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更新最新入庫全本精品總排行榜  

一百七十八章 在危險的邊緣反復試探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作品︰滿級考古大師 | 作者︰顧屈


 熱門推薦: 雪鷹領主 完美世界 武極天下 星河大帝 傲世九重天 我的貼身校花

    筆趣閣 最新永久域名︰www.biquge001.com ,請大家牢記本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

    在墓主人的身上,一共放置了三組九枚璽印。www.biquge001.com

    其中一組,約放置于胸部的位置,也就是莊雲鵬發現的這組。

    其中兩枚為玉印,一枚為金印。

    從印章出土的情況看,原來應該是有漆木盒裝著的。

    因為在印章旁邊,還發現了一些漆片,以及一點點朽木殘留。

    這三枚印章里,兩枚玉印上,都沒有文字,是空白印。

    只有那枚金印上,刻有一個田字方格,格中刻有四個篆書文字︰“文帝行璽”。

    “行璽,皇帝六璽之一啊。”

    “難不成剩下幾枚印,就是其他的皇帝之璽?”

    李教授把玩著這枚不過方寸大小,也就比大拇指甲蓋,稍微大點的金印,噴噴稱奇。

    秦漢皇帝除和氏璧做的傳國璽之外,尚有日常使用的六璽。

    分別是皇帝行璽、皇帝之璽、皇帝信璽、天子行璽、天子之璽、天子信璽。

    不同的璽,用處不一。

    比如這枚“文帝行璽”,按制應該是用于封國蓋章的。

    就是在分封諸侯的時候,需要加蓋這枚行璽,才有合法性和神聖性。

    傳國玉璽肯定是不會被帶到地下的。

    但是其他的六璽,就不一定代代相傳了,有的時候也會帶入地下。

    不過雖然說李教授干了幾十年考古,參與了非常多大墓的搶救性發掘。

    但是這種皇帝六璽,還真是第一次見。

    帝璽,自然只會出現在皇帝陵墓里。

    而且皇帝六璽,只在秦漢到隋唐之間的王朝才會使用。

    而帝陵又一向是禁止任何發掘的,除非有已經被盜墓賊破壞嚴重的帝陵,才會保護性搶救。

    保護性發掘的帝陵,又基本上都被盜了個干干淨淨,根本找不到貴重的帝璽了。

    比如幾位晚唐皇帝的帝陵,就被盜掘過,在上世紀八十年代進行了搶救性發掘。

    可惜基本沒有出土什麼貴重文物,帝陵內的情況非常寒酸。

    所以,目前存世的皇帝六璽非常稀少。

    而漢代的皇帝六璽,更是一件存世的都沒有。

    在傳世和發掘所得的秦漢印中,目前所能見到的只有<封泥考略>中著錄的“皇帝信璽”封泥,可為上引文獻作印證。

    這件“文帝行璽”雖然不是西漢正統皇帝的行璽,只是南越王僭越的產物。

    但是迄今為止,它是今日唯一得見的漢代“帝璽”,這就已經彌足珍貴了。

    僭越的帝璽,它也是帝璽!

    漢皇璽印雖多,卻早已失傳,今不得見。

    這枚南越國的文帝行璽,已經是唯一可見的西漢帝璽了!

