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更新最新入庫全本精品總排行榜  

第481章 大公無私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作品︰新書 | 作者︰七月新番


 熱門推薦: 雪鷹領主 完美世界 武極天下 星河大帝 傲世九重天 我的貼身校花

    筆趣閣 最新永久域名︰www.biquge001.com ,請大家牢記本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

      從入冬後起,王莽便一直呆在淮陽,負責梁、陳地區分地事宜。www.kmwx.net

      “井田與廢奴是好策略,不能只讓汝南、南陽人享受到樂土樂國,還得在赤眉控制之處推而廣之。”

      王莽相信,漢朝以來大亂的根源都是土地,及土地上的人,只要解決人、地矛盾,一切問題都能迎刃而解。如此反復,他就能幫赤眉夯實地基,讓他們從流寇變成真正的王者之師,最終橫掃天下,徹底推翻暴秦留下的帝制,讓天下回到正軌。

      但在對赤眉頗為敵視的梁陳之地,王莽甚至連鄭興、劉恭、劉盆子等被裹挾的協助者都沒有,士人全跑去投魏了,落實井田廢奴比在南陽還難,兩個月過去了,依然一地雞毛。

      在焦頭爛額之余,王莽也在關切著前線的戰況,說來好笑,他當初期盼廉丹、王筐大敗赤眉,保住關東,如今卻寄希望于赤眉擊破魏軍,西入洛陽。

      唯一的區別是,王莽再也沒法像過去一般,動輒發指令給將軍,教他們如何打仗了。在赤眉軍中,王莽也听到不少對那場成昌大戰的評價,赤眉軍少文粗鄙的三老們,痛罵“更始將軍”之余,也奇怪,新軍要那麼急著東進,以疲敝之兵送了人頭。

      王莽卻知道原因。

      他曾經發了急詔給廉丹,申飭他說︰“將軍身受國家委托的重任,若不在荒野之中為國捐軀,如何報答君恩?”

      本是鞭策廉丹勇敢一些,早點結束戰爭,不想一語成讖。

      如今王莽專心于改制,再也無法干涉軍事,情況是否會好些呢?

      然而傳來的,卻是赤眉軍于敖倉遭馬援重創,喪師數萬的噩耗,五公楊音僅以身免,殘部能收攏兩三萬就不錯了。這場大敗,使得樊崇也不得不解除陳留之圍,東撤定陶。

      “果然沒那麼容易啊。”投誰誰輸的王莽暗暗嘆氣,同時也認定,第五倫這叛徒,就是致太平路上最大的攔路虎!

      “第五伯魚,難道還想絆倒予兩次?”

      就在王莽泄氣之際,又有兩個消息傳來︰三公逄安南征,帶兵再入泗上,自去歲開始,劉秀的戰略就很奇怪,對徐州的進取並不積極,只佔了要地彭城,其他任由梁、齊、赤眉爭奪。又因“吳漢”軍隊主力目前在荊州,由馮異、鄧禹領著,要去荊南“救駕”,因為下線許久的更始皇帝劉玄才剛在南方落腳,就遭到了楚黎政權進攻,被困長沙。

      沒有遇到什麼阻礙,逄安遂帶著十個萬人營橫掃淮北,將劉秀麾下大將王常及數千人困在彭城。

      四公謝祿只帶著五萬兵北上兗州,在東平郡得到城頭子路配合,大敗齊王張步與漢帝劉永的聯軍。張步撤兵回了青州,劉永則倉皇退到曲阜,這位皇帝才短短半年,就從“天下四分有其一”,變成僅余一郡,自此恐怕要一蹶不振了。

      在這些輝煌大勝映襯下,奉馬援之命,跑到大野澤打游擊的董憲就不值一提了,這叛徒就算糾集了萬余手下,也只能給龐大的赤眉軍撓撓癢。

      赤眉軍仿佛是一塊試金石,天下各勢力的成色,究竟是真金還是劣鐵,一試便知。他們打魏軍有些困難,與劉秀尚未見真章,但吊打劉永、張步,倒是輕輕松松。

      也虧得二人的大捷,赤眉雖未能入洛,卻從東、南搞到了一批糧食,靠著轉移就食,堪堪保住了大多數人的性命。

      已經快斷炊陳縣終于得到了補充,王莽也得到了一批兗州谷米,令他驚奇的是,這竟是二公徐宣親自送來的!

