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更新最新入庫全本精品總排行榜  

第320章 舊時事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作品︰滿唐華彩 | 作者︰怪誕的表哥


 熱門推薦: 雪鷹領主 完美世界 武極天下 星河大帝 傲世九重天 我的貼身校花

    筆趣閣最新域名︰www.biquge85.com ,請牢記本域名並相互轉告!

    第322章 舊時事

    安宅,酒宴上,顏季明與杜甫互相踫了杯。www.biquge900.com

    “子美兄與汝陽王相識?”

    “天寶五載左右,我曾在汝陽王門下。”杜甫道。

    顏季明道︰“子美兄當時寫了《贈特進汝陽王二十二韻》,好詩,當時我阿爺教我作詩,特意讓我學你用韻,‘聖情常有眷,朝退若無憑’,這‘若無憑’三字,可為千古藩王之法也。”

    杜甫擺手道︰“拙作,不登大雅之堂。”

    這兩年他任了最底層的小官,與平民接觸得多,詩風有了很大的改變,對早年的詩作不再自以為傲。

    何況他當時寄望于汝陽王舉薦,期待“丹梯庶可凌”,如今想起來便知那是不可能的事情,以汝陽王的身份,絕不敢干預政事,又怎麼可能將他舉薦于朝廷?

    杜甫遂換了個話題,道︰“顏十二郎與汝陽王也相識?”

    “只是有過交集,他舅翁及其妻羅氏的墓志銘便是由他撰寫,由我叔父手書的。”

    “我想起來了,此事也是在天寶五載,是龍門令元府君夫人羅氏,北魏皇室後裔。汝陽王撰文時還唏噓,皇圖霸業,過眼雲煙。”

    杜甫感嘆了一聲,舉起酒壺,連飲了好幾口。

    他明白了汝陽王的處境之後,再作《飲中八仙歌》,已藏了些深意。

    “汝陽三斗始朝天”,汝陽王覲見聖人之前要先喝三斗酒,到了朝堂上搖搖晃晃,站都站不穩;“恨不移封向酒泉”,固然是說汝陽王喜歡酒,又何嘗不是在說他想移封?

    而杜甫之所以能明白李的處境,因他後來也漸漸听說了一些舊事。

    ~~

    閣樓上,面對李的問題,薛白沒有回答,而是反問道︰“汝陽王問我如何做到的,是想干預國事嗎?”

    “懶得干預。”李在欄桿邊坐下,瀟灑地搖搖手,道︰“我不過是關心小一輩的婚事。”

    薛白卻能從他這舉止投足間看出他一瞬間有個防備的神色。

    來見李之前,薛白讓杜妗打听了一些舊事。

    寧王李憲把太子之位讓于李隆基之後,其實並非從此就與皇位無緣了,後來太平公主便想廢李隆基,立李憲為儲君。

    世人一直夸頌二人兄弟情深,李憲去世後,李隆基追謚他為“讓皇帝”,追贈王妃為“恭皇後”,但在將葬之際,一向大方的李隆基又裁減了葬禮的規格……帝王心思難測,也許是對李憲一族終究有所忌憚。

    李這一生沉溺于酒色宴游,外人看來瀟灑,未必不是活得如履薄冰,始終保持著戒慎、恐懼。

    “汝陽王見諒,是我醉了,開了個不該開的玩笑。”薛白眼神分明愈發清醒,看著李,告誡道︰“此事,汝陽王最好莫打听,于你不利。”

    “為何?”

    薛白心念急轉,道︰“那便要看當年慶王收養榮義郡主,汝陽王在其中扮演了什麼角色?”

    李聞言,有個稍稍挑眉的動作。

    他先是想到,薛白很聰明,借著他的一個問題,便推測出過去的一些隱情。而且還借著他戒慎恐懼的心理,故意以恫嚇的語氣套話。

    但轉念再一想,不對。

    薛白再聰明,都不可能輕易猜出來,除非,其人本身也知道一些隱情。

    “我身為宗室,無非是做些該做的。”李道︰“反而是你,摻和到這些事里,不怕死嗎?”

