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更新最新入庫全本精品總排行榜  

正文 第988章 宋遼之間的雙向奔赴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作品︰我在現代留過學 | 作者︰要離刺荊軻


 熱門推薦: 雪鷹領主 完美世界 武極天下 星河大帝 傲世九重天 我的貼身校花

    筆趣閣最新域名︰www.biquge85.com ,請牢記本域名並相互轉告!

    第988章 宋遼之間的雙向奔赴

    大宋元三年,遼大安四年,二月乙未(十八)。www.biquge700.com

    安國寺。

    這是遼太宗耶律德光所敕建的皇家寺廟。

    在遼國地位相當于大宋的報國寺、開寶寺。

    乃是遼主及其後妃們禮佛之地。

    這從這座寺廟所在的地方也能看出——它位于遼國皇城大內的西北,毗鄰著遼太祖耶律阿保機的日月宮。

    而日月宮,是耶律阿保機生前的宴寢之所。

    在遼國的地位,不亞于太廟。

    故此,遼主只要身在上京的時候,有空就會來此禮佛。

    既是禮佛,也是祭祖。

    此刻,耶律洪基就持香敬立在這安國寺的大雄寶殿中,仰望著慈悲莊嚴的釋迦摩尼像,口中念念有詞。

    禱告完畢,耶律洪基持香上前,親自插到佛前的香爐中。

    “陛下……”

    這個時候一直站在耶律洪基身後的一個內臣,才湊上前來,稟報道︰“陛下,寧遠軍節度使,奉詔面聖,已在殿外候命……”

    “把他帶到朕的齋房中去!”耶律洪基沒有回頭,只是淡淡的吩咐著。

    “唯!”

    一刻鐘後,耶律永昌便被兩個耶律洪基的親衛武士,帶到了這安國寺內的一間專門為耶律洪基禮佛休息所建的齋房之前。

    耶律永昌深深的吸了一口氣,對著齋房內朝拜著︰“寧遠軍節度使臣永昌,恭問皇帝陛下聖躬萬福!”

    “十三郎來了?”齋房內,已換上了素白的齋衣,盤膝坐在一個蒲團上的耶律永昌,親熱的對著外面的耶律永昌招呼起來︰“進來說話吧!”

    耶律洪基這個人,在旁的方面,可能缺點很多。

    但有一點——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只要他信任的大臣,從不懷疑對方的忠心,甚至可以做到言听計從。

    這固然使遼國在他的統治期間,先後經歷了耶律重元、耶律乙辛之亂。

    卻也是如今遼國,能東征高麗、日本,北服阻卜、西柔黑汗的緣故。

    換一個君主,哪怕大宋依舊對遼輸血,也做不到這般田地。

    無他!

    信任,很重要!

    就拿蕭不噠野來說吧,換個人能放心,讓其統帥一支包含了契丹、渤海、女直、漢人、高麗的混合大軍,長期在外,而不予掣肘、制衡?

    偏耶律洪基就做到了!

    他不僅僅不懷疑蕭不噠野,甚至成為了蕭不噠野征戰日本的最大靠山和後台。

    要官給官,要人給人。

    耶律洪基對蕭不噠野,唯一的要求就是——勝利!

    現在又多加了一條——奪取日本的金礦、銀礦!

    除此之外,他別無所求。

    他甚至曾和左右半開玩笑的說過——使蕭招討為朕平日本,獲其金銀,朕裂日本而封招討,又有何不可?

    他就是這樣一個君主。

    讓自己快活,也讓別人快活的君主。

    自然的,出身于崇德宮系統的耶律永昌在他眼中,就是子佷一樣,私下里直接是喊其排行的。

    耶律洪基可以隨意,耶律永昌卻不敢失了臣子的禮儀。

    耶律永昌再拜頓首︰“諾!”

    這才起身,在一個內臣的引領下,來到那齋房之中。

    “十三郎坐!”耶律洪基隨意的招呼著

    “臣謝陛下隆恩!”耶律永昌小心翼翼的坐下來。

    “十三郎,明日就要出使南朝了……”耶律洪基微笑的看著,在他面前小心翼翼的耶律永昌︰“可有什麼事情,需要朝廷關注?”

    耶律永昌想起家中妻小,搖了搖頭。

    他在遼國的妻子兒女,如今都已有了恩蔭、誥命。

    實在是不缺什麼東西了!

    只有汴京的蟲娘……

    想著蟲娘,耶律永昌心中就是一陣憐愛。

    他所愛的蟲娘,在汴京城里,只能住不過盈檻十余的逼仄柳宅,只有區區十來個婢女、下人侍奉。

    這怎麼能行?

    這如何配得上蟲娘的才情與溫婉?

    耶律洪基瞧著耶律永昌的神色,抿了抿嘴唇,問道︰“真的沒有?”

