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更新最新入庫全本精品總排行榜  

第775章 秦腔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作品︰終宋 | 作者︰怪誕的表哥


 熱門推薦: 雪鷹領主 完美世界 武極天下 星河大帝 傲世九重天 我的貼身校花

    只在李曾伯收復蘭州的次日,李瑕的東路軍也趕來匯合。www.kmwx.net

    楊奔跨坐在戰馬上,遙望著蘭州城上的大旗,神情有些緊繃。

    他還年輕,眉間的皺紋卻很深,額頭上已有些抬頭紋。鼻翼微張,深深吸了一口氣,把馬蹄揚起的塵煙吸入鼻腔。

    “知道霍去病嗎?”楊奔突然向身邊的部下們問了一句。

    “知道!我們當兵打仗的,哪個不知道霍去病。”

    楊奔指著前方,想說些什麼,又沒想好怎麼說。

    他的動作卻十分有力,最後指了指蘭州城,向部將們大聲介紹起來。

    “霍去病大敗匈奴,漢武帝置河西四郡。其後又置金城郡,謂之河西五郡。金城郡控黃河之險,隔閡羌戎。自漢以來,河西雄郡,金城為最……”

    這是出發前軍議時李瑕說過的。

    楊奔越近蘭州城,越明白李瑕為何要說這些。

    為何?

    走得太遠了。

    他從川蜀打到隴西,現在打到河煌,千山萬水,這里的人說話他不太听得懂,這里的人看向他們這些宋軍時,眼楮里是漠然、陌生。

    太遠了,給人一種異國他鄉之感。

    既然如此,為何還要到這個貌似荒涼的地方來?為何不能留在關中、漢中富饒之地?

    因為楊奔心里很清楚,這里絕非什麼異國他鄉。

    這里在秦時就是隴西郡,漢時置城……只是丟得太久了。

    所以要奪回來。

    他想效仿霍去病,想名垂千古,想要後人提及他的名字就交口稱贊。

    那奪回金城郡就是第一步。

    ……

    進了城,安置好了兵馬,楊奔馬上又向州署趕去,默默跟在李瑕身後。

    州署很破,到處都是馬糞。

    李瑕正站在衙門前,看著大柱上的楹聯。

    漆已經掉光了,還沾著馬糞,字跡倒是勉強能看清。

    “雲雷天塹,金湯地險,名藩自古皋蘭。”

    “營屯繡錯,山形米聚,襟喉百二秦關。”

    入城這一路能看到的漢字不多,不像別的城池鋪面上都是有漢字的。蘭州實在有些蕭條,李瑕不免駐足對著這幅楹聯多看了一會。

    李曾伯大步迎出來,抱拳見禮,之後指了指楹聯,道︰“這是金國修建的衙署,也是金國官員題的楹聯。”

    李瑕點了點頭,道︰“說盡了蘭州的山河之險,有些氣勢。”

    李曾伯嘆息一聲,道︰“出自詞作,‘招取英靈毅魄,長繞賀蘭山’,這金人寫詞也有些豪邁雄渾的氣概。www.luanhen.com

    “因為都是漢人,押的是一樣的韻,用的是一樣的典。”

    說著,他們往堂內走去。

    這衙署也就沒什麼別的好看了,既看不到文牘,也沒見有什麼書籍,一看就是許多年沒有官員坐鎮蘭州治理了。

    大堂的地上只有早已干涸的黑褐色血跡。

    “越往西,越是胡化了啊。”

    “蒙古之前並沒有怎麼治理河湟,只當作牧馬之地,以及色目商旅往來的商埠。”

    由此可以看出一點,蘭州這一帶差不多可以算是一個分界線。

    或者說鞏昌汪家是一個緩沖,東南屬于忽必烈經略之地,行漢制、用漢法,勉勉強強算有些封建王朝的樣子。

    而河湟、西涼這一帶,便屬于闊端的兀魯思。

    兀魯思便是封地,是窩闊台實封給闊端的地盤,不是只收些五戶絲,而是實封。

    闊端不僅被稱為西涼王,也是庫滕汗。

    他如果沒有早死,可以預見的是河西走廊這片土地或許會分裂成另一個汗國。

    大漢建河西五郡以來的文明會被銷毀,這里將沒有文明,沒有秩序。

    唯一的秩序就是驅奴制,蒙古貴族擁有無數驅口……

    還好闊端死了。

    也該死。

    但邁進這個西涼王、庫滕汗的兀魯思之地,看著一片殘破景象,李瑕還是打心眼里對其人感到憎惡。

    “蘭州很糟糕啊。”李曾伯感慨了一句,“與關中大不相同。”

    “忽必烈也是剛得到西夏舊地,剛剛開始經營……”

