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最新永久域名︰
www.biquge001.com ,請大家牢記本域名並相互轉告!
第171章 呂公著的上書
趙煦主動請兩宮出來游玩,兩宮自是欣然應允。
www.kmwx.net
很快便先後到了御花園中。
而趙煦則早已經命人做好了準備。
兩朵被特意選出來的鮮花,在女官們靈巧的雙手中,用絹布包裹起來,變成了簪花。
趙煦拿著,將這兩朵絹花,親手簪到兩宮頭上,然後拍著手稱贊起來。
太皇太後和向太後,對這樣的小驚喜,非常滿意。
“官家……”太皇太後拉著趙煦的手,說道︰“太母都已經五十了……還給太母簪花呢……”
趙煦微笑著說道︰“可孫兒看這花很適合太母啊……”
他問著向太後︰“母後看看,太母戴上花是不是年輕了好幾歲了?”
向太後微笑著和太皇太後道︰“娘娘,六哥說得對!”
“娘娘戴上這花,確實是年輕了好幾歲!”
然後,她也輕輕的伸手摸了摸頭上簪著的那一朵絹花。
她感覺自己似乎也年輕了好幾歲!
太皇太後听著,滿臉都是笑容。
事實證明,女人不管多大年紀,都是愛美的。
于是,太皇太後和向太後,便帶著趙煦,在這御花園中游覽起來。
沒一會兒,御花園中就只有笑聲。
兩宮玩到興起時,就帶著趙煦,玩起了漢唐以來民間婦女經久不衰的斗草游戲。
不得不說,斗草這種事情,確實是消磨時間的好手。
當兩宮都編好了一個花籃的時候,時間就已經到了中午。
兩宮便拿著編好的花籃,帶著趙煦回了福寧殿,在福寧殿中用了膳,等著趙煦午睡入睡後。
向太後就在了御榻前,看著那個在床上睡著的孩子,滿眼都是慈愛。
“太後真是好福氣!”太皇太後見著也是羨慕的很。
她三個兒子全是親生的。
可加起來,都沒有六哥這個孩子這麼懂事、聰明、孝順。
向太後微笑著回答︰“娘娘也是好福氣!”
太皇太後點頭︰“這都是祖宗庇佑,菩薩保佑!”
“對了!”太皇太後忽然道︰“過幾日,外戚勛臣家的命婦都要進宮……”
“太後陪老身一起吧!”
向太後答道︰“新婦謹遵娘娘旨意!”
她自是知道,那是要做什麼。
除了高家、向家外,剩下的外戚勛臣家的命婦,都會帶著自家選出來的年紀恰當的女孩入宮。
就是來給兩宮選的。
看中誰就留下誰。
“可選好了日子?”向太後問道。
太皇太後答道︰“老身命人看好了,六月庚午日是個好日子……”
向太後在心里算了算,庚午就是初八,看上去確實是個好日子,于是點頭︰“新婦記住了!”
……
趙煦在福寧殿中入睡之時。
遙遠的黃河北岸,葭蘆寨中。
呂惠卿終于接到了報告︰西賊主力,已從明堂川一帶後撤。
而在這之前,來自橫山東麓的羌人各部里,都不斷有消息傳來。
確定了西賊騎兵,正在橫山各部大肆搜刮、征調糧草。
這引發了羌族各部的反抗,但被嚴厲鎮壓,有數個部族的首領被殺,數百人被處死,還有兩三千人被施以各種刑罰。
于是,羌人各部紛紛派出使者,來葭蘆寨下求援。
乞求大宋王師,興仁義之師,救倒懸之民。
甚至有那讀過幾本書的羌人豪酋,還在呂惠卿面前表演過申包胥哭秦庭一般的戲碼。
但呂惠卿一直按兵不動。
這既是他鐵石心腸,根本不在乎橫山的羌部死活!
也是因為呂惠卿嗅到了些不對勁的味道。
西賊反應太奇怪了!
一般來說,西賊會從橫山羌部征糧,可他們不會做到這個地步。
拿著刀子逼迫著羌部出糧食。
不給就殺!
這不是逼著羌人,投靠大宋嗎?
呂惠卿懷疑,這其中會不會有詐?
會不會是西賊計謀?
所以,他只是一邊安撫著羌人,一邊積極準備糧草。
如今已經從後方的常平倉里,調運來了至少十萬石的糧食和上百萬束的草料。
這些糧食,已經足夠呂惠卿大軍吃上了幾個月。
反正,呂惠卿打定了主意了。
就在這里耗,西賊主力不走,他就不動,看看誰的糧食多!也看看誰先撐不住!
如今,終于得到了西賊主力西撤的消息!
呂惠卿也不再猶豫!
西賊主力一撤,再想回來,就沒這麼容易!
現在,寧西峰以西葭蘆河以北,無定河以東的廣大橫山,都是他呂惠卿的獵場了!
生活在這片區域的數十個大大小小的羌族部落甚至黨項部落,都是他的獵物!
十年擾耕,也不如今年一次出擊!
只要沒有人,西賊在整個橫山東麓的行動,都要受到限制!
