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最新永久域名︰
www.biquge001.com ,請大家牢記本域名並相互轉告!
第155章 多輕省的賺錢辦法
蔡文升張口還想再說些什麼,頓了幾息後還是化作了一聲嘆息。
www.biquge500.com
江海作為自己的頂頭上司,雖然年齡比自己小了幾歲。
但,東方都市報社在他的組織工作下,不但可以順利創刊,而且還運轉的有聲有色。
蔡文升心里清楚,江總編原先也是一名副刊部的主編,卻從沒有因此來干預過自己的主編工作。
不僅如此,在自己提出一些新的建議,或對某些新聞需要追擊經費的時候。
江海也從來都是允以支持的態度。
這些信任,在蔡文升之前任職過的文化單位,屬于從沒有過的特權。
不可否認,能待在東方都市報的蔡文升,還真就是如魚得水。
報社能有一位年輕有為的總編,所以才敢于實行諸多創新。
但,也正因為他的年輕,蔡文升覺得自己應該在適當的時刻,提醒一下對方。
不過,很多時候,你勸他一萬句,倒不如他自己經歷一次。
“行吧,”決定不再堅持的蔡文升,生硬的說道︰“既然總編已經拍板了,那就按你的意思辦。”
江海點了點頭,伸手將桌上的讀者來信歸攏起來︰“再堅持四天,之後的內容都由你來定。”
蔡文升苦笑著搖搖頭︰“反正這幾天,只要還有類似的信件,我都給送到總編室來。”
“都拿來,”江海太了解這些了︰“無論咱們刊登什麼樣的習題,都不可能令每一位讀者滿意。”
“所以說浦江日報會討巧呢,一科一題不偏不倚。”
“每矗 誘餼湍芮頻貿隼矗 勖潛ㄉ綰退 鞘遣灰謊 摹! br />
安靜了幾秒後,兩人都笑了出來。
窗外,已經飄起了絲絲小雨。
點點滴滴的雨聲,令他倆同時望了過去。
“日子過得好快啊,”蔡文升站在窗前感慨︰“不知不覺,咱們都市報都已經創刊5個月了。”
“的確如此啊,”江海伸出手,接住了幾點雨滴︰
“同志們辛苦了,咱們報社從這個月開始終于尚有盈余了。”
“口子補上了?”
“補上了,到下個月,”江海轉臉看著蔡文升笑道︰“應該可以給同志們多發些獎金了。”
自1979年下半年開始,“新聞事業單位走企業化路線”的改革方法,初見成效。
接下來的幾年,全國將進入紙媒快速發展的階段。
快得有多夸張?
據統計,在1980年至1985年這段時間里。
全國將出現每天一份的創刊速度,大到各省市文化宣傳單位、工廠、學校。
小到各鄉鎮、村委大隊……反正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它辦不成的。
這幾天的浦江城,每到夜里都會飄落陣陣細雨。
如此這般,也可以為燥熱的空氣,平添幾絲清涼。
李若誠伸手摘下眼鏡,捏了捏鼻梁看向窗外。
兩扇透著光的窗後,依然有和他一樣挑燈夜讀的青年。
“用過量的鐵和稀硝酸作用,反應完畢後,溶液顯……”躺在床上的江川,捧著一迭剪報念念有詞。
“酸性?”
“對了,”江川點了點頭,繼續問道︰“那鐵離子的化合價呢”
坐在書桌旁的應如畫,看著天花板使勁想︰“……嗯?”
“這麼簡單怎麼又忘了,”江川嚴肅批評道︰“小哥之前可交待了,讓我們把這些化學題,通通記熟了。”
“太多了,我都記混了,”應如畫轉身趕緊捧起筆記本︰“你別著急,今晚不背下來我就不睡了。”
“好,我陪著你,”江川立刻坐正了些,眼里透著狠勁︰“不背完堅決不睡覺。”
兩位姑娘的說話聲,飄出了窗外。
李若誠和江河,同時在嘴角露出了一抹微笑。
臨近高考的日子屈指可數,這兩個小姑娘終于有了些高考生的模樣。
夜越深,雨漸急。
整座浦江城,每一戶亮著燈的家庭,都有一位不同年齡的考生,正在為三天後的高考拼盡全力。
7月5日,遠在燕京的江山,早早就背著包出門了。
與一夜風雨的浦江相比,燕京的空氣仿佛被抽干了最後一絲水汽。
這個點,太陽還沒來得及多使勁。
西單路口的交通已經出現了上班早高峰擁堵現象,一聲聲此起彼伏的車鈴,听得江山心煩意燥。
遠遠的一打量,明顯人比車多。
江山所乘坐的公共汽車,被十多輛自行車堵在路口。
女售票員把頭探出窗外,拿個小木塊啪啪啪的一邊敲一邊嚷。
當公交車再次路過天安門時,江山發現此時的游客,相比去年明顯多了不少。
好不容易擠下車,後背已經濕透的江山,大步在人行道上走著。
物理作用下的空氣,立刻在肥大的褲管里流動起來,單薄的內褲頓時飄逸了不少。
街邊的宣傳欄前,圍了幾位駐足的群眾,江山湊過去看了一會,
基本上都是自衛反擊戰的報導和圖片。
他毫不猶豫的舉起相機,拍下幾張。
再往前努力幾步,前門樓子終于映入了眼簾。
西南角處,一片新搭的涼棚下。
白底黑字的“青年茶社”四字招牌,分外醒目。
兩張拼在一塊的四方木桌上,擺滿了藍邊大瓷碗。
三位身穿小翻領白襯衫的小伙子,各個手拿一把大鋁勺。
一邊舀茶兌水,一邊大聲吆喝︰
“大碗茶、大碗茶,兩分一碗的大碗茶。”
“既解渴,又爽口……”
“嘿,那位拍照的哥們,要不要來一碗嘗嘗?”
