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更新最新入庫全本精品總排行榜  

正文 第802章 先天科學聖體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作品︰我在現代留過學 | 作者︰要離刺荊軻


 熱門推薦: 雪鷹領主 完美世界 武極天下 星河大帝 傲世九重天 我的貼身校花

    筆趣閣最新域名︰www.biquge85.com ,請牢記本域名並相互轉告!

    第802章 先天科學聖體

    第二天,沈括依詔入宮,到了內東門下,就被告知,因為今天天氣不錯,所以天子決定到後苑釣魚,于是,他陛見的地方也改了——內池沼。www.biquge900.com

    沈括也沒在意,像他這樣經常入宮的大臣,經常性的就會在入宮的時候,被告知——天子已經決定換地方召見您了!

    一開始,沈括還以為,這是少年心性,總愛隨心所欲。

    直到後來,有此他和妻子提及此事,才被妻子一語點醒︰“舊年禁中之事多泄,今天子臨朝以來,禁中大臣語,已少為外廷知!”

    他頓時醍醐灌頂,明白了過來。

    少主根本不是隨心所欲,而是一種很高明的權術手段。

    借此,既能打亂外人的窺伺準備。

    同時也能有效的清理自己身邊的人——通過這種辦法,可以一輪輪的試探身邊的人。

    一次泄密,所有人連坐,統統打入另冊。

    如此一來,就沒有人敢隨便傳播禁中語了。

    此兵法所謂︰聲東擊西,避實擊虛也!

    沈括跟著馮景,從內東門入宮,然後向西經會通門,過崇政殿。

    過了崇政殿,便進入真正的大內宮闕範圍。

    這里的氣氛明顯的緊張起來。

    巡邏的親從官們,在御道上穿梭往來。

    沿著長長的御道,穿過崇政殿後的廊柱,自延和殿與景福殿之間的狹長走廊穿出,就到了廣聖宮,而廣聖宮後面就是後苑。

    先帝時,沈括來過這里一次。

    彼時,他還是判軍器監,有次先帝特意帶他來到後苑,賞花垂釣。

    所以,沈括有些印象。

    但,那已是十七年前的事情了。

    沈括想著,就頗感唏噓。

    十七年前,熙寧變法正值高峰,他也是風華正茂之年。

    而十七年後,已是換了天地。

    但,眼前的宮牆,卻還是一如記憶中的模樣。

    所以,沈括在過宮門的時候,稍微駐足了一下。

    馮景何等機敏,立刻注意到了,輕聲問道︰“提舉曾來過?”

    “嗯……十七年前,蒙先帝愛幸,奉旨伴駕于後苑……”

    馮景頓時肅然起敬。

    十七年前……這位提舉就已能隨先帝伴駕至後苑……

    果然不愧是先帝特意為少主磨礪、挑選的輔佐大臣!

    便道︰“朝中能如提舉般,獲兩代天子愛幸者,也沒有幾個啊!”

    “想來,提舉當有宣麻拜除之日!”

    沈括听著,心花怒放。

    宣麻拜除,拿到一把清涼傘,這是他這輩子的最大追求了!

    也是如今所有大宋士大夫們的最高追求。

    不過,嘴上他還是謙虛著︰“國家賢臣無數,德行高于我者,不可計數……宣麻之事……我何敢望?”

    馮景笑了笑,也不說話,只帶著沈括進了後苑。

    一入後苑,安保水平立刻直線上升。

    穿著山文甲的御龍直,取代了皇城司的親從官。

    幾乎是三步一崗,五步一哨。

    沈括不敢再張望,只低著頭,跟著馮景一路向前。

    大約在這後苑中繞了有一刻鐘左右,沈括听到了潺潺的水聲以及水車汩汩的汲水聲。

    他稍微抬頭,便看到了夏日明媚的陽光下,池沼旁的一處碼頭上,長著許多傘蓋。

    隱隱約約能看到一個穿著褚黃色常服的少年,正拿著魚竿,坐在一條用著藤蔓編制而成的椅子上,似乎正專心致志的看著池沼。

    沈括看著,心道︰“當今天子,與列祖列宗,皆是一般的愛釣魚啊!”

