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更新最新入庫全本精品總排行榜  

第750章 九門提督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作品︰海上升明帝 | 作者︰木子藍色


 熱門推薦: 雪鷹領主 完美世界 武極天下 星河大帝 傲世九重天 我的貼身校花

    筆趣閣 最新永久域名︰www.biquge001.com ,請大家牢記本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

    紫禁城外朝熙和門以西,武英殿。www.biquge001.com

    皇帝在正殿召見大臣,此殿面闊五間,進深三間,黃琉璃瓦歇山頂,漢白玉石欄,甬路直通武英門。

    東西配翼分別是凝道殿和煥章殿,左右共有廊房六十三間。

    這里還設有待詔,左邊是章詞待詔,右邊是擅書畫待詔。

    李自成進北京後,便在武英殿辦理軍務,兵敗山海關退回北京後,倉促舉行的稱帝典禮也是在武英殿舉行的,他撤離北京時還曾下令火燒皇宮,武英殿幸免于難。

    清軍入關,多爾袞也是在武英殿攝政理事,順治由沉陽遷都北京後,開始也住在武英殿。

    如今還于舊都的大明紹天皇帝,也在武英殿正式召見群臣議事。

    武英殿在外朝前面,方便大臣出入,這里總體保存的也都還很完備,李自成、多爾袞、順治都曾入住,所以經過幾次修葺。

    “京城衛戍、守備以及宮中宿衛事關重要,請陛下欽定制度。”

    今天的武英殿廷議,規格較高,正式遷都北京後的第一次廷議,三品以上在京文武職事官都到了,還有一些緊要職位的,四五品的也來了,濟濟一堂,滿殿紫緋。

    紹天帝起兵以來,各種制度與以前多有不同,隨著皇帝下旨設國史館,開始修前十六帝的這二百多年歷史,已經開始有人稱紹天以前叫前明了,現在是後明時代,雖然這不是官方的正式稱呼,但已經漸漸成了普遍認識。

    如今的紹天朝,猶如東漢光武中興,各方面都與以前不同。

    京城皇宮的衛戍宿衛,自然更是重中之重,之前在南京、東京,也都還比較臨時,有些制度還不完備,但現在必須得更加正規。

    大明以前有京營三大營,實行衛所班軍制度,又有親軍諸衛等宿衛。

    朱以海之前跟文安之等也簡單透露過京城衛戍制度有要所更替的。

    這種事情,沒有哪個大臣敢輕易越俎代庖。

    以前明朝禁衛系統大抵就是親軍、京軍、班軍,而如果更早的王朝,又各有不同。

    秦漢以後,國家軍隊主力集中于禁軍,西漢禁軍分兩部份,直接保衛皇帝的駐扎在長安城南的未央宮,稱南軍。南軍又分兩部份,皇帝貼身侍衛,都是軍官,由郎中令統領,稱郎衛。與皇帝關系不是太緊密的,守衛皇宮的巡查警戒的武裝,稱衛士,由衛尉統領,另一部份禁軍衛戍京師及周邊地區,為首都警衛部隊,稱北軍,由中尉統領。

    南軍隨侍皇帝,出警入蹕,北軍還承擔戰略機動部隊角色,征伐四方。

    漢文冰寒時設置衛將軍統領南北兩軍,僅次于三公,高于九卿,是禁軍總管。到了武帝時,增強禁軍力量,南軍里增加了羽林軍、期門軍,北軍里增加了中壘、屯騎等八部,由八校尉統領。

    秦漢以來,歷朝都非常重視京畿的禁衛部隊,唐朝時有南北禁軍,宋代禁軍遍及天下,號稱八十萬,又分三衙,互相制約。

    明代則分親軍、京軍和班軍等。

    朱以海就是靠馬上起家的,雖然起兵之初魯王的身份對他非常有幫助,但最後能成功的還是靠他一手建立起來的御營部隊,外驅逐韃虜,內威服軍頭。

    各朝的禁軍都精銳,如果控制不好,就會被左右朝政,甚至如唐代宦官專政,太監們就是憑借著掌握了北衙禁軍,達到了能夠廢立皇帝的濤天權勢。

    宋太祖趙匡胤就是依靠北周的侍衛親兵力量,黃袍加身而建立北宋。他將北宋禁軍分置三衙,統領數十萬主力,三衙各有都指揮使等長官,卻往往不常設,且各衙互不干涉,以防止禁軍將領操控軍權、專斷朝政。

    大明太祖立國以後,禁衛系統也是比較復雜的,親軍是皇帝的警衛武力,有二十六衛之多,其中最有名的自然是錦衣衛了。

    在明後期甚至擴充至數萬甚至十余萬人。

    京軍則是首都衛戍部隊,主要有五軍營、三千營、神機營,合稱京軍三大營,班軍則是每年從地方各都司輪番抽調到京宿衛的部隊。

    朱以海的紹天朝,現在基本上分成了兩大系統,一是常備主力部隊御營諸鎮,一是地方巡防警備營各營,還輔以屯鎮、團練、保甲丁等預備役民兵等。

    主力的御營,也還分為幾個部份,比如京營三鎮,分駐三京。

    又有親勛翊武內四衛,以及千牛侍衛、學軍等。

    如今還都北京,將結束原來的流動的臨時性。

    如何設立一套縝密的京城衛戍制度,很迫切。

    大臣們也各給了一些建議。

    最終還是要皇帝決定,而皇帝開口先重申,宦官不得領兵,也不得監軍,先把宦官排除了京城衛戍體系。

    朱以海把京城的戍衛系統,分成了三大塊。

    北京有宮城、皇城、內城和外城,除內外城是南北疊加,其宮城皇城和內城,是大環套小環的。

    宮城四門,內城九門,外城原有七門,後增添了兩個便門,所以外城也有九門。

    “分別設置內外九門提督,負責守衛內外九門。外九門提督,守衛京師外城九門,以及京師外圍南面安全。內九門提督,守衛京師內九城門,以及京師外圍東西兩面安全。

    內外九門提督各領一萬五千人,御營標準一鎮兵額,步騎炮工輔皆配。”