    “想要上進,得立大功。”

    李見嚇不住他,只好坦然道︰“與盟狄參薹粒 蹦昵焱蹕胍 昭鉉畝  野鎪蚴Ь飼罅飼椋 褪僑鞜思虻ャ!br />
    薛白道︰“‘汝陽三斗始朝天’,汝陽王縱情聲色、不問政事,竟敢摻和進這等大事?”

    李皺了皺眉,感到這年輕人言語厲害,步步緊逼。

    薛白只要算一算時間就知道,三庶人案發生在開元二十五年,當時李憲還在世,李有父親保護著,還不像如今這般如履薄冰。

    也許正是因為李摻和進三庶人案,引起了李隆基的戒心?這種可能性很低,但薛白打算這麼恫嚇李,以套出更多的話。

    “沒甚不敢的,我平素好酒,卻並非害怕什麼。”李道,“你還沒說,我打听榮義郡主一事,如何就與我不利?”

    “聖人之所以封榮義郡主、賜婚安慶宗,意在……易儲。”

    “不可能。”李終于出乎意料,亂了思路。

    “為何不可能?”薛白反問道。

    李說不出來,道︰“那你說,聖人意在易儲,然後呢?”

    “慶王是皇長子,理應成為儲君,只是因為當年立儲時他尚無子嗣,聖人才立了李亨。如今慶王的兒子們長大成人,可擔社稷,而李亨不孝,屢次交構重臣,聖人遂起了意。”

    “我不信你。”李搖了搖頭。

    “我若沒本事,慶王如何以大事托付我?汝陽王若不信我,何必特意來問我?”薛白道︰“問我如何做的,很簡單,我告訴聖人,李亨在交構安祿山。”

    李將信將疑,思忖片刻,意識到談話已被薛白主導,遂恢復了風流之態,仰頭飲了一大口酒,笑道︰“原來如此,確實是我不該打听……”

    “了,今日汝陽王刻意單獨見我,已落入了有心人的眼中。”

    “那又如何?”

    “聖人只怕要疑你圖謀不軌。”

    “果然。”李放聲大笑,如听了一個有趣的笑話,“薛郎果然是在詐我。”

    “汝陽王又要問,問了卻不信,談之無益,不談便是。”

    “實在是,薛郎太自作聰明了。”李好不容易收斂了笑容,道︰“想以聖人猜忌來嚇唬我,卻不知我與聖人的關系。我的羯鼓是聖人親手教的,聖人每次听了不好的樂曲,都要喚我入宮演奏,為他洗耳……”

    “既如此,汝陽王身為長子,為何不是嗣寧王?”

    “那是我主動讓給兄弟的。”

    “原來如此。”薛白站起身來,整理了衣冠,道︰“酒醒了,走吧。”

    “莫惱,莫惱。”李招手讓他重新坐下,道︰“我倒是想听听我是如何圖謀不軌的。”

    “聖人曾把第十八子李過繼給寧王。當時武惠妃正得寵,一心要扶自己的兒子當儲君,寧王卻還是收養了李。”

    “此事,阿爺本就拒絕不了。”

    “也就是說,如果李為太子,他便真有兩個皇父了,一個是皇帝,另一個是讓皇帝。再說,若李登基,汝陽王比別的皇子更像李的親兄弟。”薛白道︰“寧王府既支持李,且三庶人案也廢殺了李瑛,這種時候,汝陽王助李琮收養李瑛兒女,意在何為?”

    “我意在何為?”

    “安知不是為了在聖人百年之後,翻案,以此造李的反……”

    “休得胡言!”