    自太宗以降,歷代官家,都是釣魚愛好者。

    有關他們釣魚的故事、趣聞,都快能寫成一本書了。

    譬如說,真廟的時候,禁中就傳出來過,釣魚選宰相的傳說。

    據說,當年真廟愛釣魚,但卻總是釣不上魚。

    為此,真廟決定帶大臣們一起釣魚。

    看看到底是技術的問題?還是這後苑里的魚有問題?

    結果……

    當日幾乎所有人都中魚了,就真廟沒有!

    頓時,龍顏大怒!

    這個時候,丁謂見到風向不對,立刻賦詩一首,其中有一句這麼說的︰鶯驚鳳輦穿花去,魚畏龍顏上鉤遲!

    真廟听完,龍顏大悅,回去後就召見了翰林學士,宣麻拜相,讓丁謂成了宰相!

    這個故事,沒有人知道真假。

    但,沈括可以確信的是——祖宗以來,天子垂釣,近臣伴駕,乃是制度。

    尤其是仁廟時代,還特別發展出了‘釣魚宴’。

    根據當年參加釣魚宴的大臣們說,在這禁中釣魚,是有規矩的。

    比如說,天子未中魚,大臣即使中了魚,也不能提桿,也比如說,伴駕垂釣,君臣用的抄網是不同的。

    天子用紅網,大臣用白網。

    這一點尤為關鍵!

    因為,據說當年曹利用,就是在伴駕釣魚的時候,用了紅網,得罪了仁廟,因此被罷相、刺配,最後被逼殺。

    想著這些事情,沈括就戰戰兢兢的到了那碼頭前,對著正坐在椅子上,專心致志的垂釣的天子拜道︰“龍圖閣直學士、朝議大夫、提舉專一制造軍器局臣括恭問皇帝陛下聖躬萬福!”

    是的,沈括又升官了。

    如今,已經差不多升到了他因永樂城戰敗而被罷黜的官階。

    當時的他是以龍圖閣學士、太中大夫為延路經略安撫使,只差一步就能宣麻。

    奈何,就是這一步……怎麼都沒有跨過去!

    如今,兜兜轉轉,總算是升到了只比罷官貶黜前低一點的官階、貼職。

    兩府的大門,再次為他打開。

    趙煦回過頭,看向沈括,露出笑容︰“沈卿來了!”

    “且免禮,到朕身邊來,與朕一起垂釣……”

    “諾!”沈括受寵若驚般的再拜謝恩,然後起身,恭恭敬敬的來到了天子身邊。

    馮景將一張椅子搬到他面前,又奉來茶水,為他取來了一支魚竿,一個魚簍以及一個抄網,白色的!

    沈括小心翼翼的看了看,官家面前放著的抄網,果然是紅色的。

    趙煦見著沈括的神色,咧嘴一笑︰“卿想起了什麼?”

    趙官家們愛釣魚,在現代宋史研究圈里,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甚至曾有人打趣玩梗︰“可能就是老趙家年年空軍,所以氣運平衡到了釣魚城,讓他們釣到了一位蒙古大汗!”

    趙煦拿著自己的抄網,晃悠了一下。

    沈括趕緊道︰“臣惶恐……”

    “無妨!”趙煦笑著說道︰“卿且坐下來,與朕一邊釣魚,一邊閑聊吧。”

    “諾!”沈括小心翼翼的坐下來,拿著魚竿,然後熟練的掛上魚餌,但沒有第一時間下桿,而是小心翼翼的觀察了一下趙煦那邊的魚情。

    魚竿是一點動靜也沒有!

    但水面上的魚兒,看著似乎有不少!

    這就很尷尬了。

    畢竟,傳說中,天子未中魚,大臣即使中魚也不能提桿。

    更有傳說,曹利用就是栽在某次釣魚,比仁廟先中魚,還用了仁廟的抄網,因此得罪,最終吊死在房梁上。

    所以……萬一,若他來了後就中魚……這多尷尬?

