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最新永久域名︰
www.biquge001.com ,請大家牢記本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
  數日之後,太乙山,坐忘峰。
www.399xs.com
  外出兩年有余的葉千秋終于回到了太乙山之中,開始潛心修行起來。
  太乙山的風光依舊如同舊日一般美麗。
  逍遙子沒有葉千秋一同回山,而是被葉千秋派到了羅網之中,成為了新的掩日。
  此事說來話長。
  舊的掩日,因為呂不韋一事的牽連,終究還是淪為了棄子。
  在葉千秋離秦之後的第八個月,呂不韋在洛陽封地的宅邸之中吞毒身亡了。
  縱使他听從了葉千秋的建議,回到洛陽之後深居簡出,依舊還是被六國的人給瞄上了。
  以趙國為首的說客,說服了韓魏燕三國,帶著四國相印前去拜訪呂不韋,想邀請呂不韋掛趙、韓、魏、燕四國相印,主導合縱抗秦。
  縱使呂不韋並沒有見這些人,但依舊是在天下間,引起了不小的風波。
  秦王嬴政便下詔讓呂不韋遷徙封地入蜀。
  呂不韋知道,無論他走到哪兒,六國之人,還會是像蒼蠅一樣跟著他,他最終選擇了自殺。
  一代名相,就此落幕。
  葉千秋听到呂不韋自殺的消息時,不勝唏噓,他曾對呂不韋說過,可保他後半生無虞。
  嬴政不會殺他,但呂不韋自己選擇了死亡。
  這是他自己做出的選擇。
  前任掩日是呂不韋一手培養出來的羅網頂級刺客,因為呂不韋的自殺,也讓趙高對其生了疑心。
  于是,前任掩日在執行完新的任務之後,便被趙高給殺了。
  前任掩日被殺之後,趙高手下沒有了合適的掩日人選,幾個掩日的替身都不足以獨當一面完成大事。
  恰巧這時,葉千秋回到了咸陽。
  在章台宮中,從嬴政口中得知了此事。
  于是,葉千秋便順勢將逍遙子指派給了趙高。
  趙高知道葉千秋乃是王上心腹,而且道家弟子入主羅網,他也是請示過嬴政的,那是得到了嬴政認可的事情。
  所以,逍遙子便順利成章的擁有了新的身份。
  當他穿著秦軍盔甲之時,他便是令江湖人聞風喪膽的羅網殺手掩日。
  當他脫下秦軍盔甲之時,他便是名副其實的道家弟子。
  當然,逍遙子的身份是絕對機密。
  除了嬴政、葉千秋和趙高知道外,不會有其他人知道。
  葉千秋回到太乙山後,受到了山上弟子的熱烈歡迎。
  北冥子和道玄子也是歡喜不已。
  葉千秋一回山,他們的主心骨就有了。
  道家因為葉千秋的出現,而發生了巨大的改變。
  葉千秋入世短短兩年的時間,天下七國都有了葉千秋的事跡。
  道家掌門人太玄子,能與荀子相提並論的當世大師。
  《道經》十二篇,亦成為諸多士子談論的經典。
  咸陽有太玄學宮,雖然葉千秋只是掛了個名,但自從葉千秋出任太玄學宮大祭酒之後。
  咸陽治學之風,更加旺盛了一些。
  回到了太乙山的葉千秋,整日坐在坐忘峰的峰頂,吞吐日月精華,煉氣入體,以求達到更為高深的境界。
  赤松子和長生子每隔半個月就會來見葉千秋,一來是向葉千秋通稟山下的事情,二來也是為了多听葉千秋講道。
  葉千秋對于道的理解,是當下道家之中的第一人。
  葉千秋隨意提點他們一兩句。
  便足以讓他們受益良多。
  時光荏苒,一眨眼的工夫,便已經是五年過去。
  葉千秋在太乙山上平靜的日子,因為一個人的到來而打破了。
  這個人,就是墨家巨子六指黑俠。
  曾經在易水河畔與葉千秋約定好要前來太乙山一坐的六指黑俠來到了太乙山。
  讓葉千秋還是有些意外的。
  五年多過去了。
  六指黑俠的氣息變得愈發渾厚了。
  傳聞之中,墨家心法的至高境界,乃是“兼愛”。
  六指黑俠雖然達不到這個境界,但依舊是這天下間頂尖的高手。
  六指黑俠來拜訪葉千秋,道家的弟子很是高興。
  儒墨道法,乃是當世四大顯學。
  而儒墨的勢力跟在道法兩家之上。
  當然,這和儒墨兩家的弟子甚多也有關系。
  六指黑俠身為墨家巨子,一直都是江湖上比較神秘的存在。
  六指黑俠前來拜訪葉千秋,引得了不少道家弟子的關注。
  這一日,坐忘峰上,風輕雲淡。
  六指黑俠朝著葉千秋笑道︰“太乙山果然是仙隱之地。”
  “我听聞先生游歷天下之後,便一直隱居太乙山。”
  “所以,這次前來秦國,便特意來見一見先生。”
  葉千秋聞言,不禁笑道︰“巨子入秦多久了?”