    李忽然叱了一聲,那陰柔之態盡褪,隱隱竟顯出些許英武之氣來。

    薛白卻沒有被他壓住,反而盯著李,道︰“你平素歌舞升平,但有時太過謙恭了,聖人封你阿爺,你上表推辭,豈有往昔醉態?聰明是瞞不住的。”

    “我當年所為,純粹出于好心,不忍而已,誰也休想借此栽贓我。”

    薛白道︰“聖人搶走壽王妃之時,你給李出了個主意。”

    李大吃一驚,眼神終于露出些驚懼之色。

    薛白敏銳地捕捉到了這一神情變化,心中一定。

    達奚盈盈以前就是李的人,因此說過一樁事。

    “楊太真入了道門,便不再是往日的壽王妃,成了另一個人。但,聖人想封她為貴妃還得先為李尋一個新的王妃,禮法上才能說得通……也許吧。”薛白道︰“于是,你讓李主動為你阿爺守孝,三年內不能娶妻,也使得楊太真一直到天寶四載才得到貴妃封號。”

    “你如何得知的?”李問道。

    薛白道︰“聖人教你羯鼓,視你如己出,你卻幫著李給他難堪?可見你平時的姿態全是裝的。”

    李道︰“聖人讓你查我?”

    “不僅是查你,還有一些別的隱情。”

    薛白終于問到了這里,低頭抿了一口酒,掩飾了眼神中的思忖之色。

    他知道自己言語里有很多破綻,卻可趁著李還沒反應過來,先打探到想了解的信息。

    “驪山刺駕案中有人招供,幕後主使者自稱廢太子李瑛之子李倩,可與你有關?”

    “什麼?”

    李詫異,因許久未再想到那件事,而有些失神。

    薛白以審視的目光打量了他一眼,道︰“據聖人所知,李倩在三庶人案時被禁衛失手打死了,可他若還活著,是否汝陽王偷偷救走的?”

    “我不明白你在說什麼。”李道,“他如何會……還活著?”

    “因為他出現了。”

    “旁人冒充的?必是旁人冒充的。”

    薛白道︰“若是旁人冒充,此事又是誰泄密的?世上本就沒幾人知曉李倩。”

    “何以認為是我泄密或偷偷救走的?”

    “因為你最奇怪,交好武惠妃的兒子,卻為李瑛的兒女說情,博平郡主是你救下的,其余人也是你助李琮撫養的。”薛白道︰“李倩死時,在場的除了博平郡主,就是你。”

    “不止我。”李瑛道︰“那孩子當時倒在地下,確實已死了,高將軍、陳將軍親自確認過。”

    “為何不是你設計瞞天過海?”薛白道,“當時的情形下,只有你最有可能做到,不是嗎?”

    因博平郡主一听他說李倩還活著,第一反應就是問是否汝陽王救下的,薛白最想確認的便是這一點。

    李沒有否認他最有可能做到,而是道︰“我沒有。”

    薛白點點頭。

    他知道李沒有,要的就是確定李是否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人證。

    既確定了,往後時機一到,便可設法讓李作偽證,為他的正統性背書。

    “有沒有這麼一種可能?當時,李倩被禁衛打傷了。場面混亂,汝陽王趁機救走了他,托付于好友?”

    薛白緩緩說著,腦中也在補充著這個說法的各種細節,比如,李的好友便是飲中八仙的賀知章。

    “沒有。”李卻是斷然否認,道︰“真不是我做的。”

    “那好,今日所言,還請汝陽王不可告知旁人。”薛白道︰“此事尚無關鍵證據,聖人面前,我也會為汝陽王正名。”

    李沒想到一場酒宴上多問了一句李佩娘之事,得到的竟是這樣一個回答。

    他卻還得謝薛白一句。

    “多謝薛郎。”

    “汝陽王萬莫客氣。”薛白道︰“今日有些話,我說得重了,但意在提醒汝陽王注意分寸,不可認為有些喜歡飲酒的名聲,便敢打听聖人心意。”

    李確實是想打探聖人心意,不由問道︰“易儲是真的?”

    薛白隨意地點了點頭。

    他不管李隆基想不想易儲,早晚要易儲的。

    ~~

    一場談話,收獲略豐。薛白下了閣樓,回到了宴席間。

    他依舊沒有閑著,這次的目標是安慶宗。

    既然用了“聖人要易儲”這個理由,他便打算借此多拉攏些人。

    只是,安慶宗甚至不如李這個宴游侍從的閑散之人來得上進,並沒有主動與薛白談及榮義郡主一事。

    “薛郎是報喜人,我敬薛郎一杯。”

    待到安慶宗向薛白敬酒,卻還頗為貼心地道︰“你酒量淺,少一些,我干了。”

    話音方落一個杯底便被展示在薛白面前,里面果然是一滴酒都不剩。

    安慶宗這做事實在的樣子,確是顯得十分憨厚。

    若不是安祿山最擅長這般偽裝,薛白差點便要信了他。

    “仁行兄可打探到了,聖人此舉何意?”

