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最新永久域名︰
www.biquge001.com ,請大家牢記本域名並相互轉告!
第149章 天生聖君 (6500月票加更)
元豐八年五月壬寅(初十),延和殿便殿听政。
www.luanhen.com
禮部奏︰合格進士鄭奕等犯高魯王諱,當除放。
太皇太後于是慈旨推恩,免除這些犯諱進士的罪過,命有司依舊錄用。
于是,禮部又請︰今年科舉因天子守孝,請依故事免殿試。
兩宮詔可。
所以,本年科舉將會出現一個奇觀——省元直接就會是狀元!
要是這個人運氣好一點,在鄉試中還是解元。
那麼馮京當年辛辛苦苦創下的記錄,就要在今年被打破了。
又一個三元及第的傳奇!
不過,這不大可能就是了。
這一天,監察御史安 蔚鈧惺逃 罰 蘊畈股細鱸魯鋈瘟嘶實鄣俏槐背 攀溝穆 行兄 br />
雖然,御史的升遷罷黜,就和風一樣難以琢磨。
但安 惱庖淮魏鋈簧 故僑寐 嗄俊 淙幻 逕鮮巧桶 欄食辛 導噬鮮俏 聳裁矗砍 薊共恢 纜穡 br />
這毋庸置疑的刺激了御史台。
烏鴉們本來就有KPI要完成,現在安 納 盟 竊儻薰思桑 br />
……
呂公著站在內東門下,最後一次整理好自己的冠服,確認沒有瑕疵和疏漏後,他才持著朝笏,在 門通事舍人的引領下,走入大內。
這大內皇城,對呂公著而言,一點也不陌生。
他甚至可以說是跟著父祖,在這內東門下出入長大的。
而且,他離開汴京,其實也沒幾年。
他是元豐五年,實在看不下去,朝堂上的天子和大臣們,在沒有進行周密部署,就非要去橫山和西賊拼命,實在勸不了,他也沒辦法,只能請郡出外——他當時是樞密使,負軍國之責,天子不听他的,他這個樞密使當著也沒有意思。
所以,對呂公著來說,他離開汴京也就兩年多,三年不到。
宮里面的人對他來說,沒有不熟悉的。
除了……那位少主!
想起那位少主,呂公著持著朝笏的手,就稍微的顫動了一下。
前日,他邀請元老聚會這種事情,本來皇室是不會干預的。
畢竟,呂家和皇室已經維持了四代人的信任。
事實也和他預計的差不多,兩宮確實很信任他,但是,他卻漏算了那位少主!
那位少主可對呂家沒有任何感情,也更從未建立過什麼信任!
于是,在少主表態後,烏鴉們聞風而動。
雖然御史彈劾,對他來說,不疼不癢。
他這幾十年來,身上背著的彈劾奏折沒有一千張,也該有八百張了。
可是……
少主的態度,卻不得不讓他重視起來。
前天的事情,雖然只是小事,但讓呂公著知道了,那位少主決不能將他真的當成八歲的孩子看待。
不僅僅是智商和政治上的敏銳。
權力上也是如此!
仁廟當年即位之初,哪來什麼權力?
呂公著記得,他的父親呂夷簡和他說過,章獻明肅垂簾的時候,仁廟在朝堂上別說參與朝政了。
便是多說幾句話也可能被章獻明肅訓斥。
郭皇後,就依仗著章獻明肅,經常施壓仁廟。
呂公著記得,他父親還和他說過,仁廟親政後,曾經拉下自己的衣襟,把脖子上被指甲掐紅了的皮膚給他父親看。
他父親呂夷簡正是因此,才下定決心,一定要協助仁廟廢後!
凌迫君上,這已經不是一般的悍婦了!
但,現在這位同樣幼沖即位的少主,在朝堂上的話語權,遠非仁廟可以比。
呂公著現在已經知道了。
太後會經常拿奏折給他看,還會听取少主的意見。
大行皇帝留下的手書和奏疏,少主也時常翻閱、學習。
他記憶好的可怕!
不止大行皇帝叮囑的事情,記得一字不差。
傳說就是兩宮和他交代的事情,他也記得很清楚。
此外,呂公著還知道了,前幾天,洛陽的程顥病重。
少主直接動用了急腳馬遞,給程顥送去了御藥,還親筆手書了慰勉文字。
此事,現在已經隨著程顥上表謝天子隆恩,而在整個汴京城傳開來。
急腳馬遞是什麼?
天子的嘴和手。
馬遞所到,就是皇命所到!
古今中外,有過這樣幼沖即位,便能掌握這麼多權力,擁有如此大的話語權的少主嗎?