  六指黑俠道︰“兩個月。”
  葉千秋道︰“不知巨子覺得秦國相較于六國如何?”
  六指黑俠道︰“除了秦法甚嚴之外,秦國國情,的確要比東方六國要好上許多。”
  葉千秋道︰“那巨子可有考慮過我的提議?”
  六指黑俠搖頭道︰“這幾年,我也思量了許多。”
  “若是我率墨家弟子歸秦,恐怕不妥。”
  葉千秋道︰“如何不妥?”
  六指黑俠悠悠說道︰“墨家的兼愛非攻,注定和嬴政一統天下之王道不相符合。”
  “若是我率墨家弟子歸秦,便是背離了墨家的宗旨。”
  葉千秋則道︰“若是那樣的話,天下一統之後,墨家將會成為被秦王清理的對象。”
  “墨家可能會因此而破滅,消亡。”
  六指黑俠淡淡一笑,道︰“如果真有那個時候,希望先生能為墨家保存一支血脈。”
  葉千秋聞言,也就不再多言。
  諸子百家之中的理念各有不同,但能堅持自家理念的人,也是值得尊重的人。
  天下間,有人向秦,便有人背秦,不可能人人如一。
  至于各人是生是死,那是便是人存于這世間的抉擇所致。
  六指黑俠在太乙山呆了三日,方才離去。
  六指黑俠臨行之前,葉千秋叮囑了六指黑俠一句“小心燕丹”。
  然而,六指黑俠的命運,終究沒有因為葉千秋的這一句囑咐而發生什麼樣的變化。
  這是葉千秋和六指黑俠相見的最後一面。
  六指黑俠離去之後沒多久。
  趙高帶著已經六歲多的公子扶甦來到了太乙山。
  年幼的公子扶甦成為了葉千秋的入室弟子。
  坐忘峰上,葉千秋讓膚白唇紅的扶甦坐在自己的身旁,朝著趙高問道︰“小高,王上可還安好?”
  趙高如今已經由少府進身為中車府令,但面對葉千秋時,依舊是小心翼翼。
  葉千秋身上擁有著毀滅性的力量,在趙高的眼中,葉千秋早已經超越了凡俗的界限。
  “國師,王上一切安好。”
  “就是比較掛念您老人家,所以,這次讓小的帶著公子扶甦來太乙山,還讓小的問先生好呢。”
  葉千秋聞言,微微一笑,道︰“王上有心了。”
  趙高在一旁悄然候著,和葉千秋說著近幾年咸陽發生的一些事。
  什麼燕太子丹到了咸陽為質,整日念叨著歸燕。
  還有就是,前兩年,天下突生大旱,田間掘坑三尺不見濕土,夏種根本無從著手。
  關中僅有的兩條老渠,只能澆灌得西部幾個縣而已。
  秦王嬴政緊急下書,郡縣官吏一體督水督種,搶開毛渠引水,依然是無濟于事。
  直到了那年七月,秦國腹地依舊是滴雨皆無,山東六國也開始了連月大旱。
  炎陽流火間,三晉的饑民如同潮水一般涌入了秦國。
  陰陽家首領東皇太一提前一年預言了此事,因此事而入了嬴政的眼。
  “國師不在咸陽久居,王上有不決之事,需要卜算天意,經常會到甘泉宮去,請華陽太後一起招東皇太一前來卜算。”
  “若是先生在咸陽,何至于由陰陽家上躥下跳。”
  趙高在一旁小聲說道。
  葉千秋聞言,微微一笑,道︰“小高,你見過東皇太一?”
