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更新最新入庫全本精品總排行榜  

第64章 人心變易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作品︰我在現代留過學 | 作者︰要離刺荊軻


 熱門推薦: 雪鷹領主 完美世界 武極天下 星河大帝 傲世九重天 我的貼身校花

    筆趣閣 最新永久域名︰www.biquge001.com ,請大家牢記本域名並相互轉告!

    第64章 人心變易

    趙煦從迎陽門下听政回到福寧殿。www.kmwx.net

    今日听政是樞密院入奏,也沒什麼大事,只是樞密院請依仁廟故事,給賜宗室已轉外官之人財帛。

    這個事情,被兩宮打了個哈哈,就給拖了過去。

    畢竟,兩宮昨日才下詔,讓三省有司,商定大行皇帝封樁錢的取用條貫。

    今天,就支用封樁錢來賞賜給那些已經脫離了宗籍在五服外的所謂宗室?

    那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臉嗎?

    無論是太皇太後,還是向太後,都是要面子的人。

    絕不會干這種自食其言的事情。

    加上,趙煦在旁邊,一臉疑問的樣子,也讓兩宮不會對封樁錢輕舉妄動。

    所以,回到福寧殿的趙煦很開心。

    因為在他的上上輩子,太皇太後在花錢收買人心上,從來都很舍得。

    尤其是賜給那些已經被王安石開革了宗籍的親戚們財帛上,特別大方。

    僅僅是元四年一年,就賜給了十幾萬貫!

    就好像錢是大風刮來的一樣。

    而現在,那樣的事情,或許還會出現,但不可能那麼頻繁和簡單了。

    心情不錯的趙煦,在回到福寧殿後,吃了一盞馮景從御廚帶來的蜜水。

    嗯,昨天,馮景就已經正式從入內內侍省除授了最新的差遣。

    皇帝殿祗候。

    從此他正式繼續擔任趙煦身邊的親近內臣,繼續照顧趙煦的飲食起居。

    上上輩子,這個差遣是屬于那位保慈宮祗候老宗元的。

    “大家……”看著趙煦喝完蜜水,馮景低著頭,小聲的匯報著︰“臣方才在御廚,听人說起,司馬相公似乎已經到了汴京!”

    “哦……”趙煦點點頭,表示自己知道了。

    馮景繼續小心翼翼的報告著︰“據說,司馬相公在金明池外的官道,被軍民給圍了起來……”

    “汴京百姓,皆呼︰公無歸洛,留相天子,活百姓!”

    “據說最終,甚至引得數千人圍觀,場面喧嘩到驚動了開封府的鋪兵……”

    “善!”趙煦微笑著頷首。

    司馬光在洛陽修書十五年。

    十五年間,除了修書外,只做一件事情——非議新法,陳說廢除新法。

    舍此之外,其他一切皆不談,其他一切皆推辭。

    迄今,司馬光已經至少婉拒了趙煦父皇六七次的執政任命。

    而他每上一次書,汴京的小報就報道一次,他每拒絕一次天子任命,汴京就沸騰一次。

    十五年下來,司馬光的人望已經養到了天下矚目,萬方敬仰的程度。

    除了君權,已經沒有任何力量,可以將他再拒之門外。

    這就是大勢!

    也是人心所向!

    自熙寧元年,王安石上《本朝百年無事札子》,吹響變法的號角以來,王安石和他的新法一系,已經佔據了國朝朝堂十九年。

    將反對者統統趕出朝堂,更是已經過去了十五年。

    這過去的十五年,新法固然成績斐然。

    特別是在財政上,完全扭轉了大宋的財政赤字。

    每年國庫都有大量盈余。

    趙煦的父皇,在大內建的那五十二個封樁庫就是最好的證據。

    然而,凡事有利就有憋。

    新法也不是全部都是好的。

    很多法令和政策,都是倉促推出來的,沒有經過全面討論和論證,匆匆忙忙的就上馬了。

    推行的過程里,也出現過很多簡單粗暴的案例。

    所以,很多反對者的意見,不是沒有道理的。

    譬如青苗法在很多地方,就成為了一種攤派。

    百姓借也得借,不借也得借。

    自然是怨聲載道,怨氣沖天!

    保甲法在承平日久的江南地方,鬧得雞飛狗跳。

    保馬法在京西東路,搞得地方上大批大批百姓破產。

    但這些其實都還好。

    因為,只要汴京不動,地方上鬧得再怎麼沸沸揚揚。

    只要朝廷有錢,只要國庫充盈,問題都不大。

    畢竟,各地的主客戶們,只要還能吃飽飯。

    他們就翻不了天!

    可問題在于,市易法、均輸法和免行法,直接沖擊了整個汴京。

    上上下下,沒有人不受到沖擊和波及。

    這三部法令,是一個組合拳。

    其中心思想就是︰這些錢,你們(貴族大戶商賈)把握不住,還是我(朝廷)來!

    設想是不錯,就是執行過程中難免走樣。

    特別是市易法、均輸法,都和青苗法一樣,從最初設想的解決問題,變成了制造問題。

    很快有司官員們就不僅僅從大商賈、大貴族嘴里奪食。

    還從中下層的小商賈、小作坊主嘴里搶食。

    甚至,一些官員為了政績,強行攤派。

    百分之二十利息的貸款,商戶們借也得借,不借也得借的事情,發生過無數次。

    而在汴京的各大場務里,商戶們被強迫著租佃官府的商鋪、庫房,甚至被逼著去買官府的原料、貨物的事情,也時有發生。

    這誰受得了?

