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最新域名︰
www.biquge85.com ,請牢記本域名並相互轉告!
第2649章 火船林立,舜臣無措
“點火!”
戰船之上,眼看著即將沖入對方的船隊之內,焦莫的嘴角露出一絲燦爛的笑容。
www.biquge85.com
早就已經有所準備的水卒,一個個爭先恐後的點燃了火把,將其扔入了船艙之內。
這幾十艘戰船之內,早就已經放置了大量的火油。
或者說,每一艘戰船,其實都放置了大量的火油。
李世民以主動放開海防來讓他們的水師分兵,並盯著他們渡口的水師,想要將他們的水師一口口吃掉。
但是,韓信和張良這邊,卻也同樣盯上了李唐的水師。
沒有了水師,他們後方的陸軍主力可以肆無忌憚的登陸李唐本土。
而且,沒有了水師,他們的後勤路線也不會擔心會出現什麼問題了。
為此,哪怕付出代價也在所不惜!
甚至,哪怕是付出比戰果更大的代價,他們同樣在所不惜。
畢竟,只要能夠拿下了對方的水師,他們付出的代價再大,可是,在戰略上就已經贏了。
故而,從一開始,韓信做出計劃的時候,就已經準備付出大量的代價了。他所要追求的,不是一城一池的得失,而是基于整個戰局風向標的變化。
甚至,在韓信看來,想要打掉李唐的水師,只有這一種辦法,而且也只有這麼一次機會。
和李世民打了這麼多年,他很清楚那是一個有多麼難纏的對手。
如果抓不住機會的話,很可能之後都沒有機會了。
面對李世民這樣的對手,同樣的辦法,能夠用出一次就不錯了。
如果想出了什麼好主意的話,盡可能的不惜一切代價讓這個好主意能夠真正的成功。要不然,在之後就沒用了。
而如果無法利用水師登陸李唐本土的話,那就只能做好死磕陸地的準備了。
故而,戚繼光這邊一上來就是火船的打法。
火船這種打法,也就只有在順風,以及如同演義之中曹操鐵索連舟那樣,才能夠一燒一大片。
可是,如今,他們雖然是順風,但卻只是微風,幫助有限。
而且,對方也不是鐵索連舟。
但是,他們從一開始就不是指望著能夠以一艘戰船燒掉對方好幾艘戰船,就算是一換一,能夠把對方全部換掉,也是他們贏了。
再則,這種打法,大晉也換得起。
而以李唐國力,李唐水師,要是損失到一定程度的話,接下來非得用幾年的時間才能夠彌補回來。等到了那個時候,這一場大戰也早就結束了。
“快!散開!”
“全部都散開!”
當那火光出現的時候,李舜臣直接就變了臉色。
這個時代,但凡水戰,就沒有一個不怕火攻的。
“不!不對!”
“前面的都頂上去,後面的都散開!”意識到自己驚慌之下從而下達指令錯誤的李舜臣,第一時間就是彌補道。
這個時候,絕對不能亂糟糟的全軍散開。這麼短的時間,全軍要避開對方的火船,那陣型必然要亂七八糟的,這不是等于在給敵軍後面大部隊機會嗎?
因此,只有犧牲一部分戰船,主動朝著對方的火船撞上去,給他們其他的戰船爭取閃避的機會。
只不過,在李舜臣指揮著戰船進行躲避的時候,戚繼光也已經指揮著他的戰船開始左右包抄了上來。
這種包抄的陣型,在雙方兵力相當的情況之下,這個包圍圈非常的薄弱,根本無法困住對方,反而還很容易讓對方把這個包圍圈撕破,最終甚至有可能引起戰局的潰敗。
可是,戚繼光這種包抄的陣型,又不是為了真的包圍住對方。
這些戰船,上面同樣放置了大量的火油。
他們不怕和對方以船換船,大晉換得起。
只要把李唐這里的戰船全部換掉,就算他們今日損失的戰船再多,對于大晉也無所謂。
李唐這里的戰船是全換掉的話,他們就已經實現他們的戰略目標了。
從此,可以肆無忌憚的登陸李唐本土。
“瘋子,這些瘋子!”
“快飛鴿傳書于陛下,由陛下決斷!”
戚繼光一上來就是這麼一種同歸于盡的打法,直接把李舜臣給打蒙了。
或者說,在此之前,他根本就沒有想過戚繼光會用出這種打法,別說是他了,李世民也不會想到的。
在這場大戰之中,李唐有多少兵力,而大晉有多少兵力?哪有優勢一方,一上來就直接同歸于盡的?
這種同歸于盡的打法,固然,就算是雙方的船,全部都相互撞沉了,或者是被火燒掉了,但是,雙方的將士們都可以第一時間跳海。
能入水師的,第一要求自然是水性。
跳海之後,只有其他的戰船及時將他們接應上來,就算是損失一部分人手,至少能夠保留大部分。
可是,這卻是在雙方戰船損失的少的基礎上。
可以戚繼光現在這個瘋狂程度看,分明是抱著全部都拼個同歸于盡,一了百了的姿態。
戰船如果損失到一定數量的話,不足以將落水的士兵全部都接應上來,到了那個時候,就真的到了雙方的人手大批量損失的時候了。
李舜臣是一個不錯的戰術家,但他卻沒有什麼戰略水平,故而,暫時還猜不出大晉這種同歸于盡打法背後的目的。
但是,讓他這個時候直接撤退掉的話,那他絕對沒這個膽子。
如果在李世民殲滅渡口那支禁軍,重新掌握渡口之前,讓戚繼光的兵馬回援,等到對方將本土的步騎主力接引上來,晉軍了第二戰場就真的開闢出來了。
如果真的造成了這個結局的話,那他就成了大唐的千古罪人了。
但是,如果在這里將水師拼的損失慘重,對之後的大戰同樣不是好事情。
因此,李舜臣一下子拿不定主意了,他只能夠選擇請示後面這李世民。
好在,這個時候雖然在海上,但也還是在近海,距離李唐本土還是在一定距離之內的,用信鴿的話,還是飛得回去的。
甚至,為了保證消息可以盡快的不出紕漏的傳回去,李舜臣一口氣放飛了十幾只信鴿。
<!-- 翻頁上aD開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