    話到這里,李瑕不得不承認忽必烈與蒙古舊貴族之間的不同。

    忽必烈行漢法自有其必要性。蒙古人那一套野蠻、粗糙的舊制是行不通的,必定走向分崩離析。若不行漢化,也征服不了中原。

    “西域諸王是在阿里不哥逃離哈拉和林之後才轉而支持忽必烈的。我們再往西打,面對的會是闊端留下的勢力,而忽必烈也才剛剛開始掌控他們……”

    “剛開始掌控,阿術還死了。”李曾伯撫須道。

    隨著這句話,他們鋪開地圖,與將領們圍著地圖而站,開始商議攻取涼州之事。

    “闊端有五子,長子名‘滅里吉歹’,繼承西涼王之位,坐鎮于涼州;次子名‘蒙哥都’,曾隨忽必烈征大理,如今代替被我們處死的那帖必烈坐鎮于興慶府;三子名‘只必帖木兒’,封為永昌王,坐鎮于永昌;五子名‘曲列魯’,分封于甘州……”

    “有紙筆嗎?”

    軍議之後,回到營中,宋禾向楊奔這般問了一句。

    楊奔去找了一會,將紙筆遞給宋禾,便見他在紙上把闊端還剩下的四個兒子的名字仔仔細細地寫下。www.kmwx.net

    “寫這個做什麼?”

    “要殺的人。”宋禾吹了吹沒干的墨水,應道。

    楊奔感受到了那股子冷冽的殺意。

    但他還是搖了搖頭,道︰“郡王與李老元帥自有戰略,豈是你想殺誰就殺誰的。”

    宋禾瞥了他一眼,沒說什麼,只是把紙收進懷里,往外走去。

    楊奔跟上,跟著走了一段,終于听到宋禾開口說起來。

    “我出生在嘉定府,雖比不了你將門世家,家里也算人丁興旺。我五歲那年,蒙軍到了嘉定府,屠戮一空,我隨難民逃到蜀南……”

    宋禾說得很平淡,事情已過了二十七年,且當時他還很小,根本記不得許多細節。

    他平素話很少,此時也不多,心里很多想說的,最後又懶得再說,就化成了一句。

    “闊端屠我全家,那現在有了機會,我也要屠他全家。”

    楊奔覺得宋禾實在是沒什麼氣勢,聲音也不大,語氣也不狠。

    但態度堅定,讓人覺得他一定會做到。

    楊奔停下腳步,向駐地回望了一眼,道︰“你說軍中多少人像這樣想的?”

    “很多。”

    傍晚時分,李瑕與諸將議過事之後,出了蘭州城,往黃河邊走去。

    此時正有許多民壯在金城渡口邊造筏,準備渡大軍過河。

    待到太陽落山,這些民壯們便各自領了塊饃饃,三三兩兩地蹲在那吃著。

    李瑕正準備回程,見到一名老者摔倒在地,忙讓人去扶他到樹干下。

    “老丈多大年歲了?”

    那老者茫然地嚅著嘴唇,卻也不答,像是听不太懂李瑕說話。

    又問了幾句話之後,李瑕得不到回答,用蒙語問道︰“蒙語听得懂嗎?”

    “听得懂。”老者遂把衣領拉開,道︰“乃顏家的驅口……沒有逃,沒逃。”

    “我們不是蒙軍。”

    “乃顏家……乃顏家……”

    李瑕便知他是在蘭州當地募集來的。

    蘭州與鞏昌不同,鞏昌至少是世侯汪家在治理,汪家屯田撫民,並從川蜀掠奪人口耕種,保持了金國時的風貌。

    蘭州這邊除了蒙古貴族與色目商人,就是奴隸驅口。哪怕有些僥幸活下來的漢人,也早就逃難離開了。

    李瑕這次攻河西走廊,對這種與當地人口之間的隔閡很是警惕。

    戰事之初攻克幾個城池不難,蒙古人向來是疏于城防的,難的是守住。

    要守住,就要在河西四郡駐屯。但河西四郡已太過胡化,駐屯的難度又要大上許多。

    深入敵境、不帶輜重的情況下,既沒有像蒙軍一樣把驅口當成財富賜給將士作為獎勵,同時又得不到這些驅口的感激擁護,甚至將士們感受不到收復失地、百姓簞食壺漿以迎王師的榮耀……這是一個很不好的情況。

    李丙蹲在窩棚邊,看著馬瓦兒,道︰“你不要怕,這些宋軍不是壞人。”

    馬瓦兒便是他昨日遇到的那個偷草料的女子,今日她把孩子背著,由李丙領著扎了一天的竹筏,傍晚時也領到了食物,此時正畏畏縮縮地嚼著。

    彼此說話還是不太听得懂,李丙也是指手劃腳費了很大的勁才問到了她的名字,並教她做這些。

    本來蹲得好好的,看到不遠處有個披甲的將軍走過,幾個兵士唰的一聲行了軍禮,馬瓦兒背上的孩子便哭了出來。

    馬瓦兒害怕,連忙把孩子抱下來,死死捂著孩子的嘴。

    李丙連忙便勸她。

    “你別這樣……松開,松開……莫把娃兒捂死了……別怕,別怕……”

    馬瓦兒也不知听不听得懂,只用驚恐的眼楮瞪著李丙,手上的力道卻沒松。

    李丙大急,努力安撫著……

    忽然。

    “ !”