      自從心中產生那個猜想後,徐宣對這“田翁”疑慮更深,加緊尋找新朝之臣,可惜尋得晚了些,綠林殺過一遭,赤眉再戮一遍,活著的大多西逃入魏,很難找到。

      一面尋找證人,徐宣也抓緊了對王莽主僕的試探,但巨毋霸看似敦厚,實則也有顆提防之心,口風很緊,派去綁架他的人,更是有去無回,頭都被擰了下來。

      徐宣快沒耐心了,遂親自出馬,給王莽拜年。

      開門的巨毋霸冷冷地看著他,王莽倒是禮儀周到,請徐宣入內後,徐宣環視左右,只見這居所乃是昔日淮陽大姓的別院,但王莽住進來兩個月後,雕飾盡去,出門只乘柴車代步,奴僕統統解放,只留了一個感激于他的老叟,照應飲食。

      徐宣剛來,就告訴王莽一件大事。

      “大公見陳留難打,遂東入定陶,又進軍東郡,如今濮陽外郭已破,大公在那與城頭子路會面,城頭子路願廢棄劉子輿的旗號,重新加入赤眉,從此之後,他就是赤眉的第六公了!”

      “六比五好。”王莽過去以五為新朝吉數,如今卻很討厭這數字。

      徐宣滔滔不絕︰“城頭子路亦無稱帝稱王之欲,劉子輿、劉永都封他濟北王,他只不搭理,一心只想為故主遲昭平復仇……田翁可知道遲昭平?”

      王莽當然曉得,頷首道︰“奇女子也,與樊公、董憲齊名,一同打了成昌大戰。”

      “然也!”徐宣見王莽提到那場新軍的慘敗,居然沒有任何神色波動,遂繼續道︰“遲昭平深恨王莽,因為始建國年間大河決口,王莽為護其祖墳,竟不許堵塞,導致河水泛濫改道,沖毀了平原郡,讓遲昭平及無數百姓淪為饑民。”

      “是故遲昭平、城頭子路,以及大河兩岸的赤眉都有一個夙願,那就是攻下魏郡元城,將沙麓的王氏祖墳掘毀,拋王莽諸祖之骨,焚祭奠之廟,彼輩相信,如此就能讓大河重歸故道……”

      徐宣不斷試探,觀察王莽的表情,這白發老頭依然沉著臉,靜靜听著,仿佛事不關己。

      于是徐宣拋出了自己的殺手 ︰“城頭子路與大公相會後,提議說,既然魏軍防守與洛陽、河南,那赤眉與其在成皋、敖倉那險要之地死磕,倒不如趁著大河封凍,揮師往北,直搗魏郡、河內!”

      河北還沒從大亂中緩過神,各地依然有部分銅馬殘部負隅頑抗,又出了涿郡張豐的叛亂,牽制了幽冀之兵……但這種種戰略上的便利,其實都是次要的,加起來都抵不過一個理由︰魏軍、河內是大亂中的淨土,那里有糧食!

      徐宣言罷問王莽︰“田翁以為,此策如何?”

      “我不懂兵。”年過七十的王莽還是有成長的,居然承認了這一點,表示軍事上全听樊大公的。

      “說來也怪。”徐宣站起身,緊了緊身上的熊皮裘︰“從新室始建國年間開始,冬天一年比一年冷,大河也凍得一年比一年結實!”

      不同于遲昭平時,河水只在零星地方可以踏冰而行,限制了出兵的地點,今年臘月,黃河竟是千里冰封,赤眉軍活動的下游地域,起碼有成百上千個可供渡河的地點。

      “大公與城頭子路,將會輕松進入魏郡。”

      “元城無險可守,位于縣城之外的沙麓王氏祖墳,就更不會有魏兵死守了!”

      徐宣回過頭,笑著看向王莽︰“依我看,遲昭平沒點燃的那把火,總算要燒起來了。”

      “王莽的祖宗們,將被焚為灰燼,與他本人遭斬首,被當成鞠在赤眉戰士腳下踢來踢去相比,不知哪個更慘?”

      “田翁,你以為,這把火,燒得如何?”

      巨毋霸都要忍不住,將徐宣一個環抱勒死懷中,但王莽卻顫顫巍巍地拄著杖站起身,眼神制止了他的動作,兩個字脫口而出。

      “燒得好!”

