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更新最新入庫全本精品總排行榜  

第225章 賞罰要速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作品︰我在現代留過學 | 作者︰要離刺荊軻


 熱門推薦: 雪鷹領主 完美世界 武極天下 星河大帝 傲世九重天 我的貼身校花

    筆趣閣 最新永久域名︰www.biquge001.com ,請大家牢記本域名並相互轉告!

    第225章 賞罰要速

    帷幕中的太皇太後的興奮和激動,是顯而易見的。www.biquge45.com

    因為她最好面子了!

    也因為趙煦忽然獻的這個大禮,實在讓她高興!

    于是,當趙煦捧著那部厚厚的字典,來到帷幕內,呈遞在她面前時,她是一邊流著淚,一邊開心的說道︰“老身活了這麼多年今年生辰是最高興的!”

    “太母為何哭了?”趙煦將字典呈遞到她面前問道。

    “太母這是高興!”太皇太後看著跪在自己面前的這個孫子,欣慰的說道︰“能有官家這麼孝順的孫兒,太母這輩子算是值了!”

    趙煦拜道︰“孫兒孝順太母,天經地義!”

    “太母還是快看看,孫兒命人給您做的這件賀禮吧!”

    太皇太後含笑說道︰“好!好!”

    便打開書冊,看著索引頁上的文字。

    然後她就看到了,索引頁上都有著一些新奇的數字,便問道︰“官家,這些符號是什麼意思?”

    梵文符號在大宋不稀奇。

    因為譯經工作,一度是國家工程,由首相兼任。

    正韻的反切法,就可能是受到了西域地區的字母拼音法發展而來。

    在日常生活中,只要進寺廟,那麼梵文符號也是很容易接觸的。

    雖然普羅大眾不懂,但不妨礙熟悉。

    趙煦答道︰“太母,這些是孫臣從宋用臣進獻的幾本古籍上找到的數字……”

    “用來表示一二三四……”

    “因為簡單易懂,孫兒就常常用在日常之中……”

    “可方便計算,也能方便標注!”

    太皇太後點點頭,再看索引,就已經明白了。

    正如官家所言一般,確實簡單易懂還有些好用。

    趙煦開始介紹起來︰“太母,此《元字典》是孫兒為您的聖節以及母後生辰特意命翰林學士準備的賀禮……”

    “這第一卷,為太母賀壽,恭祝太母千秋……”

    “故一共七百二十六頁……”

    “而第二卷,則是為母後生辰而賀,為八百二十二頁……”

    “以此類推,往返循環!”

    趙煦說道這里,就看向兩宮。

    向太後在听到趙煦命人編這書,也是為了她的生辰而賀的時候,頓時也感動起來。

    兩宮都抱住趙煦,都被感動的流淚。

    “祖宗保佑,菩薩庇佑……”兩宮嘴中只喃喃說著。

    都只覺得,有這麼一個孝順的孩子,這輩子便算是沒有白活!

    ……

    帷幕之中的動靜,讓鄧潤甫看了,也是動容不已。

    殿中的女官內臣們,更是都紅了眼眶,深受感動。

    不知過了多久,帷幕之中的兩宮才漸漸冷靜下來。

    這個時候,鄧潤甫也終于听到了傳召。

    “鄧學士!”太皇太後的聲音,從帷幕中傳來。

    鄧潤甫立刻拜道︰“臣在!”

    “這些日子辛苦學士了!”太皇太後說道。

    向太後也道︰“確實是有勞學士了!”

    鄧潤甫當即答道︰“陛下以純孝之心,降聖命于臣,臣奉聖旨,為陛下孝業效命,不敢言辛苦!”

    兩宮听著,對他的回答非常滿意。

    于是,太皇太後說道︰“學士,是官家潛邸大臣,也是我朝文華上科之選……”

    “這樣吧……”她看了看向太後,說道︰“且先加集英殿侍講,為官家經筵官!”

    向太後立刻說道︰“學士為經筵官,本宮以為最是恰當!”

    鄧潤甫立刻拜謝︰“兩宮慈聖推恩,臣感激涕零,唯盡死以報,不負慈聖之望!”

    于是,兩宮下詔,翰林學士承旨鄧潤甫為集英殿侍講,寄祿官自朝議大夫特旨拔擢為中散大夫,以翰林學士承旨兼任提舉《元字典》。

    這就是要將這個事情,交到他手中了,趙煦則趁機向兩宮推薦了元老大臣彰德軍節度使張方平。

    以張方平天下名臣,且歷任仁廟、英廟翰林學士,熟悉崇文院內外藏書的理由,請求讓張方平也加入《元字典》編纂工作。

    兩宮當然從善如流,于是,以趙煦的名義下詔。

    彰德軍節度使張方平為侍讀,五日一朝天子,並特旨為《元字典》編纂使。

    推薦張方平,純粹是回報張方平上次帶程頤入宮的事情。

    為君者,當賞功、罰過!

    而且賞罰要及時、快速!

    這是趙煦上上輩子多年為政總結的經驗,也是他在現代,閱讀史書時得到的啟發。

    只有賞罰迅速,才有威信,才能叫人賣命!

    ……

    隔日,七月戊申(十六)太皇太後坤成節。

    因神宗皇帝瓚宮在殯,所以一應慶典,全部取消。

    只讓開封府剃度僧人,以為祈福——這確實是恩典,要知道現在一張度牒,在汴京城里起碼可以賣到兩百貫!

