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更新最新入庫全本精品總排行榜  

正文 第726章 魔術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作品︰我在現代留過學 | 作者︰要離刺荊軻


 熱門推薦: 雪鷹領主 完美世界 武極天下 星河大帝 傲世九重天 我的貼身校花

    第726章 魔術

    元二年二月戊戌(十五),趙煦從保慈宮的內寢醒來,剛剛睜開眼楮,便看到了馮景的身影出現在簾外。www.kmwx.net

    “馮景,有事?”趙煦問道。

    “奏知大家……”馮景的聲音在簾外回答︰“知登州臣軾急報,言高麗僧統官義天,奉高麗國主之命,于登州外海出現……”

    “乞入朝……乞見陛下……”

    趙煦笑起來︰“高麗人總算來了。”

    對此,趙煦並不意外。

    畢竟,現在已經開春了,隨著半島的積雪融化,寒風消弭。

    只待天晴,地面干燥,大軍可以展開。

    遼兵就可能出平壤,順著大同江一路南下,直取開京。

    早則三月遲則四月,開京戰役一定會打響!

    在這種情況下,高麗人自然會想盡辦法的求援。

    但,對趙煦的大宋來說,救不救高麗?怎麼救?就需要好好想想了。

    趙煦從床上起來,吩咐道︰“且去告知禮部,著禮部遣人前往登州,迎接高麗使團!”

    “順便,探查一下,高麗人與遼人之間的戰況。”

    雖然說,趙煦現在能夠通過耶律琚等遼國貴族,大抵知曉一些遼國和高麗之間的戰事進展。

    但,耶律琚等人也只是道听途說的。

    他們能知道的,也就是遼軍攻下平壤後,一路向南進軍,前鋒一度打到了開京外圍,並和高麗守軍打了幾次遭遇戰,然後就因為半島開始下雪,而全線後撤。

    其他的細節,基本就不清楚了。

    尤其是遼國在半島的用兵戰略和部署情況,更是毫不知情。

    這就要命了。

    不知道戰事細節和局勢發展,大宋如何火中取栗?

    所以,通過另一個當事方,來求證相關細節,就成為了趙煦的選擇。

    當然了……

    高麗人的話,听听就得了,絕不能全信。

    馮景領了旨意,出了保慈宮到了內東門下,找到郭忠孝,將旨意內降了下去。

    ……

    趙煦起床後,洗漱完畢,就到了保慈宮的西中,給向太後問了安。www.biquge45.com

    母子兩人旋即一起前往慶壽宮問安,做完了這個義務後,趙煦回到福寧殿。

    今天是春分,今天之後,經筵就要重開了。

    換而言之,趙煦開學了,要恢復到每三日听一次經筵的生活中去。

    回到福寧殿,文燻娘、狄薔、孟卿卿三女,已經帶著人,在殿中內外,開始了打掃、整理。

    她們各自分工,已能像模像樣的幫助趙煦處理很多生活上的事情。

    趙煦見著她們認真做事的模樣,微微頷首。

    這時前去內東門的通見司傳旨的馮景回來了。

    在他身後,跟著劉惟簡。

    “老奴給大家問安。”劉惟簡來到趙煦跟前,認認真真的磕頭問安。

    “老鈐轄快快請起。”趙煦連忙讓馮景將他扶起來。

    劉惟簡起身,道︰“老奴奉旨意,已和左相交了些諸司專勾司的底!”

    “善!”趙煦撫掌。

    便問了一番,昨日劉惟簡和呂公著的交談情況。

    在得知呂公著已經完全清楚了在京諸司的經營情況和盈利後。

    趙煦道︰“且看看左相是否夠變通吧!”

    若是呂公著能和韓絳一樣懂事,那麼趙煦自會給與他更大的權限,讓他更加深入的參與到趙煦的核心圈子里來。

    若不能……

    那他就只能止步于此了。

    不能跟上時代浪潮的宰相,只有被拋棄的份。

    大不了罷相!

    這又不是什麼了不起的事情。

    在大宋,罷免宰執是稀松平常的。

    像趙煦這樣,一直努力確保都堂格局穩定,減少動蕩的皇帝,在大宋歷史上還沒有出現過。

    ……

    呂公著矗立于內東門下。

    他的心情是忐忑、緊張的。

    因為,今天是大考。

    他知道的!

    從昨日在太府寺內了解到了那些秘密,看到了在京諸司的賬冊後,他就明白了這一點。

    這是一次測試。www.biquge500.com

    有關忠誠,有關順服的測試。

    他微微吁出一口氣,想起了昨天在太府寺內,在劉惟簡見證下,所核算的諸司收支賬目明細。

    通過核驗諸司賬目明細,呂公著能夠很清楚的看到一個事實。

    那就是——所有依祖宗舊法,依舊在運營的在京場坊。

    基本全部是虧本的。

    虧的最厲害的,莫過于汴京常平倉。

    不止是戶部得撥錢補貼,封樁庫每年也需要拿出上百萬貫來補貼常平倉的糴本。

    只有這樣,才能穩定糧價,才能讓汴京人吃上一百錢一斗的稻米。

    而與之相對的,在元豐八年的時候,三炭場全年虧損達到了三十八萬貫之巨。

    這是因為三炭場,同樣肩負著平抑汴京燃料價格,補貼石炭的使命。

    汴京六十文一稱的炭價,從熙寧至今就沒有變過!

    而三炭場的炭價,一稱不過五十,和在石炭產地的價格幾乎一樣!

    換而言之,這些石炭朝廷不僅僅是自費收購,還自費運汴京,然後按照產地價格批發給京中腳販。

    不虧才怪!

