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更新最新入庫全本精品總排行榜  

第457章 太皇太後終于死心了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作品︰我在現代留過學 | 作者︰要離刺荊軻


 熱門推薦: 雪鷹領主 完美世界 武極天下 星河大帝 傲世九重天 我的貼身校花

    筆趣閣最新域名︰www.biquge85.com ,請牢記本域名並相互轉告!

    第457章 太皇太後終于死心了

    韓絳將役法、青苗法檢討、實踐過程內暴露出來的問題,簡單的介紹一遍,就已經花了差不多一刻鐘時間。www.399xs.com

    兩宮听完,互相對視一眼,腦子都感覺有些嗡嗡嗡的。

    顯然,韓絳所說的那些事情,她們還沒有完全理解清楚。

    這也不能怪她們。

    她們這輩子都不知道什麼叫疾苦。

    就以太皇太後來說吧,她這一生過的最苦的時候,應該是剛剛嫁給英廟,在濮王邸的那個小院子里當十三團練夫人的時候。

    而英廟當團練使時,生活條件怎麼樣呢?

    趙煦上上輩子,被身邊的經筵官們要求去讀《三朝寶訓》的時候。

    就從三朝寶訓中,看到過一個故事。

    英廟在藩時,某次上朝,曾因殿中侍者粗心大意,弄丟了一條價值三十萬錢的犀帶。

    侍者謝罪,英廟卻並沒有怪罪他,反而安慰、勸勉。

    這個故事,本意是要教導趙煦做一個寬厚仁愛之君。

    卻也不小心,將仁廟在藩邸時的生活水平暴露了出來。

    一條犀帶,就價值三十萬錢。

    那,他全身上下的服飾加起來,至少價值千貫以上才對。

    所以,指望兩宮這樣從小錦衣玉食,常年居住在深宮之中的女人,去理解和感受,老百姓的生活艱澀和困苦,那是做夢。

    這一點,趙煦是有發言權的。

    因為他的上上輩子,本質上也差不多。

    好在,他在現代留學十年,替他徹底補足了這個短板。

    在現代的那十年時光,雖然他大部分時間,其實都是在舒適的象牙塔內。

    可終究,他的身份變成了一個普通人。

    柴米油鹽醬醋茶,開始圍繞他,逼著他去接觸和面對。

    于是,趁著兩宮還在迷糊,趙煦開始掌握主動權。

    他感慨一聲,嘆道︰“難怪皇考在時常常教導朕,五代之弊,根深蒂固,晚唐之禍,延續至今!”

    “朕過去還不懂,如今,听了相公之言,方知皇考聖訓,鞭闢入里!”

    “陛下聖明。”韓絳和呂公著對視一眼,旋即深深俯首。

    帷幕中的兩宮,卻是腦瓜子更加糊涂了。

    役法、青苗法,怎麼就變成晚唐五代之弊了?

    什麼情況?

    于是,太皇太後問道︰“官家,這役法、青苗法,怎就和晚唐五代有了干系?”

    明明是王安石發明出來,禍國殃民的東西。

    怎就和八竿子打不著的晚唐、五代有了聯系?

    向太後卻是坐著,若有所思,想起了在閨中時父兄與她說過的那些國朝典故。

    趙煦回身低頭,答道︰“奏知太母,此事說來話長……”

    “以孫臣從經筵上所知,以及平日里,自己在東閣看書所得而言……”

    “大抵脈絡,卻得從唐德宗任用楊炎,改租庸調為兩稅法開始說起。”

    說著趙煦便用著簡短的語言,對這位太皇太後科普了一下歷史。

    自然是略過這過程里的血雨腥風,同時也省略了無數人的努力過程。

    只是簡單的將兩稅法後,歷代為了搞錢,不斷對百姓層層加碼,敲骨吸髓的經歷介紹了一遍。

    于是,最後的結果就是︰萬稅、萬稅、萬萬稅。

    包括現在的免役法,其實也是某種程度的加稅。

    于是,中唐以後的百姓負擔,就在這一拉一扯間,憑空增加了好幾倍。

    趙煦介紹完,就對兩宮道︰“故此,皇考在日,曾多次教誨于我,我朝自立國以來,晚唐、五代之弊實多,天下皆苦于此也。”

    這正是大宋,之所以給很多人一個擰巴感覺的原因。

    因為,大宋他壓根就不是漢唐那樣,通過砸碎舊王朝而建立起來的新王朝。

    大宋是在晚唐、五代的殘軀上,重新長出來的。

    看著立國也就百三十年,對一個王朝來說,似乎很年輕。

    但實則,大宋王朝這個實體的很多髒器,都已經有兩三百年的歷史。

    它們就像是趙煦去景靈宮祭祖乘坐的那輛玉輅一樣,外面看著光鮮亮麗,其實內里早就已經朽壞、腐蝕了。

    稍微走快一點,就會嘎吱嘎吱的響起來。

    搞不好哪天就可能當場散架。

    兩宮听完,面面相覷。

    哪怕向太後,也是第一次听說這樣的論調。

    在殿上的兩位宰相,已經持芴再拜︰“先帝明見萬里,遺陛下以智,臣等為天下賀。”

