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最新域名︰
www.biquge85.com ,請牢記本域名並相互轉告!
第2636章 朱吳參戰襲糧道,徐承三戰伍子胥
常遇春要打這一戰,本身的目的並非是為了南楚水師,而是為了防範另一只敵人,朱元璋殘黨勢力。
www.biquge700.com
九年前,南方之戰結束,朱元璋殘黨勢力在伍子胥與敬翔這一文一武的支持下,追隨朱瞻基前往夷州。
而這些朱元璋殘黨勢力之中,最主要的軍事力量,甚至,可以說,八成的軍事力量,其實都是曾經的揚州水師為主體的。
到了夷州之後,在剛開始那段時間,由于缺乏大量的人口進行開荒,甚至,部分軍隊也加入到了開荒團之中,進行半軍事半農業的勞動。
其中,最嚴重的時候,一部分軍隊,甚至全部都化軍為民。
不過,就算在最嚴重的時候,朱元璋殘黨勢力都在全力維護這一支水師,雖然這支水師也不可避免的部分人半軍事半農業,但是,卻始終沒有讓他們像其他部隊那樣完全轉化為民。
于夷州而言,這支水師,就是他們生存的根基性的軍事力量。
畢竟,夷州本土的那些土著,他們的軍事力量根本就威脅不到朱元璋殘黨勢力。朱元璋殘黨勢力真正要面對的,還是來自于外部的威脅。
而外部的威脅,如大晉,如果不能保證海防,被對方登陸的話,以夷州當時落後的情況,如何能夠繼續防守下去?
要知道,當時的夷州,連座像樣的城池都沒有。
而當年的朱元璋殘黨勢力,剩余的軍事力量不僅以水師為主,而且,他們手中依舊還有當年揚州水師剩下的大量的戰船。
反觀南楚,多年發展之下,他們的總體力量不見得會比朱元璋殘黨勢力差。但單獨水師一項的話,南楚依舊還是比不上朱元璋殘黨勢力。
白起和楊素的北路軍,他們的糧食來源可以依靠佔領地的征收,再不濟的話,還可以依靠大晉本土來進行維持。
只不過,如果要依靠大晉本土的話,後勤壓力要大上一些就是了。
可是,常遇春的南路軍,他們的糧草來源基本都得依靠本土來進行運輸了。
畢竟,東南亞南部那些群島太過于落後,而且人口稀疏,這個時代,甚至接下來至少千余年,東南亞這個地區,重心其實都在和大陸相連的那部分。
故而,白起和楊素的北路軍可以在佔領地得到糧草補充,可是,常遇春這邊就不行了。
而對于他們來說,如果想要從本土得到糧草補充的話,唯一可以選擇的也就只有走海路進行運輸。
因此,為了保證糧道的安全,雙方水上軍事力量的對比就是一個重中之重了。
如果有朝一日,以南楚水師為代表的東南亞諸國水師和朱元璋殘黨勢力聯合,是絕對能夠威脅到他們的糧道安全的。
出于這一點,故而,哪怕是常遇春要承擔一定的損失,也在朱元璋殘黨勢力摻和進這一件事情之前,將南楚水師打崩。
東南亞諸國水師之中,南楚就是最大的兩只水師之一。
說白了,南楚到達東南亞之後最早期的時候,為了重新起家,所采取的手段就是借鑒西方那位女王,以海盜起家的。
故而,也為後來的南楚水師奠定了基礎。
事實上,常遇春不惜一切代價先一步打崩了南楚水師,是相當于先見之明的。
因為,就在不久之後,朱元璋殘黨勢力正式參與到了這一戰之中。
彼時,大晉的北方之戰正在開啟之中,中原和北方大量的兵馬都投入了北方之戰,無法在南方出事的時候給予南方有力的支援,而南方的兵馬則是大量的投入到了東南亞戰場。
那個時候,揚州雖然還有五萬南方大營的兵馬,以及戚繼光留守的兩萬長江水師,但這相對于龐大的南方來說,已經算是守備空虛了。
然而,朱元璋殘黨勢力依舊還是沒有向大晉本土動手,而是選擇加入東南亞戰場!
如今的朱元璋殘黨勢力,軍事力量主要都集中在水師上,步兵部隊衰弱,至于騎兵部隊,更是幾乎相對于毀滅了。
加起來的騎兵,都不夠五百名了。
這點力量,就算是對于南方動手,也頂多在沿海地區搶上幾把,無力在南方攻城掠地了。
況且,他們就算是想要搶上幾把,也得承擔風險,戚繼光參與北方之戰的過程中,依舊在南方留下的兩萬水師,也不是光在那里看著的。
再則,南方曾經是他們的大本營,他們在這里依舊還有一定的聲望在。如果他們在南方僅為了搶上幾把就動手的話,他們這些人在老家的名聲也算是徹底的壞了。
故而,他們也只能夠選擇加入東南亞戰場。
再怎麼說,東南亞戰場好歹有幾個盟友在,不必由他們勢單力薄的作戰。
而朱元璋殘黨勢力在加入到了東南亞戰場之後,果然直接就盯上了常遇春他們這一路兵馬的糧道安全。
伍子胥也不是什麼簡單的人物,一眼就看出了常遇春的軟肋所在。
奈何,沒有南楚水師配合的話,任憑朱元璋殘黨勢力,他們的軍事力量在海上已經比不過徐承的東海水師了。
如今的朱元璋殘黨勢力,軍事確實是以水師為主了,可是,夷州在這個時代人口以及各方面的資源就那麼點,再加上,他們當初從揚州僅剩的時候的僅剩的力量也就那麼點。
因此,這個時候力量總歸是有限的。
哪怕只是大晉的其中一支水師,但以大晉實力之盛,這個力量也不是他們可以相比的。
在將近一年的時間里,伍子胥曾經先後策劃了三次海上襲擊,雖然說伍子胥依靠他本身的軍事能力,三次以少勝多,對于東海水師都造成了一定的殺傷。
可是,徐承始終都完成了他的後勤任務。哪怕犧牲多一點,也要保存將糧草能夠運輸到常遇春那里。
而伍子胥雖然做到了三次以少勝多,但是,他們打了三次勝仗,反而是伍子胥已經沒有繼續打下去的力量了。
這三戰下來,伍子胥已經打不起了。
<!-- 翻頁上aD開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