    耶律永昌堅定的搖頭,拜道︰“若陛下實在要賞微臣,臣乞陛下將賞賜,賜予去年燕地受災百姓!”

    他的妻兒,都是含著金鑰匙出生的。

    那里像蟲娘,生來悲苦,卻昂揚向上,一生才學,讓他都汗顏不止。

    耶律洪基撫掌道︰“十三郎,憂國憂民,實我臂膀也!”

    “若使我大遼上下,皆若十三郎,何愁不能一統海內?”

    卻是不再提賞賜之事。

    實在是去年的遼國,也經歷了罕見的旱災。

    到了冬天,又遇到了百年難遇的雪災。

    大量契丹部族的牲畜被凍死。

    而長城之外的阻卜各部,也是受災嚴重。

    諸部首領,紛紛遣使來求糧賑濟。

    若是過去,遼人連自己都顧不了,那里管的了阻卜人的死活?

    但如今的遼國,卻有著大量的廉價商貨,供應市場,還能用交子,從南朝進口糧食。

    譬如旱災開始後,耶律洪基通過國書求援南朝的宋國。

    這本是試探。

    結果,南朝的小皇帝立刻應允,命其河北路,運糧萬石送抵瓦橋關。

    說什麼效‘秦晉故事’。

    暗戳戳的把他,比喻成了晉惠公那樣無信無義的君主。

    對此,耶律洪基只是一笑置之。

    然後就命耶律琚,以市價兩倍用交子給付了南朝的糧食。

    從此開啟了,宋遼糧食貿易。

    整個旱災持續過程中,遼從大宋進口糧食,達到了十萬石!

    對大宋而言,這點糧食,只是河北一個富裕州的常平倉存糧。

    但對遼而言,卻足以救命!

    使遼得以在大災之下,依舊能對高麗用兵。

    也正是因為,可以從大宋買糧食,耶律洪基面對阻卜的求援,非常慷慨。

    立刻就命遼國在草原上的諸州,賑濟各部災民。

    還將大批糧食,運往草原。

    這使得,耶律洪基在草原阻卜諸部中的聲望,日益高漲。

    同時也使,本來只打算象征性的出點兵去西域的阻卜各部,都變得熱情起來。

    諸部都開始動員,少的數百騎,多的一兩千騎,都在向著遼國的西北路招討使治所所在鎮州(可敦城)匯聚。

    只等著遼國的糧食到了,就發兵西域,馳援黑汗——對草原上的游牧部落來說,這是傳統,也是他們的生存方式。

    草原遭了災,牲畜大減,活不了人。

    要麼向南,打穿長城去長城里面搶掠。

    要麼向西,去西域就食。

    如今這情況,南下是不可能南下的。

    就只能向西,用馬刀和弓箭去給部落的老弱婦孺,搶回一條生路。

    何況還有著遼人的錢帛與糧食賞賜!

    同時西域的黑汗人,也歡迎他們過去,大家一起去搶該死的突厥人!

    所以,諸部的戰意和決心都很高。

    耶律洪基對于這一次的阻卜的西征,也非常的重視。

    因為,這關乎著遼國的草原戰略——

    自遼聖宗以來,遼人對草原的阻卜諸部,就一直施行著兩套政策。

    一曰︰懷柔。

    遼人的懷柔不僅僅是冊封諸部首領,拉攏阻卜上層貴族。

    也包括了,阻卜人遇災後的賑濟,以使阻卜人遇到天災,至少不至于發生大規模饑荒。

    二曰︰血稅。

    既假若遼人遇到戰爭,那麼阻卜諸部,都有義務出兵助戰。

    遼人經常會將阻卜士兵,當成炮灰,放到第一線進行消耗。

    可惜的是,那第二套政策,在耶律洪基的父親遼興宗時代已經崩壞。

    遼興宗兩征西夏,征調了大量阻卜騎兵。

    結果卻是大敗虧輸,損兵折將。

    作為炮灰的阻卜人,損失尤其慘重。

    從此,阻卜諸部對于遼人的征調,就開始敷衍了。

    這一次的阻卜西征,是遼人時隔數十年後,再次以中央名義,征集到的大規模阻卜騎兵。

    只要成功了,就能重建契丹人和阻卜人的關系。

    使遼的統治,重新深入阻卜各部。

    想著阻卜各部,耶律洪基就看著耶律永昌道︰“十三郎啊,汝此行出使汴京,有三個事情,務必要替我和大遼辦到!”

    “請陛下指揮!”

    “這第一嘛……”耶律洪基悠悠的道︰“自然是糧食!”

    “我知南朝每年能從交趾,得糧兩百萬石!”

    “故此,糧食南朝應是不缺的!”

    “而我朝去歲大旱,今又遇雪災,諸部寒苦,無以為繼,府庫已空!”

