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更新最新入庫全本精品總排行榜  

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決戰蘭州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作品︰寒門宰相 | 作者︰幸福來敲門


 熱門推薦: 雪鷹領主 完美世界 武極天下 星河大帝 傲世九重天 我的貼身校花

    筆趣閣最新域名︰www.biquge85.com ,請牢記本域名並相互轉告!

    第1135章 決戰蘭州

    元豐三年三月。m.biquge85.com

    梁乙埋,梁永能分別從興州,橫山出兵,號稱八十萬攻宋。

    梁永能雖是一路偏師,但一路上攻城拔寨,陸續攻打延路,環慶路諸城,沿線掃蕩。

    而梁乙埋率軍出葫蘆川後,涇原路上下一片風聲鶴唳,經略使沈括向韓縝請求救兵,卻遭到韓縝拒絕,因為延路和環慶路方向也遭到梁永能的攻擊。

    梁乙埋令大將嵬名濟親至平夏城城下,向城中守將劉昌祚射入自己的親筆信。

    梁乙埋言語‘昨于兵興之際,提戈相軋,今以書問贄,信非變化曲折之不同,蓋各忠于所事,不得不然耳。’

    信又言‘西夏提封一萬里,帶甲數十萬,南有于闐作我歡鄰,北有大遼為我強援’。

    梁乙埋言,兩家用兵沒有十余年,豈能罷休。

    梁乙埋在書中劃下西夏議和最後條件,除非宋朝許割蘭州,西安州二州,否則絕不言和。

    梁乙埋言辭談不上狂妄自大,但那股‘你要戰,我便戰’的文字,著實令人感到這位黨項國相確實有點東西。

    劉昌祚得信後飛報沈括,沈括又飛報官家。

    坐在汴京金鑾殿中的官家見書大怒,幾乎當場撕了,然後召了王,章越二相發了一通脾氣。

    章越心底大罵沈括一根筋,這種信自己燒了就是,還要送進京來自取其辱。

    官家發了通脾氣又責怪章越為相後一直在劃水,對西夏作戰如此不力,竟然讓梁乙埋如此猖狂。

    看著官家無能狂怒,亂噴口水,手舞足蹈將空氣當作了梁乙埋,章越也是很淡然地用手將臉上的吐沫星子輕輕抹勻,然後非常關切地道了一句︰“陛下保重龍體。”

    官家看著章越一副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樣子,當即冷冷地道︰“朕也不用卿等繼續听事,朕親往披甲涇原路去尋梁乙埋!”

    王,石得一見此慌了連忙力勸。王勸章越給官家賠不是就好了,讓官家生那麼大的氣。

    而章越籠起袖子向官家長長一揖道︰“請陛下早定監國!”

    官家……

    石得一,王……

    ……

    梁乙埋在涇原路方向,只是虛晃一槍,反而提兵攻入秦鳳路所設的西安州,搗毀了宋軍數座新修的堡寨後,將屯田燒去一空,作出要攻打會州的樣子。

    正在李憲,王厚調兵遣將守衛會州,在屈吳山沿線駐下重兵,等梁乙埋來戰時。

    梁乙埋卻突然轉道向北渡過黃河,沿河抵至蘭州與西夏主力會師。

    梁乙埋這一次用兵可謂草蛇灰線,伏脈千里,頗得當年李元昊的真傳。

    以偏師攻環慶路,延路,再佯攻涇原路,會州,天都山,最後集結大軍兵臨蘭州城下。

    無論是韓縝,沈括還是駐守會州的王厚,都以為梁乙埋主攻的方向是在自己這一邊,沒料到梁乙埋最後還是繞回至蘭州城下。

    那個當初折戟的蘭州城下。

    黨項大軍所經之處,除了大的堡壘無恙,小的屯堡皆是被毀,屯墾好的田地被焚燒,谷倉被搶個精光。

    黨項進兵便是如此,兵過如梳,幾乎一草一木都不給宋人留下。

    章越要以蘭州,天都山,平夏城消耗黨項人,反過來黨項人又何嘗不是如此。

    而蘭州城下,也是如此。

    李浩頗為知兵,從黨項這一次出兵涇原路,環慶路,延路雷聲大雨點小的景象來看,不過虛兵而已。

    反而黨項騎兵數次渡過黃河于城下徘徊,又迅速返回北岸,西夏似有再度進攻蘭州的意圖。

    果真梁乙埋親至,這一次黨項號稱步騎八十萬。

    八十萬肯定是有很大的水分,水分里面也是有點干貨的。

    李浩,王文郁看到了城下西夏最精銳的步跋子,鐵鷂子,還有傳聞新設的潑喜軍。

    而城中僅有六千兵。

    六千對八十萬……

    這一次西夏圍城居然不圍三闕一,而是四面包圍。

    他們在城下看到了梁乙埋的金帳,對方目中無人地在城下不遠處舉盞而飲,面前是黨項武士拿著排盾作舞。

    王文郁按住了腰間了刀,他知道梁乙埋在故意挑釁。

    我梁乙埋就在你面前,有種你如上一次般,半夜率七百死士來這里偷營。

    李浩拍拍王文郁的肩道︰“此番好好守城,其他不要想,黨項說是八十萬,絕沒有這麼多兵馬。再說軍糧能撐幾日?”

    王文郁笑道︰“管他多少兵馬,我只六千。”

    蘭州守將李浩,王文郁因上一次擊敗西夏之功,都得了封賞了。李浩升作防御使,知蘭州兼熙河,秦鳳安撫副使。

    王文郁加榮州團練使,捧日、天武都指揮使為副都總管。

    上一次經歷蘭州之戰,蘭州城內手下不少將領都升為大小使臣。

    雖沒有橫班多如狗,也是使臣滿地走。

    s??????.???

