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更新最新入庫全本精品總排行榜  

第706章 悚然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作品︰大明世祖 | 作者︰飛天纜車


 熱門推薦: 雪鷹領主 完美世界 武極天下 星河大帝 傲世九重天 我的貼身校花

    雖然明面上朱誼汐並未立太子,實際上卻早就把皇三子朱存渠立作太子。www.luanhen.com

    且不提甚麼嫡長子繼承,就只是一條,對于後繼之君,他要求不高,只需要蕭規曹隨罷了。

    不過由于皇子們的年齡太小,夭折的幾率太大。

    實際上來說,只要年過十二,孩童們就已經擺脫了夭折的風險,到時候立太子正合適。

    內廷倒是暗流涌動,不過外廷則穩如泰山。

    無他,內閣壓制著文官。

    而一向跳事的都察院,則因為規矩的改變,只能沉默。

    當了那麼多年的皇帝,朱誼汐也算是看明白了。

    都察院,亦或者之前的御史們,根本就不是所謂的官場清潔劑,而是政斗的急先鋒。

    所謂的反腐,只不過是其兼顧的差使。

    風聞奏事,有事沒事就彈劾,反正又不會獲罪,自然而然就會被有心人利用,用來鏟除政敵。

    所以,對于這群人,朱誼汐物盡其用,要求左、右都御史,左右僉御史以下,都由皇帝親自任免,內閣、六部並沒有人事權。

    另外,最大的舉措,就是把六科給事中並入都察院中,科道合流,同樣職責不同系統的兩類官徹底融為一體。

    六部都給事中從正七品,升為正五品。

    當然,名義上說的好听,這是杜絕干涉,蕩清余燼,掃除前朝黨爭之風。www.83kxs.com

    如此一來,都察院就如同錦衣衛一樣,徹底成了皇帝的狗腿子,監控百官。

    不過,朱誼汐也知道對皇帝來說諫言某種意義來說也是挺重要的,不能學清朝只能听好話。

    但同時,也不能如前朝一般被濫用,以被皇帝打板子為榮這樣的不正之風。

    有鑒于此,皇帝重新劃分職責︰

    左右都御史、僉御史,以及六部掌印的都給事中,由他們負責諫言皇帝,其余的給事中、御史們,只能彈劾官吏。

    如此上下有序,皇帝也免得天天被彈劾,受到言官的困擾,且又受專人諫言,有理有據的諫言。

    畢竟年輕的言官們,就如同憤青一樣,還是去騷擾百官吧!

    錦衣衛在暗,都察院在明。

    對于朝廷的控制,自然更上一層樓。

    “對于遼東分田一事,你們怎麼看?”

    在收到陳永福等人的聯名上書後,皇帝就叫來了內閣四人,商討起來。

    若有所思地將手中的奏疏合攏,皇帝讓人轉呈給四位輔臣們審閱。

    這份奏疏,走的並不是通政司,而是密匣,即清朝發明的密奏。

    這樣的好處很明顯,皇帝可以通過另一個渠道了解地方與官場,掌控權力。

    但到了雍正時期,密折人數從一百余人擴充到了一千多人,這也就成了雍正勤政嘔血批奏折的由來。www.biquge001.com

    實際上,真正涉及到國家大事的奏章,早就由通政司篩查,內閣票擬後,皇帝頂多一兩個時辰就能批閱。

    其實際上只是為了自己的權力,在嘔心瀝血的加班罷了。

    “微臣覺得,陳國公所言頗有道理。”

    呂大器資歷最淺,只能第一個發言︰“不出預料,遼東數年內不得安生,軍隊的心思必然是要照顧的,給他們分田也合適。”

    “遼東地域廣闊,土地甚多,分些也無妨。”閻崇信也難得附和起來︰

    “內地人口漸多,土地也緊張起來,分在遼東再適合不過。”

    張慎言則一針見血地指道︰“京營可不是這般意思,他們家眷都在京城附近,在順天府安了家,怎麼可能會遷移去遼東?”

    “他們想在順天府分田?”

    閻崇信一驚,旋即飛快地搖頭︰“這不可能,順天府的荒地,都被勛貴、百官們買光了,哪里還有多余的地?”

    “既然他們想要地方,那就遷移過去。”

    首輔趙舒則果斷地說道,他拱手,雙目明亮有神︰“既要分地,還想要在京畿,此等妄想豈能滿足?”

    “江北四鎮,晚唐藩鎮,殷鑒不遠。”

    此話一出,內閣幾人立馬神色大變。

    這要是重蹈覆轍,想想就覺得可怕。

    “沒那麼夸張。”

    皇帝擺擺手,對于文官們大驚小怪的模樣實在有些無奈。

    就好像有妄想癥一樣,時刻警惕且壓制武夫們,這已經成了本能了。

    人家只是心里不平衡罷了,人性的本能作祟。

    再者說,三路大軍基本上都肉搏過,死傷了兩萬余人。

    京營這兩年,派發了不少軍隊,其中朝鮮兩萬,遼西三萬,遼河口五萬,共計十萬大軍。

    北京城就只剩下三萬京營保護了。

    況且,對于京營的掌控,他還是有信心的。

    “既然其想要田地,就允他們。”

    皇帝沉聲片刻,說道︰“軍田是不能買賣的,就允許其置換。”

    “京畿一畝,換算成遼東五畝,這是我給他們的優待,這次死傷畢竟多了些。”

    “遼東一應舊民,也得參雜點咱們京營子弟。”

    這待遇,直讓內閣驚詫。

    好家伙,如果有個百畝,在遼東就直接五百畝地,成大地主了。

    眼神交流了些許,內閣表示贊同。

    新收之地,又面臨外敵,危機四伏,地價便宜些也是可以接受的。

    “另外,你們看這個。”

    轉眼間,又一份密折轉呈而來。

    這是吳三桂的。

    他言語,三萬朝鮮兵此戰入遼,死傷萬人,但剩余的都是精銳,如果都放回去,著實太過于可惜了。

    而在這種隨時面臨戰事的時期,留下這些人再好不過。

    “朝鮮……”內閣大臣們沉默了。

    這建議怎麼說呢,太過于無恥了。

    人家是過來助陣的,你連盆都要端走,實在是不像話。

    但吳三桂又說的挺有道理的,兵馬多些不是壞事。

    “可譴五千兵馬,以及五千傷兵歸朝,其余的萬人兵馬,則留下遼東。”

    “朝廷酌情免了今年的貢賦。”

    呂大器發言道︰“這樣兩全其美,朝鮮也沒話講。”

    “不錯。”皇帝贊賞道︰“就這般辦。”

    “陛下,听聞皇三子聰慧過人,真乃大明之福啊。”

    聊完了政事,首輔趙舒突兀地祝賀起來。

    在座的沒一個傻子,這種光明正大的站隊,直讓整個宮殿都安靜了。

    宮女宦官們感到了一股子的毛骨悚然。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本站強烈推薦給您以下精彩小說︰

本站所有內容均來源于網友網絡分享與轉載,本站不承擔任何責任!如不認同,請離開本站。

若本站無意中侵犯到您的權益或含有非法內容,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做出回應。

Copyright © 2012∼2018 www.luanhen.com 飄天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5008561號

XML︰1  2  3  4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