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5章 義天僧入汴京
元 二年二月乙酉(26)。
www.kmwx.net
呂惠卿看著被送到自己手里的拜帖︰“舒信道居然被起復了!”
“真乃……意料之外啊!”
在他身旁的幕僚李夔道︰“相公,下官听說,起復舒者,乃是宮中慈聖太母……”
呂惠卿嘿了一聲,卻對此並不做評價,只與李夔道︰“斯和,且替吾走一遭朝集院,見一見那舒信道,就言吾奉詔回朝,尚未面聖前不便見客!”
這就是婉拒與舒這個故人相見了。
他呂惠卿只是脾氣火爆,但一點也不傻。
他雖在太原,但一直有關注朝政。
自然知道,最好和兩宮,特別是太皇太後提拔的人保持一點距離。
“諾!”李夔領命而去。
呂惠卿則將拜帖收起來,然後走到自己所住的這個宅院的後院內。
看著院落中,那株依舊郁郁蔥蔥的柏樹。
呂惠卿的嘴角,微微彎起起來。
這個宅子,是他第一次入京為官的時候,租的宅子。
而這庭院內的這株柏樹,還是他當年親手所栽。
熙寧年間,他再次回京,依舊租住在此。
現在,他時隔十年,再次回到汴京。
這個宅子還是在這里,且宅中一切如故。
特別是那株他親手所栽的柏樹,依舊生長在原地。
“皇恩深重啊……”呂惠卿輕聲說道。
這可不僅僅是當今官家的恩情深重!
也是先帝的隆恩眷顧!
不然,哪里可能這麼多年,這個宅子一點也沒有變過呢?
這只能是宮中有旨意,特意為他保留了此地的草木、建築原貌。
若換了其他士大夫,此刻早已感動的稀里糊涂,恨不得為大宋社稷粉身碎骨了。
但呂惠卿的腦回路,卻異于所有士大夫。
他看著眼前熟悉的庭院,熟悉的廂房布局。
他慢慢走過落英繽紛的小小花園,坐到那張昔年他最愛的石桌前,注視著石桌上的棋盤。
他忽然想起了,千古名篇《與陳伯之書》的名句,于是悠悠念道︰“將軍松柏未剪,親戚安居,高台未傾,愛妾尚在……”
然後,他就直接跳到了那最有名的那一句話︰“故知霜露所均,不育異類!姬漢舊邦,無取雜種!”
“是了……是了……”
“此定是先帝與官家,要對吾所說的話!”
對呂惠卿這種人來說,你給他點顏色,他就敢開染坊。
即使是在當年熙寧變法的新黨一系中,呂惠卿也是激進派里的激進派。
以至于王安石都直呼太極端了!
以至于,朝野內外,那些能被他得罪的人,他統統得罪了一遍。
www.biquge700.com
而在呂惠卿的視角,自元豐八年,新君登基以來,對他表現的從來都是眷顧、保護。
為了保護他,也為了給他撐腰,少主甚至直接用軍法處死了一位遙郡!
但在呂惠卿的看來,卻也不僅僅是保護、撐腰這麼簡單。
他覺得,這還是鼓勵!
所以,去年的宋夏戰爭,他才會那麼積極主動的率軍直接打進西賊腹地。
現在也是一般!
在呂惠卿看來,兩代天子,都為他保留了這處故宅。
潛台詞,就藏在《與陳伯之書》里。
而且,必然是那一句‘故知霜露所均……’。
道理是很簡單。
在呂惠卿的理解里,現在的天下格局,與當年南北朝時,頗為相似。
甚至可能還要混亂。
北方的北虜,竊據幽燕。
西北的黨項,割據靈夏、河西。
還有吐蕃殘部,稱制于青唐。
南方更有交趾小丑,頑抗王師!
所以,兩代天子都特意為他保留了他的舊宅景物。
豈不就是在暗示他——愛卿搞快點!?
必是如此!
于是,當即就興奮的開始準備寫乞陛見札子,打算明天一早,就去內東門下投遞!
……
舒听完李夔帶來的話。
他多少有些失望!
但還是禮貌的道︰“既是如此,某就待吉甫陛見之後,再往拜謁!”
送走李夔,舒搖搖頭︰“看來這京中群臣,皆將某視作了後黨了……”
他回京這幾日,除了去內東門投遞了札子,請求陛見外。
就是一直在奔走聯絡舊日的友人。
除了都堂宰執,只是禮貌的送上帖子,說明自己已經回京外。
其他人能去拜訪的,都去拜訪了一遍。
但,幾乎所有人都和呂惠卿一般禮貌性的婉拒了他的拜訪。
不過,這在某種程度上來說,也是一件好事!
