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8章 立志
前廳,張廷玉與張廷 兄弟正在吃茶。
www.biquge900.com
眼見著屋子里沒有旁人,張廷 小聲道︰“這小半條街都是董鄂家的?這得多少間屋子?”
張廷 亦是宰相公子,出生在皇城中的賜第中,並不是寒門小戶,沒有見過世面。
可是跟這勛貴大姓的大宅子相比,皇城那四進院的賜第都顯得狹小了。
五進大宅,還是兩跨的,還不是一個大宅子,是兩個宅子挨著。
這就相當于並列四個五進大宅,所以才能佔了半條街。
張廷玉言簡意賅,道︰“齊大人家本是兩房,比鄰而居……”
他在翰林院待了三年,奉命學習國語,日常接觸的多是滿洲進士出身的前輩,已經習慣滿人“舉名不提姓”的規矩。
倒是張廷 ,雖也是京城出生的,可十來歲就回鄉讀書去了,並沒有怎麼接觸過外頭的人,還是習慣稱姓。
張廷 點頭道︰“所以說‘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董鄂家這一支可真夠單薄的。”
傳了三代,堂親近支皆無。
幸好這一代當家人能生,否則這一支就又要過繼了。
外頭有了動靜。
兄弟兩個听到動靜都起身。
就見門簾撩開,“呼啦啦”進來一堆人。
“張二哥、張六哥,新年好……”
珠亮上前,跟兩人拱手拜年。
兄弟兩個回禮。
其他人也都上前,跟姻親見禮。
兩家議親接親的,已經打過幾回照面。
不過眼下人群中,卻有兩個眼生的。
福松介紹小六道︰“這是我行六的弟弟,大名壽善,現下為十五皇子伴讀,一年到頭在宮里,也就過年這幾天能接回來待幾日。”
而後,他又對小六道︰“這位是張二哥,那位是張六哥……”
小六上前,行了漢人的作揖禮︰“張二哥好,張六哥好,給您二位拜年了。”
因都統府這里有小孩兒,張家兄弟也帶了荷包。
張六爺就遞了荷包道︰“也祝壽善弟弟新年好。”
小六接了荷包,有些納罕道︰“去年跟我大哥、大嫂一起回京的,不是還有位張三哥麼?怎麼不見?”
張廷玉道︰“舍弟在小妹出嫁後返鄉了。
www.biquge45.com”
尼固珠已經從小三懷里下地,牽著小七的手,站在小七身邊。
福松就指了她道︰“這是貝勒府的大格格,這幾日在這邊過年……”
按照尊卑,本該給大格格先介紹張氏兄弟的,只是眼下是親戚相處,就按照家禮來。
張家兄弟齊齊望向尼固珠。
這就是傳說中的“祥瑞”?
看著還真是個有福氣的孩子。
福松又對尼固珠道︰“這是張家二舅舅,這是張家六舅舅……”
尼固珠不怕生,揚著小腦袋看著兩人,用著新學的屈膝禮,道︰“張二舅舅過年好,張六舅舅過年好……”
這是皇孫女,身份尊貴,不能單單按姻親論,兄弟兩個都避開。
“大格格也好……”
兄弟兩個說著,張廷 也拿出了荷包。
尼固珠望向福松,見他點頭,雙手接了,笑著說道︰“謝謝張六舅舅……”
因新年的緣故,正是小孩子收壓歲錢的時候。
尼固珠就望向小七跟小五,又看了看小三跟小四。
張廷 額頭有些冒汗。
幸好帶的荷包多,否則還真不夠分派。
沒成丁的小五與年幼的小七,也一人得了一份。
珠亮在旁,有些不好意思。
之前只想著給哥哥壯聲勢,將弟弟們都帶來了,忘了還有壓歲錢這一說了。
這大年初二的,帶著沒有成丁的弟弟見客,倒像是討要壓歲錢似的。
張氏跟福松已經出來了,張家兄弟沒有耽擱,就要告辭。
張氏听了,就望向尼固珠。
尼固珠撒開小七的手,叮囑著︰“我先家去了,回頭老舅記得找我去玩兒,我家能摘菜。”
小七點頭應了。
雖說他不知道什麼是摘菜,可既是大外甥女覺得好的,那應該會好玩。
張氏過去,要抱尼固珠。
www.biquge85.com
尼固珠拉著她的手,道︰“大舅母牽著我就行,我沉呢,壓得您胳膊疼……”
張廷玉兄弟看著這胖丫頭跟著,倒是並不覺得意外。
張氏雖年歲不大,可是從小耳濡目染的,是個行事周全的性子。
早在三十兒當天,確定尼固珠跟著一起歸寧時,張氏就打發乳母去張家了。
到了馬車跟前,福松先抱了尼固珠上車,又去扶張氏。
張氏搭著他的手,上了馬車。
後頭還有兩輛馬車,是都統府這邊預備的,一個坐著張氏的乳母跟陪嫁丫頭,一個裝著都統府這邊預備的歸寧禮。
張家兄弟則是坐了張家的另一輛馬車。
福松這里,等兩個舅子上車後,才對珠亮兄弟擺擺手,上了張氏的馬車。
東方露白,天色將明。
馬車里掛著羊角燈。
尼固珠坐在張氏身邊,想要去挑馬車簾,福松見狀,忙伸手壓住,道︰“早上冷,吃了風該肚子疼了。”
尼固珠立時用小胖手捂了肚子,道︰“那就別看外頭了,肚子疼,該喝粥了……”
福松跟張氏帶了兩天孩子,明白了尼固珠後頭的未盡之意。
喝粥了,就不能吃好吃的。
?????55.?????