于是,呂惠卿當即召集了那些在葭蘆寨里哭訴的羌部酋豪,讓他們在一封寫好的求援血書上按上血印。
然後馬上命人將這求援血書以及呂惠卿本人的奏疏,以急腳馬遞送去汴京。
在出擊前,他需要汴京方面的授權。
畢竟,這可不是小打小鬧,而是一場出動兩三萬大軍,其中包括了整個河東軍選鋒的大戰!
沒有旨意,也沒有西賊入寇這樣的緊急情況,他若貿然出擊,是會落人口實,也會授人以柄的。
呂惠卿知道的,現在和過去已經完全不同。
……
趙煦醒來的時候,他看到了兩宮,都坐在自己榻前,面帶慈祥的看著他。
“六哥,洗漱了以後,還得去延和殿呢……”向太後道︰“呂學士在等著呢!”
趙煦點點頭,道︰“母後、太母怎不叫醒兒……”
“若是叫學士等的久了,就不大好了!”
太皇太後笑道︰“無妨的,官家不必著急!”
趙煦卻還是認真的催促起馮景,趕緊洗漱、更衣。
兩宮見著,都是笑起來。
向太後說道︰“六哥不必著急,現在時間還早……”
但也沒有真的勸阻,只是微笑的看著,趙煦在女官服侍下洗漱好,然後穿戴整齊。
兩宮便帶著趙煦,從福寧殿起駕,往延和殿而去。
……
呂公著持著朝笏再次被人領著,來到延和殿便殿前。
昨日陛見時的種種細節在心里頭不斷復盤著。
他知道的,按照流程,這是他拜執政前的最後一次入覲了。
下次再來此地,他就將以朝臣身份,而不是元老身份。
所以,呂公著很清楚這一次入覲的重要性!
不夸張的說,未來他的施政能否得到兩宮、少主的支持,全看這一次入覲了。
“學士……” 門通事舍人低聲的在前面說著︰“請隨我來!”
呂公著持芴趨步而前,進了殿中。
和昨天一樣,少主依舊端坐在殿上,兩宮也坐在了帷幕後。
但今天的天氣稍微有些熱。
所以,殿中多了幾個冰鑒,冰鑒里盛放著冰塊,絲絲涼意從中溢出來。
“資政殿大學士臣公著,敬問太皇太後、皇太後、皇帝陛下聖躬萬福……”
“朕萬福!”少主的聲音,依舊平靜︰“來人,給學士賜座、賜飲子!”
呂公著再拜謝恩,然後才坐到椅子上。
一碗冰涼的飲子,也被送到了他手中。
呂公著低頭一看,是紫甦飲,他最愛的飲子之一。
于是在心中感激的再謝了一聲。
<div class="contentadv"><div id="txtmid">
便听著那帷幕內的太皇太後出言問道︰“昨日學士殿中坦言國家內外之事,上‘十事’以助社稷……老身和皇太後、官家,都商議了一下,覺得學士所言,甚合當今朝政之弊……”
“今日特地再召學士入宮,乃是想請學士,為老身、皇太後、官家,詳細說說……”
“此十事當如何做到?”
呂公著持芴而拜︰“老臣惶恐,乞謹以文字上奏御前,供兩宮慈聖、皇帝陛下聖聰裁決……”
說著,他就從袖子里掏出了那一封他在入京的路上就一直在寫,不斷修訂、不斷刪改,終于定稿的奏疏,恭敬的呈在手中。
太皇太後當即吩咐粱惟簡︰“且將學士上書取來!”
“唯!”
粱惟簡領命出了帷幕,彎著腰到了殿中,恭恭敬敬的從呂公著手中接過了奏疏,然後送到兩宮面前。
太皇太後接過奏疏,心中就驚訝了一聲︰“竟是這麼厚?”
“難道是萬言書?”
向太後也是眼中顯出異色。
自王安石上萬言書後,大臣們就紛紛選擇用這樣一種體裁,來向上坦露自身的政治意圖和抱負。
漸漸的,在朝堂上萬言書的形式,就成為了一個大臣默認的對天子最高等級的進言方式。
兩宮听政以來,還是第一次遇到大臣,用萬言書的體裁上書言事。
于是不由得都嚴肅了起來。
太皇太後翻開來一看,神色就慢慢的嚴肅起來。
她看了一遍,遞給向太後︰“皇太後也看看吧……”
向太後接過來,仔細看了一遍,然後交給石得一︰“送給官家也看看!”
殿中的呂公著頓時就忐忑起來。
趙煦接過呂公著的上奏,仔細的看了起來。
不得不說,呂公著的文字,看著很舒服。
雖然整篇都是在說夏商周、漢唐的舊事。
可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來,這是在借古說今。
奏疏中,也完全坦露了他呂公著入朝後,要做的事情。
簡單概括就是︰休養生息、少起兵革,多進君子,少用小人。
對于民間,他的態度,也差不多︰別折騰!百姓已經經不起繼續折騰了!
對于新法和王安石,卻是一個字也沒提。
他也不需要提!
因為,在呂公著眼中,估計一切都可以水到渠成。
趙煦合上奏疏,微笑著說道︰“呂學士的文字,寫的極好!”
