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更新最新入庫全本精品總排行榜  

第七百五十三章 探索與修正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作品︰納米崛起 | 作者︰嶺南仨人


 熱門推薦: 雪鷹領主 完美世界 武極天下 星河大帝 傲世九重天 我的貼身校花

    筆趣閣 最新永久域名︰www.biquge001.com ,請大家牢記本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

      18年8月初,浮空模塊的設計工作初步完成,準備在藍星地面建造一個測試版本,用于驗證技術。

      建造浮空模塊的地點,就選擇在太平洋中部海域,這里有廣闊的海面,氣候又相對穩定。

      在靠近貝爾島的基里巴斯,找了一個荒無人煙的小島,作為實驗基地。

      畢竟太平洋中部,沒不是人口密集地區,哪怕浮空模塊在實驗過程中,掉了下來,也不會造成嚴重的人員傷亡。

      浮空模塊項目的穩步推進。

      而準備搭配浮空模塊的工業設施,也開始了準備工作,比如碳素提煉工廠、碳材加工廠、真空腔殼制造廠、太陽能電池板、碳粉儲能發電站之類。

      借助金星大氣層充沛的二氧化碳,基本可以實現原材料的自給自足。

      時間一晃而過。

      10月15日。

      航行了128天的前鋒003號飛船,終于抵達了金星的近地軌道,成功入軌後,在距離金星地表大約750公里的赤道平面軌道,環繞金星飛行。

      前鋒003號飛船是無人運輸船,上面運載了480噸物資,主要是人造衛星、小型飛艇探測器、地面探測器。

      將各種衛星發射出去,這一次航天部是有備而來,不再像之前那樣不重視金星了。

      由于金星沒有藍星那樣的超強保護磁場,布置在金星軌道的人造衛星,必須做好防御太陽風的準備。

      畢竟金星沒有超強保護磁場,本身又距離太陽系比較近,受到的太陽風暴又多又強,之前就有不少人造衛星被太陽風暴干掉了。

      實現布置的12顆通信衛星,包括金星同步軌道通信衛星4顆、金星近地軌道8顆。

      這些衛星通信衛星,加上之前已經在金星服役5顆通信衛星,組成金星的衛星通信網絡。

      緊接著是位于金星與太陽之間的拉格朗日點L1上,這里將布置兩顆太陽觀測衛星。

      然後就是氣候遙感衛星、地質遙感衛星、激光測距衛星之類。

      布置完成這些衛星後,航天部初步完成了對金星的衛星系統建設工作。

      在藍星的地面遙控中心,金星探索局這邊,正組織大量工作人員,準備深入金星內部。

      “飛鯨一號開始發射。”

      隨著工作人員按下確定按鈕,一道電波從藍星地面遙控中心,發射到藍星的近地軌道通信衛星上,緊接著是通過藍星同步軌道的通信衛星中繼,發射向金星。

      電波跨越幾千萬公里,抵達了金星同步軌道通信衛星,最後被前鋒003號飛船接收到。

      一枚火箭從前鋒003號飛船的一側彈射出去,n30燃料的淡紅色火焰,推動著火箭飛向金星大氣層。

      15分鐘後,火箭在海拔75公里附近剎車。

      火箭的中部彈開,16個真空腔展開骨架固定好,然後將真空腔內部的空氣抽出一部分。

      隨著真空腔的真空形成,浮力讓火箭飄浮在海拔75公里的高空中,這里是金星大氣層的大氣中層下部。

      雖然不是對流層,但這里的氣流速度卻非常快,最快可以達到了每秒100±10m/s,比藍星地面的17級風還強勁。

      不過隨著飛鯨一號的高度,逐漸下降,風速反而在逐步下降,實際上這就是金星大氣層的特點,越往下氣流運動速度,就會越來越慢。

      在金星地表附近,氣流運動速度平均只有0.3∼1m/s,比藍星地面弱得多。

      不過氣流移動速度慢,可以不代表人畜無害。

      由于氣體濃度非常高,形成的高氣壓,讓金星地表的氣流,出現類似于液體的流體運動狀態。

      飛鯨一號,海拔高度下降到60公里附近,風速進一步下降,大概平均維持在50∼60米每秒,偶爾出現80米每秒的狂風。

      溫度探測器顯示此時的氣溫,為零下10攝氏度,氣壓為0.2357個標準大氣壓。

      按照這個氣溫氣壓,以及氣流風速,可能不太適合作為浮空城市的穩定高度。

      氣溫倒是沒有什麼關系,關鍵是氣壓太低了,浮空城市的設計標準上,需要該位置的氣壓維持在0.4個標準大氣壓以上。

      另外氣流風速也太快了,畢竟藍星的17級風,也才56.61米每秒。

      而金星大氣層的60公里高度區,常年平均風速為50∼60米每秒,相當于日常17級風,對浮空城市的姿勢控制,是一個巨大的考驗。

      飛鯨一號繼續下降。

      不一會,就來到了海拔55公里附近。

      此時探測儀器的數據顯示︰氣溫27攝氏度、氣壓0.5314個標準大氣壓,平均風速40∼50米每秒,極端風速75米每秒。

      高度繼續下降,來到海拔50公里的區域。

      此時探測儀器的數據顯示︰氣溫75攝氏度、氣壓1.066個標準大氣壓,平均風速30∼40米每秒,極端風速60米每秒。

      緊接著是海拔45公里的高度,這里的氣溫進一步提升,達到了110攝氏度;氣壓則是1.979個標準大氣壓;平均風速20∼30米每秒,極端風速50米每秒。

      幾千萬公里之外的金星探索局。

      幾個研究員拿到第一手數據後,重新計算了浮空城市的適宜高度。

      其中一個小個子研究員,指著模擬圖像說道︰“如果考慮穩定性,我認為45∼50公里這一片高度比較適合。”

      “確實,75∼110攝氏度的高溫,我們可以輕松解決,而且氣壓在1∼1.9之間,則意味著浮空城市的有效承重,可以提升2∼3.8倍左右。”

      “另外超過50公里的海拔高度,平均風速都非常高,還有一些極端風,這需要經常進行姿勢控制,對燃料的消耗非常大。”

      隨著這些數據的整理,浮空城市的布置高度,決定調整為海拔47∼48公里,上限為55公里,下限為40公里。

      由于位置的改變,導致單個浮空模塊的有效承重,由之前計劃的2400噸,提升到4800∼8500噸。

      實際上,由于氣壓帶提升,加上大氣氣體濃度非常高,浮空城市布置在47∼48公里的高度上,就仿佛在海里那樣。

      金星大氣層越往下,氣體就越發的粘稠,不亞于在海里面。

      要不是為了太陽能發電,其實還可以布置得更加地一些。

      另一邊。

      為浮空城市項目服務的不少研究所,也在絞盡腦汁的配合項目,開發因地制宜的設備。

      例如中核集團的核聚變小型化,由于單個浮空模塊的承重能力提升,導致當前的最小型號核聚變發電機組,可以設置在浮空模塊之中。

      除了中核集團,燧人系的發電設備研發公司,也拿出了自己的發電方案,甚至比核聚變發電機組,更加適合浮空城市在金星使用。

      這個方案,現在已經在做技術驗證,估計年底可以拿出一套完善的方案出來。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本站強烈推薦給您以下精彩小說︰

本站所有內容均來源于網友網絡分享與轉載,本站不承擔任何責任!如不認同,請離開本站。

若本站無意中侵犯到您的權益或含有非法內容,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做出回應。

Copyright © 2012∼2018 www.luanhen.com 飄天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5008561號

XML︰1  2  3  4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