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更新最新入庫全本精品總排行榜  

第387章 題遺山詩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作品︰終宋 | 作者︰怪誕的表哥


 熱門推薦: 雪鷹領主 完美世界 武極天下 星河大帝 傲世九重天 我的貼身校花

    “查過了?”

    “查過了,那小宅子是數月前被一個行商買下的,挖了一條地道通往對巷的另一個宅子,所以附近的居民一直沒發現有陌生人進出……”

    “數月前?”張弘道沉吟道︰“那怕不是賈似道的人買的,李瑕留在亳州便是為了與之接洽……該死,又騙我。www.luanhen.com

    沈開問道︰“五郎,是否沿著這條線索繼續搜?”

    “搜?他既主動帶我過去,你還能搜得到嗎?罷了,讓這禍害滾蛋吧。”

    沈開暗暗松了口氣,抱拳應下。

    “父親有何消息?”

    “大帥已領兵趨襄陽,牽制宋軍,配合塔察兒主力下樊城……”

    張弘道轉頭看了一眼窗外,見又開始下雨了,不由哂笑一聲。

    “塔察兒這蠢才,此後兩三月必是霖雨連綿,此時取樊城,腦子不好。”

    “是,大帥說……會回府過年節。”

    “有沒有罵我?”

    “沒有……”沈開低聲道︰“太寧先生遞的回信小人也偷看了,沒說五郎的不是。”

    “大姐兒的病信上提了嗎?”

    “太寧先生豈敢在大帥出征時提這種事。”

    張弘道皺了皺眉,有些心煩,丟下手中的一封信報,道︰“這些都留給表兄處置吧……我去送送他們。”

    今日白樸離開亳州回獲鹿寓舍,敬鉉、趙復等許多張家門客都與之隨行,去探望元好問。

    至金亡以來,元好問始終不肯仕蒙,一直在做的事就是以詩存史,編纂了金國已故文人的詩詞總集,名為《中州集》,又編有《壬辰雜編》。

    當年,張柔攻破汴京之後,金帛一無所取,唯獨進入史館,取走《金實錄》以及秘府圖書,悉心保護,之後交由元好問抄錄。www.kmwx.net

    如今元好問自知時日無多,臨終前讓白樸尋訪故友,為的無非是將這些書稿托付出去。

    對于張弘道而言,捉捕李瑕是大事。但對敬鉉、趙復等人而言,元好問的書稿才是一等一的大事。

    這些天張弘道執著于搜捕、封鎖亳州城,敬鉉早就不耐煩了,不說而已……

    其實張弘道與元好問也頗有關系。

    他妻子出身于東平嚴氏,其祖父嚴實、其父嚴忠濟皆一方諸侯。而元好問當年被蒙軍俘虜,長年受過嚴實庇護。

    另外,他二哥張弘基早年曾求娶過元家次女元嚴,被元嚴以一首詩拒絕了,詩雲“補天手段暫施張,不許縴塵落畫堂。”

    總之這北地稍有名氣、地位的人物,多少都有些沾親帶故。

    今日出城相送,張弘道看著府中各位先生們神色鄭重的模樣,心底不由涌起一陣後怕。

    《中州集》《金實錄》等等,關系的是中原文脈傳承,二十余年來,包括張柔在內,中原多少人物嘔心瀝血,要保的就是這文脈。:.

    回想前幾日真是昏了頭了,非要揪著李瑕不放。這種時候,萬一給家里引來禍事、耽誤了一代文壇宗主臨終托稿……

    張弘道思及此念,額上隱有汗珠沁出來。

    待馬車將啟程,他終是忍不住長揖到地,向敬鉉稱了聲謝。

    “太寧先生路上小心……晚輩深謝。”

    “五郎終于明白了。”敬鉉撫須嘆道︰“人吶,有時不宜太執著。”

    “是,謝先生提點。”

    遠遠的,有個小牧童從路邊的樹林里跑出來,臉跑得通紅,又有害怕,卻還扯著嗓子喊道︰“哪位是白樸白先生?”

    白樸轉過頭,道︰“在下便是。www.kmwx.net

    “有人……有人給了先生這個。”小牧童揚了揚手中的紙。

    白樸連忙上前,問道︰“他還說什麼了?”

    “他說……那天與白先生提及的那首詩……他又想起了三句,寫在這里,送給你。”

    白樸大喜,問道︰“可是他說從書上看來那趙翼的詩?”

    “好像是。”

    白樸伸手才要接過,那小牧童卻又問道︰“有有……有錢嗎?”