    不過拇指大小的金璽,李教授卻愛不釋手的不斷把玩,嘴里的贊嘆之語不絕于口。

    李教授在這把玩這枚帝璽,陳翰與凌安他們,卻在繼續清理其他幾塊璽印。

    第二組璽印在墓主人腹部,同樣也是曾經用漆木盒裝著的,只是現在漆木盒已朽,露出了里面的情況。

    三枚璽印,其中兩枚都刻有“泰子”二字,只是一枚是金印,一枚是玉印。

    金印上是龜紐,玉印則是覆斗紐,都是西漢時期最常見的印紐風格。

    而最後一枚玉印,則沒有刻字,印面非常光滑。

    這兩枚“泰子”之印也很好理解。

    墓主人在當太子的時候用的印章唄。

    不過“泰子”印,也同樣是稀世罕見的文物。

    在傳世的璽印中,並沒有刻字“泰子”的璽印,可以說這兩枚太子印,也是絕版璽印了。

    這座南越王墓,至少在璽印屆,可以說是一座寶藏之墓了,一下子就補全了華夏璽印屆最重要的兩枚璽印。

    一枚皇帝之璽,一枚太子之印。

    “不過...為什麼會有兩枚太子印啊?”凌安撓了撓頭,有些不解。

    一般來說,按照古代封建王朝嚴格的制度,這種代表身份的璽印,都是只會賜給一枚的。

    比如諸侯王的王印,太子的太子印,乃至皇帝的六璽,都是只有一枚。

    同一個皇帝,不可能有兩枚皇帝行璽,同一位諸侯王,也不可能有兩枚王璽。

    怎麼這位南越王,在做太子的時候,會有兩枚太子印?

    這不亂套了嘛!

    見凌安疑惑不解,他的直系上司,廣州考古所的傅所長翻了個白眼。

    “這還不好解釋嗎?”

    “我問你,這位墓主人是誰了?”

    這問題難不倒凌安,他肯定的回答道︰“南越文王趙胡!”

    “那不就得了。”

    傅所長攤了攤手︰“看過史記吧?”

    “趙胡雖然是南越國的第二任君主,但是南越國的開國之君趙佗,實在是太能活了,足足活了一百多歲,統治嶺南六七十年!”

    “繼位的趙胡,是他的孫子,而不是兒子。”

    “也就是說,趙胡的父親,才是南越國的第一任太子。”

    “只是他顯然沒有趙佗長壽,死在了趙佗前面,這才有了趙胡這位孫子輩的太子。”

    “在秦漢時期,可沒有太孫這種說法,只要被立為皇朝繼承人了,那就是太子。”

    “很顯然,這兩枚太子印中,應該有一枚是趙胡父親的。”

    “這位先太子,沒熬過趙佗就去世了,于是將自己的太子印留給了兒子趙胡。”

    “趙胡也一直保存著這枚來自父親的印章,因為這也代表了他的嗣位正統性。”

    “等到他去世後,第三任南越國君,便將這枚印章,同趙胡自己的太子印,一起陪葬于棺槨內了。”

    “說起來,這老趙家也真有意思。”

    “按照西漢制度,玉璽只有天子能用,其下諸侯王用金印,列侯用銀,再下用銅、石、陶。”

    “而且對印章大小,也有嚴格的規定,除了天子能用一寸以上的璽,諸侯王只能用邊長2.4厘米的金印。”

    “結果這趙胡,刻了皇帝之璽,大小也超過了3厘米,這是妥妥僭越了。”

    “但是這璽的材料卻是用金子制作的。”

    “反倒是太子印,邊長看著不過2厘米,還沒到諸侯王的2.4厘米規格,有一枚卻是用的玉制作。”

    “這是什麼花里胡哨的僭越方式?”

    “在危險的邊緣反復試探,反復橫跳?”

    听到傅所長的調侃,主墓室內的其他人全都莞爾一笑。

    這位南越文王趙胡,確實是挺有意思的一個人。

    從他在用制僭越這方面的反復橫跳,就能看出,他是一個膽子挺大,但不多的一個人。

    一邊想要挑戰西漢中央權威,一邊又畏畏縮縮,只敢在邊緣反復試探。

    不然換做是他爺爺趙胡的墓,恐怕出土的璽印,估計就是清一色的皇帝玉璽了。

    失笑著搖了搖頭,陳翰隨手又從棺內玉衣腹腿之間,拿起了一枚大約2-3厘米邊長的玉印。

    這是第三組璽印的其中一個。

    見識到了文帝行璽,和太子之印後,陳翰也算是開拓眼界了,對剩下的這些璽印也放松了不少。

    可是,當他輕松的翻過印面,想要看一看這枚印章上有沒有刻字時,臉上的表情卻突然僵硬了起來。

    “那個...傅所長,這位南越文王,似乎要改個名字了...”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本站強烈推薦給您以下精彩小說︰

本站所有內容均來源于網友網絡分享與轉載,本站不承擔任何責任!如不認同,請離開本站。

若本站無意中侵犯到您的權益或含有非法內容,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做出回應。

Copyright © 2012∼2018 www.luanhen.com 飄天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5008561號

XML︰1  2  3  4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