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更新最新入庫全本精品總排行榜  

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朕不同意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作品︰寒門宰相 | 作者︰幸福來敲門


 熱門推薦: 雪鷹領主 完美世界 武極天下 星河大帝 傲世九重天 我的貼身校花

    筆趣閣最新域名︰www.biquge85.com ,請牢記本域名並相互轉告!

    第1159章 朕不同意

    章越記得一句話,人與人的高低境界,在于審美的高下。www.biquge500.com

    也就是一個事情,你覺得能成,對方覺得不能成,但是你們誰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或者說出個所以然來,都不是什麼靠譜的話。

    差距就是在于方向的選擇上。

    譬如橫山進築,確實無論是韓縝,徐禧,呂大忠說得也都是頭頭是道,好像很有幾分道理的樣子。

    但章越就是看出此事不能成(畢竟是穿越的)。

    即使我有言在先,但是你們表示一定能成,還下了決心那就你們自己看著辦。章越當然可以按下此事,但按下去就挫傷了下面官員,顯得過于獨斷專行。

    ……

    金殿之內,官家自是知道徐禧,呂大忠二人進京的事。

    任何官員進京都要去門排期等候天子接見。以往在天子還沒有接見下,官員不得到處拜訪。

    但現在此舉猶如脫褲子放屁一般,特別是陝西至京師驛路開通後,書信往來非常方便。

    韓縝與府上小妾談情說愛的詩文就是好幾個麻袋地來回寄運。章越也覺得不便,便提議廢除了這條規矩。

    徐禧與呂大忠排期等候天子接見之後,便至章越私邸見了他一面,然後再見天子。

    其實韓縝早打定主意,就算章越拒絕,徐禧和呂大忠在面前天子時,也可以陳述自己橫山進築的戰略。

    這令章越想壓也無法壓下來。

    章越向天子進奏徐禧,呂大忠獻平黨項之策,官家非常重視。

    徐禧,呂大忠面見天子是資政殿,章越,王,李憲皆是在側。

    如今資政殿上擺著陝西地圖。

    章越記得當年從熙河路回京論平青唐之策,就是在這資政殿之中,這是一等非常高的待遇。

    兩府宰相列側,而從熙河回來的李憲不僅是官家心腹,而且也立下開國以來宦官的最大戰功。本來馮京也在,但自蘭州大捷後一直作為主和派的馮京自覺得臉上無光,以身體不適為由提出辭去樞密使。

    不過官家堅決地拒絕了馮京。

    章越揣測,這也是為何韓縝急于建功回朝取代馮京之故。

    不過章越雖是在側,但誰都看出他是鐵青著臉,一言不發。

    就在徐禧向眾宰執敘述著要進築橫山,並選擇在銀州故城之地時,眾人都露出了原來如此的神情。

    官家心道。

    章越也是作繭自縛,以往你頂撞朕的,如今也被韓縝給頂了。這韓縝還是你舉薦為行樞密使,同知樞密使。

    這一次蘭州議功你力舉他為知樞密院。朕之前還道你要將韓家的恩情還到什麼時候。

    如今看來韓縝此人倒也是不黨附。

    官家面色平靜,繼續听徐禧進言。

    徐禧道︰“陛下,臣熟議從天都山或涇原路進築,賊未必敢舍山界而出。而進取橫山正是可為之時。”

    “臣縱觀以往黨項之強者,皆在于沙漠。我大軍要欲越沙漠,實不易。而賊若躍沙漠攻我也是不利。黨項之所以為邊患,是因橫山以南有粟可食,有橫山之民可使,有橫山之水草險要可守。”

    “之前高遵裕,種諤之敗在于負糧載水窮越沙漠,利在速戰,一旦久持退兵,必為賊所追擊。故賊可據興靈兩州高枕無憂之故。若能使賊橫山以南無險可守,無民可用,無糧可征,待敵攻我時,大可堅守。使敵于野戰不利之地。”

    “一旦全面收取橫山以南,可養精兵數萬,得敵之牧場,可畜牧馬。還有鹽池之利,供給四方商旅,以省入中之費。”

    官家听了緩緩點頭,章越听得也覺得徐禧分析何嘗沒有道理。

    “若我等橫山只要相持二三年,待其防備懈怠,發洮河之州以塞大河,下橫山之卒搗其不意。此一舉可覆也。”

    徐禧說到最後,神色慷慨激昂。

    從熙河路乘舟東進,再下橫山由高向低進攻,東西夾擊于興州,靈州。

    這是章越所提出滅黨項方案的最後步驟是一樣的。

    只是次序錯了。章越是先取涼州瓜洲的河西走廊之地,再下橫山,最後東西夾擊,畢其功于一役。而韓縝則明顯沒有打涼州的計劃,直接進築橫山。

    官家听了徐禧之言,繞過王先問章越道︰“章卿以為如何?”

    章越道︰“陛下,韓縝如今手握十幾萬勁兵,又挾蘭州之大勝,自是兵強馬壯。如今腰桿子硬了,自是不將橫山之敵放在眼里。”

    眾人听了章越之言又陰又陽的,心底都得出統一結論,章越急了。

    官家對呂大忠,徐禧問道︰“進築天都山和進築橫山優劣何在?”

