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更新最新入庫全本精品總排行榜  

第888章 函谷關大戰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作品︰重生之吳霸春秋 | 作者︰迷惘的小羊羔


 熱門推薦: 雪鷹領主 完美世界 武極天下 星河大帝 傲世九重天 我的貼身校花

    筆趣閣 最新永久域名︰www.biquge001.com ,請大家牢記本域名並相互轉告!

    咸陽宮。www.luanhen.com

    偌大的滋德殿中,吳王慶忌正在跟御史大夫範蠡下著圍棋對弈。

    慶忌的棋藝精湛,但是多年來跟範蠡下圍棋,那是一局都沒有贏過。

    下象棋,慶忌自問是打遍天下無敵手。

    畢竟連範蠡都甘拜下風,似孫武、伍子胥、伯這些大臣,跟慶忌下棋的時候都會刻意讓著他。

    索然無味的慶忌,就經常找範蠡對弈,這就是典型的“找虐”!

    “大王,函谷關大戰,九國之師六十余萬人進攻崤函,大王就不擔心前線的戰事嗎?”

    範蠡饒有興致的問道。

    “他們打不進來,寡人又何必擔憂?”

    慶忌只是一笑置之。

    函谷關扼守崤函咽喉,西接衡嶺,東臨絕澗,南依秦嶺,北瀕黃河,地勢險要,道路狹窄,素有“車不方軌,馬不並轡”之稱。

    這是一座真正的雄關,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地方。

    再加上孫武、田穰苴等人統率的十五萬大軍駐守函谷關,便是百萬人的諸侯聯軍,都未必能破關而入。

    “大王,函谷關之戰,不知大王可否考慮過,出關一統天下之事?”

    “少伯何以教寡人?”

    顯然,慶忌心里,的確有這種想法。

    在有生之年一統華夏,成為真正的始皇帝,這可謂是慶忌的畢生所願了。

    範蠡想了一下,便道︰“大王,臣以為,我大吳可繼續奉行遠交近攻之策,遠交于齊燕,近攻于三晉。”

    “近攻,得寸,則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也。”

    “若等到時機成熟,大王可正式派兵出關,一舉滅亡三晉,韓趙魏三晉若滅,剩下的諸侯國,便只是苟延殘喘,再無抵抗我大吳虎狼之師的力量。”

    “善。”

    慶忌的想法,跟範蠡是不謀而合。

    早在即位之初,慶忌就已經定下了遠交近攻的國策。

    何為遠交近攻?

    遠交近攻是在嚴格特定條件下的謀略。

    現在,吳國的國力雄厚,人口、疆域、軍力、經濟、文化等各個方面,對關東九國幾乎是呈現出碾壓性的優勢。

    唯一有所不足的地方,就是吳國的疆域幅員遼闊,部族眾多,軍事動員能力稍遜一籌。

    慶忌在棋盤上落下一枚黑子,眯起了眼楮,意味深長的道︰“少伯,以你之見,寡人是否應動輒大戰,以期在函谷關之外,消滅列國的來犯之師?”

    “可,也不可。”

    範蠡給了一個模稜兩可的答桉,說道︰“大王,這一次若放走諸侯聯軍,恐怕貽害無窮。若動輒大戰,臣唯恐我大吳軍力折損過甚,又要經過幾年的修養期,方可再次出關。”

    “寡人務求殲滅敵軍,而不必在意一城一地之得失也。”

    慶忌澹澹的笑道︰“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存。”

    “少伯,如你所言,此番諸侯聯軍只是在函谷關外走一個過場,並無多少折損,吳國有何所得?”

    “一無所得也。”

    “……”

    範蠡沉默了。

    作為跟慶忌相處了二十多年的君臣,範蠡何嘗不了解慶忌的想法?

    慶忌,是想打一場大規模的殲滅戰。

    何為殲滅戰?

    這是一種全部或大部殺傷、俘虜敵人有生力量的作戰!

    通過殲滅戰能有效地消滅敵方的有生力量,改變敵我力量對比。

    大量獲得敵國的人力物力資源補充自己,沉重打擊敵國的士氣,鼓舞己方的斗志。

    對于在戰略上處于劣勢的軍隊來說,在戰役戰斗上打殲滅戰,能迅速有效地削弱敵方戰略上的優勢和主動,改變己方戰略上的被動地位……

    “大王,若要殲滅九國之師,而非擊潰的話,恐怕我大吳要傾國之兵,方可致勝。”

    “再等等。”

    慶忌語重心長的道︰“九國之師六十余萬人馬,太多。函谷關之鏖戰,聯軍無法破關而入,勢必士氣不振,諸如齊、燕、中山等國見到無利可圖,一定會打退堂鼓。”

    “屆時,就是我大吳雄師,出關一戰的有利時機。”

    ……

    時間進入吳王慶忌二十九年,即公元前485年,農歷六月末。

    就跟慶忌預料的一樣,距離函谷關太遠,鞭長莫及的齊、燕、中山三國,甚至是宋國、衛國,眼看著聯軍損兵折將,還遲遲不能攻破函谷關,都紛紛撤兵,偃旗息鼓。

    韓、趙、魏的主將,無可奈何,生怕被函谷關內的吳軍出來包了餃子,于是跟著撤退。

    一場聲勢浩大的戰爭,似乎就要虎頭蛇尾的結束了。

    慶忌瞅準時機,向孫武下達了進攻的命令。

    同時,慶忌親率早就準備好的十萬吳軍銳士,跟著浩浩蕩蕩的出了函谷關。

    由于趙國處于北部,所以並沒有跟韓魏兩國的軍隊待在一起。

    而這一次,吳軍主力的進攻方向,正是河西之地,以及洛邑,尹洛流域這一片廣袤的地方。

    吳國這是在收復失地,只是韓魏兩國不能容忍吳軍搶奪自己的城邑土地,于是韓魏聯軍二十四萬人馬,在尹闕跟十五萬吳軍展開了對壘。

    尹闕地勢險要,位于洛陽以南,是吳國東出中原的必經之道。

    尹水(南洛水支流)向北流入尹闕,從前大禹疏導此山以通水。

    兩座山相對,遠望好像門闕,尹水從中間流過,向北流,所以稱為“尹闕”。

    韓軍主將是國君韓不信的嫡長子太子庚,魏軍主將則是魏曼。

    此時,在尹闕的一側,魏軍的中軍大帳之內,魏曼找來太子庚,以及韓魏聯軍的一眾將領,商議大事。

    “太子,我魏軍自前年的安邑之戰後,被吳人奪去河西之地,且國都被破,不得不遷都于大梁。”

    “眼下在尹闕,魏軍更是勢單力孤,不及你韓軍之眾。”

    魏曼嘆氣道︰“趁著吳軍的主力還未完全集結起來,我眾敵寡,魏韓聯軍應當迅速出擊。若能大敗吳軍,擒了吳王慶忌,最好不過。”

    “若主動出擊,還請貴軍打頭陣。”

    一听這話,太子庚頓時面露不悅之色,道︰“上將軍此言差矣。”

    “你魏軍雖兵少,卻也有八萬之眾。而且魏軍不但弩強,其堅甲、美盾、頭盔、鐵幕,也都精良,所以我希望魏軍為前鋒打頭陣……”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本站強烈推薦給您以下精彩小說︰

本站所有內容均來源于網友網絡分享與轉載,本站不承擔任何責任!如不認同,請離開本站。

若本站無意中侵犯到您的權益或含有非法內容,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做出回應。

Copyright © 2012∼2018 www.luanhen.com 飄天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5008561號

XML︰1  2  3  4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