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更新最新入庫全本精品總排行榜  

《》第三卷 鷹擊長空 第一百九十一章 國事家事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作品︰漢武揮鞭 | 作者︰漢武揮鞭


 熱門推薦: 雪鷹領主 完美世界 武極天下 星河大帝 傲世九重天 我的貼身校花

    筆趣閣 最新永久域名︰www.biquge001.com ,請大家牢記本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

    殿上眾臣不由愣怔,循聲望去,卻見出言呵斥之人竟是御史中丞石建,皆不禁面露訝異,紛紛將目光移向危坐九卿之列,恍若未聞的太僕石奮。www.399xs.com

    石家父子向來謹小慎微,怎的今日竟急著跳將出來?

    還當眾直斥竇浚居心叵測,豈非硬生生與竇氏外戚撕破臉皮,徹底杠上了麼?

    石奮少時隨侍高祖劉邦,後其姊入宮,深受恩寵,石奮則晉為中涓,為高祖親近之臣。到得文帝朝,石奮已官至太子太傅,太中大夫。

    漢帝劉啟即位後,在西北六大邊郡廣置馬苑,設牧師官,圈養數十萬匹戰馬,任用年愈古稀的石奮為太僕,位列九卿,掌管天下馬政。

    石奮膝下四子皆位列朝堂,官居高位,尤是長子石建位居御史中丞,為御史大夫劉舍的兩大輔丞之一。

    御史大夫佐丞相理國政,兼管監察,故而設有兩丞,一為御史丞,一為御史中丞。

    御史丞輔理國政,御史中丞輔理監察。

    兩者看似平級,但御史中丞居在殿中蘭台,外督部刺史,內鎮侍御史十五人,受公卿奏事,舉劾按章,監察公卿諸侯,所握實權絲毫不亞九卿。

    石奮身為歷經四朝的元老重臣,向來忠君,與丞相袁盎同執保皇派牛耳,若是領著位高權重的四個兒子盡皆靠向太子……

    大漢朝臣皆是心有七竅,瞬間便已觀出幾分風向。

    太子勢大,朝堂要變天!

    遭到痛斥的竇浚更是心下墜墜,陰沉著臉,視線掃過石奮和石建父子,冷哼了一聲,卻未出言駁斥,似是頗為不屑。

    朝臣們卻心知肚明,他哪里是不屑,分明是慫了!

    大行署的諸多屬官更是裝聾作啞,壓根不敢如往常那般跳出來攪合,向自家大行令表忠心。

    偌大的正殿,竟是鴉雀無聲,顯出甚為詭橘的沉寂。

    “咦?”

    老宗正劉通緩緩睜開本是半闔的眼瞼,恍若大夢初醒般疑惑道︰“退朝了?”

    他渾濁的雙眸緩緩環視殿內,最終將視線落在劉徹身上,滿臉迷茫道︰“太子殿下,政務都已裁示完了?”

    劉徹頜首輕笑︰“皇伯祖年事已高,仍是日日上朝,恁的勞心費神。”

    “都是為咱劉家社稷,哪有甚麼勞神之說?”

    劉通兩眼微翻,吹著胡子,不以為意的擺手道︰“我這老不死但凡尚能動彈,總要賴在這朝堂之上,替列祖列宗好生看護著,免教旁人偷了去!”

    劉徹笑意更甚,全然不顧殿內群臣,頹自向劉通躬身作揖道︰“日後還得多多仰仗皇伯祖。”

    “恁多廢話!”

    劉通喚過內侍,將他攙扶起身,環視群臣道︰“既已無事啟奏,都該干甚麼便作甚麼,賴在這白吃我劉氏俸祿不成?”

    見得殿內朝臣皆是愣怔,他復又扭頭沖掌印太監孫全道︰“你這廝也是白養的,退朝都不會喊麼?”

    孫全雖憋著笑,卻是不敢怠慢,忙是高聲宣道︰“退朝!”

    劉徹只得無奈的搖搖頭,邁步下了御階,徑自朝內殿行去。

    “還不扶本王回府?”

    劉通則是沖攙扶著他的內侍瞪了瞪眼,朝殿門行去,口中頹自喃喃道︰“可得好生睡個回籠覺……”

    眼見老宗正出了殿門,朝臣們也紛紛醒過神來,跟著退出正殿,朝位于未央宮正西的中央官署行去,一路雖皆默然不語,心內卻盡是暗潮洶涌,各自盤算。

    御書房內,漢帝劉啟听罷孫全的稟報,亦是不禁失笑︰“老宗正端是個妙人,父皇倒是真未錯看,如今三公九卿中,唯有大行令竇浚……”

    “若竇浚近日前往長樂宮求見太後,便來報朕知曉。”

    劉啟那對狹長鳳目中寒光微閃,復又冷聲道︰“宣中尉張湯入宮。”

    ……

    漢帝劉啟為穩固朝堂而苦心謀劃時,太子劉徹正在椒房殿內,被皇後王揪著耳朵,一通亂擰。

    “母後這是作甚?”

    劉徹好不容易掙開魔爪,揉著通紅的耳朵,滿臉怨念道。

    “作甚?你還有臉問?”

    王柳眉微揚,沒好氣道︰“你平日若多放些心思在阿嬌身上,為娘也不至如此操心勞神。”

    “阿嬌?她怎的了?”

    劉徹疑惑道,與那小蘿莉訂下婚約不久,他便被封為太子,數年來諸事不斷,忙得腳不沾地,哪里顧得上管她。

    倒是听聞她平日素與姨母王甚為親近,時常入宮相伴,想來也是兩人脾性相投,都是沒甚城府,隨行直率之人。

    近年來,劉徹與她不過匆匆數面,只瞧出小蘿莉成了大蘿莉,眉眼倒是長開了幾分,端是個面容姣好的嬌俏少女。

    可劉徹這身子可還是半大少年,即便生出甚麼歪心眼,也是有心無力,何況還有諸多正事要籌劃……

    唔,**!

