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更新最新入庫全本精品總排行榜  

正文 第966章 朔黨的黃昏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作品︰我在現代留過學 | 作者︰要離刺荊軻


 熱門推薦: 雪鷹領主 完美世界 武極天下 星河大帝 傲世九重天 我的貼身校花

    筆趣閣最新域名︰www.biquge85.com ,請牢記本域名並相互轉告!

    第966章 朔黨的黃昏

    呂陶戰戰兢兢的被帶著,進了福寧殿殿堂。www.biquge700.com

    他抬頭就看到了,坐褥上端坐著的天子,以及帷幕後的身影。

    頓時,一種如履薄冰的感覺,從他心底升起。

    于是,這位甦大胡子的親家(呂陶的女兒嫁給了甦軾之子甦邁,不過那位呂夫人已在元豐八年不幸病逝),撲通一聲,就匍匐到了地上。

    “殿中侍御史知雜事臣陶,躬問皇帝陛下聖躬萬福……太後娘娘聖躬萬福……”

    坐褥上的天子,沒有和往常一般,溫柔的說出那句‘朕躬安’。

    恰恰相反,他保持了長久的沉默。

    整個殿堂,一時寂靜無聲。

    這讓呂陶感到一種壓抑、緊張的氣氛。

    良久,御座上的天子,才終于開口,語氣森然,沒有任何溫度︰“什麼萬福?”

    “朕怎麼不知道,朕居然還有福氣?”

    天子之語,字字如刀,剮在他的心頭,叫呂陶汗流浹背,只能再拜︰“臣合該萬死!”

    “伏乞陛下治罪!”

    “罪?”御座上的天子笑了,只是這笑聲太過滲人了些︰“知雜能有什麼罪?”

    “皇考已經升暇,朕又是個孩子,母後不過婦人而已!”

    “御史台的君子們,為了天下社稷著想,為了天下人驅逐權臣,何錯之有?”

    “反正,朕只是個孩子嘛!不懂事!”

    呂陶頓時汗如雨下。

    御座上的天子的陰陽怪氣,叫他魂飛魄散。

    孩視天子!

    無論什麼時候,被人扣上這樣一個罪名,都等于自絕于天下。

    他連忙頓首拜道︰“臣絕不敢有此大逆不道之念!”

    “伏乞陛下明察!”

    “明察?”

    御座上的天子,忽然拿起了什麼東西。

    然後一股腦的丟到了殿上。

    “那知雜就好好看看!”

    “這些日子,御史台都在干些什麼吧?”

    呂陶微微抬頭,就看到了,十幾份被天子擲出來的札子,凌亂的鋪呈于地板上。

    “造謠輔臣,攻擊元老,無事生非,乃至于要挾朝廷,離間朕與太母母子親情!”

    “御史台,當真是好得很呢!”

    “憲司,還是朕的憲司嗎?!”

    呂陶微微顫顫的頓首磕頭,連話都不敢說,實在是天子的話,過于誅心了!

    御座上的天子,似乎是罵累了,端起茶盞,飲了一口茶水,然後嘆了口氣,語調終于是緩和了些︰“呂知雜……”

    “臣在……”

    “可還記得,朕命範舍人,為知雜草拜殿中侍御史知雜事時的詔書內容?”

    “臣一日不敢或忘!”

    “善!”天子道︰“知雜且當著朕與母後之面,將那詔書復述一遍!”

    呂陶再拜︰“諾!”

    自元豐八年,他被起復以來,本著一顆進步的心,他從開始的小心翼翼觀察,到得後來的大膽追隨。

    一路都是抄著前輩們的進步之路——做一個帝黨!

    以忠不可言,而聞名于御史台中。

    自然官爵也是蹭蹭蹭的漲!

    兩年多一點的時間,就從監察御史,飛升成殿中侍御史知雜事。

    在御史中丞闕員的如今,成為了事實上的中司。

    自然的,學習前輩們,將天子制詞,爛熟于心也是理所當然。

    稍作調息,呂陶就開始背誦起了兩個月前,他升任殿中侍御史知雜事時,天子命中書舍人範百祿給他寫的制詞︰“敕︰具官呂陶,爾以御史,論事稱職;擢居諫垣,而能秉心不回,忠言屢聞。

    考其所爭之義,皆有可行之實。予維寵嘉之,茲復命爾往貳執法,樂于從善,朕志亦可見矣!

