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更新最新入庫全本精品總排行榜  

二百四十四章 2200年前的計時工具︰刻漏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作品︰滿級考古大師 | 作者︰顧屈


 熱門推薦: 雪鷹領主 完美世界 武極天下 星河大帝 傲世九重天 我的貼身校花

    筆趣閣 最新永久域名︰www.biquge001.com ,請大家牢記本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

    一盞雁魚燈,引發了眾多考古工作者們的驚嘆。

    古人的聰慧程度,真的不可小看。

    別老覺得距離現在兩千多年前的古代人,智慧就很低級。

    雖然,可能當時的平民,確實沒有現代普通人接受的知識多,大部分都是很好湖弄的“愚民”。

    但是,古代的精英階級,除了學的科技知識,確實是不如現代人之外,在其他方面,真不一定比現代人差。

    比如頂級的政治家霍光、漢宣帝,他們的智慧,大部分現代人都是不可及的。

    就算是讓一個普通人,突然面臨漢宣帝那樣的政治環境,十個里面有九個半都不可能做到比漢宣帝還好。

    同樣,古代的工匠們,也是擁有大智慧的。

    像這種虹管燈,讓一個現代人來做,大部分也是根本想不出這種巧思的。

    “這種雁魚燈,一共有兩盞,應該是一對燈!”

    陳翰的到來,沒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大家的注意力全在這一對雁魚燈上。

    跟著一起觀賞了片刻後,陳翰見都沒人搭理他,他只好干咳一下,主動問道︰“溫所,你們在這間藏室中,有啥大發現嘛?”

    被他問到的溫遠根,這才注意到陳翰來了,哈哈一笑,攬住陳翰的胳膊說道︰“小陳啊,你們社科院在東藏室忙活的如何了?”

    陳翰無奈的攤了攤手︰“東藏室內全都是廚具,還有一堆鼎。”

    “不過發現了蟲草和花生,對植物考古學來說還是有很大意義的。”

    溫遠根挑了挑眉毛,有些驚訝。

    花生和蟲草,這在考古領域,都是比較稀奇的東西啊。

    不過這些東西說重要也重要,說不重要也不重要。

    他呵呵一笑,拉著陳翰走到了一個文物存放箱旁邊,樂呵呵的說道︰“小陳,給你看個好東西。”

    “如果說,在兩千多年前的西漢,就出現了“南昌”二字,你信嗎?”

    哦?

    溫遠根這麼一說,意思不就是,發現了帶有“南昌”二字的文物嘛!