  趙高道︰“小的見過此人兩次,但此人一向不以真面貌示人,便是王上也沒見過他的真容。”
  “此等藏頭露尾之鼠輩,擁有預言未來的能力,小的以為,這絕非秦國之福。”
  葉千秋听到這里,算是听出了趙高的一些言外之意。
  趙高在嬴政身邊,掌管凶器羅網,也是心有城府之人,不會無緣無故的提到陰陽家的人。
  看來,趙高和陰陽家的東皇太一似乎有些嫌隙。
  葉千秋笑了笑,道︰“王上明察秋毫,陰陽家翻不起什麼浪來。”
  “若真有什麼解決不了的事,可以提前傳信來太乙山,我會下山。”
  趙高一听,臉上當即露出欣喜之色,對著葉千秋躬身道︰“有先生這句話,小的就放心多了。”
  這時,葉千秋又道︰“對了,你在咸陽,要對昌平君多關注一些。”
  趙高一听,眼中閃過一抹疑惑之意,但並沒有開口多問。
  趙高也明白,葉千秋不會無緣無故的提起昌平君。
  昌平君雖然為相,但亦不是不可查探之人。
  趙高在太乙山呆了半日之後,便離開了,他還要趕著回咸陽去,給嬴政報信。
  公子扶甦留在了葉千秋的身邊。
  六歲多的公子扶甦心地善良,每日除了和葉千秋學習之外,便是跟著道家的師兄弟們漫山遍野的撒丫子亂跑。
  起初,扶甦尚且有些不太適應放飛自我。
  但,他很快便發現,太乙山不同于咸陽王宮之中,沒有人教他一定要如何做。
  在這里,也無人太約束他這一個六歲孩童。
  一晃便又是兩年過去。
  扶甦已經從一個六歲稚子變成了八歲少年。
  這一日,山上天光正好,坐忘峰上,扶甦踏著飛步而來。
  一邊跑一邊氣喘吁吁朝著葉千秋道︰“師尊,師尊,我練成您教我的天地人三劍了。”
  八歲的扶甦臉上依舊是稚氣未脫,但眉眼之間,早已經有了不少飛揚風采。
  他和葉千秋學習的這兩年。
  葉千秋不僅教他讀書認字,還教他煉氣煉神。
  扶甦很聰明,就是有時候有些死板。
  葉千秋因材施教,將扶甦調教的很好。
  在武功招式上,兩年時間,葉千秋只教了扶甦三式劍招。
  這三式劍招被葉千秋命名為天地人三劍。
  每一劍都有屬于其獨特的韻味。
  扶甦不是庸才,他身為嬴政的長子,還是繼承了不少嬴政的優點。
  最起碼,他很好學。
  葉千秋對扶甦這個弟子還是很滿意的。
  只是在教授扶甦的時候,會不經意的想起他來到此世之後,正式收入門牆的第一個弟子,韓國的公主紅蓮。
  算起來,他已經在山上修行了七年多的時間。
  這七年里,天下間雖然沒有發生太大的變化,但天下依舊是風雲激蕩。
  幾年前的那場大旱,讓三晉流民盡數涌入了秦國。
  其中以韓魏之民最多。
  韓非歸國數載,創立流沙數年,即便葉千秋早早的就將姬無夜給滅了,韓非終究還是沒有阻止韓國的頹勢。
  他歸韓多年,一直深陷韓國內斗的泥潭之中不可自拔。
  沒有了姬無夜,還有他的王兄、白亦非、潮女妖這些人掣肘于他。
  而最大的難題,就是他無法說服自己的父王韓王安去變法圖存。
  變法終究成了一個不可實現的夢。
  面對父王韓王安,韓非的妙計好像都沒有了用武之地。
  葉千秋已經接到了逍遙子的傳信。
  韓非作為韓國使者要入秦了。
  這些年,葉千秋一直都在暗中關注著韓非的動向。
  韓非是個大才,如果死在了秦國,著實是一件可惜的事情。
  未來之天下,有韓非在,或許會變得更精彩。
  天下之大變,就在這一年之內了。
  秦王嬴政親政之後,磨刀霍霍了七年,終于要開啟一統天下的滅國大戰了。
