布什麼新的政令,國家大事,哪漏補哪,哪里出了案子就查哪里,哪里有災賑哪里,哪里有匪繳哪里。

    背後還是默默的重新在禁軍中,搞人事調整。

    還是在想辦法鞏固自己手中的軍權。

    沈從興這個毫無軍方根基,毫無戰功的國舅,對禁軍的掌控力還是要比顧廷燁這個勛貴二代,差上很遠。

    大周的軍隊就這風氣,士兵能服氣一個毫無戰功的勛貴二代帶領。

    但是不會服氣一個同樣情況的皇親。

    這都是勛貴的長輩,在軍中耕耘了幾代,給後輩留下的余蔭。

    和文官給後輩留下無數的門生故吏,有無數的人情,是一個道理。

    所以沈從興把握不住太多的權利。

    而且因為桓王已經十八,人人都說,桓王形容不凡,好學守禮,能文能武,有勇有謀,胸念國家,心系百姓,年紀尚輕,就初露一副盛世明君之相。

    對于趙宗全的帝位,已經有了足夠的威脅。

    畢竟自古以來的傳統,就是上一輩不行了之後,就會把希望寄托在下一輩身上。

    趙宗全這個皇帝,眼看著就是廢了,不說是昏庸,但是跟明君也沾不上什麼邊。

    許多人就已經把希望放在了下一代身上。

    桓王肉眼可見的,比趙宗全各方面都適合做帝王。

    而且年紀也不大,還有一定的可塑性,有進化的更完美的可能。

    不像趙宗全三十多歲,才突然撿便宜被立為了太子,不久之後,就直接上位。

    沒有接受過帝王之道的教育,三觀,性格,處事,早以形成,很難改變。

    在趙宗全已經坐穩,坐了兩年皇位的情況下。

    群臣就算不滿意趙宗全,也沒想廢掉趙宗全的帝位。

    只能動口不能動手的文臣,真沒這個膽魄和能力。

    這些不支持趙宗全的文臣,很大一部分都支持桓王去了。

    相比于廢掉趙宗全這種不現實的操作,群臣更希望,在群臣的大力支持下。

    桓王可以羽翼盡快豐滿,在朝堂之上架空趙宗全。

    這麼大威脅的一個大兒,在身邊放著。

    趙宗全也不敢讓沈從興,這個桓王的舅舅掌控著過重的軍權。

    畢竟姐夫和小舅子再親,也沒有舅舅和外甥兩個人更親。

    外甥和舅舅之間,才更有斬不斷的血脈聯系,信任的基礎更高。

    皇後如果沒了的話,趙宗全再立一位皇後,沈從興可能就不再是趙宗全的小舅子。

    但是如果自己外甥能上位,就算沒了自己沈皇後,他舅舅還是他舅舅。

    這種局面之下,趙宗全只能趕鴨子上架,增重耿,段兩個人手中的權利。

    這兩個微末的出身,連個皇親外戚,國舅的身份都沒有。

    更不能讓大周的禁軍兵大爺們服氣,尤其是壓不住軍中勢大的舊勛貴。

    為了幫耿,段兩人掌權,趙宗全只能盡量的削減軍中舊勛貴的權利,大力提拔沒有根基背景的普通武將。

    袁文紹和盛長梧,兩個的命又不錯,一個勛貴不帶著玩的勛貴子弟,一個只有做武官的老丈人的可以依靠。

    都屬于沒多少背景,沒有勢力,沒有上過戰場,本難以升遷的情況。

    但是兩個人因為家世背景清白,搭著這股順風車,被趙宗全給提了一級。

    太後這段時間,就又忙碌了起來,不是召見齊衡一伙。

    就是約著勛貴的家眷在後宮里面擺宴。

    已經開始做起了準備,開始游說朝臣支持自己。

    表面上都是說,太後游說這些人,是為了給先舒王上什麼尊號的禮儀之爭。

    但是往深處想一下,太後的目的明顯沒這麼簡單。

    顯然是更想通過這件事,把這些人拉上自己的戰車。

    總體上來說,太後這段時間,肯定不白忙活。

    皇考之爭趙宗全的反對者,也沒有比去年的時候,少上太多。

    近一年的時間,趙宗全和韓章,當然是拉攏了一些人。

    總有一些人,不會考慮全局,士大夫集團的集體利益,只考慮自己的個人得失。

    被趙宗全,韓章的糖衣炮彈,升官發財的眼前利益給吸引。

    但是這批人,還是只佔原本反對者的一小部分。

    大周的這一批文人本身的道德就不低是一方面。

    另一個支持趙宗全,付出的代價實在是大了一點。

    畢竟都是讀書人,水平高低可能不一,但是經過科舉的每一個都可以說是學古通今。

    這種支持皇帝違法禮制,讓皇權臨駕于禮法之上。

