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最新域名︰
www.biquge85.com ,請牢記本域名並相互轉告!
塔國政府試圖組織力量進行反擊,但內部矛盾激化,軍隊士氣低落,根本無法抵擋索馬聯盟的凌厲攻勢。
www.biquge85.com
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塔國領土納入索馬聯盟的版圖。
索馬聯盟在這片新領土上,迅速建立起臨時管理機構,著手改善當地的基礎設施,提高民生水平,讓塔國百姓切實感受到索馬聯盟帶來的改變。
然而,索馬聯盟的行動引起了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
米國等西方國家對索馬聯盟的擴張極為不滿,試圖通過聯合國等國際組織對索馬聯盟進行制裁。
但同時又顧忌葉風那個圈子,畢竟那也是不好惹的存在。一旦他們開始行動,葉風他們自然也會進行反擊。
而且這個反擊很可能會針對到個人,在個人利益和國家利益面前,更多的人選擇了前者。
畢竟他們是資本主義國家,一切以自己的利益為主。
而索馬聯盟則抓住這個機會,葉眉利用聯盟豐富的資源和靈活的外交手腕,與一些中立國家建立了緊密的合作關系,在國際輿論上為索馬聯盟爭取到了一定的支持。
在國內,葉柔積極組織聯盟民眾開展生產建設,進一步鞏固聯盟的經濟基礎。
她鼓勵民眾參與到新佔領領土的開發中,為聯盟的發展貢獻力量。
同時,加強軍事建設,提升軍隊的戰斗力,以應對可能來自外部的軍事威脅。
楊三則率領軍隊在新佔領的邊境地區布防,防止塔國殘余勢力的反撲。
他深知,雖然目前取得了重大勝利,但戰爭並未真正結束,未來還有許多挑戰等待著索馬聯盟。
在這場風雲變幻的局勢中,索馬聯盟憑借著果斷的決策、強大的軍事力量和靈活的外交策略,在東非的土地上書寫著屬于自己的霸業篇章。
而這一切,僅僅是個開始,索馬聯盟將如何應對來自國內外的各種挑戰,繼續鞏固和拓展自己的勢力範圍,成為了整個東非乃至世界關注的焦點。
這場短促而激烈的軍事行動,效果遠超預期。
它不僅摧毀了塔國耗費巨資建立起來的軍事優勢,更像一記重錘,敲碎了塔國當局在民眾心中勉強維持的強大形象。
火光沖天的機場、沉入港口的軍艦、癱瘓的指揮系統……
這些畫面通過隱秘渠道在塔國境內流傳,引發了巨大的心理地震。
塔國首都和一些主要城市開始出現小規模的示威游行,民眾質問政府︰
“我們的錢去了哪里?為什麼買來的武器如此不堪一擊?”
“我們不要戰爭,我們要面包和工作!”
長期積累的矛盾——貧富分化、腐敗橫行、民生雕敝——在此刻被點燃。
塔國政府試圖強行鎮壓,並指責索馬聯盟是“侵略者”,但信息的壁壘一旦被撕開裂縫,官方的宣傳就顯得蒼白無力。
索馬聯盟高層深知,軍事勝利只是打開了局面,真正的征服在于人心。
在葉柔的親自督導下,一場精心策劃、多管齊下的“人心工程”迅速啟動,目標直指塔國底層民眾和搖擺不定的地方勢力。
楊大提出的“邊境民間互助”計劃,在得到葉雨澤的首肯後,迅速從一個試探性的小動作,升級為一項系統性的戰略行動。
聯盟不再僅限于士兵間以物易物的小打小鬧,而是由楊大牽頭,組建了專業的“邊境貿易與援助小組”。
小組以中立商人的名義,在雙方邊境的“灰色地帶”建立了幾個固定的物資交換點。
來自索馬聯盟的糧食、藥品、廉價的服裝、文具、太陽能燈等生活必需品,潮水般涌入塔國一側的邊境村鎮。
這些物資對于長期被封鎖、生活困苦的塔國邊民而言,無疑是雪中送炭。
交換的代價極低,往往只需要一些當地的土特產,或者甚至只是“信息”。