    要知道,汴京可是一個市民城市。

    一個完全脫離了農業生產,一個完全依靠市民經濟和手工業制造的超級城市。

    現在,朝廷一刀一刀砍下來,每一刀都砍在了無數人的大動脈上。

    這些人又不是樹上的鳥雀,被人捅了窩都不敢反抗。

    就算是樹上的鳥雀,有人拿著竹竿捅了它的窩,它也會飛來飛去,嘰嘰喳喳的罵罵咧咧,甚至在人的頭上拉翔抗議啊。

    在現代留學十年。

    趙煦跟著自己的老師,翻閱、查證了無數史料,也看了無數私人筆記的案例和後人的研究。

    所以,趙煦知道的。

    司馬光入朝,舊黨上台,是人心所向,是大勢所趨。

    這一點,甚至就是如今在都堂上的新法干將們,也都是心知肚明的。

    馮景看著自己眼前的天子,那張微笑著的小臉。

    他知道的,這位少主有自己的想法。

    而且這位少主的想法,他難以揣測。

    只能是低下頭去,小聲的問道︰“大家,這樣說來,司馬相公馬上就能入都堂了?”

    趙煦微笑著搖搖頭︰“早得很!”

    雖然慶歷興學運動和伴隨的古文復興運動,讓大宋文壇,完全的徹底的拋棄了漢唐舊儒們的訓詁注疏與經義。

    可儒家思想的內核沒變。

    就算是趙煦登基,不也要五辭三讓?

    何況是司馬光這樣一個大臣?

    再說了,司馬光資序不足啊!

    他的寄祿官,雖然已經升到了太中大夫,但這個寄祿官官階,完全是因為在洛陽做了十五年的留守西京御史台和提舉崇福宮來的。

    想要被拜為執政甚至是宰相。

    司馬光還缺一個至關重要的知州資序。

    他需要去做一任知州。

    至少是名義上,被除授為一個重要地方的知州。

    只有這樣,他才有資格,被拜宰執!

    馮景咽了咽口水,問道︰“司馬相公不會馬上入朝?”

    “誰知道呢?”趙煦意味深長的看了一眼馮景︰“司馬公,是大行皇帝托孤顧命的師保!”

    “是國朝有數的文華上科,天下士人的楷模!”

    “便是我也要以禮相待!”

    “如此人物,若不能入都堂,拜為宰執,天下人肯定會失望的!”

    馮景深深的低下頭去,再也不敢試探趙煦的口風。

    趙煦心里笑了一聲。

    對這些內臣們,時時刻刻都在想著試探風向,總想著投機的心思,趙煦心里面和鏡子一樣敞亮。

    而且……

    何止是內臣是這個樣子啊!

    趙煦扭頭看向宣平坊御史台的方向。

    他知道的!

    很可能就在此時此刻,就在現在,御史台里的烏鴉們,就應該已經飛到了樹梢上,正在觀望風向。

    投機!

    官員的天性,也是人性。

    就像那個熙寧變法時代,被天下人口誅筆伐的鄧綰所言︰笑罵由他笑罵,好官我自為之。

    ……

    尚書新省,都堂令廳上。

    昨日的歡快氣氛,已經消失無蹤。

    現在,從章 嚼釙宄莢俚秸怒b,三位三省執政的臉上,都掛著濃濃不安。

    司馬光,入京了!

    這個消息,就像晴天霹靂,打在整個都堂里。

    打的每一個執政,搖搖晃晃。

    司馬光!司馬君實!司馬十二!

    人的名,樹的影啊!

    人還未見到,僅僅是其抵達京師的這個消息的沖擊波,就已經讓人搖搖欲墜,內心惶恐不安。

    那可是司馬光!

    寫資治通鑒的司馬光!

    在洛陽反對了新法十五年,始終如一的司馬光!

    人品道德,天下無雙,才望學識,幾乎無人能及的司馬光!

    一直以來,能做司馬光對手的。

    只有如今隱居江寧的荊國公!

    在坐執政,在司馬光面前,不過是晚輩,是後世,是幸進少年!

    根本不夠看!

    何況,伴隨著司馬光抵京的消息。

    還有一個讓所有人都坐立難安的消息。

    司馬光抵京,還未入城,就在官道上被數千人圍觀。

    根據開封府的報告,無數人都在官道上,圍著司馬光的馬,哭著喊著,要讓他留下來,不讓他回洛陽。

    據說,司馬相公的呼喊聲,一直從金明池持續到汴京外城的新鄭門。

    一路上,司馬光都是被數千的百姓簇擁著、擁戴著。

    據說入城後,連城門衛兵、開封府的鋪兵、左右都巡檢的胥吏,都跑去圍觀和擁戴。

    這就是人望!

    也是人心所向!

    在這種浪潮下,都堂上的每一個執政都知道。

    他們無力對抗!

    因為,這樣的情況,歷史上發生過。

    東晉的謝安!

    安石不肯出,將如蒼生何?

    當人心,開始轉移,當汴京百姓開始擁戴一個舊黨大臣。

    現在,哪怕是最堅定的新法支持者,也開始心灰意冷,開始沮喪落魄。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本站強烈推薦給您以下精彩小說︰

本站所有內容均來源于網友網絡分享與轉載,本站不承擔任何責任!如不認同,請離開本站。

若本站無意中侵犯到您的權益或含有非法內容,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做出回應。

Copyright © 2012∼2018 www.luanhen.com 飄天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5008561號

XML︰1  2  3  4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