    呂大忠和徐禧都看了一眼章越。

    呂大忠咬咬牙道︰“陛下,陝西河東諸路官員將士皆有求戰之心,求戰之志。從橫山進築,比攻取涼州,在天都山,西安州,平夏城一線進築,更省時省力省錢糧。”

    徐禧亦是硬著頭皮道︰“以好的打算,只要三個月,便能扼住黨項咽喉。不出三年便可滅了黨項。往涼州,天都山一線進取,雖是穩妥,實在攻不到黨項的要害上。”

    “陛下,奪取橫山,使黨項在沙漠以南再無點集之地,而從沙漠以北渡來,非大軍打不可。”

    章越怒得不置一詞,沒錯,沒錯,自己的計劃要五年至十年,你們的省時省力……

    章越更是負面情緒滿滿地心道,你的辦法行,你就上嘍。以後有什麼問題,哪怕是喪師辱國,你韓縝,徐禧,呂大忠三個人擔著好了。

    官家再看向章越問道︰“章卿以為二卿之言如何?”

    章越仔細想了想,自己要說的早已是說完了,現在也沒話可說了。

    于是他道︰“臣無言。”

    官家得了章越的回復,看向李憲道︰“卿怎麼看?”

    李憲與韓縝不和,但誰也都知道他與韓縝不和。

    何況官家最早就是支持橫山進築。

    李憲道︰“陛下,昔日從延,環慶各路用兵,我軍雖到,每稱克復,但王師一走,賊便復來。為了攻打興靈,延環慶二路築城,都需百里轉輸。”

    “說是取橫山之南,可屯精兵數萬,但我來敵走,我走敵來,長此以往臣也是難以計較。”

    徐禧聞言急道︰“可以計較,臣實地看過宥州雖土無所出,但古烏延城一帶,土地膏腴,又去鹽池不遠,北面還是牧場,若是依此可以據守。”

    “陛下可派心腹審視,若臣有不實之言,甘願治罪。”

    李憲聞言當即不說話了,除了王外,在場所有人都發言過了。到了官家下決斷的時候。

    卻見官家道︰“朕不同意此案!”

    此言一出,徐禧呂大忠臉色都露出訝異的神色,甚至連李憲自己也猜錯。

    章越卻是依舊平靜。

    官家道︰“朕早就議定西攻東守嗎?又提橫山進築是何意?一會東一會西的。”

    官家薄怒,但呂大忠,徐禧都是大駭,伏地請罪。

    他們本以為最大的障礙在章越那邊,沒料到卻被天子駁了回去。

    徐禧還欲再言,他以往是天子近臣,還算說得上話,卻給官家道︰“朕之前還質疑為何黨項會割讓定難三州。這畢竟是黨項起家之地。”

    “而今想來黨項確有問題,是故意引我們往此處去的打算。”

    “徐卿,呂卿不必再言了,拿著你們的奏疏退下。讓韓知樞安心守邊便是,國內眼前需以修理內政為要。”

    徐禧渾身戰栗,不知為何天子如此喜怒無常,或許伴君也是如此,禍福旦夕之間。

    徐禧只感到滿心辛酸,他覺得還能如當初般與官家無話不談,君臣之間推心置腹的。

    此刻他只能含淚道︰“陛下,臣告退!”

    徐禧眼楮蒙地看向章越,目光又是狼狽又是愧疚,當即面朝天子趨步後退再轉身離去。

    至于呂大忠也是倉皇離開,出了殿門之際,甚至一踉蹌,差一點栽倒。

    這對于一名儒臣發身的官員而言實是難以想象的事。

    ……

    群臣退下,章越留身。

    官家對章越道︰“是否要撤下韓縝樞密使之職?”

    章越聞官家之言一怔,沒錯,不換思想就換人,這是古今不易的御下之術。

    你韓縝既反對朝廷定下的最高戰略,便不可以再用了。

    章越差一點苦笑,當年自己不是因反對攻黨項,不就被‘病假’了嗎?

    章越想了想道︰“陛下,暫不能換。”

    “為何?”

    “眼下並沒有更好的人選。臣當初之所以用韓縝為邊帥,是因熙寧三年韓獻肅(韓絳)曾為陝西,河東宣撫使攻羅兀城。”

    “這兩路頗有不少是韓家故舊。故非韓縝為帥,否則鎮不住。”

    韓家作為‘兩韓一呂’的世家,其在官場上可以撬動的資源是難以想象的。若換了背景一般的官員去六路樞密使任上,說實話下面的官員不服你,而且陝西河東錯綜復雜的官場情況,你也梳理不了,也應付不了。

    韓絳當年有河東,陝西宣撫使的經驗,韓縝再去兩路官員多少會賣你韓家的面子。

    在官場上永遠是資源大于能力,這也是為何韓縝到了任上,便可以打勝仗的重要原因。

    “當然韓縝本就是剛愎自用之士,當初在與遼議和時,便沒少反對過臣。但是陛下臣還是那句話,行樞密使非韓縝不可。”

    官家不由感嘆,論謀國之忠,知人之明,真是無人過于章越。朕真是沒有看錯人。

    “自古兵難遙度啊。”

    <!-- 翻頁上aD開始 -->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本站強烈推薦給您以下精彩小說︰

本站所有內容均來源于網友網絡分享與轉載,本站不承擔任何責任!如不認同,請離開本站。

若本站無意中侵犯到您的權益或含有非法內容,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做出回應。

Copyright © 2012∼2018 www.luanhen.com 飄天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5008561號

XML︰1  2  3  4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