哈吉和萊瓦這樣的基層士兵,經過簡單培訓,成了第一批“宣傳員”。
他們不再僅僅交換咖啡豆,而是會和塔國士兵、邊民聊天,講述索馬聯盟轄區內的生活。
孩子們有學上,村民們能用上干淨的電和水,生了病有診所可以看……
這些樸實無華的描述,比任何宣傳冊都更有力量。
同時,聯盟派出精干的醫療小隊,以“國際志願者”的名義,進入塔國邊境地區開展義診。
藥品由聯盟提供,治療免費。許多塔國民眾一輩子都沒見過正規醫生,索馬聯盟醫生的到來,治愈的不僅是身體的疾病,更是在他們心中播下了好感的種子。
葉眉負責的easu(東非穩定單元)信息部門開足馬力。
他們利用癱瘓的塔國官方媒體渠道空窗期,通過便攜式收音機廣播、偷偷散發的傳單、以及難以被完全屏蔽的網絡信息流,向塔國腹地傳遞信息。
廣播內容精心設計︰既有對塔國政府腐敗無能的揭露(證據來自楊大從邊境交易中獲取的情報,以及葉柔早已布局的情報網),更有對索馬聯盟政策的正面宣傳。
重點突出聯盟的“共享發展”理念︰
“我們不是來征服的,我們是來共同發展的。”
宣傳中大量使用塔國地方語言,講述普通人在聯盟治理下改善生活的真實故事,極具親和力。
葉眉還巧妙地利用了塔國內的民族和部落矛盾。
塔國執政派主要代表少數族裔的利益,對多數族裔進行壓迫。
聯盟的宣傳有針對性地向這些被壓迫的族裔傾斜,承諾在聯盟框架內,所有族裔平等,文化傳統將得到尊重,經濟機會均等。
對于塔國邊境地區有影響力的部落長老和地方豪強,葉柔采取了“拉攏”與“威懾”相結合的策略。
通過楊大的商業網絡,聯盟向這些勢力提供經濟好處,如優先貿易權、發展項目合作等,換取他們的中立甚至支持。
同時,楊三的軍隊在邊境陳列,明確傳遞一個信息︰順之者昌,逆之者亡。
更重要的是,聯盟將最早主動投誠或被動佔領的幾個塔國邊境城鎮,打造成了“樣板工程”。
聯盟的工程隊迅速進入,修復道路、架設電網、建設學校和衛生所。
聯盟行政人員高效地組織起生產,發放農具和種子,恢復市場秩序。
短短數月,這些城鎮的面貌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與塔國內部死氣沉沉的景象形成鮮明對比。
這些變化,通過前來探親訪友的塔國民眾之口,一傳十,十傳百,“索馬聯盟治下生活更好”的印象逐漸深入人心。
越來越多塔國邊境地區的村鎮長老,開始秘密與聯盟接觸,表達歸附的意願。
他們看重的,不是虛無縹緲的政治口號,而是實實在在的生存與發展機會。
軍事上的絕對優勢和人心的逐步歸附,使得塔國的大片領土以驚人的速度“變色”。
不再是激烈的武裝沖突,更像是一種“和平演變”式的崩塌。
索馬聯盟的版圖急速擴張,這帶來了一系列新的、更復雜的挑戰。
核心問題擺在了葉柔、葉眉和楊三面前︰我們將要建立一個什麼樣的國家?
一天深夜,在王宮臨海的露台上,葉柔、葉眉姐妹倆難得地有了一段安靜的獨處時間,望著月光下波光粼粼的印度洋,開始了決定聯盟未來的關鍵對話。
“姐姐,”葉眉率先開口,語氣中帶著一絲疲憊,更多的是興奮︰
“我們的擴張速度,超出了最初的想象。現在納入的領土,民族、宗教、文化構成比我們原來復雜得多。”
“繼續用‘聯盟’這種相對松散的結構來管理,恐怕會力不從心。政令如何統一?法律如何通行?資源如何高效調配?”
葉柔輕輕攪動著杯中的花茶,目光深邃︰“是的,我也在思考這個問題。”
“‘索馬聯盟’這個名字,帶有強烈的地域和民族色彩,對于新加入的、非索馬里族的地區和民眾來說,可能缺乏認同感和歸屬感。我們需要一個更具包容性的國體和國名。”
“你的意思是……建立一個共和國?”
