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最新域名:
www.biquge85.com ,请牢记本域名并相互转告!
第1033章 萧不哒野:在日本实行大汉军功勋爵名田宅制度,合乎汉礼!
心中虽然得意,但表面上赵煦依然一副沉痛、失望,却又不忍的犹豫神色。
www.biquge900.com
他仿佛是考虑了很久,也似乎是挣扎了许久,终于叹道:“学士果真要赎文仲之罪?”
苏轼不敢直视面前的君王,他几乎是哭着拜道:“臣万死……”
此刻的苏轼,心中的愧疚,无限泛滥着,几乎将他的灵魂的吞没。
他已落入了赵煦为他量身定做,精心编织的陷阱之中。
挣脱不得,更挣扎不得。
甚至……甘之如饴!
赵煦听着,心中不免得意:“果然!”
“大胡子就是大胡子!”
苏轼这个人,在文学、才干、见识、魅力方面,是几乎完全点满的。
文章诗词,天下知名,传唱千古。
为人洒脱,性格豪放,朋友遍天下,知己满天涯!
衙内、权贵、高官、寒门、商贾、农民……
他几乎可以和所有阶级的人,成为朋友。
特别是被贬黄州之后的苏轼,已经开始和底层农民共情。
所以,上上辈子的苏轼,在苏州建立了养济院。
这一世的苏轼,在登州同样建立了养济院。
在中古时代,就开始了探索社会托底福利制度。
关键,他还两次都做成了!
这实在是过于夸张了些!
赵煦最开始都不敢相信,直到他派了好几拨的逻卒,每一拨逻卒回禀的信息,都相差不大,这才让赵煦相信,苏轼在苏州建的养济院,真的在给孤寡老人养老!
而不是,如赵煦在现代听说过的印度养老院——名曰养老院,实为纳垢之圣殿,色孽之圣堂。
想着这些,赵煦就假作失望的叹了口气:“文仲悖逆纲常,怨怼朕与朝廷,其罪大焉!”
“朕本当,流配其兄弟,锢其子孙……”
苏轼听着,只能匍匐在地,不停的说道:“乞陛下开恩……乞陛下开恩……”
对赵煦的决定,却是没有异议。
因为,在正常情况下,当皇帝发现一个大臣,居然‘不欲为朕臣’,于是故意自戕,甚至专门挑着这个皇帝即位后第一次科举放榜之日去死。
那么,族其宗族,都不算过分。
而赵煦仅仅只是‘流配其兄弟’、‘锢其子孙’。
真真是仁厚圣主!
甚至,在苏轼看来,若孔文仲的父祖知道了这个结果,也得从棺材里爬出来,磕头谢恩。
苏轼只听得面前的少年天子,悠悠一叹:“学士为文仲求情……情深义重……”
“奈何……国法纲常,不可轻违!”
“不然,若后来者效仿,国家将永无宁日!”
苏轼知道,这还是正确的。
孔文仲的行为,确实是在挑战君权。
若皇帝不能严厉处罚,那么谁还会畏惧皇权呢?
皇权威严扫地,国家混乱就会出现,这是被历史一次又一次的证明过的事情。
“所以……”赵煦盯着苏轼,如同魔鬼般低语起来:“学士,可知,若要赎文仲之罪,要付出何等代价?”
他是吃死苏轼,必定会为了救孔文仲的妻儿兄弟,不惜一切!
就像当年乌台诗案,苏辙等人,为了救苏轼,不惜所有,倾尽一切!
这是苏轼的本性。
就和他的大嘴巴一样,非人力所能控!
果然,苏轼甚至都没有考虑,就直接顿首拜道:“乞陛下示下!”
赵煦转过身去,假作不忍的沉声说道:“学士若果欲赎文仲之罪?”
“臣……臣与文仲,相知数十年……实不忍见其宗族离散,子孙被锢……”
“也罢!”赵煦叹息一声。
“文仲所犯者,乃社稷大罪,国家大罪!”
“欲赎其罪,便当以社稷之功,国家之功来赎!”
“自古文臣,社稷之功,国家之功,在于治世、抚民、教化……”
“如西门豹之治邺,诸葛武侯之治蜀,亦如本朝范文正公之治陕……”
“皆是如此!”
苏轼听到这里,直接俯首拜道:“臣愿携臣三子,并文仲二弟,为陛下治牧一地,以赎文仲之罪!”
论治理地方,安抚百姓,乃至于招商引资、兴盛工商。
过去四年,苏轼已在登州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锻炼出了一支能做事、肯做事、愿做事的队伍。
所以,在苏轼看来,赵煦这分明就是在给他送政绩!
赵煦嘴角露出笑容,心道:“东坡先生,这可是你自己主动请求的啊!”
“朕可没有逼迫,更不曾威胁!”