    在心中,這兩位宰相的震撼,是難以形容的。

    雖然,他們早就習慣了也接受了,當今的少年老成與智慧。

    也差不多接受了‘先帝曾私下多次教誨、叮囑當今’的設定。

    因為,很多事情,假若不接受這些設定,就無法解釋了。

    但此刻,他們還是被震驚了。

    先帝過去在宮中,會連這樣的事情,也掰碎講給當今听?

    他有這麼多時間嗎?

    兩位宰相對視一眼,然後都收回目光。

    因為他們已經知道了答案——假如先帝在時,當今就已經和現在這般老成、聰慧了。

    那麼先帝絕對會將大部分精力,都用來教導這位長子。

    尤其是在元豐七年後,先帝感覺到自己身體不適,開始安排後事的時候。

    他絕對會將多數時間抽出來,用來培養自己的繼承人。

    仔細想想也是!

    先帝駕崩前,當今就已經搬進慶寧宮,住了差不多半年多。

    在慶寧宮外圍,先帝所用皆其心腹爪牙。

    慶寧宮內,更是精挑細選。

    足可見先帝對當今的重視!

    所以啊,這位恐怕早就在心中,矢志于振興父輩的事業了吧?

    呂公著想到這里,心中就多少有了些苦澀了。

    他開始對韓絳之後,章 咸 奈蠢矗 械接鍬恰br />
    “司馬君實的憂慮,倒也不無道理。”他在心中感慨著。

    ……

    帷幕內的兩宮,腦瓜子到現在都還是嗡嗡嗡的。

    她們費了不少功夫,才終于消化掉了今天涉獵到的新知識點。

    從晚唐到五代再到大宋,從兩稅法到雜役、力役、色役。

    這些東西是身邊的人不會和她們說,大臣們就算說了,也是一筆帶過的內容。

    如今驟知之下,自然難免心煩,有些不太想踫這攤爛攤子了。

    于是,太皇太後試探著問道︰“官家,這役法改來改去,總歸是不爽利,何不恢復仁廟嘉佑舊制?”

    趙煦還沒有回答呢。

    韓絳和呂公著就已經持芴而前︰“娘娘不可啊!”

    “為何?”太皇太後不太高興了︰“恢復嘉佑舊制,最多也就是讓一等戶、二等戶吃些虧罷了。”

    “哪像現在,天下州郡烏煙瘴氣,民不聊生!”

    仁廟嘉佑之制,在她心中的地位本來就極高。

    兩位宰相再拜,韓絳進言道︰“奏知太皇太後,嘉佑役法,實則在嘉佑之時,就已難以維系!”

    “朝野有識之士,如已故的範文正公、富韓公、韓魏公,以及如今在朝的文太師、張節度等元老,都曾紛紛奔走、呼喊……以為天下第一大弊也。”

    太皇太後就不樂意了。

    她問道︰“那緣何老身常听人言,役法之弊,不便于百姓?”

    呂公著嘆息一聲,只能出來拜道︰“奏知娘娘,此乃小人怨懟,誹謗朝政之言,不足為信。”

    趙煦見著,嘴角就溢出些笑容來。

    這就是呂公著。

    別看他平日里,對王安石的免役法、青苗法總是滿臉不屑。

    但實則,真要罷廢的時候,他就又會往回找補了。

    就像上上輩子,司馬光執意要盡罷新法。

    呂公著就一直扭扭捏捏,不肯配合。

    最後還是司馬光死前,握著他的手,逼著呂公著答應罷廢的免役法。

    原因?

    呂公著可太清楚,免役法和差役法的區別了。

    免役法,要的只是錢。

    差役法要的卻是別人的命,甚至是大宋的命!

    太皇太後見著此景,不由得看向趙煦︰“官家覺得呢?”

    趙煦笑了笑,答道︰“奏知太母,皇考在日曾教過朕,皇考言︰嘉佑役法,實是利歸于下,而怨歸于上!”

    “皇考原話是︰嘉佑役法,常使一小吏可破一家,令一大戶滅門,而朝廷不得其利,反受其害。”

    “長此以往,甚至可能釀成不忍言之事……”

    韓絳、呂公著頓時持芴匍匐︰“先帝神聖,洞見萬里,臣等感佩!”