  嬴政特意讓信使給葉千秋傳信,請葉千秋這個國師到咸陽去,和他一起參加滅國大戰開啟前的誓師大會。
  葉千秋知道,目下的咸陽,隨著韓非的入秦,很快便要成為風波四起之地。
  而且,秦國東出滅韓的誓師大會,他的確應該出席。
  于是,葉千秋決定了,不日便下山,趕赴咸陽。
  一想到要去咸陽,葉千秋看著眼前的扶甦,便笑道︰“扶甦,你到太乙山也有兩年了。”
  “這一趟,便隨為師一同回咸陽去吧。”
  扶甦聞言,一本正經的朝著葉千秋躬身拱手道︰“扶甦謹遵師命。”
  ……
  秦王政十六年立秋時節。
  咸陽城內的章台宮中,嬴政剛剛從朝會之上下來。
  已經二十九歲的嬴政身上已經滿是成熟,他的目光充滿了銳利之意,整個人猶如一柄即將出鞘的利劍。
  “小高子,國師還有多久能到咸陽?”
  嬴政腰懸長劍,坐在桌前,一邊翻閱著書簡,一邊朝著在殿中守候的趙高問道。
  趙高躬身道︰“王上,國師說了三日之內,必到咸陽。”
  嬴政微微頷首,看著眼前的書簡,一臉的平靜之色,身為秦國之王,他這幾年是越發的學會了喜怒不形于色。
  身為君王,不能讓人輕易看出他的心思,要時刻保持著威嚴。
  也只有在葉千秋這個如同老師一般的長輩面前,他才會放下自己的面具。
  這幾年來,他一直在為一統天下做著各種各樣的準備。
  如今,關中、蜀中兩地在鄭國渠都江堰澆灌下糧食大豐收,秦國糧倉座座皆滿。
  咸陽已經成為天下第一大市,山東商旅如同流水一般涌入。
  關市稅金大增,兩府財貨充盈。
  朝廷與郡縣官吏經三次裁汰,老弱盡去,吏無虛任,國事功效之快捷,可以稱得上是史無前例。
  而且秦國法治清明,這兩年,舉國之內基本上沒有盜賊出現,也沒有陳年舊案積壓。
  不止是咸陽城做到了夜不閉戶,便是其他郡縣,也有如此景象。
  朝野之間大富大治,國人爭相從軍求戰,都是利好的消息。
  一切準備,似乎都已經準備充足。
  當然,在好消息之中,還夾雜著一些令人不太愉快的消息。
  這兩年,秦國的對外戰事之上,還是遇到了一些小挫折。
  關外大軍二次攻趙,被李牧邊軍擊敗,折損老軍五萬余。
  雖然是關外老軍,並沒有動秦國新軍,不至于讓秦國傷了元氣,但吃了敗仗,總歸是令人不爽。
  還有就是敗軍大將樊於期畏罪潛逃,投奔了燕國。
  樊於期投燕,讓嬴政很是生氣,他對背叛秦國的人,一向沒有什麼好說的,咬牙切齒大罵樊於期,因此遷怒了樊於期的族人,將樊於期全族下獄。
  若不是桓 蒙武等一班老將求情,只怕暴怒的嬴政當時便要殺了樊於期全族。
  于是,嬴政下令,關外老軍暫時中止對六國作戰,以待蒙武整備,而後在主力大軍東出時作策應偏師。
  誓師大會的時間已經定下。
  只待葉千秋一到,嬴政便打算和葉千秋一同前往藍田大營,點將發兵,兵鋒直指韓國。
  就在嬴政在章台宮中滿心期待的等候著葉千秋的到來時。
  葉千秋已經來到了咸陽城中,見到了來自韓國的客人。
  ……
  日暮時分。
  一架車馬緩緩駛入了咸陽城南門,經過幾條長長的街道之後,在長陽街白雲齋前停了下來。
  一個神采飛揚的男子身著一身紫袍,從車駕上下來,抬頭看了看那白雲齋的牌匾,臉上露出淡淡的笑意。
  隨即,信步朝著那白雲齋里面行去。
  白雲齋的一間廂房之內。
  葉千秋正在撫琴,琴音裊裊之間,白雲子推門而入。
  “掌門,客人到了。”
  隨著白雲子話音的落下,一身紫袍的韓非走了進來。
  韓非的臉上還掛著熟悉的笑容,一進門,便朝著葉千秋拱手笑道︰“先生,多年未見,可還安好?”