      本以為是他順著話虛與委蛇,不曾想,王莽竟當面痛罵起“王莽”來。

      “我听說,那年大河決口于館陶及東郡金堤,泛濫兗、豫,入于平原、千乘、濟南,凡灌四郡三十二縣,淹沒田宅數十萬頃,深者三丈,壞敗官亭室廬且四萬所。東郡、平原、渤海居民流離失所百萬。”

      “但因河決于東,若貿然堵塞,可能會轉而北流,王莽之祖墳就在北啊!”

      王莽義憤填膺︰“王莽篤信方術士之言,以為沙麓乃土德之兆,一旦被淹沒,新室亦將衰敗,于是為了小小門戶族類之失利,竟置百萬生民及天下大利于不顧,坐視大河泛濫十年,此乃王巨君大罪也!”

      當然,除了這個理由外,他之所以干下那件糊涂事,還因自漢武以來,黃河屢決屢治,卻一直沒法根除大患,今年安分了,明年繼續鬧災,對要不要花費巨大人力物力去治,非但王莽,滿朝文武都在糾結。

      當時流行的一套話術︰大河是中國之經瀆,聖王興則出圖書,王道廢則竭絕。如今之所以潰溢橫流,漂沒陵阜,是因為漢家政治出了問題。王莽想要治河,大可不必去跟水患糾纏,只需要修政以應之,災變自除……

      結果,黃河就這樣在朝廷不管不顧的情況下,在大平原上扭動了十多年,兗州青州、冀州、幽州為何成了赤眉、銅馬舉事的策源地?僅東郡、平原郡在漢末的人口就達二百三十二萬,現在又剩多少?

      數百萬流民,還不是水患逼出來的。

      在此期間,王莽偶爾听聞黃泛區的事,也曾暗暗自責,覺得自己要不要上承禹業,下為民除害呢?遂派人征求天下有能之士的意見,但群臣爭論不休,提出的方案都不太靠譜,最終不了了之。

      老王莽沒死心,本打算“平定赤眉就治河”,結果新朝就先滅了,此事遂成了他的一大罪狀。

      這一項罪名,王莽欣然承受,雖然有種種原因,但當時自己內心,確實有“保住沙麓祥瑞與祖墳”的念頭,王莽為此自責、反思,他一手建立的王朝,大概就是在那時候,被巨浪淹沒了根基,也注定了塌陷的結局吧?

      “新室並非亡于第五倫、諸漢。”

      王莽痛定思痛︰“實亡于河水!”

      這不是甩鍋天災,而是鞭闢入里的反思,讓徐宣都听愣了,這不像是“王莽”能說出的話啊。

      徐宣確實不懂王莽,在這位“當世聖人”心中,總覺得自己第一次改制之所以失敗,除卻“群臣誤予”外,都是因為存有私心,才讓好好的初衷變了味。

      王莽心中暗想︰“大道之行,天下為公,這就是予為赤眉首領選定‘公’為名號的原因啊!”

      得到重來一次的機會後,王莽決定,要國而忘家,公而忘私。

      徐宣還是算差了,此刻的王巨君,毫無自私自利之心,已然是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全心全意想著天下的人……

      至少他自己這麼覺得,自詡五百年一出聖人的救世主情節,讓王莽很容易自我陶醉。

      所以徐宣想以區區元城祖墳讓其動容憤怒,怎麼可能呢?

      王莽不在乎子孫,動輒四殺五殺,經過一番徹悟後,對祖宗其實也沒那麼在意了,元城的沙麓祖墳,就是他自己私心的象征、具象,是過去的黑歷史。

      毀滅吧,趕緊的!

      這一番對話,反倒讓徐宣凌亂了,離開王莽的居所後,他迷惑地撓著頭︰“田翁痛斥王莽,深恨元城王氏祖墳,巴不得將其挫骨揚灰,不像作偽,難道是我猜錯了?”

      但徐宣既起了疑心,手段便不止這輕微試探,回到淮陽王府邸,一個身上沾著雪的從事依等待廳堂中。

      “如何了?”

      從事鼻子凍得通紅,顯然是趕了遠路,稟報道︰“徐二公令吾等回南陽,一則再度逼問鄭興,二來暗暗逮捕田翁另一親信,所謂的宛城令(崔發)。”

      “今已得手,宛城令正藏在城外拷掠,想來過不了幾天,就能讓他將田翁的一切吐出來!”