小兩口莞爾一笑。
張氏目光柔柔地看著福松,又將尼固珠摟了摟,倒是盼著生個女兒了。
女子嫁人,少不得會想到生育上。
張氏之前盼著生男孩。
不是重男輕女,而是因知曉了無爵宗女日後在婚事上被人挑剔,很難有體面的親事。
郡王府的無爵宗女,婚配尚且艱難,更別說其他人。
換了男孩,落地就是一份錢糧。
張家的馬車中,張廷 道︰“二哥,等到春闈完了,您是不是該散館了?”
張廷玉點頭道︰“嗯,三月散館,到時候應該會授翰林院檢討……”
庶吉士散館,如何授官,都有章程。
張廷 訕訕,帶了幾分不好意思。
二哥一路舉人進士的考下來,寒窗苦讀二十年,仕途才是從七品起;自己佔了父親的蔭生,在國子監五年期滿,考試結業就能入部院為員外郎,從五品。
這蔭生可以蔭子,也可以蔭孫。
自己是父親庶子,卻佔了這個蔭生名額。
他曉得父母的打算,本打算將這個蔭生名額留給四哥那一房的。
對于其他兒子,則是盼著他們自己考出來。
四哥身體不好,與仕途無緣,也無法提挈兒孫。
要是那一房的孩子讀書出色,自己考出來還罷,要是考不出來,這蔭生名額就是一個前程,保證那一房立起來,不必依附其他房頭。
結果四哥鬧出分家,分得還那樣咄咄逼人,對幼妹全無半點友愛,傷了父母的心,在給大哥的信中,就提起了這蔭生的安排。
此事,是瞞了老家那邊的。
真要四哥知曉,還不知要怎麼鬧騰。
張廷玉看著弟弟道︰“不用想太多,既是父親安排,自有他老人家的用意,大哥不反對,其他人也沒有資格反對。”
他們的父親,並不是迂腐之人。
真要迂腐,也不能官居一品。
這蔭生早用,也有早用的好處。
大哥不反對這個,除了友愛兄弟,也是明白老父親的苦心。
按照規矩,這蔭生要是留下去,也是留給嫡長房。
小六補了蔭生,並沒有對不起自己,也沒有對不起老四,倒是應該好好感謝大哥。
張廷 吐了一口氣,摩拳擦掌道︰“听說部院衙門中,監生升轉按照正途算,到時候我會好好當官的,三十年下來,我要還個蔭生給大哥!”
張廷玉看著弟弟道︰“有志氣,那就好好學習,早日結業。”
對于文官來說,想要有資格蔭子,要京官四品、地方三品。
對于入仕就從五品的張廷 來說,並不難,按部就班也能熬到了。
張廷 想起一件事,道︰“二哥要添丁,到時候少不得要添乳母保母,南城的院子會不會太狹小了?”
張廷玉道︰“還好,到時候再說……”
張家在京城沒有宅子,張廷玉跟著其他翰林官一樣,在南城賃宅而居。
張廷 這里,除了在國子監,放假的時候,就暫時住在長兄長嫂家里。
馬車走了兩刻鐘,就到了貝勒府後街。
張廷瓚夫婦得了消息,到門口出迎。
這回是福松先下車,然後扶了張氏下車,最後抱下來尼固珠。
“大哥、大嫂新年好……”
張氏看著兄嫂,聲音帶了歡快,上前叫人。
她是幼女,後頭姚夫人又生了幼子,張氏這里就是大嫂照看的更多些。
顧氏拉著小姑子,仔細打量著。
張氏原本苗條縴細,眼下小臉紅撲撲的,手上也豐腴很多。
顧氏納罕,只听說新婦辛苦,有熬瘦的,沒听說胖了的。
看來出嫁後“回門”時說的都是真的,都統夫人和藹可親,對這個子媳也寬和,要不然不會是現下這樣子,看著倒是比出嫁前還要開朗。
這會兒工夫,尼固珠已經跟張廷瓚說上話︰“張家大舅舅,大舅舅說我小時候見過您,那我大了,您怎麼不來看我了?”
張廷瓚膝下只有三子,看著這胖丫頭,很是眼饞,放緩了聲音道︰“我要去衙門當差,去貝勒府就少了,等到大格格讀書,說不得我也要過去轉轉。”
他知曉了貝勒府要給幾個孩子設內學堂之事,雖說給幼兒啟蒙,對他來說有些大材小用,可誰叫他還掛著貝勒府的典儀。
皇上給九阿哥指了馬齊為老師,可馬齊是大學士,即便多了師生名分,皇上也未必樂意他跟皇子往來過密。
自己一個詞臣出身的文官,不涉權利,倒是無礙的。
只是九阿哥性子早就養成出來,不好勸誡,自己還是在幾位小阿哥、小格格身上費些心,也算是投桃報李。
這些年兼著貝勒府的屬官,除了多支一份錢糧,這一年到頭也跟著蹭了不少好東西。
尼固珠看了張廷瓚好幾眼,道︰“您是要給我們當先生麼?那教什麼啊,能不能教吹笛子?”
張廷瓚沉吟道︰“我現在也不知道教什麼,倒是笛子,正巧我略通,大格格要是想學,我可以教一教。”
尼固珠立時眉開眼笑,指了八貝勒府的方向,道︰“等我學會了,吹給隔壁的伯母听……”
張廷瓚听得有些糊涂,望向張氏。
張氏听尼固珠提過,就道︰“八福晉的靜養之所挨著寧安堂,大格格常听那邊吹笛子,就惦記著學吹笛子……”
+
下一更,明天中午
<!-- 翻頁上aD開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