于是,回身看向苏轼,眼神中闪现着犹豫。
直到苏轼再次俯首而拜,恳求道:“臣乞陛下开恩,允臣代陛下治牧一地,以赎文仲之罪!”
赵煦吁出一口气来:“学士情深义重……朕安能熟视无睹?”
“也罢!”
“朕便分广南东路之詹州、崖州、琼州、昌化军并南洋诸岛,为海南路!”
“拜学士为首任海南路经略安抚制置使兼管内劝农使、南洋护船使、南洋缉盗使,总督海南诸事并责与交趾等国,共护南洋往来商船平安以及海上盗贼缉捕等事!”
“不知学士可愿?”
苏轼哪里有不肯的?
当即拜道:“臣谨遵德音指挥!”
“善!”赵煦颔首:“那朕明日便会命都堂上熟状,进黄纸,然后命翰林学士草诏!”
“只是……”赵煦看着苏轼:“学士此去,既是为文仲赎罪……”
“那么,学士就该在朕面前,立一个军令状………”
“以明确未来数年,海南路之各项指标增速!”
“只要达标,才能赎文仲之罪!”
……
就在汴京城中的赵煦,在召见苏轼的时候。
日本,石见国以东,大森地区。
数以万计的日本农民,在辽军的监视下,如同蚂蚁一样的在这座当地人称作‘佐摩山’的山区,砍伐着树木、移除地表的土壤,开凿着通向地下的矿洞。
一座座用于提炼白银的坩炉,在广袤的山区中,被建立起来。
浓烟滚滚中,坩炉内的银矿被溶解、分离、提炼。
一块又一块的银锭,在高温中被重新浇筑。
然后,由辽国工匠,打上专门的戳记,然后装到一个个木箱中。
最终,这些木箱被军人抬着,送到了石见城的辽日本征讨使府库。
此时,这个府库的库房内,已经堆满了银锭。
数千锭五十两重的银锭,排列的整整齐齐!
难以想象!
这只是辽人,在占据石见,找到了传说中日僧成寻曾到访过的石见银山后,不过一个多月的时间,所提炼的白银。
超过十万两!
平均每天,产银超过了三千两!
另外,还得到了数千两的黄金!
没办法!
这里的银矿,实在太丰富,也太多了!
甚至都不需要挖太深的矿洞,就能找到银矿。
而且,矿脉矿石的含银量,是大安岛银矿的数倍!
甚至出现过不需要专门提炼的白银矿石!
这里,确实如那日僧成寻所言,乃是银山!
以目前的开采速度,未来年产白银百万两,黄金数万两,不在话下!
这让萧不哒野,开始为之沉迷。
于是,每天,他都要来府库看一次。
他紧紧的盯着白银的开采进度。
甚至连军事都有些松懈了。
至于什么京都,什么大政奉还之类的事情,更是被他抛到了脑后!
有此银山,何愁大辽不富?!
只是……
京都的那些日本公卿,似乎也听说了这里的事情。
银山的存在,让那些混蛋,似乎也开始癫狂。
那个名曰‘八幡太郎’的所谓日本第一名将,最近更是率军靠近了石见外围,跃跃欲试。
想到这里,萧不哒野就一咬牙。
“此地银山,乃是大辽的银山!”
“区区日本贼臣,也敢觊觎?”
“看来,是该给他们一点教训了!”
他已决定,发起一场战役,围歼那个所谓的八幡太郎的军队。
让这日本上下知道——大辽的银山,不是什么阿猫阿狗都可以惦记的。
当然,在那之前,他得先做一件事情——安定军中,特别是军中的女直义从们。
而,自古以来,历朝历代,欲收义从之心,用其勇武,没有比授田更好的激励。
正好,这日本诸国,打下来后的庄园与村庄,都有着大片的土地,可供分配。
刚好拿来,授给女直义从!
萧不哒野,连授田的标准和方式,都已经想好了。
不对……
是抄好了!
大汉二十一级军功勋爵名田宅制度!
当今天子,乃汉高祖之后,刘氏苗裔!
光大祖宗之制,合情合理!
于是,萧不哒野,花了大概三天时间,找了随军的十几个幽燕汉人文官,参考史记的记载,然后就写了一篇《乞于日本复祖宗军功勋爵名田宅疏》的札子。
就等着,国中来运白银的船只抵达,就可以跟着已经采掘冶炼好的白银一起送回上京。
只待天子批准,他就可以在这日本的周防、石见等地实行。
把所夺取的日本贵族庄园、土地,按照军功授给女直、渤海义从。
甚至可以考虑扩大到契丹、汉人军士。
只要愿意的,都授给土地,分给人口。
萧不哒野相信,只要朝廷批准,天子允诺,那么,不止这石见的银山,便是那日僧成寻口中所描述过的其他银山、金山,也都将是大辽的!
谁也夺不走!
<!-- 翻页上aD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