    從此之後,讓皇權不受士大夫制約的事情。

    肯定要被所有文人謹記,記載在史書之中。

    這些人的名字,肯定要被永遠的記載入歷史的恥辱柱上。

    如果大周後世遇上昏君,因為皇權不受制約,肆意妄為,導致民不聊生,耗近國家元氣。

    大周滅亡,追根溯源之下,這些人都有甩不掉的鍋。

    沒等老皇帝的大祥之禮過去,皇考之爭再起。

    “出大事了,邊關急報!”

    大周這次真的出了大事,不是普通的政事,這一次是發生了兵事。

    西夏不宣而戰,已經攻破大周數座城池,敵軍來勢洶洶,大周西軍一時完全抵擋不住。

    “唉…該來的還是來了。”盛長柏嘆息道。

    雖然有可能是趙宗全自己謊報,演戲。

    但是也真的有很大可能真的發生了戰事,西夏看到大周朝兩宮失合,朝臣嫌隙的局勢,不是沒可能真的起了心思。

    今年年中的時候,也不只是大周遭了災,西夏同樣的是遭了災。

    西北地區,本就偏僻荒涼,土地貧瘠,不適合種植,就算是水草還算是豐茂,但是游牧的生產模式,正常的年景的情況下,想要豐衣足食都不容易。

    遇到了災情,食物就不可能夠吃。

    自己國家的糧食,養活不了自己國家的人口。

    與周邊的各個國家,回鶻,吐蕃,大周,又沒有太多的互市,糧食貿易。

    這種情況,矛盾不宣泄于外的話,等到冬季斷糧的情況下,西夏自己國內就要出現矛盾。

    黨項畢竟也是游牧民族,和其他的游牧民族一樣。

    自己部落遭遇了危機之後,第一反應就是外出劫掠。

    西夏就是把自己周圍的鄰居,瞅上三圈,再瞅上三圈。

    也是佔領了中原之地的大周,又肥又軟。

    遇到這種事情情況,西夏這種游牧文明,不管怎麼和大周這種農耕文明打,自己都不虧。

    打贏了之後,自然可以燒殺搶掠,然後要求大周割地賠款,互市給自己補血。

    就算是打輸了,也消耗掉了國家的多余人口,解決掉了自己的糧食危機。

    有自己的遼國爸爸在,西夏就算再怎麼敗,也都沒有滅國的可能。

    這種打仗自己橫豎不虧的情況,西夏沒事就喜歡對大周犯邊再正常不過。

    也是韓章當初在西北和西夏交戰多年。

    屢戰屢敗,真論一下戰損比,從沒贏過,讓西夏打出了對大周的自信。

    現在大周韓章是宰相,西夏國內有了矛盾,不來對大周犯邊,都對不起韓章送給西夏兵的自信。

    這種大事,第二天上朝就成了朝堂爭論的熱點。

    打肯定是要打的,這是西夏主動挑起的戰爭。

    主動權不是在大周一方,調兵也容易。

    大周的精銳都駐扎在汴梁周邊,直接派兵出發就行。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大周財政現在雖然很窮,但是已經是這副局面。

    夏稅押解過來沒多長時間的情況下,也擠得出這份糧草。

    剩下的就是挑出來一個合適的帶兵人選了,從當初兗王兵諫開始,到現在經過了幾次汴梁動蕩,現在的大周朝堂之上,望眼一看,一個能打的都沒有。

    “陛下,現在西夏對我大周犯邊,顧廷燁就在西北,還請陛下下旨,允許顧廷燁待罪立功,帶兵抗擊西夏。”

    桓王站了出來,推薦顧廷燁,顧廷燁起碼起碼打過判軍,打過亂民,已經比這些人都有經驗。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本站強烈推薦給您以下精彩小說︰

本站所有內容均來源于網友網絡分享與轉載,本站不承擔任何責任!如不認同,請離開本站。

若本站無意中侵犯到您的權益或含有非法內容,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做出回應。

Copyright © 2012∼2018 www.luanhen.com 飄天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5008561號

XML︰1  2  3  4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