  葉千秋看到韓非,站起身來,道︰“一別經年,韓非,你好像老了一些。”
  韓非一听,當即摸著臉,一臉搞怪的說道︰“是嗎?”
  “我哪里老了?”
  “是多了白頭發,還是臉上多了皺紋?”
  葉千秋見韓非還有心思開玩笑,不禁說道︰“怎麼就你一個人孤身赴秦,小莊呢?”
  韓非大咧咧的坐在了一旁,道︰“他可是大忙人,比我可忙多了。”
  “先生果然還是對小莊好,我們多少年沒見了,這一見面,先生便問小莊來沒來。”
  “先生,你這樣,就不怕我傷心嗎?”
  關注公眾號︰書友大本營,關注即送現金、點幣!
  韓非說著,臉上還露出一副委屈巴巴的表情。
  葉千秋啼笑皆非道︰“你啊你,還是老樣子,一點都不嚴肅。”
  韓非聳肩道︰“生活已經夠苦了,如果,我還整天和衛莊兄一樣擺出一副苦瓜臉,那我豈不是要苦死了。”
  葉千秋和韓非多年未見,還是有不少話要說的。
  這些年,流沙在韓國越做越大,雖然尚未完全取代夜幕,但也已經是**不離十。
  唯一的障礙,可能就是血衣侯白亦非尚在,他和潮女妖聯手,還是給流沙造成了不小的麻煩。
  有他在一日,夜幕就永遠不會消失。
  不過,現在流沙已經和夜幕能夠和平共處。
  流沙的實力在七國的江湖上,也是獨一檔的。
  八年前意氣風發的韓非,現在終究還是沒有八年前那般輕松了。
  他此來秦國,是帶著任務來的。
  嬴政親政之後的這幾年,一直都在磨刀霍霍,為一統天下做著準備。
  韓非身為流沙的創始人,對秦國的消息自然是重點打探。
  綜合最近一年流沙人員在秦國獲取的種種情報,他已經抽絲剝繭,猜測到了韓國即將面臨一場巨大的危機,秦國很有可能在滅國之戰中先攻取韓國!
  如果此次入咸陽,他不能說服秦王放棄先攻韓國之舉,那韓國可能就要承受滅頂之災了。
  他已經做了兩手準備。
  一是他入秦,盡力說服秦王。
  二則是他已經派張良去游說列國,欲聯合列國合縱抗秦。
  他知道想要打消秦王一統天下的念頭是不太可能的。
  所以,他計劃要勸嬴政放棄攻韓,先去攻趙。
  當然,他也知道自己成功的機會不大。
  所以,他在接到葉千秋的傳信之後,入咸陽的第一件事,便是來拜見葉千秋。
  葉千秋身為道家掌門人,如今又是秦國國師,公子扶甦的太傅。
  對秦王嬴政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
  韓非想要憑借舊時的情誼,還有衛莊這個籌碼,來請葉千秋幫他一起勸阻嬴政放棄先攻取韓之舉。
  葉千秋听了韓非的來意,臉上的平靜之色不變,只是悄然朝著韓非問道︰“九公子可知滅韓之事,由誰先提出?”
  韓非聞言,面色平靜道︰“如果我猜的不錯,應該是由先生提出。”
  葉千秋微微頷首,道︰“九公子的確聰明。”
  “然而,這世上有許多事,並非是能夠憑借聰明才智就能改變的。”
  “比如,這天下的大勢。”
  “九公子歸國數載,韓國的情況九公子想必比我更清楚。”
  “九公子如果心系天下生民,就不該入秦。”
  “因為,即便九公子入秦,也注定是無濟于事。”
  “在天下一統的大勢面前,不論是韓國,還是其他列國,都無法阻止。”
  韓非聞言,不禁說道︰“難道就真的一點辦法也沒有了嗎?”