      “大善。”徐宣很滿意︰“那劉歆之徒鄭興呢?”

      若田翁真是王莽,鄭興作為劉歆黨徒,怎麼會不認識呢?徐宣覺得自己可能被騙了。

      從事連忙下拜請罪︰“吾等去晚一步。”

      “半個多月前,鄭興借口去南陽北部各縣,協助三老們籌辦征糧事宜,竟乘隙逃走了!”

      ……

      與此同時,完成了“太上太皇”殯禮的長安,也漸漸恢復了常態。

      逝者已去,伴隨著死亡,這個月,也有新的生命誕生。

      第五倫與皇後馬嬋嬋的第二個孩子,也是第五倫的第三個孩子,誕生于臘月底,因為早產半月,這個女嬰有些孱弱,宮廷上下為它忙活不停。

      第五倫剛失去了祖父,對親人更加珍惜,遂奔走于因喪耽擱的政務與孩子之間,但忙里偷閑,也召見奉常王隆,讓他準備一件事。

      “吳漢已冒風雪進入臨洮,這意味著,魏已全取隴右。”

      “恭喜陛下!”

      第五倫笑道︰“別急,還有另一樁喜事,吳漢在臨洮還找到了一人。”

      和以往總喜歡讓臣下猜一會不同,第五倫今日只停頓了片刻後,就迫不及待地公布了答案︰

      “劉歆沒隨隗囂南遁蜀地,居然留了下來。”

      王隆有些驚訝︰“莫非是年邁不能成行?”

      第五倫道︰“吳漢的上疏中夾著劉歆書信,年紀大了,天也冷,字跡有些抖,只說之所以不南去,是想以骸骨之軀來謁見予,討教‘圓周率’之事。”

      第五倫不相信這麼簡單,劉歆肯定有其他話要說。

      王隆道︰“陛下要如何處置劉子駿?”

      第五倫嘆息︰“他不是俘虜,而是客人,也是長輩,畢竟是夫子的老友,還兩次施援手幫過予。”

      “兩次?”王隆愣了,一次是第五倫被逮捕入五威司命,還有一回呢?總不會是劉歆及其豬隊友籌劃謀反吧?那次明明是他們提前暴露,差點讓第五倫被牽連功敗垂成。

      “若非劉歆因其心中的愧疚之念,執意擁立孺子嬰為帝,開始了諸漢亂天下,予也不會如此輕松將其各個擊破。”

      所以,第五倫還得謝謝劉歆嘍?

      第五倫道︰“但劉子駿畢竟年老體弱,冬日隴右與關中交通不便,予讓吳漢在開春後,再將他送回來,也算落葉歸根,文山籌備一番,代予去陳倉迎他。”

      王隆應諾,但有一個人,卻正在朝長安趕來,已至半道,不必等到天暖雪融就能見。

      司隸校尉竇融來信,說有劉歆之徒,故太學高弟鄭興自南陽來投,說有事關赤眉機密的“大事”,請求謁見。

      第五倫已經忘了鄭興是誰,大概是在劉歆府上曾有一面之緣罷?他對此人並不在意,只覺得,若老劉歆能見到其愛徒,那他在改易旗幟、物去人非的長安,還能多活幾載吧?

      盡管理念不同,但第早年間劉歆對揚雄及他的庇護,第五倫記在心里,這份人情,確實得還。

      第五倫已經有些期待春後,與老劉歆坐在一起,放下恩怨,單純聊聊數學了。

      “我甚至還能與他認真商量商量,該給王莽什麼謚號。”很遺憾,謚法解里既沒有穿,也沒有越。

      自從祖父逝去後,第五倫開始珍惜故人,尤其是幾位“老故人”!

      第五倫看向西方,目光熱切,一如陳縣那位復活新生的白發老翁,也時常依依西望他一般!

      那句話怎麼說的來著?

      “人生中的每一次離別,都是為了下一次更好的相逢!”

      ……

      Ps︰今天只有一章。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本站強烈推薦給您以下精彩小說︰

本站所有內容均來源于網友網絡分享與轉載,本站不承擔任何責任!如不認同,請離開本站。

若本站無意中侵犯到您的權益或含有非法內容,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做出回應。

Copyright © 2012∼2018 www.luanhen.com 飄天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5008561號

XML︰1  2  3  4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