    之前李浩,王文郁還擔心自己是章 嵐危 欽略叫母梗 岵換嵋至朔饃汀2渙隙苑膠斂喚橐猓 賈  絞且輝碌模 陸鄙捅閬呂礎br />
    這賞賜速度堪稱馬不停蹄的。

    熙河路軍功一至,便是一番雞犬升天。連普通士卒都得了五貫鹽鈔和一匹絹。

    天下都知道,盛世之時欲取軍功唯有此熙河路,武學畢業的太學生皆往此處去,誓要落個書生萬戶侯。

    蘭州城中只有六千兵,各個具是驕兵悍將。

    熙河路兵馬是自章越,王韶二人一手建立。章越相信用白紙才能畫最好的圖案,建軍之後一直堅持書生領兵,用太學生出任基層軍官。

    書生不僅可以寫文章,領兵亦可嚴明軍紀,同時以氣節相許。

    當時黨項,契丹,宋軍作戰,包括後來的女真,還是比較依賴基層軍官的勇敢及武藝,帶領士卒沖鋒陷陣。

    但熙河路兵卻給人另一等感覺。

    好似當過兵的人經商身上都有等虎氣,書生有領兵有另一等氣質,就是倔。

    太學武學都托張載及張載門下的弟子教授,張載雖是氣學,但也是理學一脈。

    似張載,程頤都是能與王安石大戰幾十回合的人物,理學出身的讀書人,身上尤其有一股倔氣。這倔氣說難听點有點認死理,不過章越卻很喜歡。

    俗話說得好,家有倔子不敗其家。

    後世斥宋明理學之弊‘無事袖手談心性,臨危一死報君王’,但崖山十余萬人跳海,崇禎上吊後殉死官員達三千八百多人。

    倔氣作學問容易鑽牛角尖,但用來從軍卻極好。

    一旦這些做學問的書生在軍旅和戰爭中磨煉出血性來,就是很可怕的事。

    後世多少大人物都從此路出。

    從靈州城下轉戰至鳴沙城下,近萬熙河軍戰至了最後城破一刻,其軍紀之嚴,士卒的忍耐和服從,連黨項上下也是驚懼。

    不得不說張載和他的門人教授太學生還是有一手的。

    從熙河路離任後,章越對每個後任只有兩個要求,一是餉給足,另一個是按時操練。

    僅這兩點,大宋任何一路兵馬都辦不到,只有熙河路一路辦到了。

    旁人都看到章越在熙河路治軍明賞罰,善用人,豈不知建立一個組織的制度更在二者之上。

    而制度再之上,就是一等氣質的東西,這就是意識形態。

    這是由第一任領導者決定的。就好比‘凍死不折屋,餓死不擄掠’的岳家軍,而中興四名將之中,只有岳飛不喝兵血。

    雖黨項八十萬大軍圍城,但城中士卒堅韌沉默。

    次日天剛亮,黨項即大舉攻城,其兵力從四面攻城,不留任何一面。

    因為兵力充足,所以任何一面都是主攻,力求速戰速決。

    西夏雖是部落兵,卻很勇猛,他們不需要驅趕,口里叼著刀背從雲梯上援牆登城。

    同時另一面梁乙埋亦命兵馬抵近城牆下,掘道毀牆。

    此外西夏的潑喜軍使用一等名為‘潑喜’的旋風。

    他們把‘潑喜’裝在駱駝背上,然後催著駱駝抵近,再取出鞍袋里如拳頭般大的石彈,不斷地拋射出去。

    不過蘭州城頭的宋軍也不是好相與。

    城頭裝備了大量的神臂弓,還有床弩,無數箭矢射下,在一處城牆下,數百名抬著雲梯的黨項兵被當場射翻。

    這些死的人都是與自己疏遠部族兵,純屬于炮灰,梁乙埋看都不看一眼,命另一部族首領帶兵換下這傷亡慘重的部族。

    在梁乙埋眼底,這蘭州城哪怕死上幾萬人都要拿下的。

    城頭宋軍的軍官與士卒們冒著西夏的箭矢石彈並肩守城,一般說讀書人身份尊貴,不可能與武夫一起。

    但熙河軍便是如此,士卒軍官同吃同住,每日操練也是在一起,上陣迎敵當然也在一起。

    絕沒有‘弟兄們給我沖’的現象。

    軍官長若陣亡,部下不會一潰而散,而是由副官頂替上,若副官再陣亡,再由何人頂上都有安排,仔仔細細都寫入了軍規。

    重視紀律,這就是熙河兵的特點。

    在低級軍官的帶領下,城頭的宋軍顯得非常有韌性。熙河路宋軍不依靠個人勇武,而是依靠組織度和頑強的韌性。

    善攻不一定善攻,但一定善守。

    次日黨項兵在西面修起了土台和位,兵馬繼續進攻,然後天黑收兵。

    夜間宋軍縋出城襲寨。

    數日之後,黨項在城外修的位已成,而同時李憲,王厚率領熙河路主力已是趕至遠處。

    李憲,王厚看見漫山遍野的黨項兵,以及被包圍得水泄不通蘭州城,都是吃了一驚。

    這令他們想到了鳴沙城。

    <!-- 翻頁上aD開始 -->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本站強烈推薦給您以下精彩小說︰

本站所有內容均來源于網友網絡分享與轉載,本站不承擔任何責任!如不認同,請離開本站。

若本站無意中侵犯到您的權益或含有非法內容,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做出回應。

Copyright © 2012∼2018 www.luanhen.com 飄天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5008561號

XML︰1  2  3  4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