  葉千秋道︰“韓非啊,你是聰明人。”
  “但你也是一個蠢人。”
  韓非听了,並沒有生氣,反倒是笑道︰“我的確是一個蠢人。”
  “真正聰明的人都選擇了順勢而為。”
  “唯有我還在逆勢而行。”
  “可惜,上天給我的時間太少了。”
  葉千秋搖頭道︰“並非是上天給你的時間太少了,而是你忽略了韓國自身的局勢。”
  “一個國家的強盛,絕不可能是由一個人能夠促成的。”
  “你當初創立流沙,是想要讓韓國變法求存,讓天下歸一。”
  “然而,時至今日,韓國變法的土壤依舊沒有出現。”
  “韓非,你如果想要實現自己的抱負,就听我一句話。”
  韓非聞言,面色平靜道︰“請先生賜教。”
  葉千秋緩緩吐出四個字。
  “破而後立。”
  “破而後立?”
  韓非細細咀嚼著這四個字,陷入了沉思之中。
  良久之後,韓非抱起桌上的酒壇咕咚咚的斟滿酒爵,咕咚咚飲下。
  如此來回往復,喝了數爵之後,韓非長長一嘆,站起身來,朝著葉千秋一拱手,然後大步走出了白雲齋。
  ……
  咸陽,陰陽家地下宮殿。
  東皇太一正盤坐著修行,這時,只見殿中突然出現了一道身形。
  東皇太一緩緩說道︰“月神,你來了。”
  幾年過去,月神已經出落的十分成熟大方,她的長裙曳地,裙下的紫羅蘭盛開。
  她現在是嬴政身前的御用法師。
  嬴政需要佔星之時,便會請她來和東皇太一溝通。
  此時,只听得月神道︰“東皇閣下。”
  “王上讓我來請東皇閣下卜算出兵伐韓的好日子。”
  東皇太一站起身來,看著那穹頂的漫天星斗,緩緩說道︰“太玄子到咸陽了。”
  “出兵伐韓之吉日,還是交給太玄子去卜算吧。”
  月神聞言,有些疑惑的看著東皇太一,在那副面具之下,隱藏著一副無人見過的神秘面孔。
  就是如此神秘而又強大的東皇太一,每次遇到太玄子的時候,總會不由自主的退縮。
  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東皇閣下,七年過去了。”
  “您的修為已經更進一步,我們何必如此忌憚太玄子呢?”
  “太玄子到了咸陽又如何,這幾年,一直是我陰陽家在為王上辦事。”
  “王上又豈會因為太玄子而對陰陽家置之不理,棄之不用。”
  月神直接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東皇太一卻是緩緩說道︰“你根本不明白太玄子在嬴政心中的地位。”
  “太玄子的恐怖,不單單在于他對于力量的掌控,更在于他對于人心的掌控。”
  “蒼龍七宿這巨大的秘密,似乎也和太玄子漸漸有了若有若無的聯系。”
  “道法自然,潤物細無聲,太玄子的手段,根本不是你能夠想象的。”
  “下去吧,回去通稟嬴政,就說我已經閉關。”
  “你可以推薦太玄子為嬴政卜算天機。”
  月神聞言,眼中泛起一抹精光,想要開口說些什麼,終究還是沒有說出口,悄然消失在了大殿之中。
  東皇太一看著月神離去的背影,微微一嘆,抬頭看了看那璀璨的穹頂星河,而後悄然說道︰“快了,快了。”
  “只要東君能夠拿到那個寶盒。”
  “離破解蒼龍七宿的秘密也就不遠了。”
  “當我掌握了真正的神之力量時,太玄子又如何能成為我的對手?”
  “到時候,偌大的天下,將會有無窮無盡的力量,供我驅使。”
  “世間芸芸眾生的命運,都應該掌握在神的手中。”
  “而我才是那個神!”
  “唯一的神!”