    “故而,無論如何,今年大遼都需要從南朝采買百萬石糧食!”

    說著,耶律洪基就看著耶律永昌,道︰“此事關乎社稷興衰,十三郎務必要不惜代價做到這一點!”

    “為此,我可以答允南朝,用市價的三倍購買其稻米!並以黃金白銀支付糧價!”

    大災之前,耶律洪基自然知道,糧食是很珍貴的。

    想要南朝人答應,大量向大遼出口糧食。

    就只能用重金誘之!

    三倍市價只是听著高,實則在如今的局勢下,就和半賣半送差不多。

    所以,耶律洪基只能使出南朝小皇帝最喜歡的東西——真金白銀。

    “唯……”耶律永昌頓首︰“只是……”

    “臣听說,南朝去年也遭了災……其未必肯答應……”

    耶律琚每隔半個月,都會派人送回報告,言及大宋內外諸事。

    自然,他也報告了大宋從去年十二月開始遭遇的雪災。

    受災地區,包括了開封府、京東路、京西路、河北路……

    大宋朝廷,宣布了大量賑災政策。

    在這種情況下,耶律永昌很懷疑,大宋朝廷會不會答應?

    畢竟,黃金白銀雖好,卻也不能吃。

    耶律洪基搖頭︰“南朝所遇者,不過雪災而已!”

    “他們開春後,依舊可以春耕!”

    “如何像我朝與草原阻卜諸部?”

    遼國的契丹和奚部,至今還有著大量的牧民。

    一場雪災下來,一個又一個部落的牲畜,被集體凍死。

    去年夏天的旱災,又使幽燕十六州的土地大面積歉收。

    若非是從南朝用交子采購了十萬石的糧食。

    去年的高麗戰爭,恐怕就不得不停下了。

    這也是,耶律洪基會答應大宋調停的原因之一——被人卡脖子了呀!

    “無論如何,十三郎都當從南朝采買到足夠數量的糧食!”

    “最遲在四月,我要看到起碼二十萬石糧食入境!”

    只有先得到最少二十萬石的糧食,耶律洪基才敢,命西北路招討使開遼國山北諸路的糧庫。

    只有山北諸路開始放糧,阻卜人才會啟程西征。

    畢竟,他們得保證自己走後,家里的老幼婦孺不會挨餓。

    “唯!”面對耶律洪基的態度,耶律永昌只能選擇服從。

    “這第二個事情……”耶律洪基調整一下坐姿,接著說道︰“便是和南朝的科舉有關!”

    “十三郎此行,到汴京的時候,應該差不多就是南朝科舉放榜前後了……”

    “若運氣好,說不定能趕上南朝的瓊林苑!”

    耶律永昌抬起頭來,看向他的君主。

    耶律洪基卻是漫不經心的說道︰“卿且記得,將南朝科舉的情況,仔細記錄下來……”

    “務必將南朝科舉前十的文章,都收集起來,然後送回國中!”

    “此外,多收集些南朝的小報……”

    “比如說汴京新報、汴京義報……”

    “尤其是,汴京新報近來新刊載的《大唐西域釋厄傳》!”

    “十三郎記得,盡可能的多收集,謄抄好後,送回國中……”

    “唯!”耶律永昌長身而拜。

    隨著宋遼交易貿易的興盛,如今的上京城里,不僅僅開始流行起南朝汴京的生活方式。

    也跟著興起了汴京的娛樂,汴京的文化。

    甚至,連瓦子都出現了!

    來自西域的胡姬、高麗的新羅婢、日本的黑齒奴……都開始出現在上京城內,叫上京城的契丹貴族,好好的開一回眼界。

    自然的,隨著貿易興盛,來自汴京的小報,也跟著流入了上京城。

    然後……

    一炮而紅,迅速的成為了遼地南北兩院的權貴們所追捧的東西。

    汴京義報上,所刊載的文章、詩詞,讓遼地的文人、士大夫們如痴如醉,恨不得逐字逐行的仔細分析,反復研讀。

    而汴京新報上所報道的汴京市井故事、美食以及連載的故事,則在貴族特別是衙內群體中,引發了海嘯一般的反響。

    衙內們天天做夢都在想著,何時去汴京真正游玩一番,去領略那州橋夜市的美景,去看那汴河上的風月,與李師師、徐婆昔、王京奴等被汴京新報,形容為‘沉魚落雁’、‘閉月羞花’般的美人,同枕而眠。

    同時,汴京新報如今已經連載完成的《三國演義》,也在上京城里流行起來。

    不過,因為這些東西都是零零散散的流入,所以,很多人看的都是些殘篇。

    但即使如此,依舊讓人如痴如醉。

    而今年開春後,從汴京隨著商旅隊伍,一起回來的《汴京新報》上刊載的全新故事《大唐西域釋厄傳》,更是剛剛進入上京,就迅速的引爆了整個上京城。

    據說,連宮里面的皇後和皇貴妃,都迷戀上這個新故事。

    只是……

    耶律永昌抬頭,看向耶律洪基,小心翼翼的問道︰“陛下緣何這般關注那汴京新報上的故事?”