葉眉眼楮一亮。她長期負責經濟和金融,深知一個穩定、集權的現代國家政體對于經濟發展、貨幣信用、國際交往的重要性。
easu要想成為真正的區域硬通貨,必須有一個強大的主權信用作為背書。
“這是一個選項,而且可能是最合適的選項。”
葉柔點點頭,“‘共和國’意味著國家權力屬于全體公民,而非某個家族或部落,這能最大程度地團結新加入的各族裔。我們可以命名為‘東非共和國’或類似的名字,彰顯我們的抱負不限于一隅。”
但葉柔話鋒一轉,露出了深思的神情︰
“然而,困難極大。首先,我們內部能否達成一致?楊三和他代表的軍方,可能更傾向于強有力的集權統治,甚至帶有軍事管制的色彩,效率高。而我們要考慮如何平衡各方勢力。”
“更重要的是外部反應。”葉眉接過話茬,“如果我們公開宣布成立共和國,無異于向整個東非乃至非洲宣告我們要建立一個區域性強國。”
“這會讓周邊所有國家,甚至是非盟、聯合國都高度警惕。米國更會抓住這個機會,給我們扣上‘侵略擴張’的帽子,施加更嚴厲的制裁和國際孤立。”
葉柔贊許地看了妹妹一眼︰“小眉,你考慮得很周全。所以,我們不能操之過急。或許可以分步走。”
“第一步,強化現有聯盟的中央權力,成立一個更具權威的‘中央執行委員會’,你、我、楊三,再吸納一些新領土上的代表人物加入,作為過渡期的最高權力機構。”
“第二步,”葉柔繼續勾勒她的藍圖,“在新穩定的領土上,推行我們的法律和行政體系,但要給予一定的自治權。比如,在文化、教育、部分地方事務上,允許地方議會自行決定。”
“但國防、外交、貨幣政策、主干基礎設施建設等核心權力,必須牢牢掌握在中央。這就是‘一國多制’或者叫‘聯邦制’的雛形。”
“保留自治權,是為了減少合並的阻力,穩定人心。而核心權力歸中央,是為了確保國家的凝聚力和行動力。”
葉眉迅速理解了姐姐的意圖,“這確實是個穩妥的辦法。我們可以先在實踐中摸索這個度,等時機成熟,再水到渠成地宣布新國家的成立。”
“還有一點,”葉柔的聲音壓得更低了,“我們是否要主動拉攏更多國家加入?”
“比如,那些長期受塔國壓迫、或者與我們有共同發展訴求的小國。”
如果東非共和國能成為一個區域性的合作平台,而不僅僅是索馬聯盟的擴大版,我們的根基會更穩固,國際上的反對聲音也會因為參與者的增多而變得復雜化。”
葉眉沉思片刻,搖了搖頭︰“姐姐,這個想法很有吸引力,但現在可能還為時過早。”
“我們連消化塔國的遺產都需要時間。當前的重點是‘練好內功’,把我們現有的地盤治理好,打造成繁榮、穩定的樣板。”
“當我們的模式展現出足夠的吸引力時,其他國家自然會主動靠攏。到時候,我們就是‘被邀請’的領導者,而不是‘主動擴張’的侵略者,在國際道義上會主動得多。”
姐妹倆的這次深夜長談,初步厘清了聯盟未來的政治發展方向。
一個以強化中央集權為核心、允許地方有限自治、最終目標指向一個包容性共和國的漸進式路線圖。
這個構想,既野心勃勃,又務實謹慎。
戰略方向確定後,執行力超強的索馬聯盟機器再次高效運轉起來。
在新佔領的塔國領土上,聯盟沒有實行簡單的軍事管制。而是迅速組建了由行政官員、技術人員、社會工作者組成的“民事管理團隊”進駐。
團隊的首要任務是恢復秩序、保障民生。聯盟軍隊主要負責邊境安全和清剿小股抵抗勢力,城內治安則逐漸移交由新組建的、包含當地可靠人員的警察隊伍。
葉眉的經濟班子推出了“東非發展債券”,以聯盟的未來礦產收益和稅收作為擔保,面向聯盟全體民眾和新領土居民發行。
這筆資金被專門用于新領土的基礎設施重建和產業扶持。這一舉措不僅籌集了急需的資金,更將新領土居民的利益與聯盟的整體發展捆綁在一起,增強了歸屬感。
同時,聯盟開始在新領土上推行easu作為官方貨幣之一,與原有貨幣並行流通,並承諾逐步過渡到easu為唯一法定貨幣。
聯盟控制的商店、市場優先接受easu,並且用easu發放部分公務員工資和項目款項,迅速提升了easu的接受度和信用。
為了培養對新政權的認同,聯盟在新領土上大力興辦教育,推廣雙語教學(本地語言和聯盟通用語),教材內容經過審訂,強調東非各民族是一家,共同建設美好家園的理念。
對于原塔國政府的基層公務員,只要願意合作,經過審查和培訓後,大部分被留用,這有效地穩定了行政管理隊伍,減少了社會震蕩。(本章完)
<!-- 翻頁上aD開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