    沈括覺得,還是得等一等。

    趙煦見著,卻是笑著搖頭,問道︰“卿為何不下桿?”

    “是怕比朕先中魚?”

    “沒關系的!”趙煦輕笑著,看向面前的水面︰“朕可不似祖宗那般寬仁!”

    “這池中魚,若不給朕面子,那朕自不會慣著它們!明天就命人來抽水!”他舔了舔嘴唇,怪笑起來。

    話音剛落,趙煦手中的魚竿就有了動靜。

    他輕輕一拉,一尾差不多半斤左右的鯉魚,就被他拉了上來。

    一邊的馮景,眼疾手快,立刻拿著抄網,將鯉魚抄起來,放入魚簍內,嘴上還不停恭維著‘大家神威’、‘震懾群魚’、‘此魚為大家所釣,真真有福氣’雲雲。

    趙煦中了魚,自然非常高興,得意對沈括道︰“沈卿你看,還是抽水管用吧?”

    沈括顯然不知道抽水梗,只好陪著笑起來,然後甩下自己的魚竿。

    趙煦上了魚,興致也來了。

    在馮景將魚兒抓著取下魚鉤,放入魚簍後,他繼續掛上魚餌,繼續下桿。

    趁著下桿的功夫,趙煦對沈括道︰“沈卿啊,朕忽然想起了,祖宗時的一個故事……”

    沈括豎起耳朵,嘴上恭敬的道︰“未知陛下想起了何事?”

    “也是發生在此地!”趙煦微笑著︰“據說,太宗時,這後苑中還養過交趾進貢的大象!”

    沈括一听,就知道是什麼事情了?

    連忙開始捧哏︰“臣也有所耳聞……據說,那象頗通靈性,太宗愛之,嘗與左右觀象于後苑……”

    趙煦點點頭,接著道︰“那象死了後的事情,卿也知道吧?”

    沈括頷首,恭敬的道︰“臣略有听聞……傳說太宗曾命人剖象取膽以觀象膽……但屠夫剖開象腹,卻尋不到象膽……”

    “當時伴駕的徐騎省(徐鉉,因其曾官拜散騎常侍,所以世人以騎省稱之),奏之曰︰乞于前足求之!”

    “太宗命人剖象前足,果見象膽!”

    “太宗問其故,徐騎省對曰︰象膽隨四時在足,方今二月,故知在其左足也!”

    趙煦听完撫掌贊道︰“卿果真博聞廣識!”

    “只是……”趙煦忽地扭頭,盯著沈括的臉,換了一副無比認真嚴肅的神態,問道︰“以卿之見,象膽果如鉉言,隨四時在足嗎?”

    大象的膽,會因為四季變化而在四條腿上來回游走?

    上上輩子,趙煦或許會信這種故事。

    但在現代,接受了科學教育後,趙煦知道,這又是一個文人編出來的故事。

    沈括咽了咽口水,答道︰“奏知陛下,臣……未曾見過大象……不敢言其真偽!”

    趙煦看著他,忽然笑起來,撫掌道︰“善!”

    “卿真誠人也!”

    “聖人格物致知之道,就需要愛卿這樣的精神……”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

    “未有實證之後,才可定論!這才是格物致知的聖人真意!”

    “卿以為呢?”

    沈括听著,卻是仿佛醍醐灌頂。

    他喃喃自語一聲︰“唯實證之後,才可定論……唯實證之後,才可定論……”

    接著,他就面朝趙煦,跪下來,叩首拜道︰“陛下德音,聖哲淵深……臣叩謝陛下提點!”

    這話一半是阿諛奉承,但也有一半是真心實意。

    因為沈括自從開始打出格物致知的旗號,提倡實學後,他與甦頌等志同道合之人,共同埋首于此。

    雖然,成績是做出來了不少。

    但,在理論和學術上,卻一直沒有什麼大的進展。

    他始終被困在孔孟之道中,雖也想過,借他山之石。

    可孔孟之外,如今士大夫們喜歡拿來填充自己的理論和主張的那些東西——莊子、老子或者佛家的說法,都太過形而上。

    對他想要走的實證或者說叫實學卻沒有多少用處。

    不意如今,卻在入宮伴駕垂釣時,被官家一語點醒。

    就像當初,官家一句格物致知乃聖人大道,讓他得以開闢出一條有別于當代其他學派的新道路一般。

    趙煦見著沈括的模樣,擺擺手道︰“卿不必如此……”

    “且起來吧!”