  ……
  剛剛回到咸陽的葉千秋,接見了剛剛從韓國入秦的韓非。
  和韓非進行了一次深入交談。
  本來是打算來讓葉千秋幫助自己勸解秦王放棄攻韓的韓非在听了葉千秋的一番話之後,默然飲了數爵酒,然後轉身離去了。
  葉千秋知道,韓非是那種不撞南牆不回頭的人。
  自己的一番話,頂多是給韓非留了一個後路而已。
  韓非還會去勸解秦王嬴政,放棄攻韓。
  這世上有一種人,明明知道自己做的是無用功,還要義無反顧的去做。
  這既是一種痴,也是一種執著。
  在見完韓非後的第二天,葉千秋便帶著扶甦一起入了章台宮。
  這是葉千秋離開咸陽七年之後,第一次來到王宮。
  一切好似和七年前一樣,沒有發生什麼太大的變化。
  葉千秋帶著扶甦來到了章台宮的中央主殿之中。
  扶甦看著這似曾相識的章台宮,臉上少見的泛起了一絲躊躇之意。
  葉千秋見狀,不禁笑道︰“怎麼?怕了?”
  扶甦道︰“師尊,我……”
  葉千秋擺了擺手,道︰“放心吧,一會兒拜見了你父王,你便可以離去,去見你母親了。”
  “為師和王上還有要事要談,王上不會留你太久的。”
  扶甦聞言,總算是松了一口氣。
  兩年未見嬴政這個父親,扶甦的心里既有期待,又有幾分懼意。
  不多時,只听得嬴政從外面大笑著走了進來。
  “是先生到了嗎?”
  身材高大挺拔的嬴政身著王服,臉上滿是笑意。
  看到殿中的葉千秋之後,很是歡快。
  扶甦看到嬴政進殿,急忙朝著嬴政叩拜道︰“兒子參見父王。”
  嬴政這才看到自己的大兒子扶甦。
  兩年未見,扶甦長高了不少。
  嬴政上前去,將扶甦扶起,拍了拍扶甦的肩膀,道︰“好小子,壯實了不少。”
  “看來跟著先生在太乙山修行,還是有不少好處的。”
  扶甦一板一眼的說道︰“托父王洪福,兒子在太乙山一切都好。”
  嬴政見狀,笑道︰“行了,去找你母親吧,晚上,寡人再去你母親宮里考校你的學問。”
  說罷,嬴政朝著外面一喊︰“小高子,帶扶甦去找國夫人。”
  趙高小跑著進殿,帶著扶甦走了。
  待殿中只剩下葉千秋和嬴政。
  嬴政方才感慨道︰“先生,七年多了,寡人總算是盼到先生下山了。”
  “如今,我大秦國富民強,兵強馬壯,糧食充足,人心歸附。”
  “而六國則是越發的衰落了。”
  “滅韓之期已到。”
  “寡人請先生一同前往藍田大營點兵。”
  葉千秋笑道︰“王上美意,我自當遵從。”
  “只不過,眼下韓國有一人已經入秦,不知王上可否知曉?”
  嬴政坐在一旁的主位上,道︰“先生可是指韓非?”
  葉千秋微微頷首,道︰“昨日午後,我便到了襄陽。”
  “韓非到咸陽之後,第一個見的人,是我。”
  嬴政“哦”了一聲,不動聲色的問道︰“不知韓非尋先生有何事?”
  葉千秋將韓非的來意如實道出。
  嬴政听了之後,淡淡一笑,道︰“多年不見,寡人也很想韓非啊。”
  “韓非大才,可惜不能為寡人所用。”
  “先生以為,寡人當如何處理韓非一事?”
  葉千秋道︰“王上若是信得過我,可以將韓非交給我,我可將韓非帶至太乙山中。”
  “待天下一統之後,再將韓非放出。”
  嬴政聞言,微微一笑,道︰“先生說的哪里話,寡人可以不信天下間的任何人,卻唯獨不可能不信先生。”
  “不過,寡人以為,韓非雖然可以活著。”
  “但韓非這個名字在六國之間,卻必須死亡。”
  “不知先生以為如何?”
  嬴政目光灼灼的看著葉千秋。
  葉千秋的目光和嬴政的目光在半空之中交錯。
  片刻之後,葉千秋笑道︰“王上所說,亦是我想說。”
  嬴政听了,大笑道︰“來人,上酒!”
  “寡人要與國師痛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