    皇後王瞧著自家的傻兒子滿臉疑惑,不似做偽,不禁扶額道︰“怎的了?再過半月,便是阿嬌的及笄之禮,你莫不是當真忘了吧?”

    “及笄?”

    劉徹此時方才想起,他已十一虛歲,阿嬌尚比他大了三四歲,可不將將年滿十五麼?

    自周代起,貴族女子在許嫁後出嫁之前當行笄禮,受笄即在行笄禮時改變幼年的發式,將頭發綰成一個髻,然後用一塊黑布將發髻包住,隨即以簪插定發髻。主行笄禮者為女性家長,由約請的女賓為少女的加笄,表示女子成年,已可婚嫁。

    笄禮多在十五歲舉行,如果一直待嫁未許人,則年至二十也行笄禮。

    阿嬌早與劉徹訂下婚約,言定待劉徹十五成丁,行過束發之禮後便即大婚,迎娶為正妃,故而阿嬌年滿十五即行笄禮。

    “不過就是笄禮,自有姑母為她籌備,母後又有甚可操心的?”

    劉徹愣怔片刻,依舊鬧不清自個的耳朵為何慘遭皇後老娘的毒手,阿嬌及笄之事自有她的生母館陶公主費心,與他這太子有甚麼關系?

    “說得輕巧,本宮真真為此事操碎了心!”

    王搖頭苦笑道,她身為皇後,執鳳印,掌內宮,何曾有過半日輕省?

    阿嬌身份特殊,生母館陶公主乃是當朝長公主,外祖母乃是東宮太後,舅父乃是大漢天子。

    尤是她與劉徹訂立婚約時,劉徹還只是膠東王,如今卻已貴為儲君。親王妃和太子妃自是不能相提並論的,太子妃將來會是母儀天下的大漢皇後。

    這等天之驕女,其及笄之禮自不能隨意應付了事。

    何處舉行?

    何人主賓?

    正賓、贊者、贊禮、擯者……

    此等種種,都需籌劃周詳,半分輕忽不得。

    劉徹听得皇後老娘叨叨半晌,端是頭暈腦脹,不由出言打斷道︰“母後說來說去,無非是要辦得隆重盛大,不若便去做那正賓,親手替她加笄便是了。”

    王搖頭:“阿嬌日後要為太子妃,為娘這做婆婆的,不宜為她加笄。”

    “那姑母要請誰,不會是……”

    劉徹想到自家姑母那心高氣傲的脾性,咧嘴笑道。

    “可不是麼,長公主還真請動了太後。”

    “既是如此,母後還操甚麼心?”

    王苦笑道︰“長公主還請了陽信做贊者。”

    劉徹不由愣怔︰“大姊不會私自應下了吧?”

    “可不是,也未與為娘商量,便是隨口應下,再想反悔也不行。”

    王無奈的連連搖頭︰“你說這叫甚麼事?自古何曾見過大姑子為自家弟妹禮贊的作法?”

    王為漢帝劉啟誕下兩女一子,長女陽信公主年方十七,次女南宮公主去年方才及笄,兩女皆是待字閨中,未曾婚配,又是阿嬌的表姊,自是可做贊者。

    阿嬌身為長公主之女,區區堂邑翁主,其笄禮卻有當朝太後為之加笄,皇帝嫡長女為之禮贊,這派場端是不能再大了。

    大漢立朝數十載,端是沒有哪位公主能比得上的。

    劉徹心下亦是苦笑連連,自家大姊和館陶公主母女二人真是孽緣深重啊。

    劉徹的長姊陽信公主,正是為後人熟知的平陽公主。

    據史書記載,衛子夫本是平陽公主府上的歌姬,漢武帝即位後,皇後陳阿嬌數年無子,平陽公主便將衛子夫獻給武帝。

    待得衛子夫身懷有孕,阿嬌的母親館陶公主劉嫖命人綁架衛子夫正在建章任職的弟弟衛青,意圖殺害,幸虧衛青的同僚公孫敖及時救了他。

    武帝知道後,封衛青為侍中、建章監,衛子夫為夫人,衛家從此富貴。衛青和外甥霍去病後來更在征伐匈奴時立下赫赫戰功,使得大漢北方邊境得以長治久安,衛青官至大司馬(太尉),拜大將軍。

    之後便有武帝廢黜陳皇後,另立衛子夫為後,寡居多年的平陽公主亦下嫁衛青。

    罷了!

    家和萬事興!

    為了宮闈和諧,劉徹想著日後必得管好自個褲腰帶,切不可學漢武帝那般四處留情,弄個佳麗三千。

    何況史上的衛子夫雖費盡心機成了皇後,衛家也一門五侯,卻又引得武帝猜忌,皆是落得悲慘結局。

    外戚尾大不掉,終是心腹之患。

    尤是衛青和霍去病這類將帥之才,還是不要和皇室扯上關系,方能放心重用。

    何況……

    等這兩人冒出頭來,也不知是何年何月了,誰知到時是虎是貓?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本站強烈推薦給您以下精彩小說︰

本站所有內容均來源于網友網絡分享與轉載,本站不承擔任何責任!如不認同,請離開本站。

若本站無意中侵犯到您的權益或含有非法內容,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做出回應。

Copyright © 2012∼2018 www.luanhen.com 飄天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5008561號

XML︰1  2  3  4  6  7