    “沒有。”安慶宗道︰“雷霆雨露,皆是君恩。我文不成武不就,不能為聖人立功,能娶郡主已是福氣。”

    薛白見他說得冠冕堂皇,試探道︰“今日是郡主,往後也許便封了公主?”

    安慶宗一愣,拉過薛白到了一旁,低聲道︰“我听得懂薛郎何意,但禍從口出,還是謹慎些為好。”

    說罷,他怕薛白不高興,又十分誠懇地說了一大段話。

    “我知薛郎消息靈通,想提點我一二。但我阿爺得聖人信任,官任兩鎮節度使,賞賜無數,我已別無所求。即使揣摩聖意,當上了大官,還能有更多榮華富貴不成?”

    薛白道︰“所言甚是,確是我太過鑽營了……”

    “不是。”安慶宗道︰“薛郎是有本事的人,不像我,以長子之名留守長安宅院,其實只是邊鎮大將留在長安的質子。我是沒本事,才懶得去理會這些。我唯願多交朋友,便算是在長安立足了。”

    “仁行兄通透。”

    薛白見如此都不能探清他的心意,暫時只好作罷。

    待到酒宴散去,安慶宗給每個賓客都送了厚禮,並遣車馬相送。

    回去的路上,薛白騎著馬,後面跟著安慶宗押送禮品的下人。

    拐進宣陽坊,迎面恰好遇到了駙馬獨孤明,兩人不免交談幾句。

    “那些是安祿山府上的人?”獨孤明用目光示意了他說的是誰,“只有安祿山送得起這麼厚的禮。”

    “安慶宗。”薛白道︰“榮義郡主的準夫婿。”

    “這樁婚事我亦听說了。”獨孤明嘆道,“又毀了一個郡主的一生啊。”

    薛白沉吟道︰“我看安慶宗為人似乎不錯,駙馬認識他嗎?”

    “不論他人品如何。”獨孤道︰“安祿山性情殘暴,卻能在聖人面前裝傻充愣。險惡遠勝于李懷秀、李延寵,榮義郡主嫁給這等人的兒子,豈能有好下場?”

    說罷,他嘆了一口氣,最後道︰“這等事我有經驗,不會看錯。”

    薛白听了,沉默片刻,想到了安慶宗平時的為人,一時卻很難將他與險惡二字聯系起來。

    ~~

    “查了安慶宗嗎?”

    待薛白再見到杜妗,很快便問了此事。

    “查了,但他的出行很簡單,在長安沒別的圖謀,畢竟他實則是個質子,盯著他的人多。”

    “這麼看,他比李更善于掩藏?”

    杜妗目光灼灼,問道︰“你與李見過面了?如何?”

    “他往後能成為關鍵人證,身份、名望各方面都高,且能讓人信服。”

    “我們能控制他作證嗎?”

    “還不能。”薛白道︰“繼續打探,拿他的把柄。”

    “好,此事我交給達奚盈盈去辦。”

    杜妗懶得多說,拉過薛白,捏了捏他的下巴,道︰“你真有可能變成皇孫、爭一爭那這個位置了?”

    “旁人爭得,我為何爭不得?”薛白笑問道︰“王侯相將,寧有種乎?”

    他是與陳勝完全不同的語氣,他知千年以降的封建王朝,王侯相將就是血脈繼承的,但沒關系,他要玩弄這規則。

    杜妗最喜歡他這野心勃勃的樣子了……

    ~~

    次日,一則消息送到達奚盈盈的手上,讓她有些訝異。

    “李去見了李?”