除了,那位被周公背著上朝的成王,找不到第二個。
呂公著慢慢走著,他的腦子里,更多的東西,也一一浮現。
在入京路上,听到的那些傳說,在他心頭跳動。
純孝的少主……
仁聖的少主……
‘真仁廟子孫,社稷主也’,汴京坊市里對他的贊美,不絕于耳。
‘社稷神君,國家明主’,見過他的元老大臣,都這樣稱頌。
尤其是司馬光,對其贊不絕口。
以為這位少主,就是當代的周成王,必可中興國家,除盡舊弊。
而韓絳和文彥博,卻都在談起這位少主時,眼神游歷,欲言又止。
‘晦叔到了御前自知……’這是文彥博的話。
‘晦叔陛見時,便可知曉,主上的非同尋常了……“韓絳也這樣說。
所以……
<div class="contentadv"><div id="txtmid">
“少主,絕非坊間描述的那般簡單……”
呂公著知道的。
若只是傳說中那般,僅僅是聰明、純孝、仁聖的話,那麼以這位少主的年紀,只能讓朝野稱頌。
但他絕不可能,在即位不過兩個多月,就已經接近了權柄,影響了軍國,甚至開始接掌權力!
心中念頭紛飛著,不知不覺,他就已經到了延和殿的便殿前。
此時,朝會早已經結束,群臣都已經離開。
延和殿便殿的門卻依舊開著。
殿中的長明燈,一盞盞的依然在燃燒。
燻籠的香味,彌漫出來。
呂公著在 門通事舍人的引領下,持芴走到殿前,恭身一拜︰“資政殿大學士臣公著,敬問太皇太後、皇太後、皇帝陛下聖躬萬福!”
片刻後,殿中傳來了一個略微蒼老的女聲︰“學士不必多禮,請入殿說話!”
是太皇太後的聲音!
呂公著持芴再拜︰“臣謝太皇太後、皇太後、皇帝陛下……”
內心之中不免忐忑和緊張起來。
他亦步亦趨的,跟著 門通事舍人,步入那間熟悉的小小殿堂。
大行皇帝曾無數次在這里召見他。
他也曾無數次在這里,一次次勸說著大行皇帝。
尤其是為了永樂城……
想著那些往事,呂公著就已經站到了殿中。
他抬起頭,看向了那殿上北邊御座上的少主。
雖然只能看到一個小小的身影,安靜的坐在御座上,沉默的看著他。
少主的眼神很平靜,沒有任何額外的情緒波動。
完全沒有小孩子該有的那種好奇、窺探、細究的心思。
反而像個成年人,如同一個已經坐在那個位置上很久的君王,在審視著一個入見的大臣一般。
于是,呂公著想起了坊間傳說,章 較呂 鈉蘭郟汗偌沂翹焐 й鰨 br />
呂公著持著朝笏,對著御座和御座兩側的帷幕,拜了兩拜,然後道︰“資政殿大學士臣公著,奉詔陛見,恭祝太皇太後、皇太後、皇帝陛下聖躬萬福!”
“朕萬福!”
呂公著終于听到少主的聲音。
稚嫩的童聲,平穩但有力。
“來人,給呂學士賜座、賜茶!”他繼續平靜的說著。
一張椅子便被搬到了呂公著身後,然後煮好的茶湯也被送上。
呂公著持芴拜謝,然後才小心翼翼的坐下來。
便听著帷幕後的太皇太後道︰“官家前些時日,還在和老身問︰呂學士何時入京?”
“總說著,學士是大行皇帝欽定的師保,定是國家大儒,也定學問淵博,等學士入京後,一定要和學士好好請教這國家大事,天下之事……”
呂公著連忙起身,拜謝︰“臣惶恐,不敢當皇帝陛下如此厚愛!”
“學士言重了!”
“學士乃是父皇欽點,保佑擁護于朕的股肱重臣!”少主開口了︰“朕在汴京已經等了學士數月矣!”
“今日終于是見到學士了!”
“詩雲︰彼其之子,邦之司直!”
“朕見學士亦然!”
呂公著听著,連忙持芴而拜︰“大行皇帝托付,皇帝陛下厚愛……老臣,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他是儒臣,當然知道,所謂‘彼其之子,邦之司直’的意思。
這是描述子產啊!
少主將他視作子產,這讓呂公著感動不已——他最仰慕的古代名臣就是子產。
而在同時,呂公著心里,那些元老和大臣的評價,開始回蕩。
‘少主乃是天生聖主’,這是傳說中章 較碌鈉蘭邸 br />
‘晦叔到了御前自知……’,文彥博的話在耳畔回蕩。
‘晦叔陛見時,便可知曉,主上的非同尋常了……’韓絳的話也在耳畔回蕩。
他終于知道了。
確實是天生聖君啊!
他才八歲,就已經知道如何駕馭臣下了。
而且收放自如,把握的恰到好處!
更讓呂公著驚嘆的是——即使他明知道,這位少主或許只是在籠絡他,在特意的懷柔他。
但他的心,卻不由自主的被吸引了,會忍不住的去想——少主真的將我看成了子產了嗎?我能成為當代的子產嗎?
這種人格魅力,這種悄無聲息之間,就差點讓他這樣的老臣也有些把持不住的姿態。
不是天生的君王,不是天生就應該坐在那個位置上的帝王,還能是什麼?
“大行皇帝啊……”呂公著忍不住在心中嘆道︰“您可真是,給老臣留下了一個好主上!”
呂公著很清楚,這種少主是最難服侍的!
因為天生的君王,就意味著他對權力的敏感是無人能及的。
就像前天的事情……
注︰因為前面忘了,所以把本年科舉貢院試的舉行時間,向後挪了大約七天,史實應該是在五月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