    內外九門提督統領的這兩鎮人馬,正式番號為羽林軍左右衛。

    而在內外城又另設金吾左右衛,金吾左右衛各轄左右街使和五城兵馬司,他們的主要職責就是城市內的治安管理,同時擔負城管、消防這樣的職責,掌京城日夜巡查警戒,還承擔一部份皇帝出行護駕的職責。

    這個權力還是比較大的,主管京城日夜巡警,同時隨行護駕。

    左金吾衛掌外城巡警,右金吾衛掌內城巡警,內外城各街道,設立金吾街鋪,里面是固定當班值守的金吾鋪兵,他們歸內外五城兵馬司管。

    還有內外城左右街使,他們統領的則是巡警騎兵,負責日夜巡邏街道,若遇警事,迅速集結出動。

    羽林衛在白塔山設置五門信炮,信炮主要用于京城暴亂、敵情、火災、爆炸等情況的通知,若白塔發炮,則設置在內外九門的信炮亦齊鳴,駐防羽林衛聞炮聲後,就要立即分區集合待命,等待皇帝指示。

    而京師內外城還有另一套鐘鼓樓信號系統,這套系統則由金吾衛管理,城內的一般警訊,金吾衛通過鐘鼓樓的旗鼓與各街鋪等聯系指揮。

    至于皇城和宮城的侍衛警戒,朱以海則是由千牛衛和內四衛負責,千牛衛分左右衛,輪流交替宿衛皇城、宮城,負責執守宮門以及護駕左右。

    千牛衛侍從左右衛,還守衛京城外圍北面。

    而內四衛也是護駕左右,宿衛宮禁,負責皇室安全。

    另外還有御前侍衛處,為皇帝御前侍衛武官,俗稱的大內高手,帶刀侍衛。

    另設旗手處,負責執掌御駕所用的金鼓、旗幟,充當儀仗。

    侍衛處和旗手處數量都不多,各兩營千人。

    內四衛則是十營共五千。

    羽林軍、金吾軍、千牛軍各兩衛,但各軍互不統屬,同時軍下兩衛也是互不統屬。

    內四衛也是分成四衛,互不統屬的。

    這些部隊加起來約五萬來人,禁衛三軍六衛,實際每衛只有御營一鎮的一半左右,但級別與御營一鎮提督同級。

    在京畿地區,同時也還駐有京營一鎮,另御營三鎮,這四鎮每鎮一萬五,分駐薊州、昌平、涿州、通州,處京城外圍四面。

    這些禁衛部隊,大體分為南北衙禁軍,京城的北衙禁軍十衛,外圍的南衙禁軍四鎮,總共約十二萬左右。

    搞的這麼復雜,當然還是為了安全。

    皇帝先排除了太監領軍、監軍。

    朱以海並沒有放棄禁軍的控制權,北衙十衛提督,南衙四鎮提督,加上侍衛處提督、旗手處提督,總共十六個提督,全都直接听令于朱以海,內閣、兵部、五軍都督府、總理處都不能直接調動這些將領兵馬。

    這些兵馬之外的軍隊,兵部掌兵符握調兵權,五軍都督府分掌統兵權,皇帝是發兵、選將權。

    各省地方上,總督巡撫和省營提督掌省巡防警備營、屯鎮,御營提督掌御營軍。

    但京畿的這十二萬人馬,皇帝直接掌握。

    這各路人馬,職責各不同。

    羽林軍主要是守衛城牆、城門,以及城外,金吾衛主要是負責城內治安、警戒等。

    千牛衛是負責皇宮宿衛為主。

    內四衛是侍從侍衛、隨駕為主。

    各部互不編屬的情況下,就算成為一鎮提督,但想因此兵變造反,或者說借此左右朝政,幾乎不可能。

    外圍的四鎮,既可守衛京城外圍,特別是北面長城一線,同時還能對京城的這些北衙禁軍形成威懾牽制,萬一真有人作亂,也能第一時間回師京城平亂。

    所有這些部隊,大約十二萬人,全都由皇帝直接指揮,朱以海相當于京畿衛戍部隊總司令。

    錦衣衛、東廠這些不再承擔宿衛、侍從這些親軍職能,而是只專注于情報、監察這塊了。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本站強烈推薦給您以下精彩小說︰

本站所有內容均來源于網友網絡分享與轉載,本站不承擔任何責任!如不認同,請離開本站。

若本站無意中侵犯到您的權益或含有非法內容,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做出回應。

Copyright © 2012∼2018 www.luanhen.com 飄天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5008561號

XML︰1  2  3  4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