    《易》曰︰“大君有命,開國承家,小人勿用,必亂邦也。”爾謹視中外,毋縱詭隨,以成我純一之政!可,特授殿中侍御史知雜事!”

    只是呂陶背著背著,聲音越發的小。

    因為他發現,天子早已在給他的制詞中,說明了提拔他的理由——秉心不回,忠言屢聞;樂于從善,朕志矣可見也!

    顯然,這是天子在表彰他在包括駙馬張敦禮等一系列案件中,緊跟指揮,忠心耿耿,更提醒他——咱們君臣要同心訥!

    簡單的說,就是天子在對他言︰呂卿啊,你能忠心侍朕,朕很開心!

    其後的文字,更是直接點明了,他今後的職守——

    什麼叫‘大君有命,開國承家,小人勿用,必亂邦也’?

    不就是說的今天這樣的事情嗎?

    而‘爾謹視中外,勿縱詭隨,以成我純一字政’,更是就差沒有赤裸裸的告訴他——跟緊朕!不要和那些牛鬼蛇神有來往!你應該做到,只忠于朕!

    然而……

    他卻視而不見,听而不聞,以為這是虛應故事的文字。

    果然!

    天子的責問,沒有錯!

    他,確實是孩視天子了!

    若非孩視天子,他怎麼會這麼的大意?以至于連天子詔書上的內容,都不放在心上!只是虛應故事的,背了一遍。

    若非孩視天子,他又怎會答應劉安世?

    一切都是他自己的錯誤!

    呂陶背完制詞,就匍匐在地,頓首謝罪︰“臣……”

    “辜負陛下厚望,未遵德音教誨,以至有今日之事!”

    “臣無所他言!”

    “唯乞陛下,重責之,以警後來人!”

    說著,他就摘下了自己頭上的襆頭,解下來腰間佩戴的御賜銀魚袋。

    用巍顫顫的雙手,將襆頭與魚袋,放到了身前。

    ……

    帷幕中的向太後,靜靜的看著,趙煦對著殿上的大臣斥責。

    幾乎沒怎麼費力,就讓一位待制大臣,御史台的二號人物,脫帽謝罪。

    這是她第一次,直接領略這個孩子的馭下手腕與權術。

    她的眼中,滿是驚喜與欣慰。

    “先帝啊……”

    “有六哥在,國家必能復興!”

    于是,她下意識的就代入了,熙寧、元豐時代的角色。

    彼時,每有外臣入對,而她又恰好在場。

    即使那外臣是她所厭惡的王安石,向太後也會盡可能的給那外臣在先帝面前說好話,扮演一個賢後的角色。

    便輕聲道︰“六哥,呂知雜雖有過,但其一片赤誠可嘉也!”

    “不如,便就此從輕發落罷!”

    她的話雖然很輕,但卻依舊清楚的傳入了殿上的呂陶耳中。

    讓呂陶頓時燃起希望來。

    御座上的天子,在听了太後的勸說後,可能火氣也降了些,扭捏了一下,就扭頭道︰“母後所言,我何嘗不知?”

    “然而,國有國法,家有家規!”

    “御史台,乃風憲之司,執我家法之地也!”

    “理當遵祖宗法度,用聖人之道,而行諫諷糾劾!”

    “昔仲虺言湯之德曰︰改過不吝!孔子論一言而喪邦曰︰惟予言而莫余違!”

    “自皇考棄天下,朕臨危受命,承祖宗之宗廟,社稷之重,常恐年幼無知,舉止失措,以羞皇考之德,于是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夙興夜寐,不敢忘天下之困苦!”

    “乃節儉自用,關心民生,一日不過三餐,所食不過宮中自種之菜肴;四季常服,皆母後、太母,親手所織!”