    耶律洪基咧嘴一笑,然後合十禮贊道︰“我佛慈悲!”

    “我欲將那故事,傳與阻卜諸部……”

    “使阻卜諸部皈依我佛!”

    草原上的阻卜人,信仰非常駁雜。

    有薩滿教的,也有信大食教的,還有信景教的,甚至連祆教都有人信。

    這讓歷代遼主,頭疼的很。

    任何統治者,都很清楚,宗教是一個很好用的工具。

    用的好了,甚至勝過百萬兵。

    但,草原上的阻卜諸部,信仰如此駁雜。

    讓遼人真的是無從下手。

    這個時候,汴京新報上連載的《大唐西域釋厄傳》傳到了上京城。

    耶律洪基第一時間就知道,這個故事,對于遼國的重要意義——它只要傳到草原上的阻卜部落中,並流行開來。

    那麼,佛道兩教的信仰,也就能隨之傳入。

    而遼地不缺道士、和尚。

    只要能讓阻卜人接受了《大唐西游釋厄傳》,那麼,遼地的道士和和尚,也就能隨之進入阻卜各部傳教。

    耶律洪基如今就在動員道士、和尚。

    和尚們倒是很踴躍。

    尤其是那些在皇家寺廟里的年輕僧人,都有著傳法的欲望。

    就是道士們,似乎沒什麼興趣。

    比起傳教,牛鼻子們更願意宅在道觀里,打坐修道。

    再說了,牛鼻子們那一套其實很看信眾的文化水平的。

    玄之又玄的東西,沒有文化的人,真的听不懂,也很難代入。

    反倒是大和尚們,非常有創新精神。

    只要能傳法,什麼瞎話都敢往外編。

    同時,大和尚的技能也很多。

    好多人是既懂佛法,還懂醫術甚至能兼好幾個其他職業。

    是既懂算命也能看風水,還能做法事。

    所以,也就不要怪,道士被大和尚壓著打了。

    加上契丹人本就崇佛。

    于是,耶律洪基很自然的就會選擇支持佛教北傳草原阻卜諸部。

    耶律永昌對此,自然沒什麼態度,聞言便拜道︰“臣知道了!”

    這種事情他不做,耶律琚也會做的。

    因為,大宋的小官家,特意和他們說過。

    大遼這邊,有什麼要求都可以滿足。

    像是汴京新報和汴京義報,甚至就是小官家親自安排,跟著商貨一起送過來的。

    那位小官家,一點也不像之前的趙官家們。

    之前那些趙官家,是嚴防死守,生怕大遼這邊知悉了南邊的情況。

    他就反過來了。

    只要是公開出版的書籍,都是敞開了對大遼供應,不設任何限制。

    耶律洪基嗯了一聲,然後輕聲道︰“至于這第三個事情……”

    “十三郎應該知道……”

    “與成安公主有關……”

    “宋遼兄弟之邦,理當結秦晉之好!”耶律洪基說道這里,就提高了些聲音︰“再過兩年,便是澶淵之盟締結八十五周年了……”

    “我以為,宋遼關系宜當更進一步!”

    “故,我欲以成安公主為南朝皇帝之妃!”

    “此事,十三郎到了南朝後,要將之當成頭等大事來抓!”

    “至少也當讓南朝皇帝答允,在澶淵之盟締結八十五周年時,與我朝議親!”

    這個事情耶律洪基的心病。

    亦是他認為的‘大安盛世’的最後一塊拼圖。

    只要能完成這個歷史使命,那麼他將來到了九泉之下,見了承天太後和聖宗皇帝,也能昂起頭來,無愧于心!

    耶律永昌听著,卻是神色古怪的抿了抿嘴唇,然後俯首拜道︰“諾!”

    “臣當竭盡全力,助陛下成此心願!”

    以他在大宋的見聞來看,大宋的大臣們,對宋遼聯姻是一百個不情願。

    但,那位小官家的態度,卻是曖昧的很。

    從這個角度來看,小官家對此恐怕是歡喜的。

    所以啊,這是雙向奔赴!

    這個事情,必定能成!

    <!-- 翻頁上aD開始 -->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本站強烈推薦給您以下精彩小說︰

本站所有內容均來源于網友網絡分享與轉載,本站不承擔任何責任!如不認同,請離開本站。

若本站無意中侵犯到您的權益或含有非法內容,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做出回應。

Copyright © 2012∼2018 www.luanhen.com 飄天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5008561號

XML︰1  2  3  4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