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更新最新入庫全本精品總排行榜  

第七十二章 嘉二年榜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作品︰寒門宰相 | 作者︰幸福來敲門


 熱門推薦: 雪鷹領主 完美世界 武極天下 星河大帝 傲世九重天 我的貼身校花

      “學生再謝先生!”

      章宅之中,章友直扶起章越撫其肩笑道︰“誒,師生之間,何必稱謝。www.83kxs.com既入了縣學,即用心于貢舉,你的經學不錯,三十前明經不在話下,不過篆書不可落下,朔望之日你來此,我親授你篆書之法!”

      章越笑了重新向章友直一揖,人生就是如此,能踫上一位好老師是多麼難得的事啊。

      章越三度向章友直行禮後,離開了章宅。

      而章友直看著章越的背影,臉上卻露出了欣慰的笑意,老師擇學生,學生亦擇老師,徒有師生名分,沒有師生之情的多了去了。

      不一會來一個頭發花白,神情嚴峻的老者。

      這人不是別人,正是族學職事。

      “你不在南峰院如何來此?”

      職事捧書嘆道︰“介甫與我來信了。”

      “介甫說些什麼?”章友直問道。

      職事道︰“他言三字詩有啟蒙之用,他以知州的身份已刊印了百份,如今常州之蒙學盡讀此詩,听聞學童甚喜之。”

      這位職事正是章望之,其字表民,曾請歐陽修為他取字。歐陽修循著“望之”之義,替他取字“表民”,“為民表率”之意,並作文《章望之字序》予以闡釋︰“名山大川,一方之望也;山川之岳瀆,天下之望也。

      章望之未取字時即仕官,因叔父章得象也在朝為官,避位辭官。

      辭官之後,章望之也是游山玩水。

      其兄章拱之為晉江縣令時,得罪了名臣知泉州的蔡襄,章望之為兄奔走得罪了蔡襄,如今對仕途心灰意冷再也不出仕為官。

      同時章望之乃建州有名的治孟的大家,這點與王安石相同。章友直曾與盱江先生李覯曾有一場文壇罵戰。

      李覯乃當世名儒,講學于東南,學生有數千之多,如曾鞏等都出自他的門下。www.biquge001.com他的學說里充滿了事功變革之言。範仲淹的慶歷新政,他在台下為範仲淹搖旗吶喊,提供了理論支持。

      但是章得象並不認同範仲淹的變法,章友直對範仲淹變法也持有否定的看法。

      此舉惹惱了李覯,他寫了一封信寄給章友直,名為《寄章友直》。

      不稱字,不稱號,直呼姓名已等于罵人。

      信里有幾句話‘章子吾不識,美在眾人口。如何材藝多,四十無所守。’

      ‘努力念前哲,吾言非子詬’。

      話很客氣,但內容等于指著鼻子罵了。于是兩邊各有弟子朋友簇擁,即開罵了。

      章望之與王安石本各是兩方陣營里的大將,卻在這場罵戰中相識,成為了朋友。

      二人也常書信往來。

      章友直笑道︰“介甫,也算有眼光的人。但是此詩師孟之意太重。吾以為人性善惡兼而有之,甚至荀子還言人之性本惡也。”

      “但此詩開篇即附孟子之說,其宣教之意太重,怕是會令飽學有識之士不喜,但此詩不失為一篇勸學明心的好詩。”

      “文章非宣教而乃正心,孟子之學乃煌煌正道,續聖人之意……”

      “好了,不與你爭,”章友直搖了搖頭道,“難怪介甫問你,若我是他,也覺得此文是你所作。”

      “但此文確非我所作,我爭孟說只與賢達爭之,但這些人定念太深,爭之無益。倒不如自孩童起教之培之,收蒙正之功,此一言豈非勝過我等辯千言萬語。”

      章友直踱步道︰“有道理。說到蒙正,你可知本縣此遭及第進士麼?”

      “除了院里章子平,其他人未听說。”

      “非也”

      章望之又道︰“莫非還有他人?听聞有個黃好謙,子思之子,祖籍本縣,但如今已隨父遷至陳州,在陳州發解,並不在本貫。www.83kxs.com是了,好謙其妻乃甦州吳縣主薄章咨臣之女。”

      章友直道︰“章越的二哥如今也改在章咨臣籍下,且改名為  腫雍瘢 緗褡運罩莘 猓 閻辛私俊!br />
      章望之驚道︰“什麼?竟有此事?”

      章友直道︰“正是。此事乃子平告之我的,他言在省試與章二郎相遇,二人還聊了數句,且他入京之後在郇公家宅下榻。”

      章望之不由笑道︰“竟有此事?如今你豈非十分惋惜。”

      “當初你勸他晚數年,不妨等二十五歲後再去考進士。本是一番好意,想磨一磨他的性子,哪知他卻不听言汝言,如今一朝及第,要東華唱名了。”

      章友直道︰“此子性子桀驁,偏偏又才極高,連子平自承不如于他。若此子不為官尚好,一旦為官怕不是給族里惹出什麼禍事來,到時難以收拾。可惜你們都不信我言。”

      章望之笑道︰“如今說什麼也晚了。是了,听聞他弟弟方取了縣學。”