    沈括再拜謝恩。

    這個時候,無論是沈括,還是趙煦,都沒怎麼管自己面前的魚竿了。

    趙煦等沈括坐下來後,就對他道︰“說起來,今日朕請卿入宮,卻也是個類似當年太宗皇帝求象膽的問題,想與愛卿請教……”

    沈括低著頭,道︰“乞陛下賜教!”

    “是這樣的……”趙煦抬起頭︰“前些時日,朕在御花園中的涼亭納涼,在走出涼亭的時候,一顆果子落到了朕的頭上……”

    趙煦伸手摸了摸自己的頭,假裝自己真的被果子砸到了腦袋。

    沈括不明所以的看向趙煦。

    趙煦眯起眼楮來︰“朕這兩天一直在想此事……”

    “沈卿……你說為何這天下之物,都是從高處向低處掉落?而不是相反?”

    沈括听著,起初還不以為意,沒怎麼想就下意識的回答︰“奏知陛下……自古以來,天下萬物,皆自……”

    然後,他就愣住了。

    對啊!

    為什麼所有東西,都是從高處向低處掉落?

    為什麼呢?

    他渾身的雞皮疙瘩都已經起來了。

    趙煦看著他的模樣,在心中暗暗點頭,贊道︰“果然不愧是被現代推崇的大科學家!”

    若換了其他人,是不可能如沈括這般,迅速反應過來的。

    就算反應過來了,大抵也是演戲。

    不像沈括,以趙煦的觀察,他是真的開始思考‘為什麼天下萬物都是從高向低掉落?’這個打開了現代科學的千古之問。

    于是,趙煦決定給他加一把勁,再推他向前走一步,讓他去打開那扇‘科學’之門。

    趙煦接著問道︰“還有啊……”

    他拿起自己身邊,團起來,用來打窩的餌料,將之分成兩個大小不一的球體。

    然後在手中掂量了一下,問道︰“沈卿啊……”

    “卿覺得,朕手中的這兩團餌料,若同時從開寶寺鐵塔向下拋……”

    “哪一個會先落地?”

    “大的?”趙煦拋了拋︰“還是小的?”

    沈括咽了咽口水,答道︰“陛下,臣以為,恐怕這兩團餌料在落地前就會碎開……或者被風吹走……”

    他是走在第一線的,專門做各種實驗和實證的人。

    他曾用飛鳥法,繪制地圖,為趙煦創作沙盤這一工具,做好了理論和技術準備。

    他還發明分層築堰測量法,準確的測量出黃河開封段到泗州之間的落差,為導洛清汴工程,奠定了可行性的技術論證。

    他也在仔細研究了太行山的些海洋貝類化石後,斷定當地在無數年前可能是海洋,至少也是海濱地區,于是推斷出華北地區可能是河流沖擊、沉積而成的平原。。

    他還是聲學先驅,首次發現了應鉉共振現象。

    所以,他是個在科學上非常敏感的人。

    準確的說,他是‘先天科學聖體’。

    五百年才能出一個的那種!

    于是,沈括渾身都在顫栗。

    “陛下……”他喘息著︰“臣乞至開寶寺鐵塔,用大小兩個鐵球做實證!”

    趙煦含笑點頭︰“卿想做那就去做吧!”

    “至于現在……”

    “且陪著朕釣魚先!”

    (本章完)

    <!-- 翻頁上aD開始 -->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本站強烈推薦給您以下精彩小說︰

本站所有內容均來源于網友網絡分享與轉載,本站不承擔任何責任!如不認同,請離開本站。

若本站無意中侵犯到您的權益或含有非法內容,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做出回應。

Copyright © 2012∼2018 www.luanhen.com 飄天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5008561號

XML︰1  2  3  4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