    “不過是期天下臣民,知我國家之難,而與臣僚百工,哿ν 畝眩 br />
    說著,御座上的天子就站起身來,走到那丹壁之前,隔著御柵,看向呂陶。

    呂陶也抬起頭來,眼中含著淚水,滿心愧疚,滿心的自責。

    概因,天子所言,不僅僅是一片真誠,叫他動容。

    所述之事,也都是朝野共見的事情。

    這位陛下,年紀雖小,卻是真的願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的。

    且所行所為,皆合聖人所教,士大夫所倡。

    旁的不說,汴京學府一期、二期,售出之錢,數以百萬貫。

    但,這位陛下分文未取。

    除了一期有一半的錢,用在了在宮中後苑營造奉養兩宮的宮闕外。

    其他的,都用在了文教之事上。

    太學、武學、算學、律學,皆賴此而興。

    不久前更下詔,要求開封府在京中擇址,建立一座開封府官營藏書院。

    其經費,用的是汴京學府所得之錢。

    第一次就撥下了十萬貫!

    據說將來還要分次下撥百萬貫。

    以此建立一座,向天下士人以及官員,提供借閱、抄錄的公共藏書院。

    此外,地方州郡的書院和州縣的州學、縣學,現在也都有著朝廷撥款了。

    雖然數量不多,分配下去,每州一年也就幾百貫。

    但其興學興教之赤心誠懇,無可指摘。

    對于百姓、民生,這位陛下的關懷,同樣有目共睹。

    有宋以來,這樣的天子,還是第一次出現!

    即使仁廟,也遠遠不如——呂陶是皇佑四年的進士,他經歷過仁廟時代,自然知道,坊間所稱頌的那位官家,實際上是個什麼樣子?

    呂陶听著,巍顫顫的頓首︰“臣,辜負聖恩,辜負陛下厚愛!”

    “合該萬死!”

    “不敢期陛下寬宥!”

    便只听丹陛前的少年天子道︰“朕也不是不講道理的!”

    “知雜,身為憲司之貳,坐視憲司潰亂,小人橫行而不治,奸邪之風起而未能阻!”

    趙煦對于呂陶的失望,是顯而易見的。

    他本想,將這個大臣培養起來,作為他在御史台內的眼線,代替他監視和引導御史台的風氣。

    可惜……

    呂陶沒有做到這一點。

    這兩個月來,他太得意了!

    若不加以懲戒,若不給與處罰。

    那將來誰還肯听他這個皇帝的?

    威權威權!

    必先有威,然後才有權!

    威權不行,即使是天子,也會令不出宮門。

    “朕負祖宗社稷,賞功罰過,理當明確!”

    “這樣吧!”

    “知雜且落殿中侍御史知雜事一職,以朝散大夫、直集賢院出知外郡!”

    “朕記得河陽府知府有缺……”

    “且去河陽,為一任知府,署理民生,代朕牧狩一方!”

    “諾!”呂陶深深一拜︰“臣陶叩謝天恩!”

    就這樣,呂陶這位離四入頭的御史中丞只有一步之遙的大臣,被趙煦罷黜。

    旋即,趙煦召見中書舍人範百祿,命其草制呂陶出知的制詞。

    在制詞中明確了,他在御史台的失職,並用上了‘往欽用勵,毋忽朕訓,吾將觀焉’的文字。

    這詔書發出,朝野震動,所有人都知道了宮中的態度

    然後……

    屬于大宋朝的傳統就開始了。

    包括御史台在內的,幾乎整個朝廷,所有有資格可以上書的大臣。

    無論是文臣,還是武臣,不管是宗室外戚還是勛貴。

    都紛紛上書,極言御史台的亂象,指斥憲司未能守職。

    在這些奏疏中,孔文仲、劉安世、韓川為首的言官,被人扣上了無數帽子。

    孔文仲還好。

    這位孔子的後人,雖然在政治上和甦大胡子一樣是又菜又愛玩。

    但,他屁股確實干淨。

    其他人就沒有這麼好運了。

    貪污、受賄、結交外戚、宗室、侵佔民田,徇私枉法……

    無數黑材料,仿佛是從地里面長出來似的冒了出來。

    而且,這些黑料還不像劉安世指責李常、李清臣等人在洛陽買園宅、在相州置田產那般,純屬腦補猜測。

    有不少,甚至是有鼻子有眼。

    顯然是早有預備的!

