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更新最新入庫全本精品總排行榜  

第796章 春聯那些事兒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作品︰大明小學生 | 作者︰隨輕風去


 熱門推薦: 雪鷹領主 完美世界 武極天下 星河大帝 傲世九重天 我的貼身校花

    筆趣閣 最新永久域名︰www.biquge001.com ,請大家牢記本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

    第795章 春聯那些事兒

    陸炳沒去找嘉靖皇帝,而是先找別人,那是因為就算他先找嘉靖皇帝,也不太可能被直接免罪。www.luanhen.com

    那樣會顯得嘉靖皇帝太好說話了,甚至像是听陸炳的話一樣。

    所以嘉靖皇帝想赦免奶兄弟陸炳,也需要有個台階下,然後才順水推舟的饒了陸指揮。

    有資格充當台階、出面向皇帝說情的人,非皇帝寵臣不可,所以人選寥寥無幾,這就是陸指揮半夜來跪秦中堂的原因。

    找秦中堂,別人不會搗亂;找別人,誰知道秦中堂會不會搗亂?

    但秦中堂始終開心不起來,讓家人們都很奇怪。

    秦中堂今天遭受的三連跪里,嚴世蕃是什麼樣的人就不用細說了,肯定是中山狼一樣的人物。

    而徐階在原本歷史上一直跪舔嚴嵩十多年,最後徐階給了嚴嵩什麼結局?嚴世蕃又是怎麼死的?

    原本歷史上的陸炳也因為犯了罪,去跪過當時的首輔夏言,然後夏言心軟放過了陸炳。最後夏言之所以被斬于西市,陸炳也沒少出力。

    所以被這樣三個人跪了,作為穿越者的秦中堂,心情真的十分復雜。

    此後的事情發展,就完全如同秦德威所預料的。

    當段朝用的騙術被揭穿後,論罪肯定該死,但嘉靖皇帝還在猶豫殺不殺段朝用。

    皇帝的這種心態,就好比很多受騙者總是對騙子抱有一絲希望。段朝用只是在黃白術和仙器問題騙了皇帝,萬一真的另有什麼長生之法呢?

    另外就是,求長生心切的皇帝還擔心,殺方士不祥,不利于求仙或者吸引真正的高人來效力。

    所以在外人看來,生性苛刻的嘉靖皇帝對道士總是格外寬容,被騙了也舍不得殺。

    反正段朝用在詔獄里出不來了,不殺就這麼一直關著,直到皇帝下定最後的決心。

    還在外面奔走營救段朝用的郭勛郭侯爺,也立刻又被捉拿下獄了,被關進了刑部天牢,與已經坐牢七八年的張延齡做了獄友。

    當初郭勛掌權的時候,還從張延齡這里刮了不少錢財,還圖謀過張家把控的北方私鹽生意。

    如今郭勛成了張延齡獄友,也算是天道好還了。

    或許有閑人想多嘴問一句,那去年張家被抄家後,家勢徹底敗落,北方私鹽生意就落到了哪里?

    這就要問問陸炳陸指揮了,然後再想想陸指揮在北方各省招募勇士的基礎又是什麼?

    被關進天牢的郭侯爺日子不好過,天天被張延齡隔著牢房辱罵和嘲笑。

    郭侯爺確實也在喊冤,聲稱自己也是被段朝用所蒙騙,所以才將段朝用推薦給了皇帝,但已經沒人關心他是不是真冤了。

    就是年底是刑名淡季,沒誰想折騰案子了,大概要明年再說。所以郭侯爺也要在天牢里過年了,前提是別在天牢里暴病身亡。

    至于東宮官屬,在嘉靖皇帝的九天雷霆之下,羅洪先、唐順之、趙時春這些帶頭的都被罷官,勒令居鄉閑住。

    其余也有不少人收到牽連,左遷貶官者比比皆是,詹事府詹事何鰲被勒令在家閉門思過,估計也是等到明春再做處分。

    過年前大部分事情也就這樣了,一般沒人想在年底前多折騰什麼。

    進入十二月後,又過了臘八,京師從朝臣到百姓全體進入準備歡度春節的狀態,除了隨時待命應急的軍機處,誰還想什麼公務。

    明年可是嘉靖二十年,如果以十為一整數的話,二十年就算一個里程碑大年了。

    嘉靖皇帝不上朝雖然屢屢遭到正直大臣的抱怨,但客觀事實上,確實減輕了大臣們的負擔。

    尤其是元旦大朝這樣的規格最高的典禮,一旦免掉,就能讓十二月的朝臣們徹底放松。

    于是各衙門又開始了公宴的高峰期,衙門內部的,衙門之間的,吃吃喝喝,每日都能看到大量官員醉醺醺的走在皇城周邊的街道上。

    當然家境富裕的秦中堂不缺這點吃喝,也不用通過吃吃喝喝拉關系,所以也就不很上心。

    這日秦德威走進文淵閣的時候,方佑方舍人提醒說︰“文淵閣該貼春聯了。”