的一聲,江山對著賣茶的小伙,再次摁下了快門︰“成,給來一碗嘗嘗。”
接著,他在方桌上排出了兩分錢。
端起其中一只大瓷碗,咕嘟咕嘟就干掉了半碗。
微微清苦的涼茶,穿過咽喉直達髒廟。
頓時,心都跟著平靜了幾分。
“看來是真渴了,”賣大碗茶的小伙子,笑得歡的很。
端著瓷碗的江山,也沒打算閑著︰“你還別說,在這人來人往的地方設一茶攤,生意指定差不了。”
“那是,”小伙子又給江山添了半勺茶水︰“開業頭幾天,每天都能進賬60多塊。”
“60多塊錢?”江山怎麼听怎麼沒感覺。
“厲害吧,”小伙子一臉得意︰“足足3000多碗,水都燒不過來。”
這麼一換算,江山頓時有感覺了︰“厲害!”
1979年6月,面對不斷壯大的待業青年隊伍,燕京各街道開始興辦集體或個體生產服務事業。
那時的天安門周邊,除了有幾處照相攤外,連個商業服務網點都沒有。
廣場上一撥撥來來往往的國內外游客,渴了累了連個喝水的地方都找不著。
一位姓尹的待業青年發現這個情況後,靈光一現︰要是在這兒能擺個茶水攤,準能火!
于是,6把茶壺,100只藍邊大瓷碗、再添上兩張桌子幾張凳子……“青年茶社”就這麼開張了。
不但茶賣的勤,過來拍照的人更勤!
國內國外,有一個算一個。
打這時起,個體戶這個詞終于悄咪咪的誕生了。
“我爺爺小的時候,常在這里玩耍,高高的前門……”
按照之前約定好的時間,江山一路哼著小曲,走進了浦江汽水廠的駐京門市部。
沒多久,浦江的電話就來了。
將近一個小時的通話,葉經理在電話里與江山一一校對了兩份合同條款。
“江科長,你再想想還有什麼需要補充的地方,”葉經理在電話里問道︰“沒問題的話,我就帶著這份合同出發了。”
“沒問題了,”江山再次提醒道︰“別忘了把該蓋的章帶上。”
“放心吧,”葉經理笑道︰“我們許廠長這次一塊去燕京。”
“哦?那就再好不過了,許廠長來了後也可以和央視的領導好好聊一聊……”
事情進行的比想象中的順利。
據說,因為有獎瓶蓋的銷售方法,浦江汽水廠的許豐田廠長還被專程邀請到外地,做了幾場匯報演講。
現如今,他儼然成了一位走在改革浪潮前峰的先進企業領導。
走出浦江汽水廠門市部的江山,被街對面熙熙攘攘的人群吸引住了。
眯眼瞧了瞧,鉚足力氣發光發熱的太陽。
江山咬著牙走到了馬路對面。
嘿,幸好過來瞧了一眼,原來這也是一家電影院。
但正真令江山笑出聲的,卻是電影院場外的一個個服務攤點。
彩色肥皂、彩色肥皂,還是彩色肥皂。
看著眼前熟悉的畫面,江山立刻將目光投向了電影院的售票窗口。
這個點,即將播放的正是美影廠的《哪吒鬧海》。
燕京的暑假,相比浦江要晚上幾日。
今天是7月5日,燕京的中小學生們,終于盼來了喜氣洋洋的暑假。
電影院里的孩子明顯比大人要多,嘰嘰喳喳如蛙鳴般的一片,沒完沒了。
哪怕此時的燈光已經暗了下去,也沒見收斂多少。
慢慢地,隨著大屏幕的亮起,嘈雜聲也跟著逐漸退去。
此刻,一動不動盯著前方的江山,漸漸笑了起來。
大屏幕上正在播放的,正是自己為彩色肥皂設計的動畫廣告
隨著一串時而低沉、時而輕快的音樂。
熒幕里賣肥皂的老板,變著花樣的在推銷自己的彩色肥皂。
經過他手中彩色肥皂的涂抹,原先一片白色的世界立刻變得五彩繽紛起來。
排隊的人鬼神妖,正在不斷壯大中。
唐僧拿著肥皂一抹,白色的袈裟立刻變得鮮紅。
哪吒拿著肥皂一抹,超短裙當即恢復了翠綠。
……
隨著屏幕里不斷變幻的劇情,台下的大人小孩都是一副笑嘻嘻的表情。
5分鐘的《彩色肥皂》小短片結束後,《哪吒鬧海》的正片才開始正式上演。
但,此刻的江山仍是一臉陶醉的微笑。