    于是,輿論嘩然。

    汴京新報在頭版頭條刊文,指斥御史台的混亂。

    汴京義報上,更是刊載了署名為‘白石山人’的文章,拷問‘御史台到底是誰的憲司’。

    在重重壓力下,孔文仲先撐不住了。

    在十二月丁酉(十九),也就是群臣上札言事的當天,上表請罪,並求去。

    緊接著,第二天戊戌(20),韓川等六名御史台官員,先後上表請罪。

    劉安世比這些人多撐了兩天,到十二庚子日(22),也頂不住了,上表自承罪責求去。

    趙煦得知此事,只是冷笑了一聲︰“此獠怕是被人逼著體面的吧!”

    “真是無恥啊!”

    大宋的士大夫們,都是很體面的。

    你看孔文仲,稍有風聲,就立刻識趣的上表請罪求去。

    其他人也只觀望了一天,就上章求去。

    對于群臣所奏的,幾乎所有罪名,他們都不做辯解,只自承罪名,自請出知。

    但這劉安世卻是垂死掙扎了好幾天,等到汴京義報拷問‘御史台到底是誰的御史台’,他才知大勢已去,上章承罪求去。

    趙煦自不會叫他討得什麼好!

    元二年十二月辛丑(23)。

    趙煦召見中書舍人顧臨、範百祿,命這兩人草擬罷黜詔書。

    先是,右諫議大夫孔文仲,以謠惑大臣、誹謗儒師(程頤)的罪名,罷知青州。

    這就是多少看了一些孔子的面子,從輕發落了。

    至少,青州是個養老的好去處。

    然後,又以‘結黨營私,誹謗宰臣,妄議元老’的罪名,罷監察御史韓川等八人,為偏遠軍州知縣、通判等。

    緊接著,趙煦親自口述,命範百祿制詞,寫了一篇措辭無比嚴厲的責貶詔書。

    以監察御史劉安世,居心叵測、陰懷不軌之心,欲亂社稷國家。

    勒停、沖替,責為永州團練副使,安置于郴州,編管居住。

    並格外強調——遇赦不免!

    這就是連半點機會也不肯給他了。

    一定要把他貶死在郴州!

    詔書下降,送抵御史台,整個御史台中都是一片抽泣,半個御史台今日之後,將為之一空。

    有心人,更是發現了一個微妙的政治現象——

    元豐八年,司馬光回朝後,向朝廷舉薦了十幾位御史。

    在過去三年中,已先後有王岩叟、劉摯、鮮于甑仁嘶褡鎩br />
    此外還有三人因守孝或者其他緣故去職。

    在今日之前,司馬光當年所舉薦的御史,只剩下了五人還留在朝中。

    經過這一次動蕩後,當初司馬光所薦的御史,就剩下了一根獨苗——監察御史王覿。

    別人怎麼想不知道。

    但王覿卻只有一個念頭——瑟瑟發抖,如履薄冰,戰戰兢兢。

    和王覿一樣有著同樣感覺的,還有在登州的甦軾。

    大胡子的消息很靈通。

    幾乎是在孔文仲上表請罪求去的當日,就通過渠道,得知了京中的事情。

    本來,已是春風得意馬蹄疾,多少有些固態萌發,再次開啟了大嘴巴,到處議論和發表對朝政意見的大胡子,瞬間被嚇得噤聲,連續好幾天,都閉門不出,直到元三年的新年,他才再次出現在官署中。

    <!-- 翻頁上aD開始 -->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本站強烈推薦給您以下精彩小說︰

本站所有內容均來源于網友網絡分享與轉載,本站不承擔任何責任!如不認同,請離開本站。

若本站無意中侵犯到您的權益或含有非法內容,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做出回應。

Copyright © 2012∼2018 www.luanhen.com 飄天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5008561號

XML︰1  2  3  4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