    這正是嘉佑役法,必須改,也不得不改的原因。

    須知,如今的大宋社會,處在一個極為敏感的時期。

    漢唐的門閥世家體系,已經被徹底摧毀、消滅。

    而明清時代的地方宗族體系,現在還只有一個萌芽。

    如今大宋社會,依舊沿襲著漢唐以來,諸子析產的傳統。

    也就是父母在,居一家,父母亡,諸子各分家產,各為一家。

    所以現在的民間,並沒有一個強大到足可對抗官府的勢力。

    像明清時代,那種皇權不下鄉,宗族族長關起門來,可以用宗法處置、決斷大部分鄉民矛盾的事情,在大宋是沒有土壤的。

    因為,構成明清宗族社會底色的物質基礎是祖田、祭田等等族產。

    在掌握了這些財富後,族長就可以決定,誰家吃飽,誰家餓肚子,也可以決定誰家的孩子可以讀書,誰家的孩子只能去放牛。

    而現在,所謂祖田、祭田什麼的,才剛剛萌芽而已。

    這還是範仲淹帶起來的風潮。

    範仲淹在家鄉,設置義莊、義學、義田,以養範家子孫。

    很快就會有人發現,這個辦法的妙處。

    因為,義莊、義學、義田,屬于宗族所有。

    可以免于諸子析產,可以被子孫世代傳續下去。

    等于給家族托底,讓子孫再不濟也能靠著族產生活。

    聰明人很快就會打起範仲淹的旗號,開始在家鄉修橋補路,捐田助學。

    類似的操作,在現代也有。

    以慈善之名,用信托之術,規避遺產稅。

    扯遠了。

    回到現在的大宋社會,這是一個沒有世家門閥,也沒有宗族的社會。

    這就意味著,普通百姓和官府之間沒有什麼議價能力。

    官府手中掌握著普通人的生殺大權。

    而在這樣的情況下,一個在熙寧變法前的普通人若是忽然暴富了。

    猜猜看,他會遭遇到什麼?

    答案是︰衙前役。

    所謂衙前,在過去分為兩種,一曰︰長名,二曰︰鄉戶。

    前者就是所謂的胥吏,父死子繼的肥差。

    後者則是讓人聞風喪膽,讓天下州郡富戶瑟瑟發抖的恐怖所在。

    因為這玩意,可以很輕松的搞死一個在地方上富裕大戶,讓其傾家蕩產、家破人亡。

    為什麼?

    因為鄉戶衙前,一般干的都是轉運物資或者輸送賦稅的差事。

    一個衙前,帶著他的任務踏上道路的那一刻開始,就將淪為各方貪官污吏敲詐、盤剝的對象。

    在熙寧變法前,汴京城就來過一個兩浙的衙前。

    這位衙前,花了整整一年時間,歷經千辛萬苦,終于將他要送的東西,送到了指定的地方。

    猜猜看,他這一路上,花了多少錢?

    答案是一千貫。

    再猜猜看,他要運送的東西價值多少?

    兩匹絹,幾串銅錢,總價值不超過五貫。

    在這樣的情況下,大宋天下州郡的富戶們,紛紛想方設法的降低之的戶等,以避免自己達標。

    躺平者有之,自殘者有之,自殺者更是比比皆是。

    當然,也有那強人,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扯旗造反!

    這就是歐陽修在給仁廟的奏疏中感慨︰今盜賊一伙多過一伙,一伙強過一伙的源頭。

    所以,差役法早就不得不改,也不改不行了。

    帷幕中的太皇太後,沉默了許久,她也琢磨出些味道來了。

    特別是趙煦點破了‘使怨歸于上,而利歸于下’後,她立刻想明白了,差役法最大的弊端在哪里?

    在朝廷承擔了一切風險和責任。

    但好處,卻全都落在了下面的胥吏、官員手中。

    等于朝廷給這些發了一張空頭交子,任由他們在上面填數字。

    這個時候,向太後趁機悄悄的對她道︰“娘娘,新婦以為官家所述先帝之言甚有道理!”

    “想那鄉中富戶,皆是地方頭面人物,奢遮人家,素來在鄉中有威望。”

    “彼若落難,因此怨懟朝廷……”

    “恐黃巢之輩,從中出啊……”

    太皇太後一听,徹底的對差役法死心了。

    因為這正中她的死穴。

    黃巢當年是個什麼人?不過是私鹽販子而已。

    但他就一腳將大唐給踹倒了。

    現在的大宋,比之當年的大唐,可危險的多。

    大唐時,至少四夷還沒有什麼威脅。

    現在呢?

    大宋若是出了問題,恐怕北虜、西賊,都要起兵來寇了。

    于是,她點點頭,道︰“老身知道了。”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本站強烈推薦給您以下精彩小說︰

本站所有內容均來源于網友網絡分享與轉載,本站不承擔任何責任!如不認同,請離開本站。

若本站無意中侵犯到您的權益或含有非法內容,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做出回應。

Copyright © 2012∼2018 www.luanhen.com 飄天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5008561號

XML︰1  2  3  4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