    “是,他假裝在北曲醉倒,之後卻偷偷去了十王宅。”

    達奚盈盈訝異之余,想起了一些以前的事。

    她記得,當年李與李就是極為交好的,畢竟從小一起在寧王府長大。

    可惜,當年她對他們兄弟二人談話的內容不感興趣,並不了解他們之間有過什麼秘密。

    “去把施管事請來。”

    “喏。”

    施仲如今要管的事情多,還時常在長安與首陽山之間兩地奔波,忙的都是薛白吩咐的大事。

    今日卻听達奚盈盈問了樁小事。

    “施管事可有辦法收買李身邊人,我需要一個暗樁。”

    “此事倒是不難。”施仲道︰“只是十王宅諸王平素清閑,如今竟值得這般大費周張。”

    說歸說,他很快便去安排了。

    畢竟施仲與達奚盈盈當年都是壽王身邊的人,此事辦得並不費力,數日後便收買了李的妻子身邊的一個婢女,名為遲姝。

    壽王這里與十王宅別的地方不一樣,聖人對其他皇子的要求會嚴苛些,在女色一事上卻不禁李。

    李光女兒已有了二十個,但卻沒給他的生活帶來好的改善,反而是將日子過得愈發頹廢。

    尤其是受了奇恥大辱之後,他心情郁悶,對身邊人動輒打罵。

    遲姝一直受不了這等情形,早想要離開,得了許諾,又收了錢財得知阿爺已被安排好,便開始仔細探究壽王宅中的秘密。

    她本以為這座宅院里沒有什麼秘密,可留心以後,漸漸便發現了不對……

    “俞阿婆,四月二十八日,可是汝陽王來過府上?十王宅的管家官又來查了。”

    “沒有。”

    “管家官非說有的。”遲姝道。

    “他是又想尋個事由,向壽王討錢財花了,那日分明是北曲的名妓來了,帶了兩個婢女,一個琴師,壽王還听了半日的琴。”

    “琴師,是女子嗎?”

    “是,美得不像話哩。”

    遲姝打探到這些消息,遂開始每日中午到壽王听琴的花廳去打掃。

    如此過了幾日,終于又有名妓帶了琴師來,她遂提前躲進了花廳中的櫃子里。

    待了許久,有說話聲傳來。

    “進去再談。”

    “好,那件事我查了當年阿娘身邊的老人,都說李瑛那個兒子必然死了,不可能再活過來。”

    “貞順皇後是如何過世的?”

    “說到這件事,李林甫原與我說過,阿娘過世之事不簡單。但該只是想借機利用我們,個中詳情始終未與我說過。”

    遲姝听得出來這是壽王的聲音,壽王說話時氣始終是虛的。

    另一人的聲音卻非常動听,顯然是汝陽王。

    “那該是薛白詐我,當時正是因為李倩死了,李伊娘被帶到御前,大罵了聖人與貞順皇後,方被幽禁在掖庭,我以為貞順皇後過世亦與此有關。如今薛白舊事重提,我猜測……是否有人故意借此揭開當年的舊事,為三庶人翻案?”

    “阿兄何必忌諱,若有,那一定是李琮了。”

    “還是不對。”李一邊思忖一邊說話,喃喃道︰“但通過為三庶人翻案來謀事,豈不是說聖人錯了?想不通。”

    “阿娘當年做那些事,都是為了我,他們要害我吧?我該怎麼辦?”

    “貞順皇後過世時握在手里的遺物找到了嗎?”

    “阿兄都不告訴我那是什麼,我如何能找得到?”

    廳中安靜了一會。

    遲姝湊在細縫處往外看去,只見李目露沉思,猶豫到最後才開了口。

    “我沒記錯的話,該是打死李倩的那個凶器,故而貞順皇後說是薛氏向她索命了……”

    ()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本站強烈推薦給您以下精彩小說︰

本站所有內容均來源于網友網絡分享與轉載,本站不承擔任何責任!如不認同,請離開本站。

若本站無意中侵犯到您的權益或含有非法內容,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做出回應。

Copyright © 2012∼2018 www.luanhen.com 飄天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5008561號

XML︰1  2  3  4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