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最新域名︰
www.biquge85.com ,請牢記本域名並相互轉告!
第2726章 十萬大軍攻武威,蒙恬初戰綽羅斯
乾元六年,四月一日。m.biquge85.com
在朝廷的緊急動員之下,衛青領十五萬中央禁衛軍,開始向涼州方向移動。
雍州和涼州之地都建有糧倉,尤其是雍州之地,作為對元西部戰場的第一後勤補充中心作為準備的。
也正是因為如此,中央禁衛軍才可以在短短半個月時間之內完成戰爭動員,迅速向著西部移動。
畢竟,他們並不需要三軍未動,糧草先行。
此行一路向西,前方已經準備好了充足的糧草與各類軍用物資。
所需要的,只是他們按時抵達戰場。
霍去病、宇文成都、羅士信、石敢當、黃飛虎、孫美等將盡皆入衛青帳下听用。
鐵木真還是死的不湊巧,這個時候,刑天、李存孝、姜松,這些一線戰將,這個時候都還在李唐國內。
包括孔宣,雖然沒有參加李唐之戰,但也卻在吳起那里坐鎮幽州北部防線,防備滿清進行干預。
而元晉大戰,注定是一場會牽動整個天下的大戰,直接或間接的影響到周圍的四大帝國。
其實,衛青的兵馬在還沒有到達的時候,作為西北大營主將,對元作戰第一線的蒙恬就已經率先一步行動了起來,兵鋒直指武威郡。
這里,就是當初涼州之戰第一戰爆發的地方。
在這里,大晉損失了李廣、王孝杰乃至于是賈復等一大批精兵強將。
而之後的多年里,這里也成為了雙方新的邊境交界處。
如今的晉元之戰的第一戰,也即將要在這里展開。
蒙恬領十萬大軍,從安定方向出發,直撲武威郡核心姑臧。
蒙恬的西北大營,是很標準的騎兵大營,十萬兵馬,足足有六萬都是騎兵組成。
剩下的四萬步兵,除了承擔一部分作戰任務之外,其實也充當騎兵的輔兵作用,幫助他們進行馬匹的管理,後勤的支持等一系列的工作。
然而,這一戰,蒙恬並沒有發揮騎兵軍團來去如風的優勢,而是以作為輔助作用的四萬步兵軍團為主,進行了這一戰。
畢竟,西北大營的時候,給這4萬人的定位,雖然是那六萬騎兵的輔助兵種。
可是,前幾年大晉兵馬重組的時候,北方三大營的兵馬,都是從晉軍各地挑選出來的第一精銳,他們挑完了之後,才能夠輪到中原軍團以及南方的兵馬挑。
等各大野戰主力軍團全部都篩選過了之後,這才能夠融到地方上的地方軍。
不管是人員,戰馬或者是武器裝備,也同樣是如此。
因此,四萬步兵兵團雖然是作為騎兵的輔助而定位的,但畢竟都是從各地的百戰晉軍之中挑出來的,他們的戰力是絕對有保障的。
而涼州戰場畢竟還不等同于草原戰場,涼州戰場是要進行攻城作戰的。
故而,蒙恬將重心放在了這4萬人身上。
配備強弩、長矛、重甲,一旦遭遇敵軍,就結成嚴密的步軍陣線。
蒙恬不追求推進速度,但卻要保證立于不敗之地,一步步向姑臧方向移動。
在此期間,元蒙在涼州的駐守的也先,想要發揮他們草原騎兵來去如風的優勢,不斷的對蒙恬進行襲擾。
只要等到蒙恬兵馬疲憊,他的步兵軍陣開始出現閃亂的時候,他的騎兵就可以一股腦的沖入到對方的軍陣之中,將他撕的四分五裂。
這種戰術是騎兵對陣步兵的最常見的戰術,但同樣也是最有效的戰術。
步兵結成嚴密的軍陣,騎兵也不敢闖。
但憑借著高速機動性,騎兵有太多的方法拖到步兵疲憊,拖到他們無法再保持這種嚴密的軍陣。
但是,蒙恬根本就不給也先這個機會。
說到底,他這個軍團還是一個騎兵軍團,左右兩翼有大規模的騎兵護衛,也先根本就無法達成有效的干擾作用。
甚至,也先手中的那點兵力可比不上蒙恬手中可以掌握的兵力。
元蒙和晉軍一樣,在涼州同樣部署了十萬兵馬,但是,晉軍是6萬騎兵配4萬步兵,可蒙古那邊確實反過來了,4萬騎兵配6萬步兵。
晉軍心心念念的想要打進草原,以雪前恥,所以,大力發展馬政,改組北方三大營兵馬,提高騎兵比例。
但到了蒙古這邊,則是心心念念想要打進中原的花花江山。
所以,大規模利用漢人和西域人,以他們為基礎大力組建步兵軍團。
而元蒙的步兵軍團,基本都布置在了涼州和西州,以及貴霜帝國的北部區域。
畢竟,他們不可能將騎兵放在草原上的,壓根也沒什麼用!
除非是像之前與拓跋部一戰,忽必烈既是為了讓步兵軍團練兵,也是為了從中提拔一部分,加快他們融入元蒙的速度。
這才特意調了一部分步兵軍團,跟隨那些漢人功侯入草原作戰
正是因為雙方都是以對方為目標,作為假想敵的,才會形成了如今這麼一番局面。
蒙恬表現的就像一個帶刺的刺蝟一樣,一點機會都不給他。
也先根本就找不到半路偷襲的機會,只能夠看著蒙恬把戰線壓迫到了故臧方向。
而元蒙姑臧守將則是漢人史天安,素和拔、尉古真、庾和辰、來初惠等一眾草原將領進行輔佐。
素和拔、尉古真、庾和辰、來初惠這些人曾經都是拓跋魏的將領,拓跋魏倒台之後,雖然成立了拓跋汗國。
但他們那些文武卻被原本分散到了各個地方,防止他們抱團取暖,威脅到元蒙的統治。
雖然史天安是漢人,但他在元蒙之中的地位,可是要比素和拔、尉古真、庾和辰、來初惠這些人強多了。
同樣是漢人,但是,只要能夠在立功之後成功作為融入元人之中的一員,那他在蒙古族中的地位將會截然不同。
忽必烈采用這種方式,利用這前後天壤之別的待遇差距,推動了漢人與西域人積極為元蒙效力。
但是,這卻也形成了一種巨大的階級差距。
同樣是漢人,又或者是同樣是西域人,但要麼就是混的特別好,要麼就是生活在最底層。
至于素和拔、尉古真、庾和辰、來初惠,作為不久之前才開始融入到蒙古的,自然不會因為他們同出于草原就有所優待。
忽必烈既然定下了規矩,就不會親手破壞自己的規矩。
因此,他們的情況和正在融入的漢人以及西域人是相同的。
故而,這些人即便是草原出生,但在地位上也不能和史天空這樣的人相比。
史天空他們家,在元蒙之中,是真正有爵位傳承的,地位僅次于蒙古那些貴族,同樣也是新興貴族的代表,被忽必烈當成了漢人之中的表率。
<!-- 翻頁上aD開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