“朕往後一定和學士多請教!”
呂公著連忙拜道︰“不敢!”
帷幕內的兩宮也都笑了起來,太皇太後道︰“學士的文章,當年英廟也贊過,官家確實該好好和學士請教請教!”
向太後則道︰“大行皇帝以學士為師保真是選的極好!”
“六哥以後,遇到不懂的,可以直接在朝堂上問學士……學士定會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呂公著立刻表態︰“老臣惶恐,願為陛下鞠躬盡瘁!”
其實,此刻他最想知道的是——少主怎麼看他的上書文字?
呂公著相信,少主應該是看懂了的。
不然,他不會說那些話。
可態度呢?
這可讓他急壞了!
好在,這個時候向太後幫他問了。
“六哥以為,學士上書所言如何?”
便听著少主答道︰“兒有些地方還不太懂…回宮後,還需請教太母、母後……”
呂公著咽了咽口水,他其實很想說︰陛下您不如現在就問老臣……看看哪里您不滿意?老臣我改!
可他沒有這個膽子,也不敢逾越自身的身份,只能乖乖的站在原地,低著頭。
帷幕中的太皇太後和皇太後,卻都開心起來。
這是她們現在最享受的時光。
沒有之一!
因為官家太聰明了,一教就會,幾乎不需要過多提醒!
而且官家記憶力特別好,教過的東西,總是能記得很清楚!從來不需要她們額外提醒!
便听著帷幕內的太皇太後說道︰“學士上書所言,老身和皇太後看了,都覺得甚好!”
“如今,國家艱難,天下事艱辛……”
“這朝堂上,尚需學士這樣的老臣輔佐……”
“不知道,呂學士可願入朝,暫充執政之位?”
呂公著雖然很想問一問︰娘娘,官家何時能給老臣一個答復?
但,面對太皇太後的垂詢,他也只能按照著流程,拜謝著︰“老臣惶恐……天下名臣元老皆在,豈敢望執政之位?”
“望乞兩宮慈聖,另擇賢臣!”
“譬如……”呂公著大著膽子,試探著說︰“資政殿學士司馬光,天下知名……”
帷幕中,在這個剎那陷入了短暫寂靜。
呂公著連忙持芴謝罪︰“老臣惶恐……”
帷幕中的太皇太後笑了一聲,沒有對呂公著提起的司馬光做表態,只是說道︰“國事艱難,還望學士念在大行皇帝的殷殷期盼以及官家、老身還有皇太後……莫要推辭!”
呂公著抬起頭,看向殿上御座上,那位似乎依舊在低著頭看著他的奏疏文字的少主。
他知道的,他已經沒有選擇了。
只能先答允下來再說。
于是,持芴拜道︰“老臣何幸?既蒙兩宮慈聖厚愛,敢不為社稷盡忠?!”
這就是答應了。
沒有按照故事再次推辭。
不是他不想,而是不敢再賭,萬一惹惱了兩宮,得不償失!
先入朝再說,先入局再說!
帷幕內的兩宮,似乎商議了一下,然後太皇太後就問道︰“未知學士,可願暫充樞密使一職?”
呂公著瞪大了眼楮。
樞密使?!
西府的長官?
他幾乎是立刻就反應了過來,這是有人在兩宮面前出了壞主意!
可是,他也沒有什麼好的借口和理由拒絕。
難道他能說︰老臣看不上樞密使嗎?
沒辦法,他只能持芴拜道︰“老臣惶恐,樞密使大行皇帝已罷……”
“若是重設,恐亂大行皇帝之政……”
“兩宮慈聖美意,老臣心領……”
“得知樞密院,老臣便已心足!”
趙煦一听呂公著的話,就知道他在以退為進。
因為呂公著做過樞密使,若是回朝,拜任的卻是不如樞密使的知樞密院事。
那會被認為是一種變形的責罰。
一般,不可能有這樣的人事安排!
但是……兩宮能听懂嗎?趙煦表示懷疑。
不過,念在呂公著剛才提及了‘恐亂大行皇帝之政’的份上,趙煦還是拉了他一把。
“太母、母後……”趙煦搶在兩宮沒有說話前開口了︰“朕觀學士告身,元豐年間,似是做過樞密使……”
“若拜為知樞密院事,此非祖宗善待儒臣之制!”
兩宮听了,似乎是反應了過來。
太皇太後當即道︰“學士公忠體國,老身又豈可委屈學士?”
她是很好面子的。
既然呂公著肯給她面子,願意屈尊去接受知樞密院事的任命。
自然,她也不能委屈了這個老臣!
于是,和向太後在帷幕中商議了一會,便對呂公著道︰“學士且在京,再留幾日,待老身和都堂宰執商議,再行決斷……”
若只是拜呂公著樞密使,是不需要和都堂商議的,因為這是韓絳推薦的。
可若改為東府執政,卻是得和都堂通氣才行!
尤其是必須和韓絳商議!
這是對宰相最基本的尊重!
今天晚上不知道怎麼的,胃一直不舒服,肚子也疼,跑廁所已經五六次了!
難道吃壞了腸胃?
嗯,等下還有!
但估計要晚一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