    但,這一情況在去年下半年開始逆轉。

    尤其是九月份後,三炭場開始扭虧為盈。

    入冬後,更是大賺特賺!

    一個冬天下來,居然成功的逆轉了虧損,還略微盈余了一萬多貫!

    偏生,汴京的百姓,還沒有任何怨言。

    至少,呂公著沒有听過。

    這是怎麼做到的?

    劉惟簡說,乃是‘主上經營有道,聖哲布德,于是,百姓得利,朝廷獲益。’。

    繼續追問才問出來,卻是三炭場從九月開始,不再直接賣炭與腳商。

    而是開始售其‘蜂窩煤’。

    三炭場靠著蜂窩煤,一個冬天就賺了三十萬貫,直接將上半年的虧損填平,還實現了盈利。

    老實說,呂公著在知道這個事情後是震驚的。

    因為他之前從未听說過什麼蜂窩煤。

    這也正常——大宋富貴人家取暖,用的都是木炭。

    而待制以上的重臣之家,直接用的就是朝廷發的上等木炭!

    像是宰執級別,每個月可以領到一千兩百束的柴薪和兩百稱(一千兩百宋斤)的木炭嘉佑祿令規定。

    在這樣的情況下,自然,這些高高在上的大人物,根本不會關心民間的燃料情況。

    同樣的事情,發生在綾錦院。

    而且,綾錦院的變化,超出了呂公著的預料之外。

    自從綾錦院被撲買後,朝廷直接甩掉了一個財政上的包袱,光是這一點,每年節省的支出就達到了二十幾萬貫!

    不止如此,通過退贓、退賠,綾錦院挽回了十幾萬貫的損失。

    但,這些和正旦後,綾錦院的布鋪的銷售火爆情況相比,就太遜色了。

    在不過一個月內,綾錦院就賣出去了兩萬多匹棉布,十幾萬匹的其他布料。

    光是賣掉的棉布,總價值就已經超過了三十余萬貫!

    而劉惟簡說,在綾錦院內,還有十幾萬匹的棉布,正在紡織或者已經紡織出來。

    呂公著在看完賬本,听完劉惟簡的介紹後整個人都有些不好了。

    因為,劉惟簡告訴他,這只是一個開始。

    元二年的棉布上市,只能算是淺嘗輒止。

    若今年,熙河的棉花再次豐收。

    那麼明年大宋就將擁有超過一百萬匹的棉布!

    于是,從明年開始,僅僅是棉布一項,收入就可能達到一千萬貫!

    而朝廷的利潤,在十倍以上!

    簡直恐怖!

    更恐怖的,還是劉惟簡描述的,未來綾錦院的棉布年產量,還會不斷攀升。

    一百萬匹也只是開始。

    兩百萬、三百萬、五百萬甚至一千萬匹都是可以想象的。

    劉惟簡的話,當時就讓呂公著渾身顫抖了。

    而棉布卻也只能算是個開胃菜。

    緊接著端上來的,是官家命街道司,在汴京城中新設的‘賣糖司’。

    同樣是正旦過後,開始營業的這個機構。

    在一個月內,賣出去了紅糖三萬多斤,糖霜五千余斤。

    這還只是零售的銷售額。

    各大正店、瓦肆勾欄,都在大量采購。

    一個月內,賣糖司賣出去的紅糖達到了十萬斤,糖霜兩萬斤。

    銷售額超過了十六萬貫之巨。

    而朝廷的成本,卻只有不到五萬貫。

    而糖,還在從交州源源不斷的,通過運河運來京中。

    未來,賣糖司將在揚州、杭州、真州、潁昌府、洛陽、大名府等地,都開設官衙,專賣紅糖、糖霜。

    預計每年可為國創收數百萬貫,相當于憑空多了一條和鹽稅一樣的收入來源。

    而綾錦院的布帛和賣糖司的收入,都只是今年才開始的。

    兩者雖然很驚艷,但創造的財政盈余,加起來也才不到五十萬貫。

    剩下的三百多萬貫的盈余。

    是從都曲院的酒曲、都商稅院的商稅收入以及店宅務的租賃收入、街道司的物業錢身上賺出來的。

    其中,根據劉惟簡介紹,都曲院和都商稅院的進項最多。

    都曲院在兩年中,增加了超過九十萬貫的酒曲撲買收入。

    自然,不用想,這部分增加的收入,是從那五家御準經營玉液酒的正店身上賺的。

    但,都商稅院在去年,商稅總額竟達到了一百五十萬貫,這就是呂公著沒有想到的了。

    因為,在呂公著原本的認知中,官家取消了汴京城門稅後,汴京的商稅收入應該大降才是。

    但事實卻非如此。

    在失去了每年十幾萬貫的城門稅後,都商稅院的商稅,反而逆勢增長,從過去的每年不足百萬貫,直接飆增到了元元年的里程碑——一百五十萬貫。

    百分之五十的增長率!

    簡直就像是在變魔術!

    而且,是非常夸張的魔術。

    呂公著甚至都不知道,這個魔術是怎麼變出來的?

    但他也知道,諸司專勾司的數據是對的。

    因為從取消城門稅後,汴京城的市場明顯的比過去活躍了許多。

    不止京畿地區的商賈,紛紛入京做買賣。

    便連其他諸路,也陸陸續續出現了入京做買賣的人。

    (本章完)

    <!-- 翻頁上aD開始 -->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本站強烈推薦給您以下精彩小說︰

本站所有內容均來源于網友網絡分享與轉載,本站不承擔任何責任!如不認同,請離開本站。

若本站無意中侵犯到您的權益或含有非法內容,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做出回應。

Copyright © 2012∼2018 www.luanhen.com 飄天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5008561號

XML︰1  2  3  4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