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更新最新入庫全本精品總排行榜  

第1334章 厚顏無恥第一人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作品︰我的諜戰歲月 | 作者︰豬頭七


 熱門推薦: 雪鷹領主 完美世界 武極天下 星河大帝 傲世九重天 我的貼身校花

    筆趣閣最新域名︰www.biquge85.com ,請牢記本域名並相互轉告!

    數日後。www.luanhen.com

    愚園路1136弄31號。

    程千帆從車上下來,他就那麼站在車邊,抬頭看面前的這幢建築。

    他的腦海中有許多關于這座建築的資料。

    此府宅原系國府交通部長王興義的住宅。

    它建造于民國二十三年,有十一畝之多,總造價達到了驚人的三十萬銀元。

    程千帆從東亞同文學院畢業後,曾考入國立同濟大學,隨後在民國二十二年的時候,十八歲的他‘瞞著’祖父報考了中央陸軍軍官學校,考取步兵科第十期,被分入第一總隊。

    在陸軍軍官學校的時候,那位王部長在愚園路的這處豪宅曾經引得南京報端議論紛紛,上海方面甚至有小報記者潛入王公館,勘查拍照。

    而在履職巡捕房後,程千帆在證件科的時候工作輕松,閑暇之余常常到檔案科閑逛,對于上海灘很多知名府宅都‘頗為熟悉’。

    譬如說眼前這‘王公館’,程千帆的腦海中就有各種詳盡數據。

    此府上據說有大小各式房屋有三十二間。

    從外觀來看,整個建築為四層鋼筋混凝土結構,屋頂主體部分為四坡頂,正面有老虎窗。

    建築的東部比西部大,主樓分中、東、西三部分。

    中部前面凸出呈圓弧形,東西兩部分對稱布置成四十五度折角,富有變化。

    只從外觀以及掌握數據,程千帆便得出了結論︰

    此處易守難攻,想要從外面攻破此鋼筋混凝土大樓誅殺奸邪,根本不可能。

    可惜了。

    他搖搖頭。

    “可惜什麼?”楚銘宇看了程千帆一眼。

    “看著這庭院深深,小橋流水,不禁想起王部長當年與保小姐那轟轟烈烈的愛情故事。”程千帆說道,“豪宅依舊,斯人不在……”

    “他們不願意追隨汪先生,跑去重慶那窮鄉僻壤啃泥巴,有什麼可惜的?”楚銘宇瞪了程千帆一眼,“一會見了汪先生,可不要再說這種話。”

    年輕人,就喜歡談情啊愛啊的。

    “是。”程千帆說道,他的眉眼可見流露出欣喜之色,“汪先生大業將成,只是想一想就令人期待啊。”

    ……

    即便是作為楚銘宇的隨從,程千帆依然接受了負責‘汪公館’的保衛工作的七十六號特工的搜身檢查。

    是的,原國府交通部長王興義先生的‘王公館’,現在是汪填海的汪公館,想必這宅子若是有靈性的話,也會痛苦作嘔的吧。

    程千帆看了一眼主樓,外牆面均為褐色水泥澆鑄的牆磚,看上去古樸文雅。

    “程總,請。”

    程千帆微微點頭,大步跟上楚銘宇的腳步。

    整個汪公館樓內通道彎曲,上下貫通。

    房廳、客堂均用東方傳統藝術裝飾,室內配以彩繪壁畫。

    室內四周均用柚木護壁,程千帆看了一眼,還觸手摸了摸,他確定這柚木護壁是有一定的擋手槍能力的。

    ……

    “現在中日兩國之和平談判,已經取得長足進展,我們完全可以相信,並且期待,從此以後,中日關系開一新紀元。”汪填海面上是認真的笑容,朗聲說道。

    程千帆隨同楚銘宇剛剛進入一樓客廳,就听到汪填海的講話聲,這位汪先生的聲音頓挫有力,且听起來情緒頗高。

    “楚秘書長,汪先生在接受‘上海每日新聞’和‘中華日報’的聯合采訪。”陳春圃在楚銘宇的身旁低聲說道。

    楚銘宇點了點頭,隨即在一旁等待。

    陳春圃與程千帆點頭致意,他對這個年輕人的印象不錯,看到程千帆在神態認真恭听,他心中暗暗點頭。

    ……

    “汪先生,能具體說說嗎?”一名記者舉手說道。

    程千帆瞥了這名記者一眼,這是一名身材瘦削,戴著金絲邊眼鏡的年輕男子。

    此人在提問的時候,似是會下意識的推一推金絲邊眼鏡。

    程千帆眼力很好,他在觀察此人︰

    這人推眼鏡的動作,似乎並非是一種下意識的習慣,而是因為——

    不舒服。

    這個眼鏡,這人戴著不舒服。

    程千帆心中一動。

    眼鏡對于近視者來說,就是他們的眼楮,是他們最熟悉的隨身物品,甚至說是身體的一部分也不為過。

    眼鏡自然是要戴著舒服,這是最基本的道理,尤其是對于這些汪偽記者而言,他們不差錢,是不會因為囊中羞澀而忍受眼鏡的不舒服的。

    除非——

    這副眼鏡不是其慣用的。

    甚至只是臨時借用?

    借用來做什麼?

    遮掩身份?

    這實際上不是近視眼鏡,是平光眼鏡?