    所以,好多真和尚根本剃度不了。

    假和尚卻滿地跑。

    故而,每年天子聖節、太後、太皇太後聖節,都是給那些真正的和尚的恩典。

    不過,數量都很有限。

    畢竟,度牒是好東西!更是硬通貨,直接可以拿來當錢用的。

    <div class="contentadv"><div id="txtmid">

    大宋對此管控的很嚴格,每年下發的度牒數量,都嚴格控制,就是怕貶值了,搞壞了市場,以後不好做這個無本買賣。

    所以,怎麼可能給太多免費名額?

    今年坤成節,開封府剃度僧人的名額就只有二十個。

    在開封府忙著給和尚考試,看看他們有沒有剃度的時候。

    皇宮大內,命婦們都已經紛紛入宮。

    然後,兩宮在保慈宮中,將趙煦昨日所獻的賀禮《元字典》拿出來,給命婦們看。

    所有命婦紛紛道賀。

    曹家的那幾個命婦,更是在太皇太後面前,低眉順眼的說了好多好話。

    哄得這位太皇太後,眉開眼笑,深感長臉。

    趙煦呢?

    自也沒有閑著他派了馮景,持天子節帶上了大批絲帛、脂粉和御藥,到了高家賜給太皇太後生母韓越國太夫人。

    話也說的很好听,只說‘太夫人誕育慈聖,乃是社稷功臣,國家賢夫人,今太母聖節,太夫人不便入宮,朕當代太母,為太夫人而賀。’

    直喜得這位太夫人,歡喜不已。

    于是,立刻寫了上書,派了高公繪送入宮中。

    太皇太後得了太夫人的上書,看了以後就又傳給向太後看。

    其他在場命婦,于是再次拜賀。

    所有人都說︰“太皇太後慈聖,保佑擁護官家,而官家純孝,千古罕見……實可為天下楷模!”

    這就讓太皇太後更加開心,這個生辰,過的無比舒心。

    ……

    傍晚時分。

    文彥博的夫人王氏,從宮中乘車返回。

    文宗道親自帶著人在門口迎接——王氏是續弦,她和文彥博就生了文宗道這一個兒子,其他皆是文彥博發妻以及姬妾所出。

    文宗道將自己的母親,接進內宅。

    文彥博就已經在等候了。

    “夫人回來了……”文彥博問道︰“可見到了十三娘?”

    王氏點點頭。

    “十三娘在宮中如何?”文彥博問道。

    王氏答道︰“太皇太後和皇太後,都很喜歡十三娘,一直帶在身邊……便是皇太妃,也對十三娘比較滿意,還賜給過十三娘脂粉……”

    文彥博放下懸著的心︰“這就好!這就好!”

    至于官家,他不必問的。

    一是因為官家現在還小恐怕根本不懂男女之事。

    二是文彥博了解男人。

    等官家十四五歲,十五六歲,氣血漸漸旺盛,十三娘也該有十八九歲了,正是女子最動人的時候。

    而其他家日後送進宮的女子,那個時候不過十三四歲。

    一群黃毛丫頭,如何與十三娘競爭?

    到那個時候……

    說不定,十三娘可以直接正位正宮!

    而文彥博,則一直在為此努力。

    自十三娘入宮後,他就已經擺正了姿態,再也不倚老賣老了,基本上官家想做什麼,他就支持什麼。

    用著四朝元老的身份來背書!

    而文彥博知道,自己的這些表態,官家絕對是知道的,也是心里面有數的。

    不信,看看隔壁的張方平!

    前些天,張方平才帶了程頤入宮,在兩宮面前言說官家讀書之事。

    昨日,官家就在兩宮面前推薦了張方平出任《元字典》編纂使。

    理論上,張方平在元字典的編纂工作中,處于領導地位。

    鄧潤甫都得听他的。

    當然誰都知道,實際上,他只是個參謀,他的年紀也不適合繼續從事繁重的文字編纂工作。

    但,這恩典依舊震撼人心!

    元字典一旦編纂完成,刊行于世。

    張方平就能名垂青史,流芳百世了!

    日後天下士人讀書,只要用到《元字典》,就會知道他張方平曾參與了《元字典》編纂。

    百年、千年後,恐怕都是如此。

    就像東漢的許慎,在千年之後,依然被人談起,依然被人推崇。

    這是真正的不朽!所有士大夫的追求!

    也是司馬光用了十五年,才終于達成的成就。

    ……

    接下來數日,汴京城中,波瀾不驚。

    趙煦則在福寧殿里,認真的讀著程頤、孫覺獻給他的書。

    仔細做著注解,也認真的學習著。

    時光荏苒,轉瞬就是七天。

    元豐八年七月乙卯(二十三)。

    持節汝安軍節度使、檢校太尉、留守北京大名府王拱辰卒。

    訃聞,兩宮以故事輟朝一日。

    旋即詔以資政殿大學士、知河陽府韓維,為北京留守。

    除此之外,王拱辰的去世,幾乎沒有引起什麼漣漪。

    汴京城中無論新黨,還是舊黨,都對他的去世無感。

    甚至有人竊喜。

    譬如福寧殿里的某個少年天子這天晚上又加一道菜。

    Ps︰沒有第四更了,月票加更留到明天早上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本站強烈推薦給您以下精彩小說︰

本站所有內容均來源于網友網絡分享與轉載,本站不承擔任何責任!如不認同,請離開本站。

若本站無意中侵犯到您的權益或含有非法內容,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做出回應。

Copyright © 2012∼2018 www.luanhen.com 飄天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5008561號

XML︰1  2  3  4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