      章友直聞此臉上一改沉重,笑著道︰“然也,方才剛走,此子倒是有心了。其實入縣學我也未幫什麼,不過具結作保罷了,但此子卻盡推于我,感激再三。”

      章望之點點頭道︰“此子聞一知十,讀書過目成誦,且悟性極高,做事又股鑽勁。你的篆書之法,族中哪個子弟也學不來,偏偏他卻能通之,難得,難得”

      章友直笑道︰“莫夸壞了小輩,不過若非因其兄之故,章越早入了族學。而今又不假我之力,以第一人考入了縣學。旁人都說寒門能出貴子,恐怕說得就是如此。”

      章望之冷笑道︰“族中有些人,真是鼠目寸光,將寒家子弟屢拒于族學門外,先是其兄,如今又是其弟……伯益兄,我道的人不是你。”

      章友直搖了搖頭,不由又想起,章二郎拂袖而去的一幕。

      忽然之間,章友直突道︰“是了,如今子平與子……是了,子厚同榜,豈非族中要出兩個進士了?”

      章望之聞言笑道︰“確實本族迄今已許久未有子弟同榜,這是一件好事。”

      章友直伸手一止道︰“好事?你忘了,咸平三年的事了?”

      章望之道︰“怎麼不記得……”

      咸平三年科考,章氏一族章得一,章,章頻三人同榜考中進士,其中章,章頻為親兄弟。

      結果此事驚動了宋真宗,他直接下了一道聖旨‘兄弟毋並舉’。

      此事驚動了章家。

      宋朝天子不是沒干過這樣的事,宰相兒子考了進士,天子親自出面將對方勸退,意思是你要將名額讓給寒家子弟。

      一族三人同中進士,有些扎眼。

      宋真宗下詔之後,章頻就棄了功名,將機會推給其弟。其實與其說是推給其弟,而是順從宋真宗的意思,將會試名額讓給其他人,而且一科三進士太扎眼了些。

      章頻足足等了六年之後,于景德二年時會試及第,雖不是甲科,但宋真宗授予章頻京朝官,釋褐之後即是秘書省校書郎起步。

      秘書省校書郎雖只是從九品,但卻是京官。

      甦轍說過京朝官與選人區別,凡人為官,稍可以紓意快志者,至京朝官始有其仿佛耳。自此以下者,皆勞筋苦骨,摧折精神,為人所役使,去僕隸無幾也。

      選人最高只能當至從八品,再上則不可能,只能改京官。

      而選人要改京官,必須薦舉改官,即要有五名朝廷大員的聯名薦舉,然後等候排隊。但機會很渺茫,或者重試制科,獲改官的機會,除此以外機會渺茫,殘酷地說就是‘永淪選海’。

      听了章友直這麼說,章望之認真道︰“如今不會如此吧,官家待下一貫寬仁,此科南豐曾家一門都出了四位進士,也沒听說要放棄功名。而本族不過子平,子厚二人,豈會遭人之忌?”

      章友直點點頭失笑道︰“不錯,是吾過慮了。”

      尋章友直又道︰“但是我听子平言,這章二郎改籍于甦州發解之事,已令不少在京,甦州士子有所議論,令我一門名聲受損啊!”

      嘉二年。

      對于浦城縣而言,注定是要載入縣志縣史。

      這一科科考狀元正是出自建州浦城縣。

      當章衡狀元及第的消息,傳至浦城縣時,合縣上下皆是歡騰。

      而按歷史上而言,嘉二年的科榜牛人輩出,可謂千古第一榜,這要多虧知貢舉歐陽修一改以往進士科考試堆砌詞句的弊習,不拘一格用人才。

      甦軾這一科賦試卷子被罷落,歐陽修親自收出,並將其策論《刑賞忠厚之至論》拔為策試第二。據說本為第一,歐陽修卻誤以為是另一得意弟子曾鞏所作,故降第二。後甦軾又在經試《春秋》得第一。

      殿試時甦軾為第四甲出身。

      但無論如何甦軾及其弟甦轍都屈居章衡之下。

      狀元可冠名一榜,故這一榜稱為章衡榜。

      章衡得第一,也很有運氣。

      章衡殿試破題雲︰“運啟元聖,天臨兆民。”最後宋仁宗詳定幕次見此言︰“此祖宗之事,朕何足以當之。”

      據說宋仁宗還問左右︰“此郇卿子弟乎?”

      得到確認後,宋仁宗道︰“郇卿乃孤臣,子弟亦如此。”

      于是擢章衡為第一。

      章衡不僅狀元及第,也成了浦城唯一一名進士。

      書友福利看書即可得現金or點幣,還有iPhone12、switch等你抽!關注vx公眾號書友大本營可領!

      至于另一名本可及第的章﹦擁攪聳й際毖裕 窬佑謐逯噸 攏 謔薔懿喚又際詮  詈竺揮忻薪俊br />
      故而這一科進士榜本是三百八十九人,最後只有三百八十八人,而諸科仍為三百八十九人。

      ps:晚上還有一更,向大家求月票!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本站強烈推薦給您以下精彩小說︰

本站所有內容均來源于網友網絡分享與轉載,本站不承擔任何責任!如不認同,請離開本站。

若本站無意中侵犯到您的權益或含有非法內容,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做出回應。

Copyright © 2012∼2018 www.luanhen.com 飄天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5008561號

XML︰1  2  3  4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