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最新域名︰
www.biquge85.com ,請牢記本域名並相互轉告!
第450章 國立長沙臨時大學!
“準確說是候官九牧林支脈——廉江林氏,不過大清早亡了,大多自稱候官林氏。
www.biquge900.com”林婉淺笑,緩緩解釋道︰“按輩分,林徽因是我堂姐,林覺民和林長民是我堂叔,林孝恂是我祖叔父,林孝楊是我祖父,我原名林清婉,13歲那年改名林婉,你以後可以叫我清婉或瑾瑜,我表姐那一脈是廉江林主脈,我們是支脈,平常走動較少,唯有祭祖和過年時節見面。”
余華听完滿臉問號︰“???”
他知道林婉家境富裕,身世不凡,未曾想竟然是望族之後。
候官林氏,這可是候官林氏,近現代史真正稱得上滿門忠烈的名門望族,虎門銷煙的林則徐知道吧,便是候官林氏之人。
林長民,福建師範大學前身創始人。
林覺民,寫下《與妻書》的黃花崗七十二烈士。
林恆,歷史上空軍飛行員以身殉國的烈士。
這是候官林氏族人的代表性人物,而在暗地里,還有不知多少林氏族人投身抗戰,灑熱血,拋頭顱,直至新中華建立。
正如面前的林婉,她只是沒有被歷史記住,但這並不影響林婉抗日救國,投身革命。
等等,林徽因是她堂姐,那我和林徽因是什麼關系?
我是林徽因的堂妹夫?
“怎麼,被候官林氏的名頭嚇到啦?”見到余華的反應,林婉笑著打趣道。
“我是真沒想到,一直以為你是某位大財主的富家千金小姐。”余華回過神,看向林婉的眼神滿是柔和,輕聲回應道︰“誰能想到你來頭這麼大。”
通順了,全都通順了,正因林氏族人身份,林婉能擔任北平四中地下組織負責人,還能認識北方局負責人‘教授’。
“這個身份不是用來炫耀的,我從不對外大肆宣揚,我們走吧,去前面的公交站台,要坐車去岳麓山。”林婉搖頭回應,指了指遠處屹立于長沙西面的山峰。
余華點頭,攜帶行李包裹來到公交站台,等了一會兒,乘坐民國老式公交前往岳麓山,公交車上多為學生,基本都是去長沙臨大工學院報道的。
岳麓山,長沙市區最高峰,奔騰不息的湘江從山腳和市區穿過,蜿蜒向北而去,湘江中心位置有一小島,名為橘子洲。
大名鼎鼎的湘江北去,橘子洲頭,便是來自這里。
公交不快不慢,穿城而過,四周建築多為清代木式民居和少部分混凝土澆築,城區房屋以平房為主,後世繁華的五一廣場還不見蹤影。
長沙大火……
余華站在車里,看著外面的長沙城,默默閃過關于長沙城的記憶,長沙大火和天爐戰法,這是他對民國時期長沙城的認知。
前者人神共憤,後者舉國歡慶,皆在同一城市。
公交行駛約莫二十來分鐘到了江邊靈官渡,停車,所有人下車前往渡口碼頭買票,這個時期長沙沒有任何一座跨江大橋,過江方式唯有輪渡。
湘江天險,絕非浪得虛名。
買好票,余華站在靈官渡前眺望湘江景色,忽然江風襲來,身側青絲拂面,轉頭看去,正是女子側顏。
“怎麼了?”感受到余華的目光,林婉側頭回望,詢問道。
“沒什麼,只是覺得清婉你很美,就像花開正艷,我不欣賞反倒是可惜了。”余華搖頭,誠懇且認真的回答。
對待伴侶,就要直白稱贊,抗日救國和贊美伴侶並不沖突。
林婉聞言面容頓時微紅,有些羞澀,看了看四周倒是沒有什麼異樣目光,悄聲提醒道︰“你說了不能太親密的,上船吧。”
余華點頭跟上,兩人排隊登上輪渡,找到空位坐下,待所有座位坐滿,伴隨一道嘹亮的汽笛聲,輪渡緩緩離開渡口碼頭,向著江對面駛去。
“長沙臨大,我來了。”余華望著前方越來越近的岳麓山,心中激揚澎湃,滿是期待。
國立長沙臨時大學,國立西南聯合大學的初始名稱,由北大,清華和南開三校組建而成,師資力量之雄厚幾乎達到近現代教育史的巔峰,這是民國教育界最後的絕唱,而這里有著余華最需要的東西——公派赴美留學名額。
為什麼一定要公派赴美留學,不能私下前往美國?
原因很簡單,因為1882年簽署實施的《排華法案》。
《排華法案》明令十年內禁止被雇佣為礦工的華人勞工進入美國,否則將遭到監禁或驅逐,諸多華人僅因自身種族便遭到殘酷毆打,極少部分非勞工的華人想要移民美國或者進入美國,則必須獲得來自中國政府的許可證明,且須獲得美國簽證。
任何華人離開美國後,想要再次進入美國必須要獲得相同許可,華人移民不具備美國公民權。
然而,這個條件是極其困難的,唯有政府人員、部分商人和獲取庚款赴美留學名額的學生方可具備。
私自前往美國,余華就是正兒八經的黑戶,沒有任何一所美國大學會接收他,即便身上有馮卡門的邀請函也沒用。
排華法案和美國大學受聘教授的地位孰輕孰重,一目了然。
當然,事實上不止美國排華,世界各國全都排華,中國學生想要進入歐洲高等學府,同樣需要參加對應國家的留學生考試,獲取合法身份和簽證。
對余華而言,不管是為了擁有合法身份,還是為了日後的計劃做鋪墊,他必須正大光明參加庚款留美學生考試,經過正規渠道獲取留學名額,以民國公派學生身份前往美國。
光鮮亮麗,身家清白,沒有污點,才能走的更遠,這一點錢師兄已經給出了論證結果。
輪渡平穩過江,停靠于山腳碼頭,乘客紛紛下船。
余華和林婉下了輪渡,步行前往兩公里開外的湖南大學岳麓學院,那里是學校租賃的校區,隸屬工學院。
由于經費緊張,加之岳麓山區的新校區並未竣工投入使用,長沙臨大只能租借其他學校的校區用于教學,學校主體位于市區韭菜園的湖南聖經學校,工學院借讀于岳麓山腳下的湖南大學岳麓學院,文學院借讀于南岳白龍潭分校,老師們租房居住,條件相當艱苦。
聞一多教授條件最苦,住的是漏風漏雨的房子。
余華當初乃是北平聯考狀元,走的保送渠道,師從華羅庚,上了莊前鼎和趙忠堯的課程,選擇自然是工學院,林婉聯考結束之後同樣幾經思考,最終敲定清華工學院,畢竟她也算師從莊前鼎。
走了二十來分鐘,兩人終于抵達目的地——國立長沙臨時大學工學院。
學校門口懸掛兩塊牌匾,一是長達臨大工學院,二是湖南大學岳麓學院,校門口掛了一張橫幅,寫著歡迎各位師生返校,進口通道擺了一排書桌,數名老師正在安排學生到校報到的事宜。
<!-- 翻頁上aD開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