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最新永久域名︰
www.biquge001.com ,請大家牢記本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
陳季平不會在意那些投機商的死活,事實上如果沒有他們,這場經濟危機也不會來的這麼劇烈,現在讓他們為這個國家承擔點責任,這符合因果之道。
www.399xs.com
當然了,身為國家的統治階層,沒有很好的盡到管理國家的義務,卻享受著百姓的供奉,在那里坐享其成,世上哪有這麼便宜的事情?
這次,不需要他來操盤,一個叫吳三貴的家伙,帶領由北方異族、關寧鐵旗,還有失去生活來源的雇工,發動了一場席卷全國的起義。
起義打著“清君側”的旗號打入了京城,那些尸位素餐之輩被斬首,家產被搶掠,國家元首依然還是姓朱,只不過統治者又換了一波,下議院和上議院不再是資本家和士紳的天下,寒門人士和無產者終于有了一點地位。
吳三貴打入京城後飄了,希望自己能當皇帝,並恢復到皇帝一言九鼎的時代,于是,有人“幫他”結束了自己的歷史使命。
陳季平對些事並沒放在心下,卻想到了經濟危機所帶來一系列的社會問題,他知道經濟危機不會消失,而且以後只會越來越猛。
對于沒有土地的無產者來說,建立一套完善的社會保障體系很有必要,問題是社會尚未發展到那一步,指望統治者關心普通百姓的死活不現實。
于是,他讓李三郎搞了個“雇工互助基金”,本著自願的原則,凡是參與這個基金的人,在失業、或者因病喪失勞動力,可以獲得一些生活補貼,至少,憑這些補貼,可以餓不死!
事實證明,百姓的觀念短時間內也很難改變,明明是善舉,結果首批參與者不過數千,這些人還是因為之前接受了來自夷州的救助,感覺就算白花點錢,也要對的起恩人們的資助!
李三郎覺得有必要加大力度宣傳一下,卻被陳季平拒絕了,公道自在人心,如果這個互助基金辦得好,自然會有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如果辦得不好,關門大吉也是活該,總之,讓時間證明一切。
關于經濟危機的思考,當然還不止這些,如果繼續操盤,也許經濟危機的危害會大大降低。
但是,沒有危機,哪來的變革?
所以,他放棄了過多干預社會發展的構想,只要不是走向毀滅,他決定能不出手,就不出手!
十年彈指一揮間,華夏學宮的第一批學生已經成了朝氣蓬勃的青年,而第二批學子也成了偏偏少年。
青年正是情竇初開的時期,學宮由于受到儒教的影響微弱,氛圍比較開放,當柳如是收到今年第二十一封情書,哭笑不得的去找陳山長。
“這樣下去可不行,我都是能當奶奶的年紀了,天天收到小孩子的情書,這成何體統?”
“你很老嗎?這說明你有魅力!”陳季平笑道。
柳如是不由摸了摸自己的臉,十分光潔緊致,而她更清楚自己的身體狀況,這十年間不僅沒有衰老,狀態還猶如回到了少女時代。
“這也是我奇怪的地方,黃兄、顧兄他們非但沒有顯老,似乎還越活越年輕,這是怎麼回事?”
“呵呵,華夏學宮乃是聖地,總要跟別的地方不一樣,不夸張的說,再過一百年,你還是這副樣子,好好干吧,至于那些青春期的學子,你這個主管生活的教員,要善加引導,既不能讓他們太放縱,也不能過于束縛天性,尺度一定要把握好!”
“那我能活多久?”
“二三百年吧,若有喜歡的人,就不要放棄,否則漫長的年月會很難熬!”
“找你也行嗎?”柳如是美眸閃動。
“我倒是不排斥,問題是我家那口子可能會不高興!”
“那算了,我可不喜歡再給人做小!”柳如是帶著香風出了門,回頭又補了一句,“學生越來越多,我有點忙不過來了,再找一個助手吧!”
“沒問題!”
事實上,陳季平早就想過加強師資力量,但是他能相中的人實在不多,最終他選擇了還未成名的戴震和“本布泰”。
本布泰雖然沒能成為顯赫的“孝莊太後”,但是其才能並沒有埋沒,被安北城收容後,已經成為城中掌管錢糧的女高管,被陳季平要了過來。
十年時間,華夏學宮論影響力,遠遠不能與太學、天工學院這些知名學府相比,但是大明高層和那些有底蘊的財閥都知道,那里才是真正的聖地,能進入那個地方學習,就算不能科舉,至少能學到別處學不到的東西,簡單來說,那是個能出聖人的地方。
事實上,這里也的確出了幾名學霸,數學天才劉景武,學貫東西,高等數學比陳季平玩的還溜;
物理天才王貞儀,二期學子中的女天才,年僅十二歲,在物理方面已經沒人能教她,在天文學方面,也已經比肩北俱蘆洲那幾位大師級的存在;
哲學和經濟學天才費文楓,黃宗羲最得意的弟子,其辯才能把幾位老師都侃暈;
雜學學霸趙子震,這位在化學、農學和醫學方面都有極高的造詣。
這幾位,陳季平上一世都沒听說過,但是他卻可以肯定,將來他們都是宗師一級的存在。
除了這幾個,第一批學子在九年大考中,還涌現出十幾位成績非常優異者,他們或許在天賦上略差幾名學霸一籌,但是他們以後將是基礎學科的老師,或許會從他手們手里教出無數科學家!
華夏學宮實行的是十五年制教學,前九年打好基礎,然後根據學生的情況分科;
後六年,則是在不同的專業領域,進行有側重點的培養。
十五年後,一部分從事專業領域的研究,一部分從事教學工作,更多的人則走向社會。
這些走向社會的學子也並不需要為錢財發愁,他們的任務是將所學到的東西,變成實業,或者將這些學問傳播出去!
而就在華夏學宮成立的第十二個年頭,首個科技成果出現了!
鐘擺其實並不稀奇,早在一千多年以前,就有人發現了鐘擺的特性,而在沈括之時,鐘擺的精度已經可以達到每天誤差不到一刻鐘;
但是,華夏學宮幾名學子制出的鐘擺誤差不到一分鐘,更主要的是能夠批量生產,擁有極高的推廣價值!
為了鼓勵更多的學子投入到科學研究的熱情中,也為了紀念這一時刻,陳季平特意建造了一座鐘樓,將參與研究此鐘擺的學生名字繪刻其上,並將巨鐘命名為“華夏世紀鐘”,標志著華夏科技再次站在了世界的最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