    亦或者讓自己更有文化氣息,更能夠收斂自己本來的氣質,更像是一名記者?

    程千帆在心中捉摸著,他眼中的認真表情依然。

    ……

    “中日兩大民族從光明大道攜手前進,各愛其國家,並互愛其國家,各愛其民族,並互愛其民族,主權及領土,彼此互相尊重;軍事,經濟,文化,各方面,彼此通力合作。

    以期增進兩國間的共同福利,同時並即以保持東亞的永久和平。”

    汪填海點點頭,很有風範的環視了一眼,繼續說道。

    “中日兩國做朋友是自然的,正如國父孫先生所說︰‘中日兩國,無論從何方面著想,均宜攜手協力進行’。

    以前所以不能攜手協力進行,兩方面都有過失,因而釀成三年有余以來的痛心現象。

    我想每一個殉難的人民,陣亡的將士,在將死的時候,心里怎樣想呢?定然不願看見中國之淪亡,定然也不願看見中日兩國之兩敗俱傷,同歸于盡,定然願意看見中日兩國有恢復和平,共存共榮的日子。

    我想全國以內,每一個人民,每一個將士,當忍著痛苦的時候,定然也是同此思想的,即在重慶方面被壓迫的人民心里頭,真正的呼聲,定然也是如此,不過叫不出來便了。”汪填海面對記者,顯得談興很濃,他講話的時候喜歡用手勢來表達自己的情緒。

    “甚至——”汪填海提高聲音說道,“主張抗戰到底的人們,亦何嘗不願意有看見中日兩國恢復和平共存共榮的日子,不過以為這日子不會到來,或者到來之時期尚早而已。”

    他的手勢一揮,“如今中日兩國恢復和平,共存共榮的日子,已經到來了,大家應該一心一德,來擔負這劃時代的工作。”

    程千帆面帶崇敬的微笑,雙手似是在忍著那情不自禁的鼓掌。

    他的內心則可以用咬牙切齒來形容。

    中華五千年以來,厚顏無恥、數典忘祖之輩,此堪為第一人也!

    ……

    引起程千帆注意的‘上海每日新聞’的那位記者請汪填海講述和平建國路上的感受。

    “我還記得二十七年十二月十八日,我由重慶飛到昆明時候,雲南省政府龍主席問我道︰‘我聞得這次交涉,日本允許于停戰之後二年以內撤兵完了是嗎?’

    我答‘是的’。

    龍主席道︰‘能快些更好。’

    我答︰‘我也是這樣想。’

    龍主席道︰‘盼望汪先生到河內後,更加努力,能快得一些是一些。’”

    汪填海喝了一口茶水,露出感慨之色,“這句話是在二十七年十二月十八日說的,如今是二十八年年底了,整整的滿二年了。

    假使當時我的艷電能夠得到重慶方面的采納,那麼到了今日,撤兵應該已經進行過半了啊!同胞們!”

    汪填海情緒激動,他抬起手臂,大有聲嘶力竭之態,“全國同胞啊!你們替我想想,我怎能不痛心?我怎能不著急?

    我所以不能不冒著千萬辛苦千萬危險,來提倡和平反共建國運動,其原因在于此。”

    說著,他搖搖頭,嘆息,“想必龍主席等黨國諸君現在也一定很後悔,後悔沒有跟隨我一路走來,不然和平之光早已披灑華夏大地……”

    “恐怕龍主席若是听得你這般三番提及,他現在恨不得手刃你。”程千帆心想。

    他開始激動的鼓掌,眼眸中滿是激動之色,甚至眼眶都紅了。

    這掌聲驚得汪填海以及記者們看過來。

    “汪先生太不容易了。”程千帆紅著眼眶對看過來的陳春圃說道,“愚昧世人多誤解先生,若沒有堅韌之決心,豈有今日之和平。”

    汪填海看了一眼程千帆,面含微笑對這個被自己的講演所感動的年輕人點了點頭。

    “總之,我們收拾時局,要從大處著想,從遠處著想。

    和平救國之路,不是計較一時的便利,不是計較一事的便宜,而是從中日兩國永久親睦,東亞永久和平著想。

    至于東北四省,本來是中國領土之一部份,然自九一八至現在,已經十年了;在這十年中,事實之推移,是人所共見的。”汪填海振臂說道,“土地換和平,這是可以做的,東四省將成為中日和平的象征之地,是和平之地,是榮譽之地。”

    程千帆只覺自己心中恨意已經填滿胸腔。

    看著這位原國黨副總裁在此大放此厚顏無恥厥詞,他只覺得這房屋里的空氣都是臭的,臭不可聞!

    他鼓著掌,聲音都有些哽咽,“汪先生不負孫先生重托,中華有汪先生,國家幸甚,民族幸甚!”

    Ps︰求訂閱,求打賞,求月票,求推薦票,拜謝。

    第一更,三千字章節,今天保底還差三千字。求幾張月票,求訂閱,拜謝。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本站強烈推薦給您以下精彩小說︰

本站所有內容均來源于網友網絡分享與轉載,本站不承擔任何責任!如不認同,請離開本站。

若本站無意中侵犯到您的權益或含有非法內容,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做出回應。

Copyright © 2012∼2018 www.luanhen.com 飄天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5008561號

XML︰1  2  3  4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