再一次在大屏幕里看見自己設計的動畫片,感覺依然澎湃。
與之前在電視機里出現可樂廣告時的感覺,完全不同。
畢竟源自自己一筆一畫的創作,這份成就感,著實可以記上一輩子。
恍惚間,江山仿佛迷上了這種感覺。
直到,大銀幕里的李靖,撥動了琴弦︰“嗯,這家影院的音響效果真不賴。”
隨著人群跨出了電影院的大門,此刻的服務攤點上,雖然沒有身穿卡通服飾的玩偶。
但一幅幅廣告宣傳畫,還是將人群吸引了過去。
“兩毛了兩毛,”
“透亮的彩色肥皂……”
耳邊充斥著與浦江幾乎一樣的吆喝,江山緩緩在攤位前路過。
就和他挪用美影廠的動畫形象生產玩偶一樣,燕京的各大肥皂廠也大大方方借用了他設計的《彩色肥皂》廣告。
沒有版權保護的時代,簡直太玄幻。
忽然間,江山皺起了眉頭。
照這樣看得話,動畫玩偶的生意肯定是做不長了。
“嗯,做完這一批,立刻收手。”
江山在心里默默掂量了一下,估計此時此刻,其它玩具廠的生產線上,已經開始生產同樣的動畫玩偶了。
畢竟這都是些毫無技術含量的壓模塑料玩具,機器一開,刷刷刷的一個接著一個。
工人們需要做得,不過就是分裝入盒。
一想到這,江山立刻加快腳步鑽進了一間郵局里。
他這會必須給甦市的江寧玩具廠去一個電話。
“蔣廠長,我再重復一遍,”抓著電話的江山,再次叮囑道︰
“用不著等到50萬只玩具全部生產完畢,現在生產出來多少,你們就去推銷多少。”
“放心吧江編輯,”蔣廠長的聲音從電話里傳出︰“正好之前有合作的商場,都在打電話向我們要貨呢。”
“那就再好不過了,”江山稍稍安心了些︰“你們的銷售提成,仍按之前的約定走,有什麼情況我們隨時聯系。”
結束通話後,蔣廠長盯著電話機看了許久。
“廠長,”一旁的陳會計忍不住問道︰“是浦江的電話不?”
“嗯,”蔣廠長點了點頭︰“他讓我們一邊生產一邊銷售。”
“太好了,”陳會計巴不得趕緊結束這筆買賣︰“盡快把他們那攤事了了,咱們也好干自己的活,你可瞧見了,他們這份錢賺得有多輕巧。”
“成,”
像是下了很大的決心一般。
蔣廠長的目光忽然凜冽了起來︰“幸虧當初他們只願意和我們簽訂代加工合同,不然還真沒法子拒了他們。”
“這樣最好,只要咱們不繼續接單,他們也拿廠里沒辦法。”
“行了,等把他們這50萬只貨結束後,咱們立刻就開干。”
“這就對了,要我說這第二次代加工都是多余的……”
直到看見那些交接出去的巨額人民幣,蔣廠長和陳會計才幡然醒悟。
這些錢,本就該由他們來賺才對。
現成的機器、現成的工人,以後電影里播什麼他們就生產什麼。
多輕省的賺錢辦法!
越往深處想,越覺得富貴生活指日可待……兩人相視一笑。
下定決心後的蔣廠長,立刻官威十足︰“通知下去,除了生產線上的工人,其他人手立刻給我撒開網推銷去……”
7月6日,《浦江日報》的發行量正式突破了十萬大關。
下午,報社的會議室里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總編魏遠行,高度表揚了全報社為突破發行量所做的努力。
“通過這段時間的讀者來信,我們可以看出,”魏遠行微笑著說道︰“相比《東方都市報》的高考習題板塊,我們《浦江日報》還是很受群眾們歡迎的。”
話音剛落,一片掌聲隨即響起。
之後,魏遠行又看向了新聞部的主編︰
“所謂新聞,就必須以群眾最關心的事為主,明天就是全國高考的重要日子,你給我把記者都派出去,必須給我好好盯住幾個考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