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更新最新入庫全本精品總排行榜  

關內、河東之間渡口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作品︰晚唐浮生 | 作者︰孤獨麥客


 熱門推薦: 雪鷹領主 完美世界 武極天下 星河大帝 傲世九重天 我的貼身校花

    一個渡口的形成,往往有幾個因素︰

    其一,當時的地質水文條件。www.kmwx.net

    很好理解,歷朝歷代氣候、水文甚至河道都不一樣,必須依據當時實際情況。

    其二,當時的經濟貿易路線。

    這個很正常,渡口大部分還是在和平年代使用的,荒山野嶺誰廢那勁去設渡口?

    其三,當時的配套公路。

    渡河後上岸,你終究要走驛道,必須要有配套的公路。

    下面就講講關內道與河東道之間的黃河渡口及配套公路,其實之前有章節提到過了,我自己忘了哪章了,可能有人記得,懶得找了,重新整理一下。

    公路歷朝歷代也不太一樣,路線不一。前朝存在的路,在本朝可能完全廢棄了,無法再通行,除非你征發民夫重新修路。

    這里主要以唐代公路為主。

    唐代渡口基本都是國營的,即天下舟津濟梁都有令,從九品。

    渡口設關城及碼頭,配渡船、水手、工匠,都是體制內人員。

    從北向南數︰

    一、榆林關

    勝州東三十多里的黃河西岸,此渡口隋代就有,即榆關總管。www.biquge001.com

    現代位置為內蒙古托克托縣附近,因唐代黃河河道與現在差別極大,大概了解一下在哪就行。

    這個渡口有配套驛道,向西三百里至中受降城,安北都護府所在地,中受降城再往西三百五十里至豐州。渡河東北行一百里至振武軍城,東南行三百八十余里至朔州。

    二、河濱關

    位于勝州河濱縣城東面一點點。

    河濱縣,在今山西偏關縣西、河曲縣東北那一個拐彎的地方,黃河西岸。

    貞觀七年置河濱關。

    這個渡口歷史很悠久了,北魏時叫君子津,唐代置河濱關。

    北宋時廢棄。他們在唐河濱關以南約百里處置河濱堡,設雄勇津。在唐河濱關以北設久浪津,與西夏、遼國互市貿易。

    唐代渡口在北宋廢棄的原因不明,大概率是軍事原因,離前線太近了。

    渡口向西,進入沙漠、草原,至榆多勒城。

    向南、向北接入豐勝驛道、麟勝驛道。

    渡河向東,有驛道經朔州通往雲州,東南行,可經草城川進入嵐州地界。

    三、合河關

    蔚汾河匯入黃河之口南岸。www.kmwx.net今山西興縣境內,唐代合河縣北。

    這個渡口在唐代就比較重要了,是關北、河東間的交通要道之一,居然設了館驛。

    碼頭大小、水手規模、船只數量等都要多出很多。不要覺得是個渡口都一樣,根本不是一回事,碼頭的吞吐量是關鍵。

    18、19、20世紀,登陸戰都是一場噩夢。玩過鋼鐵雄心的都知道,對登陸作戰是有巨大的懲罰的,現實中也一樣。亂哄哄的人員,四處堆放的物資,彷徨的心情,永遠不足的運力等等,敵人都不用半渡而擊,放你過河又如何,只要沒整隊完畢,照樣輕松打崩。

    基本上,只要守渡口的不是智障、弱雞,哪怕守軍兵力遠少于渡河的攻方軍隊,也能輕松取勝。

    合河關渡河向西,介入麟勝道。合河關向東,經蔚汾關,可至嵐州,總共二百多里。

    四、孟門關

    綏州(綏德)東一百三十里、石州(離石)西九十五里的黃河東岸。

    東岸置孟門關、孟門鎮,百步之外就是石州定胡縣縣城。

    從這個架勢就可以看出,這個渡口十分重要。

    確實,此關/津為開元十三中關之一,有館驛。孟門關有守兵不算,還專門加設一個孟門軍鎮,額外駐兵。東面百步外就是縣城,還有輪戍的土團鄉夫,架勢確實很大。

    這個渡口為什麼規模這麼大,地位這麼重要呢?

    因為他配套的驛道體系不得了。

    向西接上了橫山北麓的東西向大驛道,沿途有綏、夏、宥、鹽、靈五州,再接上通往河隴、安西的道路。

    向東,經石州、汾州,通往太原。

    北宋時此渡口仍在用,曰伏落津,對岸是綏州鐵茄關。

    五、永和關

    延川縣東四十里、永和縣西六十里的黃河東岸。

    開元七下關之一,對岸是延州延水關。

    此渡口向西,經橫山入靈夏,東至隰州。

    此關在唐代不重要,因為橫山道路特別難走,也沒有靠譜的驛道,一般是走關北靈夏平坦的大道,那就是走孟門關渡口了。

    但北宋不一樣……

    他們的主驛道在橫山中的栲栳城(保安軍)一線,且栲栳城也是與西夏互市之所,因此永和關還是蠻重要的,專門設了館驛。

    永和關到隰州一百四十里,有驛道。

    六、馬斗關

    當蒲水入黃河處。

    渡口往東不到七十里至大寧縣,又東北八十多里至隰州。

    渡口往西一百多里至延州。

    小渡口、小透明、沒人疼、沒人愛的地方……

    七、烏仁關

    丹州汾川縣東七里、慈州文城縣西南三十六里處,黃河西岸。

    這一段黃河河岸陡然變狹,是著名的孟門石槽。

    河岸窄,是不是很好渡河?

    呃,如果告訴你這段黃河流速極快,上下落差特別大,懸水奔流如瀑布,魚鱉不能游,你還這麼覺得嗎?從這里往南不遠,就是壺口瀑布了。

    渡口往東五十多里可至慈州。繼續向東,橫穿整個慈州山區,沿著山區小驛道,可經昌寧至晉州臨汾,全程三百里。

    這個渡口,沒事別走,玩命呢。我多跑兩步,走馬斗關也好啊。

    八、龍門關

    同州韓城縣東北五十里,絳州龍門縣西北二十二里,國朝中關之一。

    向東可經絳州、晉州北上至太原,向西至長安,兩端都是重要驛道。

    九、蒲津關

    河中府所轄之河西、河東二縣之間,有關城、有碼頭、有浮橋,三位一體,牛逼普拉斯!

    浮橋連鎖蒲津關三城,向東通往太原,向西至長安,交通要道,核心樞紐,為河東、河北西入關中第一鎖鑰,開元六上關之一。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本站強烈推薦給您以下精彩小說︰

本站所有內容均來源于網友網絡分享與轉載,本站不承擔任何責任!如不認同,請離開本站。

若本站無意中侵犯到您的權益或含有非法內容,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做出回應。

Copyright © 2012∼2018 www.luanhen.com 飄天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5008561號

XML︰1  2  3  4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