    南昌地處長江以南,水陸交通發達,形勢險要,自古有“襟三江而帶五湖”之稱。

    雖然這里很早就已經成為華夏文明的統治區了。

    不過在上古先秦時,可不叫這個名字。

    南昌在《禹貢》中,屬揚州地。

    春秋時屬吳國,戰國屬楚國。

    因為南昌地處吳、楚交界,所以吳楚相爭多在于此。

    《左傳》記載︰昭公七年(前553年),楚令尹子蕩伐吳師于豫章。

    到了戰國時期,南昌的歸屬才塵埃落定。

    當時這里的地名叫做豫章。

    後來,到了秦國的時候,秦一統六國後,豫章歸屬于九江郡。

    據《漢書》記載,前202年(漢高祖5年)劉邦在垓下打敗項羽之後,派大將灌嬰率兵平定江南“吳、豫章、會稽郡”。

    灌嬰平定豫章後,立即設官置縣,首立南昌縣為豫章郡之附郭,取吉祥之意“昌大南疆”、“南方昌盛”為縣名,穎陰侯灌嬰奉命駐軍當地,修築“灌城”。

    而這座灌嬰城,便是南昌有歷史記錄以來最早的城池。

    至此,南昌始設縣,成為了一個正式的行政單位。

    不過,這是史書上的記載。

    在出土物里,是沒有發現早期南昌建城後的帶有“南昌”二字的文物。

    這也一直是南昌本地考古的一大憾事。

    畢竟,史書上記載,南昌西漢便以立縣了,但是卻一直找不到帶有“南昌”二字的西漢文物,就挺可惜的。

    不過听溫遠根的意思,這文物是出現了。

    果不其然,溫遠根打開面前的文物箱,一個青銅豆型燈,出現在了箱內。

    豆形燈,是我國最早的燈的形制,也是使用最久、最普遍的一種燈。

    從戰國時期,一直到明清時期,都有豆型燈的使用習慣。

    可以說這是一種見證了華夏歷史的燈具,也是保有量最大的燈具。

    從寒門貧瘠子弟,到貴族列侯王公,家里都有豆型燈,區別只是奢華與否。

    而此時躺在文物保存箱里的豆型燈,就是最普通的樣式,沒有什麼過多的裝點,很樸素。

    但是!

    在這個燈那細細的“腰肢”上,卻刻有“昌邑”二字銘文。

    這倒是為墓主人的身份,再次提供了重要的證據。

    不過對于墓主人的身份,已經有太多證據可以指向昌邑王劉賀了。

    陳翰神情中帶著些詢問的看向了溫遠根。

    溫遠根嘿嘿一笑,伸手拿出了這盞燈,將底座朝向了陳翰。

    “你看底下。”

    陳翰聞聲看去。

    只見在燈座的底下,清晰的刻有“南昌”二字!

    這是關于南昌城的最早、最珍貴的實物資料啊!

    “這盞豆型燈,對華夏西漢考古來說,並不算多重要,甚至可以說很普通。”

    “但是對南昌本地來說,卻有非常特殊的含義,可以作為南昌的傳世之寶了。”

    溫遠根有些感嘆的說道︰“不止這盞燈。”

    “還有一件江西首次發現,全國第六把的滴漏報時銅漏壺!”

    溫遠根又打開了旁邊的另一個文物保存箱。

    一個圓柱形帶提把手的青銅器,正靜靜的躺在里面。

    “這是一個刻漏?”陳翰驚訝的說道。

    刻漏,是古代漢族科學家發明的計時器。

    《說文解字》有言:“漏,以銅受水,刻節,晝夜百刻。”

    對于刻漏,陳翰印象深刻。

    不過並不是因為學考古才知道的這個工具,而是他小時候看的一部TVB港劇《封神榜》!

    在這部劇里,陳浩民演的哪吒家里,就有一個銅刻漏,每天準時滴水報時。

    原理類似于沙漏,控制水滴的流速,然後根據漏壺中剩余的水位刻度,確定時間。

    因為這個刻漏多次出現在劇中,所以陳翰對其印象深刻。

    不過等他長大後,學習了相關知識後才知道。

    滴漏報時到漢代才有了制度。

    自漢以後、歷代循行。

    夜漏盡,指天明,要鳴鼓報時。晝漏盡,指夜臨。要鳴鐘報時。

    《封神榜》背景的商末,顯然是沒有這麼先進的報時設備的。

    不過考慮到這是神話電視劇,倒是也不必深究了。

    人家哪吒後來還成了蓮藕人呢...

    倒是海昏侯墓中出土的這把計時用的銅漏壺,無疑是與史書的記載相互印證的!

    《漢書•哀帝紀》記載“漏刻以百二十為度。”

    漢代刻漏分晝漏與夜漏,共一百刻,一刻約等于14.4分鐘,全部漏完就差不多是24個小時。

    可見,漢代刻漏計時與日馨計時是一致的,都是一日百刻之制。

    這點,史書上的記載,和面前這個西漢時期的實物,也可以互相印證!

    華夏歷史文獻的嚴謹性,再次被證明!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本站強烈推薦給您以下精彩小說︰

本站所有內容均來源于網友網絡分享與轉載,本站不承擔任何責任!如不認同,請離開本站。

若本站無意中侵犯到您的權益或含有非法內容,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做出回應。

Copyright © 2012∼2018 www.luanhen.com 飄天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5008561號

XML︰1  2  3  4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