舒拿起自己托人,買到的那些汴京新報。
繼續看起來。
他正在惡補著,這兩年來汴京城發生的種種事情。
而那碼頭上的伙計沒有騙他!
汴京新報,確實是最好了解過去兩年,汴京變化的途徑。
無論是朝堂上的風向,還是市井的變化。
都能從這汴京新報上找到一些痕跡,甚至直接可以在汴京新報上,看到真相!
而他,確實是需要惡補這些東西。
……
二月末的混同江,天氣也開始轉暖了。
www.biquge700.com
封凍的江面,也開始了融化。
女直各部,正在從四面八方,趕來此地,參與今年的頭魚宴。
耶律洪基的心情也隨著春天的到來,變得越發燦爛。
尤其是隨著今年從南朝采買的第一批商貨,陸陸續續的被送來後。
耶律洪基的心情,就越發美麗。
手里有錢,他也變得豪爽起來。
今天賜某部女直首領棉布二十匹,絹布一百匹,紅糖十五斤。
明天又賜渤海某位豪族首領,棉布百匹,絹布五百匹,糖霜五斤。
幾乎是送來多少,他就賞賜多少出去。
在耶律洪基的大撒幣下,女直各部歡天喜地,渤海的豪族們也是恭維不已。
哪怕是桀驁不馴的生女直們,現在在賞賜的誘惑下,也變成了他耶律洪基的忠臣、順臣,一個個拜服不已。
大遼盛世,從未如現在這般鼎盛。
唯一讓耶律洪基有些煩惱的,還是宋遼交子貿易談判,大遼這邊因為缺乏足夠白銀、黃金而陷入停滯。
他有心想用府庫里儲存的那些黃金白銀。
可朝臣們卻都反對!
像是梁穎、蕭兀納等清流,更是嘰嘰喳喳,勸他節儉,省用。
說什麼‘國家用兵高麗,百姓負擔已重,願陛下節用,以體民心……’。
搞得耶律洪基很煩!
卻也沒有太多辦法!
因為這些人都是忠臣!
而且,耶律洪基心中明白,他們說的是有道理的。
前線大軍,頓兵于高麗。
耶律迪烈說,高麗乃海東大國,帶甲數十萬,急切之間是難以滅亡的,必須徐徐圖之。
不然,先朝三伐高麗,先勝後敗的教訓就要重演。
所以,戰爭的開支壓力,非常大!
而幽燕地區的百姓,本來就連續遭到了旱災,現在又要承擔軍費開支。
他們確實很苦!
也逼不得!
因為,宋遼是有漫長邊境的。
假若大遼壓榨的太狠,那麼,幽燕漢地的農民是可能用腳投票,潤去南朝的。
而一旦幽燕漢地的農民,大規模逃亡。
那麼幽燕實際上就不可守了!
故此,遼國歷代君主,對于幽燕地區的漢地農民是很照顧的。
特別是承天太後改革後,幽燕地區的農民負擔,大大減輕。
至少,比南朝河北、河東的農民在稅賦徭役上的負擔要輕得多!
這使得幽燕歸心,成為遼國的基本盤。
如今,因為戰爭的緣故,幽燕的賦稅負擔,已經快趕上南朝河北的農民。
若國家繼續增稅,幽燕的農民負擔就要超過南朝河北的農民了。
對遼人來說,這就不妙了!
想到這里,耶律洪基忍不住搖頭︰“朕何嘗不知呢?”
“但群臣怎就不能理解朕的苦衷?”
“幽燕既不能再加稅……就只能依靠宋遼貿易交子了……”
“何況南朝開出的價碼,是相當低廉!”
一匹絹才一貫又五百文,比過去便宜了好幾百文!
綢也很劃算,一匹才兩貫又三百文。
此外,廉價的陳茶與次茶,如今也已經成為遼國財政收入中的重要一環。
而他只要有了這些財帛,就可以拿著這些東西,賞賜三軍,獎賞士卒。
等于說,不用再加幽燕的稅,靠著南朝的財貨就能打下高麗。
奈何……奈何……
他就是缺銀子,缺黃金!
這樣想著,耶律洪基就打算派人去把他的小舅子,駙馬都尉蕭酬斡找來。
讓他再挑選一批高麗宮女、女官以及那些冥頑不靈的高麗士人的妻女,將之送去南朝,換些錢用。
沒辦法!