    其他誥敕房、制敕房之類地方的春聯可以隨便找人寫,中書舍人里有的是詞句好、書法好的專業人士。

    但文淵閣正門,也就是中堂外面的春聯,沒人能代筆,只能讓秦中堂親自來。

    秦德威站在庭中,抬頭看著文淵閣的前楹,嘴里卻問道︰“西苑無逸殿那邊,嚴閣老的直廬或者正殿可曾貼了春聯?”

    方舍人無語,這是真無語,完全答不上來。不是他方佑無能,這樣上司的腦回路,誰能跟得上?

    就寫春聯這樣一個普普通通、簡簡單單的事情,卻先琢磨西邊無逸殿那里寫了什麼,這分明就是存著心別苗頭!

    如今翟首輔和嚴閣老都在無逸殿入直,無逸殿就相當于內閣駐地代名詞了。

    所以秦中堂其實問的是,內閣的春聯怎麼寫的?如果不是為了別苗頭,問這個干什麼?

    秦德威見方佑答不上來,就吩咐道︰“這都不知道?還不去速速打探!”

    方舍人很想問一句,中堂大人你活得累不累啊?當然,也許這就是別人是中堂大佬,自己是跑腿舍人的原因。

    又半個時辰後,方舍人從西苑折返回來,對秦中堂稟報說︰“嚴閣老直廬沒有貼春聯,但無逸殿正殿外面已經貼了!

    但正殿這春聯也是嚴閣老手書的,上聯是,和聲鳴盛世;下聯是,春色滿皇州。”

    秦中堂聞言點評道︰“果然是嚴氏風格!”

    這里秦中堂所說的嚴氏風格是什麼意思,並不能細說,懂得都懂。

    方舍人就就幫著研墨,他想看看,秦氏風格又是什麼樣。

    此後秦中堂提起筆來,同樣寫下了十個大字,與內閣春聯的字數一樣多。

    方舍人抬眼看去,只見上聯是“春為一歲首”,下聯是“月傍九霄多”。

    “好!中堂此聯極工!”方舍人立刻開口喝彩,果然是秦氏風格。

    其實這個對聯很有意味,隱隱透露著一絲小霸氣,還有幾許傲然自得。比如“為”、“首”這樣的字眼組合,一般衙門哪敢用?

    所以秦中堂不負眾望,還忍不住技癢與內閣別苗頭了,春聯氣勢上要壓倒內閣。

    但方舍人也只能用“極工”來稱贊了,別的意味都不好直接說出口,只能讓觀者自己領會。

    果然這個既低調又張揚的個性春聯貼出去後,立即就在官場傳開了。

    然後不知怎麼的,官場上就流行起找秦中堂要春聯的風氣了。但凡與秦中堂能說上話的、有排面的官員,基本都找秦中堂索要過春聯。

    大概都覺得秦中堂是個大福氣的人,行走的人形“祥瑞”,都想在新春佳節沾沾秦中堂的福氣。

    這日秦中堂從東華門出宮,前往夷務衙門視事,走到東安門外金水河的皇恩橋上,迎面踫巧遇見了東廠的秦太監。

    東廠衙署在東安門外面,秦太監從東廠回宮里時,必定經過東安門,所以特賜出入皇宮東門的秦德威遇上秦太監並不奇怪。

    禮節性的打個招呼後,秦德威正要繼續前行,卻又被秦太監喊住了。

    然後听到秦太監說︰“听聞中堂寫得一手好春聯,咱家外宅尚缺一對春聯,有意請中堂賜墨,咱家不勝感荷。”

    在大明朝,高級太監和文官之間的文字互動很常見,比如很多大太監或者大太監父母的墓志銘都是由高級文官撰寫的。

    所以秦太監這個要求並不過分,以秦太監的地位,秦德威也沒道理拒絕。

    但秦德威還是多問了一句︰“廠督想要什麼風格的春聯?”

    太監這種特殊群體的心理需求可能與一般人不一樣,故而要先問明白了。

    秦太監便答道︰“要彰顯出豁達、敞亮、嫻雅、精致的讀書人風範,最好又要有點特性,與尋常人不同。”

    秦德威無語,豁達、敞亮、嫻雅、精致這幾個詞,與你秦太監沾邊嗎?

    還要與常人不同的有個性?直接在春聯上寫明你是太監,夠不夠與常人不同?

    秦德威一邊想著,一邊皺眉道︰“廠督莫不是為難人?”