    有梆子聲響起。

    李丙轉頭看去,也不知哪里在敲梆子,總之是敲起來便不再停歇。

    “   ……  ……”

    梆子的律韻響過之後,有個蒼老的聲音唱起詞來。

    李丙听不太懂,卻覺得很熟悉。

    那是秦腔。

    剎那失神之後,李丙回過頭,只見馬瓦兒也愣愣瞪著前方,像是在回想這樣的調子是什麼時候听過。

    因這秦腔歌唱,她已漸漸不再像方才那樣害怕,李丙于是把手放在袖里,小心勾了一下,隔著袖子把她捂在孩子嘴上的手撥下來。

    “听過嗎?”

    “阿……阿爹也唱……”

    李丙傾耳听了一會,才听懂馬瓦兒在說什麼。

    想來也是,李丙記得,小時候他爹還在世時常這樣唱,說是金國太平時節,逢年過節就好听這些。

    至于是從什麼時候流傳下來,那就更早了……

    “受律辭元首,相將討叛臣,咸歌破陣樂,共賞太平人……”

    敲梆子的老漢一只枯瘦的手持著木棍,用力敲在梆板上,嘴里大聲高歌,頗有氣勢。

    李瑕坐在一旁,不太能听得懂,卻能感受到秦腔的魅力。

    他以前不愛听這種戲,但今日卻在這黃河畔,因這一曲秦腔,感受到了與金城郡遺民們的同根同源。

    ……

    這夜,當李瑕準備離開,卻見前方有個畏畏縮縮的身影過來。

    “這位將軍,我……我也能當兵嗎?”

    于火把的光亮中看去,李瑕依稀看到對方是個年輕人,遂問道︰“你叫什麼名字?”

    “李丙。”

    “李丙,你為何想當兵?”

    李丙撓了撓頭。

    他看眼前這個將軍的盔甲,分不出其人比起之前見的老將軍誰官大誰官小,但一般年輕的總是官小些。

    年輕官小,他才敢上前來問。此時面對這個為何當兵的問題,李丙想了想,總之心里是怎麼想的就怎麼答。

    “想吃餉……不知道該往哪去,不如就跟著你們,救驅口……保太平。”

    “保太平?”李瑕饒有興趣。

    “真的。”李丙急道︰“我真是這麼想的。”

    以往他對這些沒有概念,只想活得好,以往問他想要什麼,無非是賺錢養家。但這三五月以來飽受戰亂,李丙發現自己真想要的也就是還能再听阿娘嘮叨,以及听阿爹坐在門檻邊哼幾句秦腔。

    想來想去,原來那種日子便是“太平”。

    這道理一想通,李丙便有些振奮,因此起了投軍的念頭。

    “我知道宋軍是好人。”

    他還如此補了一句。

    因害怕李瑕覺得他這樣的小人物也敢說這樣的大話,李丙又低下頭,有些不安。

    李瑕看到了他的不安,遂不再問別的,只問道︰“會騎馬嗎?”

    “會!我姐夫就是牧馬的,我會騎馬……”

    “那跟我走吧。”

    “太好了!”李丙大喜,連忙跟在後面,但想到馬瓦兒,又道︰“將軍稍等。”

    他又回身跑去向馬瓦兒告別,把身上的一串錢掏出來遞過去,道︰“你放心,我問過了,蘭州也會向鞏昌一樣安置俘虜……”

    隔著十余步,李瑕回過頭看去,心想如李丙這樣一個一個地幫這些人大概是幫不了幾個的……所以,對方選擇了投軍。

    投軍保太平的道理一個普普通通的人也能想得通,關鍵是這支軍隊是怎麼樣的軍隊。

    李瑕之前也擔心這樣孤軍西進,士卒們士氣不高,但今夜听到的秦腔,見到的鄉民,還是給了他莫大的信心。

    ……

    次日,兩萬宋軍騎兵在金城渡渡過黃河,金城關垣、浮船古渡、掠掠雄師、嘯嘯鐵騎。

    一條黃河長,一曲秦腔唱,人與人源遠流長……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本站強烈推薦給您以下精彩小說︰

本站所有內容均來源于網友網絡分享與轉載,本站不承擔任何責任!如不認同,請離開本站。

若本站無意中侵犯到您的權益或含有非法內容,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做出回應。

Copyright © 2012∼2018 www.luanhen.com 飄天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5008561號

XML︰1  2  3  4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