他是真的缺創匯的途徑!
但耶律洪基還沒來得及下令,就已經有人將一封急報,送到了他面前。
“陛下,平壤招討使蕭招討急奏!”
耶律洪基立刻起身︰“快快呈遞上來,朕要親自御覽!”
蕭不噠野的大安島前不久又送來了兩千多兩白銀。
這可是如今他最大也最穩定的創匯方向了。
自然,耶律洪基對此非常期待。
他接過蕭不噠野的奏疏,拆封後一看,先是眉頭一鎖。
“蕭不噠野搞什麼……”
沒有請旨,就擅自招攬女直。
連生女直也不經甄別,直接招募,還拿著大遼的名義,承認了這些女直的大遼義從身份。
膽子太大了!
但,當耶律洪基看到,蕭不噠野所報告的有關日本國中情形的內容時。
他的臉色就變得肅殺起來。
那叫藤原氏的權臣當道?
架空國主,自稱攝關?
甚至于弒殺國主,擁立一個八歲的小孩子,繼續稱制?
耶律洪基敏感的神經,當即被觸動了。
這日本……簡直……簡直……要無法無天了!
將蕭不噠野的奏疏收起來,耶律洪基冷冰冰的對左右吩咐︰“來呀,傳朕的旨意,命有司對日本使團上下,嚴加審訊!”
“朕要知道,日本國那藤原氏的底細!”
“也要知道,藤原氏為何要弒殺國主?”
那可是他冊封的日本國王!
而且,冊封的詔書上的墨跡都還沒有完全干掉呢!
結果,蕭不噠野報告,自稱有日本先王子孫的忠臣,跑到大安島,哭訴其國主為權臣所弒,國家危在旦夕,乞天朝王師出兵救援的事情。
這哪里是在打他這個大遼天子的臉?
分明就是在薅著他的頭發猛抽!
這能忍嗎?
是可忍,孰不可忍也!
當然,奏疏里,那日本忠臣‘平正盛’自稱的,日本有銅山、銀山,皆願獻大遼天子,以為借天兵安定朝綱之酬的事情,被耶律洪基直接隱去了。
看著耶律洪基發怒,在場的大臣,連忙領命而去。
當天,跟著耶律洪基從遼南京一直到遼陽府、混同江的日本使團,忽然被一大批全副武裝的遼國禁衛包圍起來,然後不由分說,使團上下全數被下獄。
接著,遼國的酷吏們粉墨登場。
對著日本使團上下就是一頓記憶大恢復術,打的這些養尊處優的華族,哭爹喊娘。
于是,遼人想要知道的事情,日本人幾乎是竹筒倒豆子般的全交代了。
……
元 二年二月庚戌(27)。
天剛蒙蒙亮,汴京新城的東門新曹門下,就已是車水馬龍。
數不清的農夫農婦,挑著一擔又一擔的野菜、鮮魚與野味,早早的就在城門下守著,等著城門開啟了。
而來自京東路方向的商賈,則載著數不清的貨物,也在城門外等著。
自汴京城取消了城門稅後,京畿乃至于京畿輻射範圍內的農戶、商賈,就都開始紛紛的涌向汴京城。
他們帶來了蔬菜、瓜果、河鮮野味,還有來自四方的貨物。
而汴京城的一百五十萬人口,就像一頭饕餮一般。
仿佛無論農戶、商賈們,運多少菜、肉、商品進去。
這頭恐怖的怪物,都能消化掉!
而汴京城,越來越多的新商品,也吸引著來自四方的商賈,逐利而來。
于是,汴京的各門,變得越發熱鬧,人流量也越來越多。
連帶著,帶火了在城外的九廂十四坊的邸店、貨倉買賣。
而在這些人群中,百余名從登州來的軍士,將一個穿著紫色袈裟的微胖和尚,圍在中間。
正是從高麗乏海而來,入宋求援的高麗僧統官義天。
義天抬起頭,望著自己身前那巍峨的新曹門城樓。
他心中悠悠一嘆,念了一聲佛號︰“阿彌陀佛,佛祖保佑!”
“但願大宋天子,能施慈悲之心,推于高麗……”
然而,大宋是否能夠如他之願,甚至如他的兩個哥哥的願望那樣,願意為了高麗,而不惜與北虜開戰呢?
老實說,義天是完全沒有底的。
但,這個世界,有能力,也有動力救高麗的,也就只有這東土的大宋了!
(本章完)
<!-- 翻頁上aD開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