    秦太監笑道︰“以中堂之才學,也有被難住的時候?”

    秦德威答話說︰“那就試試看。”

    過年前沒大事,閑著也是閑著,此後兩人便去了旁邊光祿寺。

    借了紙筆,然後秦德威筆走龍蛇,一氣呵成的寫了一對春聯。

    上聯是“無子無孫,盡是他人之物”;下聯是“有花有酒,聊為卒歲之歡”。

    秦太監︰“.”

    什麼無子無孫,大過年的們氐巒 約褐渥約毫耍br />
    秦德威顧盼自得的說︰“廠督看著如何?無子無孫,豁達!盡是他人之物,敞亮!

    有花有酒,嫻雅!又全用南宋宰相喬行簡的詞中語,精致!”

    秦太監只能哭笑不得,收了春聯走人。

    年底的酒席多,雖然大部分宴請都被秦中堂都推掉了,但總有推不掉的,或者不想推的,比如翰林院公宴。

    官場有句話怎麼說的,一日為翰林,終身是翰林,縱然官至內閣大學士,也要以翰林出身為榮。

    所以秦中堂雖然為了攫取實權,戰略性放棄了翰林院兼職,但依然有資格參加翰林院公宴。

    算起來,秦中堂已經有好幾個月沒有來翰林院了,這次回到曾經戰斗過的地方,倍感親切。

    此時宴席未開,多數人還站著閑聊。秦中堂一眼就看到了吏部侍郎兼翰林學士溫仁和,高聲招呼道︰“溫前輩!別來無恙乎!”

    溫仁和便與秦德威寒暄著說話。

    秦德威環顧四周,感慨道︰“我嘉靖十四年來這里時,溫前輩是吏部侍郎兼翰林學士,如今還是吏部侍郎兼翰林學士。

    六年時間,各處人事更新、物是人非,唯有溫前輩宛如翰苑定海神針啊。”

    溫仁和︰“.”

    姓秦的你不會說話就少說幾句!

    當年張孚敬對翰林院進行大清洗後,翰林院人數凋零,最少時只有二十來人了。

    但經過嘉靖十二年特選、嘉靖十四年和十七年的科舉館選,翰林院人才隊伍得到了補充,如今人數又大大回升了。

    所以秦德威這次參加翰林院公宴,居然產生了“人山人海”的感覺。

    忍不住又對溫仁和說︰“我從來不知道,翰林院居然有如此多人!”

    溫仁和冷笑著說︰“你秦中堂還想不到其中奧秘麼?明年會試考官未定!”

    秦德威頓時秒懂,答話說︰“最近忙的大事太多了,把會試的事情忘了。”

    按現如今官場傳統,會試的主考官要從翰林院選,大概半數同考官也要從翰林院選。

    對翰林們來說,這就是一個好機會。舉個例子,看看那張潮張前輩,收了個秦德威當學生後,多麼風光。

    考官是由皇帝點選的,在過去,翰林平常與皇帝打交道機會很多,皇帝一般都心里有數。

    但現在政治生態與過去完全不一樣了,嘉靖皇帝一直在西苑修仙,翰林們平常也見不到皇帝,根本沒機會表現自己。

    而翰林院年終公宴上,按慣例皇帝都要與翰林有點互動,比如出題讓翰林們寫應制詩之類的。

    對翰林們而言,這可能就是僅有的表現機會了,容不得翰林們輕忽。

    對此秦德威沒有鄙視,大家都不容易啊,內卷是可以理解的,不是人人都像自己一樣機會多。

    然後秦德威就離開了溫學士,找其他熟人交際去了。

    現在翰林院人數擴張後,不像原來那樣“一團和氣”,就出現派系了。

    大體上最明顯的派系是三群,第一群是傳統派,以十幾年前、甚至更早的入翰林的老人為主。

    第二群人,就是供奉派,就是有機會去西苑入直、給皇帝寫青詞的郭樸、袁煒,以及圍繞在這兩人身邊的一群人。

    第三群人,就是與秦德威關系密切的一幫人,比如趙貞吉、許谷、刑一鳳等人。

    如果要問秦中堂怎麼看,秦中堂會表示完全沒看法。他秦德威已超出了這個層次,不太在乎這種低端局部小氣候了。

    最多就是恨鐵不成鋼,經常斥責小弟們不給力,不如郭樸、袁煒那幫人會寫青詞拍馬屁。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本站強烈推薦給您以下精彩小說︰

本站所有內容均來源于網友網絡分享與轉載,本站不承擔任何責任!如不認同,請離開本站。

若本站無意中侵犯到您的權益或含有非法內容,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做出回應。

Copyright © 2012∼2018 www.luanhen.com 飄天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5008561號

XML︰1  2  3  4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