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最新永久域名︰
www.biquge001.com ,請大家牢記本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
  不止這些頭部炫富網紅,以“豪車”“名表”“豪宅”等關鍵詞在不同平台上搜索後發現,與這類字眼相關的視頻播放量都很可觀。
www.luanhen.com評論區的群眾則語帶羨慕,有個別把持不住的,更是大喊娶我。
  在新世紀做個有錢人真好,因為有一張沒被生活欺負過的臉做什麼都能被原諒。就算曹譯文調侃我等打工人被口誅筆伐,也有忠實粉絲小聲分辨“Iris從小被當做公主捧在手心養大,社會經驗少,其實她沒惡意的”。
  早年的互聯網群眾,對富豪還頗有些貧下中農面對地主周扒皮黃世仁的情緒在。彼時人們說為富不仁,但現在?
  炫富內容大行其道很可能與短視頻的崛起不無關系。人因受到刺激而神經興奮,繼而通過激素分泌獲得爽感。刺激的前提在于接受信息,與其他內容相比,炫富類視頻不需要太多理解門檻,僅憑感官刺激就能讓人獲得爽感。
  更重要的是,隨著社會發展,財富在一部分人手中積累的同時,其價值也進一步凸顯。顏值即正義,但錢能買來一切包括顏值,所以錢才是究極正義。這種社會心理變化,不止催化大批炫富網紅,連偶像都紛紛走起了富二代人設。
  魚大水大激蕩三十年的時代已經過去,上升渠道越發狹窄,狼多肉少苦讀十幾年也不過做個996打工人。而捧起一個草根偶像,很可能就是捧出一個自己的階層假想敵。
  這一點從B站up主徐大sao這一年來粉絲流失情況及原因也可以得到佐證。空調工人徐大sao,口頭禪“吃頓好的”,綽號“吃蒜狂魔”,靠著質樸小鎮老哥形象在B站迅速崛起。
  然而現在再去看徐大sao的視頻,彈幕中有不少曾經忠實的isao批評昔日淳樸的小鎮老哥忘了本,已不再是當年那個他。究其原因,不過是因為徐大sao被扒皮,兒子小肥羊上著貴族學校,大sao與阜陽趙麗穎住進豪宅,日子過得優哉游哉,比彈幕里不少觀眾老爺經濟情況好得多。
  在這種心理機制的作用下,大眾的天平更要向富人傾斜。至少富人的賽道與我等普通群眾本就不在一處,不會讓人有都是一樣的人,他怎麼就快速致富的心理不平衡。
  炫富也是為了致富。那些在網絡上事無巨細展示私生活的貴婦、不辭辛勞走遍全國帶你看豪車豪宅的KoL,可不會真的xx已經很有錢,不在乎賺我們的錢。
  B站游戲區up主布魯sir_的經歷有幾分現代寓言的味道。老老實實產出游戲視頻,播放量一直上不去。
  直到年初錄制攤牌視頻,對粉絲表示抱歉,因為個人原因可能要回去繼承家業,游戲視頻產出速度會下降,並且曬出家中價值1800萬的豪宅。豪宅視頻一上線播放量便沖上百萬,目前這兩則視頻累積播放量均在200萬以上。
  因富二代身份短時間內受到大量關注,熱愛游戲的他又再度投身游戲視頻創作,希望與更多同好分享心得,結果呢?
  群眾發現富二代不炫富了,立刻一哄而散。布魯sir_其他視頻播放量均在20萬左右,最新一條視頻是9月28日發布的,討論次世代主機游戲漲價,播放量僅5.9萬。
  炫富內容就是通過短平快的物質刺激給予受眾爽感,受眾就是喜歡看大house、大車子、名牌包袋、下午茶,持續產出這類內容才能留住粉絲並逐漸完成轉化。
  炫富手法不同,也決定了炫富網紅的商業價值各有不同。闊太白富美現身說法類的博主,目前多以接推廣、自創品牌賣貨為主。
  這兩條路徑此前硬糖君也分析過很多次,接推廣內容太多太雜,容易被群眾貼上恰飯難看、裝有錢的標簽;自創品牌賣貨也有風險,品控方面是個問題,加之網紅自己一身高奢,賣給我等群眾高仿,邏輯上總有些說不通。
  也有炫富網紅依靠自己在網絡上的號召力與品牌達成合作,或推聯名款或做代言人,愛惜羽毛的同時也能提升自身商業價值。但能做到這點的網紅不多,為了貼合白富美身份,炫富網紅合作對象首選當然是高奢品牌,但高奢家的大門哪是對誰都打開的?
  帶你看富豪世界的KoL們變現方式則又不同。小宇的“30億豪宅”“千萬手袋”不過是吸楮手段,說車博主變現的本質還是靠幫人選車賣車,做軟性植入,接汽車內飾推廣、包括去車站幫品牌站台等等。
  小艾大叔的豪宅一般人買不起,小艾大叔將探秘豪宅的內容發在B站也不指望我等老二刺螈們砸鍋賣鐵貢獻銷量。探秘豪宅是吸楮手段,畢竟在國內有人脈又有精力且視頻質量精良的看房類博主不多。
  沒人願意把自己的私生活暴露在鏡頭下,如果有那一定是利益驅使。對有錢人懷著無限寬容與愛意的人們,幫助有錢人變得更有錢了。
  臨近年關寧遠發現很多有名有姓的大劇猝不及防地開播了,莫名其妙的爛劇也格外多。不管電視還是網絡,貴圈到處是緊急拆遷、瘋狂甩賣的勁頭。
  開播即定檔、零宣發裸上線的比比皆是。唐嫣主演的大女主戲《燕雲台》剛播;備受關注的積壓劇《雷霆戰將》《隱秘而偉大》又悄然上線;熱門IP劇《鹿鼎記》《狼殿下》也千呼萬喚始出來,後者還一出來就是全集。
  這些不管點贊還是差評,好歹算有存在感的,林更新主演的《最初的相遇,最後的別離》、佟麗婭主演的《愛的厘米》,那才叫播得無聲無息。
  而若不是看到吐槽,竟不知劉嘉玲主演的新版《半生緣》改名《情深緣起》,已經播了好幾天。
  更讓人郁悶又納悶的是一下釋放如此多劇集,卻沒一部劇能和去年底《慶余年》的熱度口碑相比。口碑相對好的《隱秘而偉大》和《棋魂》,熱度跟不上;有熱度的《鹿鼎記》《狼殿下》,全靠群眾激情吐槽撐起討論度。
  今年劇集市場整體給人一種劣幣驅逐良幣爛劇充斥市場的印象?
  寒冬加疫情,平台鬧劇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