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最新永久域名︰
www.biquge001.com ,請大家牢記本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
  武英殿中的氣氛頓時為之一松。
www.399xs.com
  邊境的探子到底有沒有傳回來消息,傳回來了什麼,對于殿中的老大人們來說,其實不重要。
  重要的是,這些話是從天子的口中說出來的。
  換而言之,天子在迎回太上皇的這件事情上,不是在虛與委蛇,而是切切實實的,有這個打算的。
  摸清了這一點,老大人們的心緒就放松了下來。
  于是,依舊還是胡蹩 詰饋 br />
  “陛下所言甚是,既然如此,那我等當盡快安排大臣,和瓦剌來使接洽,也先如今固然騎虎難下,但是想必他也不甘心,白白將太上皇送歸我朝。”
  旋即,讓眾人都有些意外的是,王文竟然也開了口,道。
  “不錯,的確該安排大臣接洽,不過,許彬等人殷鑒在前,可見與瓦剌的談判,不可一味讓步,否則只會助長其氣焰,令其有奇貨可居之念。”
  “但也不可過分強硬,否則談判破裂,太上皇亦難歸朝,故此,此次前去接洽的人選,當慎重挑選。”
  “陛下,楊善,許彬先後被罷職,鴻臚寺現在僅有一少卿主事,不足以擔此大任,如今談判在即,不知陛下心中,可有鴻臚寺卿的人選?”
  自從楊善被罷職之後,鴻臚寺事暫時由許彬掌管,當然,不過是個名頭而已,許彬先是以使團正使身份前往瓦剌,回程之後就立刻被羈押,所以實際上,鴻臚寺這段時間,都是由少卿在維持日常運轉。
  作為吏部尚書,王文提議補上鴻臚寺卿的缺,不是什麼稀奇事,稀奇的是,這個老家伙風向竟然轉的這麼快。
  明明前一刻,他還一副義憤填膺的樣子,指責瓦剌沒有和談的誠意。
  結果這邊天子剛一露口風,態度立刻就是大變,直接就開始討論談判的人選了。
  看著王文一副泰然自若的樣子,老大人們心中紛紛提高了警惕,這個老家伙,決然不是看起來那般只會橫沖直撞。
  相對的,朱祁鈺卻沒有考慮這麼多,談判的人選,的確要慎重。
  太上皇始終是要回來的,這一點毋庸置疑。
  這件事情之所以拖到了現在,朝堂上因此發生了這麼多的爭論,全都是因為,很多的朝臣,其實並不能真正了解瓦剌這種蒙古部落的思維方式。
  他們總是以為,做出退讓,滿足也先的要求,他就會願意和大明講和。
  但是實際上,草原部族長久以來恆存的規則,就是弱肉強食。
  聖人說倉稟實而知禮儀,所謂氣節,恩德這種東西,是農耕民族在能夠穩定的養活自己的情況下,才發展出來的文明。
  但是草原上惡劣的環境,決定了他們沒有那麼多的禮教觀念。
  對于他們來說,想要活下去,要麼臣服于強者,要麼吞並弱者,別無他路。
  前者並不丟人,後者也並不卑鄙。
  這是刻在他們骨子里,流淌于血脈中,根深蒂固的觀念和傳統。
  所以,哪怕大明的幾代天子,對于瓦剌都深恩厚賜,但是也先實力強大之後,依然會毫不猶豫的起兵攻明。
  所以想要把太上皇接回來,唯一的辦法,就是讓也先意識到,自己在大明的面前,是弱者。
  明白這一點,他自然會遵循草原的規則,選擇臣服。
  當然,或許朝中是有人懂這個道理的,但是大多數的人,都不敢去冒這個險。
  所以事實上,自從沙窩之戰的捷報傳來之後,朱祁鈺就意識到,太上皇歸朝的日子不遠了。
  他派朱鑒過去,也並非單單只是想要拿住袁彬回來作證,更重要的,也是探一探也先的底。
  眼瞧著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自己,朱祁鈺沉吟片刻,卻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側身看了看孫太後,問道。
  “此次談判,關系到太上皇是否能早日歸朝,不知聖母心中可有人選?”
  聞听此言,孫太後卻是一愣。
  雖然說,剛剛朱祁鈺的一番表態,讓她稍安心下來。
  但是,就以往次次交手的經驗來看,孫太後還是存著幾分懷疑,覺得朱祁鈺會不會在暗中有什麼別的動作。
  尤其是這麼一問,讓孫太後更是心中有些捉摸不定。
  這個時候,當著眾臣的面,又是天子主動詢問,她若是開口舉薦某人,大概率是能夠成功的。
  但是,皇帝為什麼要這麼做呢?
  這是在試探自己有沒有插手朝政的意圖?還是在借機打探,自己在朝中還有沒有可用的人?
  一時之間,孫太後不知該怎麼回答。
  但是讓她開口把建議權推出去,她又舍不得。
  剛剛那些大臣的話,她都听到了,這可能是接回太上皇,最有把握的一次,而負責談判的人選,很大程度上,會直接影響這次的成敗。
  萬一要是朱祁鈺在人選上做什麼小動作,豈不是白白浪費了這個大好的機會?
  短暫的猶豫之後,孫太後眼前忽然一亮,有了主意,道。
  “外朝的大臣,哀家也不熟悉幾個,但是皇帝既然開口問,那哀家就說一說。”
  “太上皇久在迤北,朝廷也派過不少使節前去,都無功而返,唯獨這次,這位朱鑒大人,成功說服了也先。”
  “所謂一事不煩二主,不妨仍由他來負責主事,早日將太上皇迎歸。”
  其實,這也是孫太後臨時起意。
  朱鑒並不是她的人,但是,從入殿之後,朱鑒的種種表現,孫太後大致能夠感受到,這個人是十分期望太上皇能夠早日歸朝的。
  再加上,她在朝中雖然還有一些人手,但是經過京察,叩闕等一系列的事件,其實也沒剩下幾個了。
  所以,孫太後索性就推出了朱鑒。
  不過,她沒有注意到的是,這句話說完之後,在場的大臣們,臉色卻有些古怪。
  無論如何,話已出口,覆水難收。
  朱祁鈺聞言,倒是沒過多猶豫,只思忖了片刻,便點了點頭,道。
  “聖母所言甚是。”
  不過說完,他似乎又覺得不妥,轉過身對著朱鑒問道。
  “朱卿,聖母舉薦你掌鴻臚寺事,負責和瓦剌使節的談判,早日迎回上皇,你可願意?”
  這話一問,孫太後也察覺到了不對。
  朝廷給官員指派差事官職,還是天子金口玉言,什麼時候開始問起當事人的意見了。
  但是很快她就發現,這種違背常理的事情,在場的諸多大臣,不僅沒有感到意外,反而不約而同的看向朱鑒。
  那個眼神,怎麼說,不是欣喜,反而帶著一絲惋惜。
  不過,朱鑒倒是沒有什麼特別的反應,叩首道。
  “回稟陛下,能夠得聖母與陛下信重,乃臣之幸事也。”
  于是,天子點了點頭,道。
  “好,既然如此,那內閣就擬詔吧,將朱鑒調回京師,暫掌鴻臚寺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