    張弘道忙上前,遞了一塊小銀粒過去。

    “太太多了……那人給過一串……再要一串就行。”

    張弘道笑笑,遞了小銀粒,揮手道︰“去吧。”

    他目光已落在白樸手上那張紙上,果然,又是那熟悉的簡筆。

    他眼神凝了凝,喃喃道︰“這是……給遺山先生的?”

    “是啊。”

    “這也……”

    白樸喃喃道︰“非瑜為人懇切啊……伯父,也擔得起這詩。”

    “是啊。”

    張弘道默默嘆息,暗忖為人處事上,竟是又輸了李瑕一籌。

    紙上那詩雖不全,卻是元好問一生寫照了。

    “身閱興亡浩劫空,兩朝文獻一衰翁……國家不幸詩家幸,賦到滄桑句便工。”

    李瑕已翻身上馬,向南邊疾馳而去。

    若有時間,他倒願意再去北面去見見元好問,畢竟是巧兒的叔姥爺,可惜時不湊巧。

    前世讀書時,讀到趙翼那首“李杜詩篇萬口傳”,擴展學習,又背誦了趙翼的另一首《題遺山詩》。

    彼時李瑕還以為遺山是一座山。

    這次見到白樸,李瑕才想起“遺山”原來指的是遺山先生元好問。

    可惜時隔多年,經歷兩世,他已只記得“國家不幸詩家幸”這一名句。

    幾日來努力回憶,又听了元好問畢生事跡,雖是想起了首尾兩句,終是沒有記起全詩,不免有些遺憾……

    李瑕並不覺得今日特意過來送詩沒有意義。

    七百五十余年的光陰流淌,他卻還能與宋人、蒙古國人、金國遺民、大理遺民相處,恰是因漢家文脈數千年來並未斷絕。

    這其中,豈無元好問,甚至張柔等人的一份功勞?

    後世人或許極難理解元好問自詡金人、奉女真為中州正統。但他花費畢生、努力保全的詩詞歌賦史集文章依舊是漢家文化。

    戰禍連天、人命如草的烽火歲月里,這些被宋廷遺棄、被蒙古踐踏的中原人,最後能護住的東西,也只有書籍而已了。

    他們能信奉的,也只有那一句“中國雖偶無君,若周、召共和之年,而禮義不廢,故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亡也’。”

    禮義不廢……還能再要求他們多少?

    高于血統、族群,促華夷融合者,或便是這一句一字形成的文明。

    唯置身其中,李瑕才感受到這其中的艱難困厄……與堅強。

    若說第一次北上時他與北人是純粹的對手,這次,他已更了解北人,也對今生志向更堅定、更有信心。

    于是,那原本已忘記的詩句也再次回想起來。

    短短數十字,一番血淚史。

    “身閱興亡浩劫空,兩朝文獻一衰翁……”

    十數日後,有張家心腹從獲鹿寓舍趕回來。

    “五郎,遺山先生壽終了。”

    張弘道嘆息一聲,道︰“可惜可嘆,當時情景如何?”

    “幾位先生已在收拾遺山先生文稿……”

    “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亡也。”張弘道喃喃自語道。

    “有一事五郎或感興趣……遺山先生臨終前听了李瑕那半首殘詩,反復念叨,以‘知己’呼之,想起身賦詞回應,可惜沒能起來。”

    “沒能回一首?”

    “白先生問遺山先生,以舊詞相贈可否,遺山先生言‘元光元年’,語未罷,溘然長逝。”

    “語未罷,溘然長逝。”張弘道重復了一句。

    哪怕與李瑕有隙,他也深感遺憾。

    他懂詩,知李瑕贈的殘句最觸元好問心意,若有回詩,又是一段佳話,可惜了。

    “元光元年?那是遺山先生及第的次年,意氣風發,卻恰逢蒙古南侵……該是那首《臨江仙》了?”

    “白先生也問是否回贈《臨江仙》,但小人不知。”

    張弘道有些惋惜,亦有些羨慕,開口低吟……

    “今古北邙山下路,黃塵老盡英雄。人生長恨水長東。幽懷誰共語,遠目送歸鴻。”

    半闕詞吟罷,仿佛是送元好問。

    張弘道瞥著天邊,繼續念叨著,漸明白元好問為何選這首詞相贈李瑕。

    ……

    “蓋世功名將底用,從前錯怨天公。浩歌一曲酒千鐘。男兒行處是,未要論窮通……” 為你提供最快的終宋更新,第387章 題遺山詩免費閱讀。:.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本站強烈推薦給您以下精彩小說︰

本站所有內容均來源于網友網絡分享與轉載,本站不承擔任何責任!如不認同,請離開本站。

若本站無意中侵犯到您的權益或含有非法內容,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做出回應。

Copyright © 2012∼2018 www.luanhen.com 飄天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5008561號

XML︰1  2  3  4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